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针箭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及循环、局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影响,探讨针箭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肾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1998-10/1999-01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研究所完成。选择12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针箭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及模型组每组8只,分别以11.35,4.54和2.27g/kg的针箭颗粒混悬液(由鬼针草、鬼箭羽、玄参、泽泻等组成,委托江阴天江制药厂生产)、40mg/kg的卡托普利混悬液及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为2mL,1次/d。另取Wistar-Kyoto大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以2mL生理盐水灌胃,1次/d。各组大鼠均给药8周。治疗8周后应用尾容积法以HX-Ⅱ型小动物血压测量器测量各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应用放免法测定反应各组大鼠肾脏损害指标的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及循环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并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高剂量组、模型组各有1只大鼠因感染死亡,模型组另有1只因灌胃意外死亡,进入结果分析针箭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8,8,8,6和6只。①给药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各组血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大鼠(q=4.12~5.96,P<0.01),给药后针箭颗粒各剂量组及卡托普利组血压较给药前均明显下降(t=2.46~3.40,P<0.05或P<0.01)。②给药前各组高血压大鼠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均高于正常组(q=2.19~7.30,P<0.01~0.05)。给药后针箭颗粒各剂量组及卡托普利组的β2-微球蛋白均显著低于模型组(q=5.60~7.10,P<0.01),针箭颗粒各剂量组及卡托普利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③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q=4.86,P<0.01),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肾脏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q=5.63,5.98,P<0.01)。④尿微量白蛋白变化与收缩压及肾脏血管紧张素Ⅱ成明显正相关(r=0.434,0.501,P<0.05),与循环血管紧张素Ⅱ无相关性(r=0.102,P>0.05);尿β2-微球蛋白与收缩压及循环血管紧张素Ⅱ、肾脏血管紧张素Ⅱ均存在明显正相关(r=0.542,0.210,0.674,P<0.01~0.05)。结论:针箭颗粒在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同时,可降低反映早期肾脏损害的指标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含量,同时可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提示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早期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在监测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方法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将16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糖化血红蛋白≤6.2%,共80例患者,B组糖化血红蛋白>6.2%80例。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糖尿病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微量清蛋白。结果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糖尿病组间比较,糖化血红蛋白高组24 h尿微量清蛋白水平也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24 h尿微量清蛋白二者水平与糖尿病肾脏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及早诊断,治疗及控制其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清蛋白(mAL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肾病(DN)之间的关系.方法 76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6例,微量清蛋白组30例,以4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 mALB、hs-CRP.结果 微量清蛋白组的mALB与hs-CRP水平和健康对照组及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mALB 与hs-CR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尿微量清蛋白与hs-CRP可以动态观察T2DM引起肾脏的病变程度,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及尿微量蛋白含量,观察其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糖化血红蛋白(HbAic)检测采用胶乳免疫聚集抑制法,尿微量蛋白(mAlb)采用快速免疫比浊法,空腹血糖(F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胆固醇(Ch)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TG)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直接酶法。结果糖尿病组的HbAic、FBG、Ch、TG、LDL-C、mAlb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的血清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空腹血糖(FBG)、尿微量蛋白(mALB)水平随之增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648,P<0.01;r=0.483,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增高,血脂异常可增加尿蛋白的排除。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血脂异常可增加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尿微量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效果。方法将57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依帕司他治疗组(观察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7例),治疗前后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R)、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ET-1)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UAER及ET-1均显著降低(P<0.01),NO明显升高(P<0.01)。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UAER、ET-1及N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能减少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  相似文献   

6.
益气化瘀补肾汤为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自拟益气化瘀补肾汤为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补肾汤和灯盏花素针剂,对照组加用卡托普利,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7.5%,对照组为4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益气化瘀补肾汤合灯盏花素针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33例)、单纯糖尿病组(33例)和糖尿病肾病组(35例)血清CysC、Hcy和尿mALB的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ysC、Hcy和尿mALB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Hcy和尿mALB含量随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较敏感的指标,对于监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6):2072-207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的检测在糖尿病(DM)早期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9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尿常规有无蛋白分为尿常规蛋白阳性组和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以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Urit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蛋白;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ys C和尿mAlb。结果血清Cys C检测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P<0.05);尿mAlb检测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P<0.01)。血清Cys C检测尿常规蛋白阳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P<0.01);尿mAlb检测尿常规蛋白阳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7,P<0.01)。血清Cys C检测尿常规蛋白阳性组与尿常规蛋白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4,P<0.01);尿mAlb检测尿常规蛋白阳性组与尿常规蛋白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8,P<0.01)。血清Cys C检测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与尿常规蛋白阳性组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02,P<0.01);尿mAlb检测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与尿常规蛋白阳性组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44,P<0.01)。结论血清CysC和尿mAlb的检测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证实其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63例糖尿病患者和48例健康者的血清CysC水平,同时分别以脲酶紫外速率法和碱性苦味酸法测定各例的血清尿素及肌酐。结果尿微量清蛋白(mAlb)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的CysC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mAlb升高组CysC水平显著高于尿mAlb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尿蛋白阳性组CysC水平显著高于尿mAlb升高组(P<0.01)。除尿蛋白阳性组与另外3组的尿素、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外,其他3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比血清尿素、肌酐能更敏感、更特异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216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108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体外反搏治疗108例为治疗组,对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体外反搏治疗后,治疗组糖尿病肾病Ⅲ与Ⅳ期患者24h尿白蛋白、尿及血β2-微球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P<0.05),较治疗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治疗组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可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24h尿白蛋白、尿及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对患者肾脏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