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具有间歇和局部用能的特点。本文运用Design Builder软件,采用抽象建筑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围护结构保温方式对不同朝向及夜间和白天两种使用模式的房间全年冷热负荷的影响。结果显示,分室间歇用能方式下,内外保温措施的平均供暖节能率显著高于平均制冷节能率。这导致实际供暖与空调期同规范相出入是围护节能措施实际节能率远低于理论设计节能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居室能耗同房间作息及朝向关联性很大,极端情况下总能耗相差可达21.7%,应尝试发展以户室为单位的节能设计方法。外墙内保温对全年能耗的降低效果优于外墙外保温。内保温在夜间用能下节能率最大,可达23.2%。  相似文献   

2.
在夏热冬冷地区常见的局部、间歇空调用能模式前提下,采用Designbuilder软件对皖南民居中常见的联排住宅做局部保温隔热措施的节能效果模拟评价。根据实际调研,确定皖南地区冬夏两季的典型空调用能模式,并模拟获得典型民居方案在典型空调用能模式下的负荷分布并分析其热扰特征。根据一般做法分别对建筑外围护结构与空调区域内、外围护结构做保温隔热措施并比较冬、夏两季空调能耗值,认为基于空调区域的局部保温隔热策略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进一步加设通风隔热屋面并增加EPS保温板厚度,将节能率提升至52.8%。  相似文献   

3.
以非均衡采暖模式设计为依据,得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分室间歇、间歇2种模式,运用动态能耗模拟软件分析了不同墙体保温类型与建筑空调冬季热负荷的关系,得出各类保温对降低热负荷的效果明显及间歇时间与采暖能耗之间的反比关系。其次,分析了典型房间的全年最大热负荷值,表明间歇时间越长最大热负荷值越大,短时间间歇对全年最大热负荷值影响不大,证明人走停暖的间歇模式在寒冷地区的节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广州某办公楼两相邻房间为对象,在夏季典型日开展试验,综合比较常规、PMV和热适应3种室内环境控制模式在环境物理参数、人员主观反应和建筑能耗等方面的性能。结果显示:与常规模式相比,PMV模式通过适当提高室内温湿度,在保证人员环境满意度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在夏季晴天能降低21%的日均空调能耗;热适应模式同时提高室内温湿度和风速,在保证人员环境满意度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在夏季晴天和阴雨天分别能降低31%和40%的日均总能耗。  相似文献   

5.
间歇运行状态影响竖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进而影响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利用DeST软件对某办公建筑进行了逐时负荷模拟分析,建立了地下换热器三维管群换热模型以及热泵系统各部分的能耗模型,通过对热泵系统在连续运行15年和间歇运行15年工况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间歇运行的LCC值相对于连续运行的LCC值降低了13.45%,间歇运行模式在热泵系统全寿命周期内的平均节能率为17.20%。间歇运行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能效和降低LCC值。  相似文献   

6.
空调在4~6 h间歇运行模式下,热量传入墙体后主要积蓄在墙体表层,墙体表层材料对该模式下的热量传递有着显著的影响。模拟分析了5种典型内墙(含饰面内墙),在4种典型间歇空调运行模式(工作及住宅)下的蓄放热过程。通过对比发现,轻质饰面层虽然对墙体的整体热阻贡献不大,但能够有效提高墙体的表面温度响应速度,降低开机初期的表面热流,进而实现节能。间歇运行时间越短,频次越高,饰面层的节能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重庆气象条件为代表,利用能耗模拟软件DeST-c对重庆市某办公楼进行能耗模拟分析,分别模拟了在不同通风状态下的建筑自然室温、建筑冷热负荷及空调系统能耗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夜间通风的节能效果.研究表明重庆地区合理通风对降低建筑自然室温有一定的作用;建筑空调能耗较采暖能耗对通风的敏感性指标显著;夜间通风的节能效果显著,但是最大节能量不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8.
住宅间歇供暖模拟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李兆坚  江亿  燕达 《暖通空调》2005,35(8):110-113,140
针对住宅间歇供暖方式的节能效果、设备容量、建筑保温形式和防冻等问题,采用全工况数值模拟方法,对北京市节能住宅间歇供暖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温度舒适的前提下,采用上班停暖的间歇供暖方式,全楼平均节能率不超过10%,且不会出现供暖房间水管冻坏问题;少数房间间歇供暖能耗比连续供暖能耗大;间歇供暖可使各房间最大热负荷增大25%~58%;内、外保温方式对间歇供暖能耗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陕西省富平县某幼儿园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及间歇供暖模式的应用对村镇小型教学建筑供暖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村镇地区常用围护结构进行优化并采取间歇供暖模式后,建筑的总供暖能耗值可从19.98 kgce/m2依次降低至16.42 kgce/m2和10.11 kgce/m2,最终节能率达到49.4%.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择陕西省富平县某幼儿园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及间歇供暖模式的应用对村镇小型教学建筑供暖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村镇地区常用围护结构进行优化并采取间歇供暖模式后,建筑的总供暖能耗值可从19.98 kgce/m2依次降低至16.42 kgce/m2和10.11 kgce/m2,最终节能率达到49.4%.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上海索菲特大酒店的用能特点,以现有能耗数据为基准,论证了各节能措施实现的可行性及节能效果。通过分析能耗系统的节能效益,判断出整个酒店年节能率为20%以上。节能服务公司可采用节能效益分享型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项目。  相似文献   

12.
在南方秋季典型日开展试验研究,综合比较了常规、热适应和热适应(夜间通风)3种室内环境控制模式在物理参数、人员主观反应和建筑能耗等方面的性能。结果显示:与常规模式相比,热适应模式能显著提高室内温湿度和风速,降低CO_2浓度,在保持或改善人员环境满意度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室内空气环境调节日均总能耗降低77%;如增加夜间通风功能,则可保证日间热环境在舒适范围而不必开启空调,室内空气环境调节日均总能耗降低96%。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6,(11)
门窗是围护结构保温的薄弱环节,在未采用节能的建筑中,门窗的散热量占建筑总能耗20%以上。近些年来,由于建筑采用节能措施(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自保温、屋面保温等)后,普通窗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更大。根本原因是窗的热阻较小、易于与外部环境发生热交换。热交换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传导、辐射、对流。具体到窗与外部环境进行的热交换,包括:(1)热传导:通过玻璃、窗扇、窗框、窗洞口热桥造成的热交换;(2)热辐射:通过玻璃进入建筑的太阳辐射的热量或者室内热量通过玻璃辐射到建筑外面;(3)热对流:窗缝隙渗透形成对流造成的热交换。窗的节能效果与窗的热阻密切相关。热阻越小、导热系数越大,则通过门窗的热量损失就越大——意味着:冬季室内的保温性能差、夏季的室内的隔热性能差。因此,窗节能的关键是增大热阻、使之具有较高的保温性和隔热性能。窗的节能措施也主要从降低导热系数、提高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方面加强。而降低窗导热系数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减少各个组成部分的因传导、辐射、对流造成的热交换。  相似文献   

14.
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运行模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军  董华  周恩泽  李延民 《暖通空调》2005,35(2):123-125
以采用家用燃气炉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某城市住宅为对象,分别在连续和间歇两种运行模式下对室内温度、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地板表面温度进行了测量,引入作用温度的概念对其热舒适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两种模式的能耗情况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特定住宅采用间歇运行模式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且对室内热环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墙体外保温材料厚度对外墙采暖与空调能耗有很大的影响,其最佳厚度的确定对于外墙经济节能具有重要意义。选取3种典型的外保温材料——石墨改性膨胀聚苯板、改性聚氨基甲酸酯、普通EPS,通过软件模拟和计算分析,分别考察其用于北方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节能性能和经济性能。模拟结果显示:(1)不同气候区下,同种保温材料保温性能的发挥效果存在差异,保温材料在寒冷地区的节能量不及在严寒地区;(2)同种气候下、不同保温材料中改性聚氨酯的节能效果最好;(3)保温材料的厚度将影响墙体节能效果,石墨改性膨胀聚苯板材料、改性聚氨酯材料以及普通ESP材料等3种保温材料在寒冷地区用于建造的最佳厚度值分别为40 mm、26 mm、65 mm,在严寒地区的最佳厚度值分别为62 mm、44 mm、76 mm。希望能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唐鸣放  窦枚  王科 《建筑技术》2011,42(10):939-941
结合既有建筑结构现状和重庆地区现有节能技术水平,提出了以屋顶和外窗节能改造为主的技术方案,并进行了能耗分析和热环境改善分析。结果表明:节能改造技术方案能使既有居住建筑能效水平达到了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并且夏季能降低屋顶内表面温度1~2℃,冬季能将大部分房间自然室温的舒适时数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能耗评价与分析是节能改造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南京地区某办公建筑能耗分析得到,运用改进的New Modified BIN法(简称NM-BIN法)计算的能耗与EnergyPlus模拟能耗误差为5.61%。使用NM-BIN法对节能改造方案进行能耗评价得出,对于外墙采用240 mm加气混凝土砌块和40 mm保温板时,建筑全年能耗可降低4.02%。减小外窗遮阳系数比减小传热系数的节能效果更好,遮阳系数每减少0.1时,可节能1.50%。增加屋顶保温厚度能有效降低空调能耗,保温层厚度选择30 mm时经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重庆市某机关办公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基本情况、改造前的能耗状况及用能成本、改造模式、激励政策,对能耗监测系统、供配电系统、采暖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办公电器、其他类型设备等方面用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具体改造技术措施。该机关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实践表明,在保证建筑使用舒适度条件下项目改造后的节能效益显著,改造效果明显,对重庆市持续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龙灏  史小亚  左力 《华中建筑》2008,26(3):37-40
如何更好地节约和利用能源,已成为各行各业探讨的热门话题。医院病房楼作为性质重要、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类公共建筑就更需要节能高效。建筑设计在方案阶段如果不考虑节能降耗必然会影响建成后的节能效果。该文以重庆地区高层病房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重庆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以及高层病房楼的建筑能耗特点,提出了重庆地区高层病房楼在建筑方案阶段的节能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武汉市某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Dest—h能耗模拟软件进行能耗模拟。分析居住建筑用能限值与实际能耗的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研究建筑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换气次数、建筑朝向、室内空调供暖设备对居住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能耗远低于居住建筑用能限值的主要原因是空调间歇运行、居民开窗通风和居民的忍受极限。降低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利用自然通风,选择合理的遮阳形式以及提高空调供暖系统的能效比均能够产生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