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进行染色,讨论了染液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碱剂和元明粉用量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X型、中温型、K型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液pH值4~5,染色时间60 min,染色温度分别为40、90、60℃,小苏打10~20 g/L.加入碱剂固色,皂洗牢度可由3~4级提高到4级,小苏打的固色效果比碳酸钠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牛奶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双蛋白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时间、纯碱和氯化钠用量等对上染率和固着率的影响,比较了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的提升性能。结果表明,中温型活性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纯碱1~2 g/L,氯化钠20~40 g/L,60℃染色60 min以上;高温型活性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纯碱0 g/L,氯化钠20~40 g/L,80~90℃染色60 min以上;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的上染率和固着率均高于大豆蛋白纤维,且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染色的提升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竹原纤维染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活性染料对竹原纤维与棉纤维染色效果的差异,进一步了解活性染料对竹原纤维的染色效果,选用中温型活性染料黄ED对竹原纤维进行染色,分析工艺参数如温度、食盐及纯碱等因素对竹原纤维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前处理工艺参数为:双氧水(30%)质量浓度5 g/L,硅酸钠质量浓度2 g/L,pH值11.0,温度95℃;最佳染色工艺参数为:温度60℃,食盐质量浓度60 g/L,纯碱质量浓度25 g/L。  相似文献   

4.
谢佩 《染整技术》2012,34(11):24-25,29
研究了活性染料红LFG对牛奶纤维的染色工艺。通过对上染百分率和表面深度K/S的测定,研究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碱剂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找到了活性红LFG对牛奶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染色温度为50℃,染色时间为40min,元明粉用量为40g/L,碱剂用量为12g/L,在此工艺条件下能够得到最佳的染色效果(K/S值为7.023)。  相似文献   

5.
阳离子改性大豆蛋白织物的固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燕  王雪燕 《印染》2005,31(3):5-6,23
用B型活性染料对阳离子改性大豆蛋白织物染色 ,研究固色碱剂的用量、温度、时间对上染百分率及固色率的影响 ,评价阳离子改性大豆蛋白织物的染色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最佳固色工艺条件为 :碱剂6 g/L ,温度 70℃ ,时间 40min。阳离子改性后的大豆蛋白织物对碱剂不太敏感 ,只需低碱浓度 ,且对温度和时间的依存性小 ,织物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较未改性织物分别提高 3 0 %和 40 % ,且皂洗牢度优良。  相似文献   

6.
采用棉用活性染料同浴法对羊毛及竹原纤维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碱剂用量、盐用量等因素对染色同色性的影响。通过测定上染百分率及K/S值,获得羊毛/竹原纤维混合散纤维同浴上染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浴比1∶30,平平加O质量浓度0.3 g/L,Na2SO4质量浓度40 g/L,pH值5.6,70℃入染,染色40 min,降温至60℃加碱固色,固色40 min。采用该工艺对羊毛及竹原纤维进行染色能获得良好的同色性和染色牢度。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助于染料对羊毛的上染。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丽赛纤维,并将其与莫代尔、天丝、棉等纤维进行了性能比较,且以羊毛与丽赛纤维混纺针织物(50∶50)为例,阐述了其染整加工。结果表明,使用高效精练酶T以及退煮酶L1或L2对羊毛与丽赛纤维混纺针织物进行练漂,可较好地去除杂质又不损伤纤维;选择使用Cibacron FN三原色染料进行染色,60℃染色时,活性染料Cibacron FN型对羊毛与丽赛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染色同色性好;羊毛与丽赛纤维混纺针织物对盐的用量和浴比略为敏感一些,碱对活性染料上染丽赛纤维的影响比对羊毛的影响大,染色后必须充分皂煮以去除丽赛纤维上的浮色;后整理中应注意各工序参数设定以使羊毛与丽赛纤维混纺针织物的风格特点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
谢佩 《辽宁丝绸》2012,(3):19-20
研究活性染料对牛奶纤维的染色工艺。通过对上染百分率和表面深度K/S值的测定,研究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碱剂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找到了最佳染色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孔保运  朱平  董朝红等 《印染》2013,39(8):22-24
采用Drimarene CL型活性染料对海藻纤维染色,研究染料用量、固色温度、固色时间和pH值等染色工艺条件对上染百分率和纤维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工艺条件:染料1%(omf),60℃固色50 min,pH值7~8,氯化钙1.0 g/L,可以得到满意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低温型活性染料——安诺素L型活性染料,其可使用混合碱(纯碱5 g/L+片碱1 g/L)、元明粉60 g/L,在40℃条件下进行固色,保温时间90 min,浴比1∶10,所得染色试样色牢度较高,由于固色温度低从而省去了升降温时间,因此,总的染色时间未延长;固色温度、固色剂、元明粉、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其上染率的影响显示,该系列染料三原色对工艺宽容性较强,具有高度一致的同步上色性;与常规中温型活性染料相比,在试样染色深度大致相同时,安诺素L型活性染料用量及其他试剂用量较少,印染废水处理难度相应降低,蒸汽等能源消耗减少。  相似文献   

11.
丽赛/棉家纺面料的植物染料儿茶素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丽赛纤维与棉混纺织物制成的家纺面料的染整加工过程中,根据丽赛纤维不耐碱且含杂少的特点,采用酶退浆、煮练氧漂一浴工艺,再进行低碱丝光,可保证织物的手感、强力和门幅.采用活性染料在卷染机中染色,可消除边中色差;采用儿茶素对面料进行卷染处理,可赋予面料抗菌除臭功能.  相似文献   

12.
董杰  陈敏  夏建明 《印染》2011,37(10)
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了香蕉纤维的理化特征.通过分析3种活性染料对香蕉纤维的上染速率、上染率和固色率,并与亚麻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比较,发现香蕉纤维的染色性能与亚麻纤维相似,但比亚麻纤维更易染色.试验采用的3种活性染料染香蕉纤维时,元明粉质量浓度为30~60g/L,纯碱质量浓度为10~20g/L时,染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活性染料对棉纺织品等亲水性纤维的无盐、高固色率和污水零排放染色加工,首先分析了传统水浴染色体系亟需解决的问题;其次对现有少水/无水染色加工技术进行总结,认为现有的活性染料新型染色加工技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耗水量大、污水排放量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硅基非水介质染色关键技术体系的原理和发展现状,并进一步介绍了非水介质染色及其适用性和介质的基本要求,棉纤维在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的染色性能、产业化推广等;最后,对非水介质染色技术进行总结和展望,认为非水介质染色关键技术不仅解决了棉纺织品染色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且染色的能耗及成本得到了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活性染料对棉纺织品等亲水性纤维的无盐、高固色率和污水零排放染色加工,首先分析了传统水浴染色体系亟需解决的问题;其次对现有少水/无水染色加工技术进行总结,认为现有的活性染料新型染色加工技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耗水量大、污水排放量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硅基非水介质染色关键技术体系的原理和发展现状,并进一步介绍了非水介质染色及其适用性和介质的基本要求,棉纤维在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的染色性能、产业化推广等;最后,对非水介质染色技术进行总结和展望,认为非水介质染色关键技术不仅解决了棉纺织品染色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且染色的能耗及成本得到了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超声波对活性染料上染苎麻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染色工艺相比,超声波不但可以显著提高活性染料对苎麻纤维的上染速率、上染百分率和染色透染性,而且可以节约染料、化学药品,降低染色温度,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拓展了超声波技术在活性染料染苎麻纤维领域的应用,为实现低能源低成本低污染的染色工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荣圻 《印染》2007,33(5):43-46
近年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发展因受纤维产量的增长,产量和品种均列第一、二位。文中详细评述这两类染料近十余年来的研究和开发情况。近十年,活性染料的新发色母体和活性基没有新的突破性进展,引入取代基改善染色性能的结构修饰和商品化技术成为活性染料发展的重点;分散染料则以开发杂环型的新品种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
大豆蛋白质纤维的B型活性染料染色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玲 《印染》2005,31(7):26-28
针对大豆蛋白质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采用B型活性染料染大豆蛋白质纤维。研究了染色过程中温度、盐类、碱剂和浴比等诸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优选了最佳工艺方案。结果表明,B型活性染料用于大豆蛋白质纤维染色具有很好的染深性、鲜艳度和较高的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8.
严兰珍  王强  周建 《毛纺科技》2012,40(2):61-64
文章对羊绒所用染料进行了介绍,并就染料的安全与环保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染料发展进行了展望.在羊绒染色中,酸性染料特别是强酸性染料,染色湿牢度差,且相当一部分酸性染料属禁用染料;酸性媒介染料染色工艺复杂,且在生成络合物时,织物色光通常变化很大,不易调整,其中的铬媒染料对环境污染更加严重;金属络合染料染色色光萎暗,染色过程复杂、染色时间长(5~7 h)、能耗大、设备利用率低、羊绒损伤严重,1∶1金属络合染料对纤维的损伤大,1∶2金属络合染料则匀染性差,色谱不全;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色谱齐全,但活性染料的固色率不高.  相似文献   

19.
CVC混纺针织物中、浅色的一浴法浸染生产中常出现的色花、色差、色变的问题,可用日本东棉化药公司生产的AQ-LE型分散染料与CN型活性染料搭配的一浴法浸染工艺来解决,强调煮漂和染色生产中必须注意的工艺和操作,并提出了色深、色浅的一些回修措施。  相似文献   

20.
B型活性染料对羊毛纤维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朱虹 《毛纺科技》2002,(2):30-32
为了解决酸性含媒染料染羊毛时产生大量含铬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 ,采用B型活性染料对羊毛进行染色 ,文中讨论了pH值、电解质和染色时间对上染的影响 ,以及染色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该种染料完全可替代酸性含媒染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