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7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7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孕妇1例);年龄3.5~59.0岁,平均27岁;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阳性;患者均符合国家卫生部公布的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诊断标准(2009年第3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病情观察重点及护理要点.方法 观察护理27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儿,其中重症肺炎24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9例、甲流相关性脑病7例.结果 危重患儿以学龄儿童为多,重症肺炎以气促、低氧血症为突出症状,树样管型支气管肺炎表现为严重喘憋,合并甲流相关性脑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神经精神症状,出现深昏迷者病情不可逆转.所有患儿中治愈出院24例,3例合并甲流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患儿死亡.结论 早期识别甲流H1N1危重症的先兆症状,尽早给予呼吸支持、早期干预与治疗甲流相关性脑病,是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2009年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卫生部通报,2010年1月11日~17日,境内31个省份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 556例,住院治疗348例,死亡27例.2009年12月4日,我院收治1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合并重症肺炎、皮下气肿患者,经机械通气、补液抗炎支持治疗,逐步好转,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总结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我院治疗的42例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结果全组均为本地发病,年龄16~65岁,伴有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糖尿病4例,并发肺部感染8例,重症1例,危重症1例。无死亡,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甲型H1N1流感人群普遍易感,积极治疗总体预后较好,危重症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刘发兰  赵晓梅 《华西医学》2010,(10):1891-1893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与危重症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2月收治的20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及其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6例治愈出院,4例死亡。其中7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结论甲型H1N1流感重症与危重症需要综合治疗,同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也是提高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行机械通气,5例吸氧;16例治愈,2例死亡,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呼吸衰竭,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结论:氧气治疗或辅助机械通气是纠正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低氧血症的有效方法;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及时了解北京市昌平区2009年流感样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情况。方法依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RT-PCR检测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应用一组寡核苷酸引物和双重标记的TaqMan(探针,对呼吸道鼻咽拭子标本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进行定性检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果2009年5月18日至11月29日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3647份,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214份(阳性检测率为5.87%),7月27日检出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9月14-27日阳性检出数最多(112例)。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10~岁、15~岁和20~岁组,发病人群学生占76.62%,97.40%的病例具有发热症状,其次为咳嗽(42.86%)和咽痛(31.17%)等。结论2009年昌平区流感样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以学生为主,发病具有明显年龄、人群差异。开展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有助于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情况,为临床的诊治以及合理制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明全  肖国辉 《华西医学》2011,(7):1022-1024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月,对我院ICU收治5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采用集束化治疗方案进行救治,并就患者的器官功能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5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1.8±5.59)d,4例存活,1例死亡.存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急性生理和既往健康(APACHE...  相似文献   

9.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各国不断有危重症和死亡病例报道.儿童是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大部分患儿仅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但有部分患儿迅速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功能不全、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等危重症表现而需要机械通气和重症监护[1].  相似文献   

10.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各国不断有危重症和死亡病例报道.儿童是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大部分患儿仅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但有部分患儿迅速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功能不全、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等危重症表现而需要机械通气和重症监护[1].  相似文献   

11.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各国不断有危重症和死亡病例报道.儿童是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大部分患儿仅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但有部分患儿迅速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功能不全、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等危重症表现而需要机械通气和重症监护[1].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四川省绵阳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映红  刘昌弟 《疾病监测》2010,25(5):372-373
目的了解四川省绵阳市2009年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现场调查资料中收集绵阳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 2009年绵阳市共诊断甲型H1N1流感407例,其中,经实验室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393例,疑似病例14例。重症病例20例,危重病例6例,死亡病例1例。绵阳市所辖9个县(市、区)均有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发病数居前3位的依次是涪城区(60.20%)、三台县(18.67%)和安县(6.88%)。发病高峰为9-10月。确诊病例平均年龄16.6岁,男女性别比为1.51∶1。结论绵阳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势严峻,应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和重症病例诊断治疗,加强重点人群甲流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院2009年10月24日至2010年1月15日收治的92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与危重症患者,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护理重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92例患者均为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重症32例,危重症60例,符合卫生部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3版)》[1].男57例,女35例;年龄18~66岁,平均(41.75±11.83)岁;体质指数(BMI)平均(26.35±4.00) kg/m2,肥胖者(BMI> 25 kg/m2) 54例,占58.7%;65.2%的患者合并心、肺、肾等基础疾病,以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常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9年9月19日~12月30日收治的48例住院儿童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治疗经验。结果 14例为轻症患儿,30例为重症患儿,4例为危重症患儿。48例确诊病例均为本地发病者,其中10例有明确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史。表现为发热(100%),咳嗽(93.8%),气促(35.4%),喘息(25%),呼吸困难(4.16%),腹泻(12.5%);50%患儿合并肺炎,2例并发心肌炎,5例患儿合并胸腔积液,其中2例出现呼吸衰竭;75%患儿白细胞正常或减低,45.8%患儿有肌酸激酶(CK)增高。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预防感染、吸氧、营养心肌及对症支持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给予呼吸机支持、胸腔穿刺引流,所有患儿均痊愈。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儿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肺炎是常见并发症,少数患儿合并胸腔积液,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接近半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心肌酶损害,少数并发心肌炎;尚未发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奥司他韦治疗敏感,采取综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人群分布特征,以便对易感人群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09年10月24日~12月8日在发热门诊就诊,具有流感样症状的发热病人,采用RT-PCR法分别检潮呼吸道标本鼻咽拭子中甲型流感病毒的H1及N1核酸,H1及N1均阳性时判断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结果 2968例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 1878例,阳性率63.3%;男性患者1 510例.阳性率60.9%(919/1 510),女性患者1 458例,阳性率65.8%(959/1 458),经统计学分析,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10岁以下、11~15岁、16~20岁的儿童及青少年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分别占总阳性的24.3%(457/1 878),33.7%(633/1 878)和19.8%(371/1 878),随年龄增长感染的比例逐渐下降,整个"甲流"人群明显呈偏态分布,峰值出现在11~15岁的年龄段,而且25岁以下各年龄组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甲型H1N1流毒病毒阳性的病人中,20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阳性病人的77.8%.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故青少年和儿童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防控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16.
甲型H1N1流感又称A(H1N1)型流感,是由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1],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咳嗽、喉痛、流涕、肌痛和头痛等[2].重症病例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严重肺炎,急性呼吸衰竭及多脏器功能损伤甚至死亡.我院为综合性儿童医院,2009年4-11月中旬共收治重症和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32例,现将相关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已知妊娠是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高危因素[1-3].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孕妇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易进展为重症,病死率较高[4].本研究中通过分析甲型H1N1流感合并呼吸衰竭(呼衰)孕产妇住院及1年期随访的临床资料,总结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及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9年8月20日至2010年1月10日北京地坛医院共收治甲型H1N1流感确诊孕妇32例,其中轻症20例,重症4例,危重症8例.8例危重症患者均合并呼衰,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治疗获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浙江省金华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和临床相关特征,为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金华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监测资料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以及重症(危重)病例既往慢病史、并发症、转归等相关临床特征。结果 2009-2010年金华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687例,累计报告发病率为13.5/10万,其中轻症579例,重(危重)病例108例,死亡6例,分别占84.3%、15.7%和0.9%。病例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人口流动较频繁的县(市、区),发病人群以儿童、青少年、学生为主。在不同年龄组的重症(危重)病例中,危症病情发生率不同(χ2=7.718,df=2,P0.05);既往有慢病史有31人,占28.7%,与既往无慢病史者相比,有慢病史者较易发生危症病情(χ2=6.651,P0.05);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为重病(危重)病例主要并发症。结论 2009-2010年金华市甲型H1N1流感以青少年儿童、轻型感染为多见;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严重性存在年龄分布差异,有慢性疾病史是危重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肺炎、呼吸衰竭、ARDS为甲型H1N1流感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2009年10月我院收治1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救治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孕妇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9年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以来,有关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者治疗的报道较多,但对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重症及危重症的报道不多.2009年12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成功救治1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孕妇,救治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