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2-DSE)评价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早期DM心肌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分别选取无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变的DM患者29例和健康人30名(对照组)。应用基于多普勒组织应变率成像和2-DSE获得左心室6个壁中间和基底段纵向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及晚期应变率(SRa),并计算SRe/SRa;彩色多普勒常规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及E/A;比较2组的测量结果。结果:DM组舒张期E峰、E/A、SRe、SRe/SRa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 < 0.01),2组左心室各节段SRe及SRe/S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DSE能准确地定量测定DM患者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心肌的应变率,发现早期DM心肌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应用二维超声和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内径(LV)、二尖瓣口血流传播速度(Vp)、等容舒张时间( IVRT)、二尖瓣口血流E峰/二尖瓣口血流A峰(E/A)、左室射血分数(EF)和舒张...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探讨高血压病左室构型与心功能及临床关系。方法:应用二维、M型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进行检测,分别测量舒张期室间隔(IVSd)和左室后壁(LVPWd)厚度、左室内径(LVd)。根据由此计算出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室壁相对厚度(RWT),将高血压患者左室分为四种构型,并测量EF、FS、左房内径(LAd)和升主动脉内径(AAO)、二尖瓣口舒张期E峰、A峰速度、舒张早期减速时间(DT)、等容舒张期时间(IVRT)等,并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早期有左房扩大,E/A值下降,向心性肥厚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增厚量明显,E/A值和IVRT、DT明显减小和延长,舒张功能下降明显。离心性肥厚虽然室壁增厚有所减轻,但左心重量指数(LVMI)最大,左室扩大明显,EF、FS最低,收缩和舒张心功能均下降明显。结论:高血压病左室构型与临床关系紧密。超声心动图对左室构型的区分,对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CMM)和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探讨CMM和SRI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高血压患者30例,根据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和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分为两组:Ⅰ组E/A<1,19例,Ⅱ组E/A≥1,11例;正常对照组30例。于心尖四腔观,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技术测量左室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度(FPV);获取心尖四腔观、三腔观和两腔观组织速度成像(TVI)的图像,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分析左室各节段心肌舒张期应变率曲线,并计算左室平均峰值应变率(mSR)和左室平均应变率播散速度(PV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Ⅰ组(E/A<1)和Ⅱ组(E/A≥1)患者的左室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度(FPV)、左室舒张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e)、左室舒张早期和晚期平均峰值应变率的比值(mSRe/mSRa)及左室舒张早期应变率传播速度(PVSe)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和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准确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并且不出现伪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应变率成像技术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定量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方法选取肺动脉高压患者31例(PH组)及正常对照组33例,计算两组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三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E/e’),应变率成像技术获得右心室各个节段舒张期纵向应变率及运动速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动脉高压组三尖瓣舒张早、晚期血流速度之比(E/A)、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三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E/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右心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各段舒张早期应变率(SRe)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舒张早期应变率(SRe)与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三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E/e’)、右室游离壁厚度、肺动脉收缩压相关性较好。结论应变率成像技术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30例无临床心脏病表现的糖尿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发现糖尿病患者早期心脏受损表现为二尖瓣开放左室充盈峰速减低(E),晚期充盈峰速(A)增加,E/A比率变小和左室等容舒张期以及二尖瓣压力减半时间(PHT)延长等舒张功能失调,其机理可能是糖尿病心肌病和糖代谢紊乱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的左心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DCM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Ve)及舒张晚期血流速度(Va);应用2D-STI技术测量DC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收缩期纵向峰速度、峰值应变及峰值应变率。结果 DCM患者的LAD、LVESV及LVEDV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LVEF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C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Ve/Va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CM患者左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收缩期纵向峰速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心尖段的后壁、下壁及侧壁收缩期纵向峰速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前壁及室间隔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及峰值应变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C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从心底往心尖方向观察,收缩期纵向峰速度呈递减趋势。结论 2D-STI技术能准确、全面的分析左心室局部心肌长轴运动的峰速度、峰值应变及峰值应变率,对评价DCM患者的左心室局部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获取使用蒽环类药物化学治疗(以下简标化疗)的乳腺癌患左心室舒张期应变参数,寻找能评估蒽环类药物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致心肌早期舒张功能损伤的最有效的指标。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新诊断乳腺癌患者36例,并且所有患者均使用表柔比星化疗,在患者化疗前(T0)和化疗第2周期后(T2)及第4周期后(T4)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储存清晰图像。脉冲组织多普勒(PW-TDI)获取二尖瓣环间隔壁及侧壁位点舒张期运动速度e1、a1、e2、a2,计算平均e、平均a、平均E/e,2D-STI分析获取左心室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GLS)、左心室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LSRs)、舒张早期及晚期纵向峰值应变率(LSRa、LSRe),计算LSRe/LSRa、E/LSRe。结果 (1)收缩功能参数:与化疗前比较,LVEF在T4周期化疗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化疗前比较,GLS及LSRs在T2周期及T4周期化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织多普勒舒张功能参数:与化疗前比较,e1、a1、e2、平均e、平均E/e在T4周期化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D-STI获取舒张功能参数:与化疗前比较,LSRe及E/LSRe在T2周期及T4周期化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化疗前比较,LSRa、LSRe/LSRa 在T4周期化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E/LSRe与表柔比星累计剂量呈正相关(r=0.58,P=0.000);绘制ROC曲线表明E/LSRe对蒽环类化疗药物致心肌收缩功能损伤有预测价值,当E/LSRe≥92.4mc时,预测蒽环类药物化疗后收缩功能减低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6.7%、72.5%。结论 用2D-STI获取舒张期纵向应变值及应变率可早期发现现使用蒽环类化疗药物乳腺癌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损伤,尤其是E/LSRe可作为左心室舒张早期功能损伤的敏感参数,并且该参数可预测心肌收缩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特点。方法:利用彩超测量冠心病组、高血压组(左室肥厚组及非左室肥厚组)及正常对照组的的二尖瓣血流E峰、A峰、E/A值、等容舒张时间(IVRT)、E峰减速时间(DT)。结果:高血压组左室舒张功能多数表现为左室松弛功能减低,E/A<1,DT及IVRT延长;冠心病组多表现为左室松弛功能减低与顺应性减低的交界期或表现为左室顺应性减低,E/A正常,或A峰减低、DT及IVRT缩短。以上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病及高血压(尚未出现左室肥厚时)均有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但两者表现不同,可通过彩色多普勒在早期测量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雷米普利对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1例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雷米普利组,雷米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雷米普利治疗6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治疗前、后测量各房室径线、二尖瓣血流E峰(E)、A峰(A)和等容舒张时间(IVRT),并在Valsalva动作时重新测量E、A和IVRT。计算E/A比值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率为42,98%;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LVMI和E、A、IVRT、E/A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 雷米普利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对患者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探讨SR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55例,根据临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出现与否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A组)(30例)和有微血管病变组(B组)(25例);正常对照组30例.心尖两腔、三腔和四腔切面获得组织速度成像(TVI)图像,应用SRI技术分析左室各节段心肌的应变率曲线,并计算左室平均峰值应变率(SR). 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收缩功能指标中仅糖尿病B组的SSR有明显降低(P<0.01); ②两组糖尿病的舒张功能指标SRE、SRE/SRA均有显著降低(P<0.01),同时糖尿病B组的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和SRA亦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SRI技术能早期检测到糖尿病患者的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异常和心肌病变.  相似文献   

12.
超声应变率对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英  伍长学  高玉丽 《西部医学》2009,21(8):1379-1381
目的应用应变-应变率探讨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应变-应变率在舒张期的变化。方法采用M型、二维超声测量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室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根据LVMI和RwT将高血压分为正常左室构型(B);向心性重构(C),向心性肥厚(D)和离心性肥厚(E)四组,每组均取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A),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E、A及左室平均应变率e、a。结果舒张期高血压各组应变率6减低、a增高,e/a比值减小,在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O.05);且E/A与e/a结论一致。结论应变一应变率成像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敏感、简便、可靠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联合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40例胎儿存在CHD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CHD组,另收集同期经医院筛查的40例胎儿不存在CHD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非CHD组.所有孕妇均接受2D-STI及TDI联合检查.比较两组2D-STI[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平均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mSRs)、平均左心室舒张晚期左心房峰值应变值(mSRa)]及TDI[二尖瓣环运动Ea峰速度(Ea)、二尖瓣环运动Aa峰速(Aa)、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期E峰/A峰(E/A)]定量参数,并分析二者联合对胎儿CHD的评估价值.结果 CHD组GLS、mSRs低于非CHD组(P<0.05),两组m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Ea、Aa低于非CHD组(P<0.05);两组Tei指数、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显示,GLS、mSRs、EA、SAa单独及联合检查对胎儿CHD评估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其中联合检测评估价值最高.结论 2D-STI联合TDI在胎儿CHD的评估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选取单纯性甲亢患者43例,正常对照组33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舒张末横径(RVED)、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面积变化率(RVP-CA)及三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A峰及E/A值。经胸采集并存储3个心动周期标准心尖四腔二维图像,运用Echo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在二维应变的模式下,测量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3个节段和右室整体的纵向舒张早、晚期峰值应变率(SRe、SRa),并比较各舒张期峰值应变率在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的RVED、RVEF、RVPCA及三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A峰及E/A值在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应变成像结果显示,单纯性甲亢组右室游离壁各节段SRe、SRe/SRa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节段SR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甲亢组右室整体SRe较对照组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a较对照组增高,SRe/SRa比值较对照组减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右室舒张功能受损,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能够定量评价右室长轴舒张功能,其敏感性和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为临床评价右心功能提供了又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A峰),肺动脉血流频谱(S峰,D峰,Ar峰),等容舒张时间(IVRT),E峰减速时间(DT)及左房内径(LAD)等指标对舒张功能进行评价。方法:168例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肌梗塞,扩张型心肌,高血压性心脏病及Ⅱ期以上高血压病患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减低时,E峰降低,A峰增高,E/A<1,S增高,D降低,S/D>1,Ar正常,DT,IVRT延长(DT≥240ms),LAD正常,左室充盈异常时,E/A<1,S/D>1,Ar正常或轻度增高,DT,IVRT延长,LAD正常或轻度增大;左室假性充盈正常化,E、A正常,E/A≥1,S/D<1,Ar增高,ALD增大,左室限制性充盈异常时,E增高,A低小,E/A≥2,S/D<1,Ar增高,DT,IVRT缩短(IVRT≤60ms),LAD增大,后两伴不同程度的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室短轴 缩短率(SF)的降低,结论:二尖瓣口血液频谱结合肺静脉血流频谱可准确分析大多数舒张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6.
李金民 《吉林医学》2009,30(11):991-993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探讨应变率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9例,根据临床糖尿病诊断时间分为,病程不足5年组(A组,n=39例)和病程超过10年组(B组,n=40例)。心尖两腔、三腔和四腔切面获得组织速度成像(TVI)图像,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分析左室基底及中间部各节段心肌的应变率曲线,并计算应变率值。结果:B组与A组比较,收缩期及舒张早晚期峰值应变率都显著降低(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可以用来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的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对房间隔缺损(ASD)未行矫正患者左室局部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35例继发孔型房缺患者和25例正常组在心尖四腔切面取连续5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存盘后用脱机软件QLab中的TMQA功能测得左室游离壁各节段的纵向应变和应变率数据(结合心电图及计算得到最大应变/应变率,平均收缩期应变/应变率及平均舒张期应变/应变率)。结果应变:ASD组左室游离壁中间段及心尖段显著高于正常组(<0.05),但基底段仅平均舒张期应变高于正常组(=0.014)。应变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D组左室游离壁各节段的最大应变率、平均收缩期应变率、平均舒张期应变率均普遍高于正常组,但基底段平均舒张期应变率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12)。结论 2D-STI是一种无创评价左室局部功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正常人左室心肌应变(ε)、应变率(SR)随年龄的变化,评估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可行性。方法102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成15~29、30~39、40~49、50~59、〉60岁5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ε、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二尖瓣口血流E峰及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正常人左室心肌ε及SRs、SRe随年龄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期应变率指数(SRs index)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LVEF)(r=0.84,P〈0.01)、舒张期应变率指数(SRe index)与二夹瓣口血流E峰(r=0.88,P〈0.01),均呈高度相关。结论正常人左室心肌ε及SR随年龄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Rs index及SRe index可作为临床上准确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陈皓 《中外医疗》2016,(13):189-191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于2015年1—12月,方便选取75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左室构型正常组(A组)、向心性肥厚组(B组)、离心性肥厚组(C组),另选取30例正常对照组设置为D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超声检查,对比Tei指数、左心射血分数、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E/A比值及左室等容舒张期时间IVRT,并计算Tei指数和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系数。结果四组受检者的Tei指数分别为(0.36±0.05)、(0.47±0.08)、(0.56±0.04)、(0.29±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受检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E/A比值及左室等容舒张期时间IV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i指数与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Tei指数可有效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0.
邹翰琴  王可  肖蓉 《西部医学》2006,18(2):158-159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方法随机选取80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与80例正常人(正常组),先以M型超声测量各心腔内径、室间隔与左室壁的厚度;然后做系列标准二维超声切面,观察室壁的运动;多普勒超声取样置心尖四腔心切面二尖瓣口左室流入道下,以彩色血流显示的血流速度最高处,探测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记录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峰速度(E峰)和时间(ET),E峰减速时间(DT)及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及宽度(AW);计算E峰减速率DC(E峰速/ET)和A/E值。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心脏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峰速)与E峰减速率明显低于正常人;而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充盈速度(A峰速)与A/E值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可出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