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效果。方法:采用RFCA治疗3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结果:32例患者行RFCA,消融成功率94.4%,2例复发后再次消融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病例选择为2001年7月~2004年7月我们所做的射频消融术患者。27例患者均有反复发作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经药物治疗不能预防发作。男性14例,女性13例,汉族10例,维吾尔族17例,本地区24例,周边地区3例。年龄32~72岁。心动过速史1个月~20年。发作时间数分钟至十余小时不等。27例RFCA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6例,1例AVNRT合并右房房性心动过速(AT),2例为房室结多径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69例结果,根据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检查进行RFCA.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76例,总成功率97.7%,复发率3.4%,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93例,总成功率98.9%,复发率4.4%.术中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术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无1例因为并发症死亡.结论:RFCA是治疗PSVT的有效方法.并发症和术者的熟练程度、消融靶点的位置、患者全身情况和解剖变异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ther ablation,RFCA)是在心内电生理检查基础上,继外科手术、直流电和化学消融后发展起来的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已成为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规首选方法。本院自1996年开展此项技术,应用RFCA治疗反复发作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1020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吐鲁番地区开展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随访2000年1月-2006年3月间接受RFCA的29例PSVT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接受RFCA治疗,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随访1个月-7年,均未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术后1-3个月出现心前区烧灼感;3例偶有胸闷,3个月后以上不适均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该方法可在具备此设备条件的医院中开展。  相似文献   

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导管射频消融 (RFC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尚未见有关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ATP)植入术后应用 RFCA治疗 PSVT的报道 ,本文报告 1例应用RFCA治疗 ATP植入术后反复发作的 PSVT。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性 ,6 6岁 ,PSVT病史 35年。无器质性心脏病 ,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于 1990年行抗心动过速起搏器植入术 (起搏器型号 :PASAR4171,Telectronics公司 ) ,起搏电极固定于右心耳 ,起搏器能自动探知心动过速的发作并采用“固定方式”每隔 4个心动过速周期发放 1次短阵 (设置 5个 )刺激脉冲及时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RFCA治疗62例PSVT的患者。结果62例患者消融成功率100%,随访6个月~3年,2例复发,复发率3.2%,再次消融成功。有2例并发穿刺部位血肿,2例并发气胸,1例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景梅  孙晓斐  武宗寅 《医学综述》2006,12(23):1454-1457
室上性心动过速代表了一系列心律失常,虽多为非致命性,但发生率高,药物治疗后易复发。自1991年我国开展射频导管消融(RFCA)以来,该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使众多心律失常患者得到根治。本文就室上性心动过速RFCA治疗的现状及若干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及向窦性心律转变时的心电图特征,以便通过心电监护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8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电监护。结果:本组90%以上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持续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后心电图就转变为窦性心律,少数患者持续数小时。结论:心电监护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及愈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对近2年接受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9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进行分析,探讨RFCA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通过对52例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观察,总结了心理、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52例患者中,50例1次手术成功。2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第1次手术后PSVT复发。其中1例因PsvT频繁发作行第2次RFCA,术后未再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做好心理、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导管射频消融(RFCA)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并试图总结实用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方法采用RFCA治疗3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结果36例患者行RFCA,SVT消融成功率94.4%,右侧旁道消融成功率低于左侧旁道及房室结慢径消融的成功率(75%VS100%及92.3%;P均<0.05),随访(26.5±23.8)个月,2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全组仅有2例并发症。结论提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有效的安全的,严格掌握适应症及操作技能,努力减少并发症是消融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王琳  左庆云 《新疆医学》1999,29(1):15-16
导管射频消融(RFCA)自80年代末应用于临床以来,实践表明它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有效方法。我院自1995年8月至1996年5月对1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10例射频消融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7岁(20~71岁)。术前均有顽固反复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史,病程3~38年,药物治疗不能预防发作,2例合并有冠心病(其中1例系陈旧性下壁心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原因,探讨降低RFCA复发的方法。方法:1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RFCA治疗,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随访4-70个月。结果:128例患者中,复发10例,总复发率7.81%,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运过速复发率为7.89%,左侧房室旁路介导心运过速复发率5.56%,右侧旁路介导心动过速复发率16.67%。行射频消融术前70例患者中复发率11.43%,后58例复发率3.45%。结论:精确的靶点标测、熟练的操作技巧以及消融方式的正确运用是降低RFCA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已是一种成熟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3年9月-2004年10月,采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由于患者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不定.故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不是100%。而动态心电图(DCG)24小时连续记录统计单个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总数,以及发作时间和次数,对于给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以及患者的治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50例常规心电图检出早搏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监测。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术(RFCA)是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方法,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我院自2003年3月~2004年12月对13例PSVT患者行RFCA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对QT、JT离散度(QTd、JTd)的影响。方法:测量24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RF-CA术前、术后的QTd和JTd。结果:几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和RFCA术前、术后QTd变化均正常;手术前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同组QTd、校正QTd、JTd和校正JTd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FCA不影响QTd。  相似文献   

19.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斌 《医学综述》2008,14(18):2825-282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射频导管消融(RFCA)逐渐成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一线治疗手段。大量研究显示RFCA治疗PSVT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根治PSVT最安全而经济的治疗技术。作者就PSVT的RFCA治疗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2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治疗和护理资料。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结果:122例患者均顺利康复,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高质量的护理对保证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