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萍  胥冰  张丽君 《陕西医学杂志》2013,(11):1456-145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Foxp3+Treg/Th17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5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0例无症状携带者(AsC)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外周血Treg/Th17细胞百分率、核转录因3(Foxp3)/(RORγt)mRNA的表达以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结果:AHB组患者CD4+Foxp3+Treg/CD4+T细胞百分率、Foxp3mRNA及TGF-β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CD4+IL-17+/CD4+T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及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B组患者CD4+Foxp3+Treg/CD4+T细胞百分率、Foxp3mRNA、TGF-β1水平及CD4+IL-17+/CD4+T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C组患者CD4+Foxp3+Treg/CD4+T细胞百分率、Foxp3 mRNA、TGF-β1水平及CD4+IL-17+/CD4+T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IL-17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不同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失衡,Treg/Th17细胞失衡可能与HBV感染的状态、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与儿童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EBV感染患儿58例为EBV感染组,另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Th17、Treg细胞表达率、RORγt mRNA、Foxp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细胞相关特征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 EBV感染组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表达率和Treg/Th17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BV感染组患儿RORγt mRNA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Foxp3 mRNA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BV感染组患儿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BV感染患儿的发病与Th17、Treg细胞失衡及其相关特征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养阴清热方(YHF)对脂多糖(LPS)导致的小鼠Treg/Th17失衡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磁珠分选法提取小鼠脾脏CD4+ T细胞, 用LPS刺激CD4+ T细胞, 再以1、2、4 mg · mL-1的YHF水提液分别进行干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T细胞亚群Treg/Th17比例; 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IL-10、TGF-β、IL-6、IL-12p70的含量;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Foxp3、RORγt及信号分子JAK/STAT的表达。  结果  HPLC检测鉴定出YHF水提液中8种有效成分, 分别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虎杖苷、芦丁、2, 3, 5, 4'-四羟基二苯乙烯葡萄糖苷、白藜芦醇、槲皮素、大黄素和姜黄素。YHF水提液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刺激的小鼠CD4+ T细胞的增殖(P < 0.05), 增加Treg的比例(P < 0.05), 降低Th17的比例(P < 0.01), 促进培养上清中Treg相关的抗炎因子IL-10和TGF-β的分泌, 抑制Th17相关的致炎因子IL-6和IL-12p70的分泌。1、2、4 mg · mL-1 YHF均能增加Foxp3蛋白的表达(P < 0.05), 减少RORγt蛋白的表达(P < 0.01)。1、2、4 mg · mL-1 YHF均能降低JAK2、STAT3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P < 0.05)。4 mg · mL-1 YHF与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联用可以增加培养上清IL-10和TGF-β含量(P < 0.05), 降低IL-6和IL-12p70含量(P < 0.05), 而且可以显著降低p-JAK2、p-STAT3和RORγt蛋白表达(P < 0.01,P < 0.001), 增加Foxp3蛋白表达(P < 0.01)。  结论  YHF可以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小鼠CD4+ T细胞增殖, 通过抑制JAK2和STAT3信号分子表达, 增加Foxp3的表达和Treg数量, 减少RORγt的表达和Th17数量, 调节Treg/Th17平衡及抗炎细胞因子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4.
宋群  王新霞  童照威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023-2026
目的 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与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的变化,从免疫学角度探讨其耐药机制。 方法 分别选取33例耐药肺结核(耐药组)、49例普通肺结核(普通组)及5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展开对比研究。检测Th17细胞与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采用RT-PCR检测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与Foxp3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实验检测IL-17A、IL-17F、TGF-β1及IL-10的血清水平。 结果 普通组Th17细胞比例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耐药组低于普通组;普通组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耐药组高于普通组;普通组Th17/CD4+CD25+Foxp3+T和RORγt/Foxp3低于对照组,耐药组低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IL-17A、IL-17F水平低于对照组,耐药组低于普通组;普通组TGF-β1、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耐药组高于普通组;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h17/CD4+CD25+Foxp3+T平衡向CD4+CD25+Foxp3+T偏移、免疫系统功能抑制,可能是结核病慢性化和产生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肠化湿方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Th17/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以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机制。方法使用TNBS造模成功后,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肠化湿方组(12.8kg/d)、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0.5kg/d)。一次性ig给药,连续7d后处死小鼠;免疫组化法观察结肠组织中IL-17、Foxp3的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RORγt和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清肠化湿方组小鼠结肠组织中IL-17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RORγt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且与SAS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清肠化湿方可能通过下调RORγt表达抑制Th17细胞分化、IL-17产生,通过上调Foxp3表达促进Treg细胞形成,从而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小鼠Th17/Treg平衡,抑制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h17/Treg细胞失衡以及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异常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入组ITP患者40例,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h17与Treg细胞、RT-PCR技术检测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表达水平以及Aim Plex流式高通量技术检测Th17细胞因子IL-17A与IL-22以及Treg细胞因子TGF-β与IL-10水平。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ITP组Th17、Treg与Th17/Treg比值均显著降低(P 0.05),Th17细胞因子IL-17A与IL-22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Treg细胞因子TGF-β与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与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结论 ITP患者存在Th17/Treg细胞失衡以及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异常,反应了ITP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肺炎链球菌3型多糖(T3P)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以及Treg/Th17细胞的影响,探讨T3P对哮喘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哮喘组和T3P组,每组8只。哮喘组以卵清蛋白(OVA)致敏、气道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以PBS代替,T3P组在OVA致敏前皮下注射T3P进行干预。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及分类,ELISA法检测血清OVA特异性IgE(OVA-IgE)以及BALF中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IL-10、IL-17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中转录因子Foxp3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和Th17细胞占CD4~+细胞百分比。结果 T3P组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程度弱于哮喘组,血清OVA-IgE,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比例以及IL-4、IL-17浓度均低于哮喘组(P<0.05),IFN-γ、IL-10浓度高于哮喘组(P<0.05),小鼠肺组织Foxp3 mRNA表达水平及Treg占CD4~+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哮喘组(P<0.05),RORγt mRNA表达水平和Th17细胞占CD4~+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和T3P组小鼠肺组织Foxp3-mRNA/RORγt-mRNA比值及Treg/Th17细胞比例与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量呈负相关。结论 T3P可以通过抑制过敏原特异性IgE表达调节Th1/Th2、Treg/Th17细胞平衡,抑制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细胞轴的变化及与桥本甲状腺炎(HT)自身免疫的相关性.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HT患者(HT组)和31例健康对照者(NC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reg和Th17细胞的比例,实时定量RT-PCR检测转录因子Foxp3、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相关细胞因子TGF-β和IL-17A的含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检测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滴度.结果 HT组PBMC中Treg细胞比例及Foxp3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NC组(均P<0.01);Th17细胞比例、RORγtmRNA表达及Th17/Treg比值均明显高于NC组(均P<0.01).HT组患者血清TGF-β的含量较NC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 17A的含量较NC组显著升高(P<0.01).HT组Th17/Treg比值与血清TPOAb、TgAb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349、0.502,P=-0.037、0.002).结论 Th17/Treg细胞轴在不同程度HT中呈动态改变,并且与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正相关,说明Th17/Treg细胞亚群的失平衡可能参与了HT的自身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整体免疫调控网络平衡的角度探讨补肾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整体免疫调控环节的作用及其优势环节。方法:将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补肾颗粒治疗,疗程20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各免疫细胞(Th17、Th1、Th2、Treg、Th1/Th2、Treg/Th17)、细胞因子(IL-17、IL-6、TGF-β1、IFN-α、IL-4)、效应分子(穿孔素、颗粒酶B)和核转录因子(RORγt、Foxp3)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提高(P0.05),CD8+细胞比例显著下调(P0.05)。2治疗后Th1升高,Th2下调,Th1/Th2比例提高;Th17比例降低,Treg比例提高,Treg/Th17比例提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IL-17和IL-4表达显著降低(P0.05),IL-6和INF-α表达显著提高(P0.05);TGF-β1表达治疗前后无显著影响(P0.05)。4治疗后RORγt表达显著下调(P0.05),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补肾颗粒能通过多个环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状态实现良性调控,其优势作用环节主要体现在对核转录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栀子苷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Th17/Treg平衡和局部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通过病理切片观察踝关节组织变化,ELISA检测血清TNF-α,Western blot法检测转录因子Foxp3和ROR-γt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滑膜组织IL-10、IL-17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TNF-α、IL-17以及ROR-γt和关节滑膜IL-17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而模型组血清IL-10浓度以及Foxp3和关节滑膜IL-10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栀子苷中、高剂量组血清TNF-α、IL-17浓度以及ROR-γt和关节滑膜IL-17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0.01),而血清IL-10浓度、Foxp3和关节滑膜IL-10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0.01)。结论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成模之后Treg/Th17会失衡,栀子苷可升高IL-10、Foxp3表达,降低IL-17、ROR-γt表达,提示其可能通过诱导Treg细胞生成同时抑制Th17细胞分化,从而恢复病变部位Treg/Th17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骨组织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Treg/Th17)平衡角度探讨壮骨止痛胶囊抗绝经后骨质疏松作用机理。方法 72只8月龄SD雌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0.21 mg/kg),壮骨止痛胶囊高剂量组(1.28 g/kg)、中剂量组(0.64 g/kg)和低剂量组(0.32 g/kg),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去卵巢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术后1周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8周,最后一次给药1 h后处死,快速取左股骨检测雌二醇(E2)、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10(IL-10),取右股骨RT-PCR检测维甲酸相关孤体受体γt(RORγt)、叉状头转录因子(Foxp3)、IL-17A、IL-10 mRNA的表达,取左胫骨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表达RORγt、Foxp3的细胞百分数。结果壮骨止痛胶囊能显著升高去卵巢雌鼠骨组织E2、IL-10水平(P0.01),降低骨组织IL-17A水平(P0.05);显著增强骨组织Foxp3、IL-10 mRNA的表达(P0.05),显著抑制骨组织RORγt、IL-17A mRNA的表达(P0.01或P0.05);显著增加骨组织内表达Foxp3的细胞百分数(P0.05),下调表达RORγt的细胞百分数(P0.05)。Foxp3阳性细胞百分数与RORγt阳性细胞百分数比值与E2水平呈正相关(r=0.990 5,P0.01)。结论壮骨止痛胶囊通过抑制去卵巢雌鼠骨组织Th17细胞数量和功能活动,增加骨组织Treg细胞数量并增强其活动而调节骨组织Treg/Th17平衡,该调节作用可能部分通过提高去卵巢雌鼠体内E2水平而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强肌健力方对实验性重症肌无力(MG)模型大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从70只雌性Lewis大鼠中随机选取7只作为正常组,余下63只给予皮下注射鼠源性AchR-α亚单位97-116多肽片段(R97-116)乳化剂复制MG大鼠模型。最终造模成功的大鼠30只,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N=7),强肌健力方高剂量组(N=8)、中剂量组(N=7)、低剂量组(N=8)。强肌健力方高、中、低剂量组给予强肌健力方(剂量分别为23.4、15.6、7.8 g·kg-1·d-1)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期间每周2次观察、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及肌肉力量Lennon评分变化。给药结束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脾脏组织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蛋白p3(Foxp3)、白细胞介素17A(IL-17A)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强肌健力方各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MG大鼠体质量(P 0.05)及降低Lennon评分(P 0.01),降低RORγt、IL-17A的表达水平(P 0.01),升高Foxp3、TGF-β的表达水平(P 0.05),且其作用与强肌健力方给药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强肌健力方可能通过影响Th17、Treg细胞转录蛋白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调节二者平衡,从而对MG大鼠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颗粒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血清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和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运用猪甲状腺球蛋白和弗氏佐剂混合免疫注射法,联合高碘喂养法复制EAT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补中益气组、优甲乐组和补中益气+优甲乐组,用药干预2个月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外周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T3、FT4、T3、T4水平显著升高(P 0. 05),TPOAb、TGAb水平显著升高(P 0. 05),甲状腺组织淋巴细胞的浸润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组大鼠FT3、FT4、T3、T4水平显著降低(P 0. 05),补中益气+优甲乐组大鼠FT3、T3、T4水平显著降低(P0. 05),用药3组大鼠血清TPOAb、TGAb水平显著降低(P 0. 05)。光镜下用药3组大鼠甲状腺组织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浸润程度改善最明显的是补中益气+优甲乐组,其次是补中益气组、优甲乐组。结论补中益气颗粒能够改善EAT大鼠甲状腺功能,降低甲状腺抗体滴度,减轻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损害,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消溃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TH17/Treg平衡靶点的调节作用,对FOXP3、RORγt的表达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分别采用美沙拉秦灌肠液(0.7 g/kg)和消溃方高、低剂量(18.3、9.15 g/kg)进行灌肠治疗;治疗完成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Treg和Thl7细胞占总CD4^+T细胞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大鼠血清中IL-17、IL-6、IL-10和TGF-β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reg转录因子FOXP3和Th17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水平。结果美沙拉秦组和消溃方高、低剂量组治疗后均能够降低促炎因子IL-17、IL-6的浓度,提高IL-10和TGF-β的浓度,且消溃方高、低剂量组和美沙拉秦组均能提高FOXP3的表达,降低RORγt的表达,达到抗炎、促进UC溃疡面愈合的作用,并且消溃方高剂量组效果优于消溃方低剂量组和美沙拉秦组。结论消溃方能促进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Treg细胞分化生成,介导免疫耐受程度,抑制Th17细胞分化,调节Th17/Treg平衡,维持体内免疫平衡,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方对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母-胎界面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CBA/J雌鼠与BALB/c雄鼠交配建立正常妊娠模型6只;CBA/J雌鼠与DBA/2雄鼠交配建立小鼠自然流产模型,孕鼠随机分为自然流产模型组、环孢素组、益气补肾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正常妊娠模型组和自然流产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环孢素组给予环孢素A溶液(10mL/kg);益气补肾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2、24、48g/kg益气补肾方;均连续14天。给药结束后,处死孕鼠,观察子宫胚胎数量并计算胚胎吸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母-胎界面Foxp3、RORγt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TNF-α蛋白表达。结果 (1)与自然流产模型组比较,环孢素组及益气补肾低、中、高剂量组胚胎吸收率均明显降低(11.9%、14.3%、11.1%、13.2%比25.0%,P均0.05);益气补肾各剂量组胚胎吸收率与环孢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补肾各剂量组间胚胎吸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自然流产模型组比较,环孢素组、益气补肾中、高剂量组小鼠Foxp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1.223±0.240)、(1.220±0.241)、(1.383±0.216)比(0.700±0.147),P0.05],益气补肾中、高剂量组与环孢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然流产模型组比较,环孢素组、益气补肾中、高剂量组RORγ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0.950±0.246)、(0.897±0.321)、(0.670±0.082)比(1.456±0.165),P0.05],益气补肾中、高剂量组与环孢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正常妊娠模型组比较,自然流产模型组胎盘TGF-β表达显著降低[(0.033±0.015)比(0.084±0.033),P0.05]。与自然流产模型组比较,环孢素组及益气补肾方低、中、高剂量组TGF-β表达均显著升高[(0.102±0.046)、(0.112±0.030)、(0.090±0.010)、(0.093±0.014)比(0.033±0.015),P0.0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模型组比较,自然流产模型组TNF-α表达显著降升高[(0.074±0.013)比(0.051±0.018),P0.05]。与自然流产模型组比较,环孢素组及益气补肾各剂量组TNF-α表达均显著降低[(0.030±0.003)、(0.033±0.011)、(0.049±0.025)、(0.049±0.021)比(0.074±0.013),P0.05]。结论益气补肾方可通过增加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母-胎界面Foxp3、TGF-β表达、降低RORγt、TNF-α表达调节Treg/Th17分化、生成,使免疫平衡向Treg细胞方向移动,从而维持免疫耐受,防治复发性流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JTE-907(大麻素类CB2受体反向激动剂)对中性粒细胞大鼠哮喘模型的治疗效果,并通过观察其对CD4+幼稚T细胞分化影响来确定CB2受体活化的潜在治疗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脾脏分离的T淋巴细胞Th系特异性分化系统分析JTE907对T细胞亚型分化的影响.通过qRT-PCR检测Tbx21、Gata3、白介素(IL)-9、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ROR)-C、FoxP3、CNR2 mRNA表达.将40只动物随机分为4组(n = 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JTE-907低剂量组(JTE-907-L,腹腔注射5 mg/kg)和JTE-907高剂量组(JTE-907-H,20 m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的大鼠建立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E和BALF中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Th17和Treg细胞百分比,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RORγt、Foxp3和STAT5蛋白的表达.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JTE907在所有测试浓度下诱导FoxP3和CB2受体的表达.OVA致敏和LPS刺激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OVA-sIgE水平上调(P<0.05),并且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和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7和IL-5水平增加(P<0.05).JTE-907治疗逆转了上述变化(P<0.05).此外,与模型组相比,JTE-907治疗组大鼠脾脏中Th17/Treg比例降低(P<0.05)以及肺组织中RORγt蛋白水平降低(P<0.05),而Foxp3蛋白和STAT5的磷酸化水平增加(P<0.05).结论 CB2受体的激活对Th-17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哮喘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改善Th17/Treg平衡以及调节其各自的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参鹿颗粒对相对低危MDS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GF-β1、IL-2、IL-6、Treg细胞、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及比值的影响。方法将40例相对低危MDS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予复方参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2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外周血TGF-β1、IL-2、IL-6、Treg细胞、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及比值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药组TGF-β1、IL-2表达上升,IL-6表达下降;TGF-β1、IL-2/IL-6比率均高于对照组,IL-6表达低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Treg细胞表达、Treg/Th17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Foxp3mRNA表达、Foxp3/RoRγt比值检测均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参鹿颗粒可以改善相对低危MDS患者TGF-β1、IL-6、IL-2/IL-6比率、Treg细胞、Treg/Th17比率。提示复方参鹿颗粒改善相对低危MDS患者的造血功能可能通过调整TGF-β1、IL-2/IL-6来调控Treg/Th17比率,进一步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h1/Th2和Th17/Treg平衡变化及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8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是否出现脓毒症分为两组,无脓毒症组43例,脓毒症组25例,另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收集外周血,采用ELISA检测血清IFN-γ、TCF-β、IL-4、IL-6、IL-10、IL-17、IL-23水平;RT-PCR检测CD4+、CD25+Foxp3+Treg转录因子Foxp3和Thl7转录因子RORγr mRNA水平;ECM检测CD4+、CD25+、Th1、Th2、Th17、Treg数量及比值,分析外周血Th1/Th2和Th17/Treg比值变化及与临床意义.结果 脓毒症组外周血Th2、Th17、Treg、Th17/Treg比值明显高于无脓毒症组和对照组,Th1和Th1/Th2比值明显低于无脓毒症组和对照组(P<0.05);无脓毒症组外周血Th2、Treg、Th17/Treg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h1和Th1/Th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h17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脓毒症组Foxp3和RORγr mRNA水平明显高于无脓毒症组和对照组,无脓毒症组Foxp3和RORγr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外周血IL-4、IL-6、IL-10、IL-17、IL-23水平明显高于无脓毒症组和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无脓毒症组和对照组(P<0.05);无脓毒症组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与无脓毒症组TCF-β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组SOFA评分与外周血Th1呈负相关,与Th2、Th17、Treg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存在明显Th1/Th2和Th17/Treg比值失衡,与脓毒症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2例URSA早孕妇女为观察组,46例正常早孕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17/Treg比值和相关指标(HMGB1、IL-17、IL-6、TGF-β及IL-10)的表达水平,分析HMGB1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h17细胞和Th17/Tre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HMGB1、IL-17、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GF-β、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与IL-6、IL-17、Treg、Th7均呈正相关(P0.05),HMGB1与TGF-β、IL-10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URSA患者外周血HMGB1水平增高,其可能通过影响Th17/Treg平衡参与URSA的发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中STAT3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与急性移植 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的关系。方法:收集行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0例患 者的血液样本,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L-10,TGF-β1,IL-17A,IL-17F等细胞因子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患 者外周血CD4+ T细胞中Treg(Foxp3,CTLA4,IL-10,TGF-β1)和Th 17(RORγt,IL-17A,IL-17F)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 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患者STAT3的表达水平;亚硫酸氢盐处理后测序(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 法检测各组患者STAT3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结果:与未发生aGVHD患者比较,aGVHD患者血清中IL-10 及TGF-β1水平明显降低,IL-17A及IL-17F水平明显升高;aGVHD患者外周血CD4+ T 细胞中Foxp3,CTLA4,IL-10, TGF-β1转录水平明显降低,RORγt,IL-17A,IL-17F转录水平明显升高;aGVHD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中STAT3的表 达水平明显升高,STAT3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且STAT3表达水平与其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呈明显 负相关。结论:Treg/Th17的比例失衡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发生aGVHD的重要因素,STAT3启动子区DNA 低甲基化可能介导STAT3的过度表达,参与Treg/Th 17的比例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