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
利用钒钛磁铁矿制备钛白粉过程中产生的钛白废酸直接浸出含钒钢渣,最优浸出条件为: 浸出时间40 min、浸出温度353 K、酸度300 g/L、液固比9∶1,此时含钒钢渣中钒、铁、磷、镁浸出率分别为91.80%、84.70%、96.87%和94.66%。钒在浸出液中以VO2+和VO2+存在,可经螯合萃取实现钒的高效提取,萃余液中的其他金属可进一步回收利用。浸出渣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可制备工业副产品石膏。  相似文献   

2.
含钒固废因其种类多、含有价元素、物相组成复杂,而成为资源回收和环境治理的重要研究对象。针对含钒固废亟待处理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含钒固废的种类、来源和资源特点,归纳了含钒固废的综合利用方式方法,包括提取有价元素、多组元综合利用及整体增值利用,总结了含钒固废在结构材料、钢铁冶金、功能材料、生态环保中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并指出了含钒固废在综合利用上存在的不足,提出含钒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发展趋势,如制备地质聚合物、耐火材料、橡塑填料等实现零排放及整体增值的利用领域。   相似文献   

3.
冶金固废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先坤  杨洪  华绍广 《金属矿山》2015,44(2):177-180
冶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冶金固废,但由于处理技术落后,大量冶金固废未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回收处理 ,而造成土壤、水重金属污染等环保问题。针对我国冶金行业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冶金固废的种类、来源 以及资源化处理与综合回收利用现状,介绍了冶金渣在钢渣磁选除铁、钢渣返烧结、钢渣水泥、钢渣、矿 渣、复合微粉、钢渣矿渣建材制品等方面的回收利用途径和优缺点,分析了高炉尘泥和炼钢尘泥的来源、 特性及回收技术,并总结了国内各钢厂在冶金过程中钢渣处理和冶金尘泥回收方面的处理技术,指出了目 前我国钢铁企业在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上存在的不足,提出冶金固废的资源化处理的发展趋势,如拓展到海 洋生态保护、显热发电工程等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种含钒、钼的废催化剂,进行了碱式焙烧-水浸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碱式焙烧-水浸的最优条件为:焙烧温度700°C、碳酸钠添加量40%、焙烧时间120 min、浸出温度90°C、固液比0.20 g.mL-1、浸出时间90 min和搅拌速度400 r.min-1。进行三种不同方法的对比实验研究:碱式焙烧-水浸工艺;氧化焙烧-碱浸工艺;常压碱浸工艺。处理含钒、钼的废催化剂,最佳的工艺为碱式焙烧-水浸工艺,此时,钒和钼的浸出率分别可以达到97.61%和97.33%。  相似文献   

5.
废铝基催化剂综合回收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述了贵金属系、镍钴系、钒钼系铝基催化剂的特点及应用,介绍了废铝基催化剂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从催化剂中回收贵金属,可采用湿法浸出法和火法富集;对于含钒钼废铝基催化剂采用一种新工艺,镍、钴的回收率大于95%,钒、钼的回收率为92%,铝的回收率可达90%;从钒钼系铝基催化剂提取钒、钼,可采用焙烧碱浸法和高压酸浸法。并指出了废铝基催化剂综合回收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钠化焙烧含钒钢渣提钒工艺的相关理论,针对熔融Na_2CO_3体系中含钒钢渣焙烧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焙烧温度、Na_2CO_3添加量、焙烧时间对含钒钢渣中钒浸出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熔融Na_2CO_3体系中含钒钢渣焙烧的优化实验条件为:焙烧温度900℃、Na_2CO_3添加量40%、焙烧时间60 min,此时钒浸出率稳定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钯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其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从废Pd/Al_2O_3催化剂中回收钯的方法和技术,按回收流程,对预处理、粗提及富集三大部分进行了评述,详细介绍了粗提工艺。目前三大粗提工艺中,湿法工艺最为符合当今绿色环保发展理念。湿法工艺中以预处理+配位剂选择性浸出钯的工艺综合效果较佳,其中以湿法氯化法为代表,且已得到工业化应用。但湿法氯化法对于浸出液中钯的后续回收不具优势,且提钯之后的浸出液未得到综合利用。因此,进一步研究出能高效浸出钯、一步法回收浸出液中钯,兼具实现浸出液综合利用的方法是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锑冶炼砷碱渣的清洁利用及无害化处置,设计了球磨浸出—重选收锑—废碱喷淋—氧化沉砷—砷稳定固化的砷碱渣清洁利用新工艺。结果表明:常温下液固比为4:1时,砷碱渣经球磨后水浸,球磨和浸出时间分别20 min和40 min,As浸出率为96.78%,碱浸出率为97.35%,实现Sb、As和碱高效分离;为提取回收浸出渣中锑资源,通过摇床高效富集回收Sb,回收率为40%~50%,且精矿中As < 1%,Sb≥10%,可通过冶炼系统回收;基于酸碱中和原理,浸出液(高砷废碱)进入锑冶炼中烟气脱硫喷淋系统与烟气中SO2发生反应,烟气中SO2和As含量达到排放标准,实现浸出碱液和烟气SO2协同治理目的;向高砷废水加入H2O2对砷进行氧化,再加入脱砷剂(生物制剂)与砷发生沉淀反应而脱除,经两段脱砷后,废水中As含量降低至150 mg/m3, 脱砷效率分别为88.4%和92.5%;产生的脱砷渣采用铁盐稳定剂处理,在添加质量比为9%时固化体As毒性浸出浓度从348.67 mg/L降至0.65 mg/L,达到危险废物填埋场入场标准。工业扩大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可达到以废治废、清洁利用砷碱渣目的。   相似文献   

9.
铝电解槽破损后产生大量的废耐火材料。通过对废耐火材料进行物相与成分分析及溶出试验研究,得出铝电解槽废耐火材料主要成分为霞石和氟化物电解质,溶出后溶液显碱性,氟离子大量进入溶液,废耐火材料的主要危害来自于其所含有的可溶氟化物组分。通过对现有的铝电解槽废耐火材料主要处理工艺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得出真空还原蒸馏法在实现废耐火材料中氟化物电解质和金属钠回收的同时也实现了废耐火材料的再生,可实现废耐火材料的全组分回收利用,是一种经济环保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废阴极是铝电解业不可避免的固体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毒害物质,且有很高的回收潜能。综述了废阴极三类处理方法研究现状,重点回顾了废阴极综合处理工艺进展,对比了三类方法优劣。全面分析铝电解废阴极综合回收处理技术,发现高温热处理具有处理量大、反应速率快、二次污染小等优势,超声波辅助浸出具有产物纯度高、反应速率快、流程简单等特点,两种工艺发展前景广阔,需加强工业化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解决高钙高磷钒渣难利用问题提供参考,在归纳目前已提出的钠化焙烧—水浸提钒、钙化焙烧—酸浸提钒、钙化焙烧—碳酸钠浸出提钒、含钒溶液溶剂萃取提钒、含钒溶液离子交换提钒等主要的钒渣提钒工艺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其中的钠化焙烧—水浸提钒工艺、钙化焙烧—酸浸提钒工艺、钙化焙烧—碳酸钠浸出提钒工艺以及新提出的钙化焙烧—碳酸铵浸出提钒工艺和钙化焙烧—草酸盐浸出提钒工艺在处理高钙高磷钒渣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针对这些工艺尚存在的缺陷,指出寻找钙化焙烧除磷添加剂、减少碳酸铵浸出时的浸出剂用量、简化草酸盐浸出时的浸出剂种类等应该是高钙高磷钒渣提钒工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中钪以类质同象置换Mg-Fe的方式存在,储量丰富,潜在回收价值可观。以尾矿、废渣和废液为主要回收对象,总结了提取钪工艺以焙烧-浸出-萃取法和浸出-萃取法为主。提出以钛白废酸浸出选钛尾矿和氯化渣及烟尘全面回收钪的新途径;为攀枝花“三废”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钒钛铁精矿中V2O5的综合利用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其进行了钛白废酸直接浸出和焙烧-浸出实验。直接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对V2O5浸出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液固比,影响最小的是废酸浓度;在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90 min,液固比为5和废酸浓度为20%时,钒钛铁精矿中V2O5的浸出率较高,其值为71.05%。焙烧-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对钒浸出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是焙烧温度、碳酸钾配比、碳酸钠配比和焙烧时间;在焙烧温度为1000℃,焙烧时间1 h,碳酸钠配比为5%和碳酸钾配比为10%时,V2O5的浸出率可达84.48%。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存在极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攀西地区和河北承德地区。而高钛渣正是钒钛磁铁矿经过冶炼以后产生的废弃物,随着高炉渣的逐渐增多,环境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简介了几种从高钛渣中提取钛资源技术,高炉渣水淬之后制备混凝土材料、矿棉、矿渣砖等建筑材料。阐述了高钛高炉渣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最后展望了未来高钛高炉渣开发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提钒尾渣中钒的高效、低耗回收,以某钢铁公司钒渣为原料,采用提钒尾渣酸浸-酸浸液沉钒预富集工艺制得含钒中间渣,研究了中间渣返回量对钒渣钠化焙烧-水浸钒浸出率的影响,并从机理方面探讨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用含钒中间渣替代提钒尾渣返回钠化焙烧提钒,可降低钒渣中含钒尖晶石分解的温度和烧结程度,促进氧气进入矿物内部氧化钒,使尖晶石中的钒更容易与钠盐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钒酸钠,最终实现钒的高效、低耗回收。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氯化法生产钛白粉工艺中除钒固体废弃物难以有效再利用的问题,研究了除钒尾渣钠化焙烧?水浸脱氯提钒工艺中Na2 CO3添加量、焙烧时间及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实现高氯高铁型四氯化钛除钒尾渣资源的二次利用.结果表明,采用液固比10 mL/g的水洗工艺,可大幅降低尾渣中NaCl对沉钒率的影响;水洗后的除钒尾渣在Na2 CO...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钒钛铁资源的二次综合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明权 《矿冶工程》2003,23(3):32-34
介绍了攀枝花钒钛铁资源的利用现状。对采矿、选矿、炼铁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如下建议:对采矿中产生的铁品位低于26 %的贮矿采用粗粒抛尾方式以降低磨矿成本;用磁选工艺从炼钢钢渣中回收铁;从磁尾中回收钛应加强微细粒钛的回收;从铁水中回收钒应注重产品深加工。  相似文献   

18.
我国钒钛磁铁矿经高炉法冶炼后钛资源基本都富集在渣相中,结构复杂,无法进一步回收利用,造成钛资源无法有效利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归纳了国内外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整体利用和提钛2方面分别讨论了目前已开发的利用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整体利用含钛高炉渣(如制作建筑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等)法虽然能解决堆积产生的环境问题,但经济附加值低,且大量的钛资源被浪费,对钛资源的利用率低。在含钛高炉渣提钛利用方法中,直接酸解法或者碱法处理制备的产品品质低,经济性差,还会带来二次污染;含钛高炉渣制备含钛合金的方法成本高、产品应用范围窄;选择性富集分选法提钛时含钛矿物的转变不彻底,并且能耗高、添加剂消耗量大,钛的回收率不高;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工艺中高温碳化过程可以利用液态炉渣的物理热,大幅降低了碳化工序的能耗,低温氯化过程可在400~550℃实现Ti C的选择性氯化,避免了钙镁等杂质的影响,且氯化产物杂质含量低,钛回收率高,产品价值高、市场大。在此基础上,指出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处理含钛高炉渣具备工业化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9.
提钒尾渣是钒渣提钒后的残渣,是一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二次资源。简述了提钒尾渣的基本性质,综述了提钒尾渣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具体介绍了提钒尾渣制作远红外涂料、钒钛黑瓷以及提取有价金属等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