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雪委  顾康生 《安徽医药》2013,17(7):1163-1164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胃癌切除术47例患者,术前两周内均行EUS检查,获取EUS检查的T/N分期结果,同时获取术后病理T/N分期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与术前EUS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以了解术前EUS检查在判断T/N分期的准确性。结果在胃癌浸润深度T分期上,EUS准确率为70.2%,其中T181.8%,T2 80%,T3 63.6%,T4 66.7%;在判断淋巴结转移N分期上,准确率为74.5%,其中N-77.8%,N+72.4%。结论EUS能进行准确的胃癌术前T、N分期,有助于胃癌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邓天伟  曾文兵  陈平  何培生  李林海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124-1125,1128
目的评价128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准确性,并运用其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确诊为胃癌的134例患者术前进行128层螺旋CT增强检查,并进行术前TNM分期、术后病理TNM分期,评价128层螺旋CT对术前TNM分期的准确性。结果胃癌T分期:128层螺旋CT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112例,准确率为83.6%;N分期: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71例发现淋巴结转移,其中49例与病理相符,准确率为69.0%;M分期:128层螺旋CT增强检查出39例远处转移,病理检查发现45例,准确率为86.7%。结论 128层螺旋CT增强检查可对胃癌术前TNM分期提供较高准确性,且准确率高于其他多层螺旋CT,能有效指导临床医生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进展期胃癌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进展期胃癌的MSCT图像资料,观察病灶位置、浸润深度、周围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与病理结果对照,MSCT T分期准确率分别为T275.0%(12/16)、T377.8%(7/9)、T492.6%(50/54),Kappa系数为0.73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N052.0%(13/25)、N158.3%(14/24)、N281.0%(17/21)、N388.9%(8/9),Kappa系数为0.54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分期准确率为96.2%,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8%、98.6%.结论 MSCT能较为准确地评估进展期胃癌,能对肿瘤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做出理想地判断,对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翁晓宇  王亚雷  梅俏  张磊  宋育林  陈熙  冯慧 《安徽医药》2015,36(12):1475-1477
目的 研究超声内镜(EUS)检查对于食管癌术前T、N分期的价值.方法 选取229例术前经EUS检查的食管癌患者,将EUS检查T、N分期与病理T、N分期进行对比.结果 EUS对于食管癌T、N分期总准确率分别为59.83%(137/229)和60.26%(138/229);对于T1、T2、T3、T4期食管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21.88%(7/32)、39.22%(20/51)、78.57%(110/140)、0.00%(0/6);对于T3期肿瘤术前分期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理分期.结论 EUS对于食管癌T、N分期具有参考价值,但对于早期食管癌效果不满意.  相似文献   

5.
蒋伟  房慧颖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248-224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该院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3例经胃镜及术后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进行MSCT扫描,所得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观察胃癌病变情况、胃周淋巴结大小及远处转移,按国际统一的TNM分期法进行术前分期,其结果与术后病理TNM分期对照。结果 MSCT对胃癌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3.7%(36/43);对N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2.1%(31/43);对M分期的总准确率为93.0%(40/43)。结论利用MSCT的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提高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准确率,对外科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超声探头(UMP)检查在胃癌患者术前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40例胃癌患者在手术前接受12MHz UMP检查。以手术探查和手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UMP检查诊断胃癌浸润深度(T分期)的准确率和局部淋巴结转移(N分期)的准确率。结果UMP检查诊断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5%。UMP检查诊断胃癌N分期的准确率为75%。结论UMP检查对于胃癌侵犯的深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显著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41例患者于术前行胃镜检查、超声内镜及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或细针穿刺活检术,将超声内镜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分期结果作比较。结果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T分期结果的准确率达85.11%(120/141);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为77.69%(94/121)。结论超声内镜对诊断胃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可有效地判断胃癌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行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度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术前行全腹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的患者,分析CT影像在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方面的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对胃癌T分期、N分期、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84.14%(122/145)、80.69%(117/145)、97.24%(141/145),对胃癌TNM分期总准确度为77.93%。结论利用64层螺旋CT腹部平扫、增强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进行胃癌术前分期,有助于临床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和制定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胃口服显影剂充盈超声对胃癌患者的分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拟行手术的52例胃癌患者,均胃口服显影剂充盈超声检查,分析术前分期诊断结果。结果胃口服显影剂充盈超声检查T1、T2、T3、T4分期准确率为50.0%、70.0%、82.4%、69.2%;胃口服显影剂充盈超声N0、N1、N2、N3分期准确率为92.9%、66.7%、83.3%、87.5%;胃口服显影剂充盈超声M0、M1分期准确率为97.4%、76.9%。结论胃口服显影剂充盈超声对胃癌患者分期诊断结果更准确,检查无创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分析对胃癌前TN分期中进行评估应用磁共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接受治疗的27例经胃镜活检确诊的胃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给予磁共振成像,使用MR动态图像和DWI图像对胃癌患者术前的TV分期进行评估,将其评估结果 和术后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RI对胃癌T分期诊断准确21例,诊断准确率为77.8%;经MRI检查,检出37枚淋巴结,淋巴结检出率成为42.5%;将MRI检出结果 与术后病理结果 进行对比,MRI检查对胃癌术前N分期淋巴结诊断准确率为70.4%。结论 在诊断胃癌前TN分期中采用磁共振诊断,能够提高诊断正确率,DWI成像对胃癌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张媛媛  宋育林 《安徽医药》2013,17(10):1707-170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NO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的经病理检查无明显异常的胃切缘组织(作为对照组)中NOB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70例胃癌组织中NOBl的阳性表达率为65.7%(46/70)高于切缘胃黏膜中NOB1的阳性表达率(47.1%,33/70)(P〈0.05)。不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的胃癌组织中NOB1蛋白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NOB1蛋白表达上调,并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64层螺旋CT对大肠癌术前分期预测及腹腔镜手术方案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在2008年1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共接诊80例大肠癌患者,在术前均通过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并进行后期图像重建等技术处理,记录术前的CT-TNM分期及预计的手术方案,与术后的病理分期以及实际的手术方案作对比。结果 64层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中CT仿真肠镜可以显示出大肠癌大体的分型,准确性为91.3%;透明显示图像(Raysum)可以较准确地显示出癌肿的范围以及长度,准确性为100%;MPR(多平面重建)可以直观准确地显示癌肿和肠周受到侵犯的程度,准确率为100%。术前评估T分期:其中对T0、T1及T4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100%、100%、92.3%,但对T2期的敏感性比较低,为63.6%,阳性诊断的准确率是88.2%;N分期:对N0和N3期的敏感度最高,为100%,对N2期的敏感性较低仅为50%,总体准确率为85.5%,并且当淋巴结直径>5mm时,其诊断的准确性也增高;M期:敏感度及准确率均为100%。cTNM的总准确率为79.5%,与术后病理分期保持高度一致性(κ=0.821,P=0.0)。并且64层螺旋CT在术前预测的手术方式和实际的手术方式保有较高的一致性(κ=0.314,P=0.0)。结论 64层螺旋CT能有效地显示出肠癌的部位、形态和大小,能准确地对其进行诊断及术前临床分期,准确的制定腹腔镜手术的实施方案,因此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IK3CA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人胃癌切片114例,记录TNM分期;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15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中PIK3CA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PIK3C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IK3CA蛋白表达水平在N1-N2较N0有明显上升(P<0.01);在M1表达较M0有明显上升(P<0.01)。结论 PIK3CA蛋白表达异常可能与胃癌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PIK3CA蛋白有望成为评价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髓样细胞白血病蛋白-1(Mcl-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48例胃癌组织、20例胃正常组织(含正常胃黏膜组织及癌旁正常胃组织)中Mcl-1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胃正常组织中均有Mcl-1蛋白的表达,定位于细胞浆中,着色呈淡黄色至深棕色;胃癌组织、胃正常组织Mcl-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78%(124/148)、60.00%(1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64,P=0.011)。胃癌组织中Mcl-1蛋白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强,与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相关;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等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Mcl-1蛋白的表达增高,与胃癌的发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的合理清扫方式与范围。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于本院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了其病例资料,分析术前胸部CT和MRI对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同时比较系统采样病例胸内各区淋巴结的转移频度,以及肺门纵隔淋巴结系统采样与单纯采样术的阳性发现率。结果:患者术前CT诊断和术后病理对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检验,κ为0.351;MRI诊断一致性检验.κ为0.449,优于CT。距离肺门和肺根部最近的11、10、7、5、4区淋巴结的转移频度最高,距离肺根部较远的9、6、3、2、1区淋巴结的转移频率较低。肺门纵隔淋巴结系统采样40例,阳性发现率为85.0%;单纯采样10例,阳性发现率为6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8,P〈0.05)。结论:胸部CT和MRI不应作为术前肺癌N分期的唯一检查,应引入进一步的其他诊断技术,以提高对肺门纵隔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在肺癌术中应主动清除肺门和纵隔各区淋巴结,特别是围绕肺门或肺根部周围的淋巴结,不能忽略淋巴结转移的现象。系统淋巴结采样术较适合肺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李荣 《上海医药》2014,(19):50-5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Smad3、HER2、SPARC蛋白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2年11月我院病理科确诊的61例患者的胃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mad3、HER2、SPARC蛋白表达情况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Smad3、HER2、SPARC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且另选相应癌旁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结果: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Smad3、SPARC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Smad3、HER2、SPARC蛋白表达与胃癌TMN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TNM分期、淋巴结转移、Smad3、SPARC及 HER2表达均可作为宫颈癌独立预后预测因素。结论:Smad3、HER2、SPARC蛋白表达对胃癌远期治疗有意义,有望成为评价胃癌远期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段食管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在进行食管次全切除联合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生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7年3月我院进行单纯根治性食管切除联合三野淋巴结清扫手术的胸段食管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共计590例,分析术后生存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590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29.6%,其中N1、N2与N3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2%、23.1%和8.9%(χ2=61.557,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和N分期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全组术后总复发转移率36.6%,血道(62.0%)、中上纵隔淋巴结(44.9%)、颈部淋巴结(35.2%)转移最为常见。结论胸段食管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三野根治术后生存与肿瘤部位、N分期密切相关。颈部、中上纵隔与血道在术后复发转移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