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谭廷林 《石油学报》1986,7(2):35-43
我国近海大陆架油气藏具有多岩性、多储层和多圈闭类型。例如,在第三系有构造圈闭的的砂岩油气藏、岩性圈闭的超压砂岩油气藏和礁灰岩油藏;在侏罗系和白垩系有岩性圈闭的火山岩油藏;在石炭系、寒武系、奥陶系有岩性-构造圈闭和地层-构造圈闭的碳酸盐岩裂缝性油藏。本文主要论述这些砂岩与非砂岩油气藏测井解释的特征,采用特殊的测井解释方法,有助于提高近海大陆架油气藏测井解释的精度,从而发现更多的石油与天然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柴达木盆地在咸化湖相滩坝砂中发现了多个“小而肥”的岩性油气藏。为了拓展岩性油气勘探规模、发现新的目标及区带,支撑油田规模增储上产,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开展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综合分析。通过解剖已发现岩性油气藏特征,明确控制因素,指出了岩性油气藏勘探接替领域。结果表明,柴西南区具备形成岩性油气藏的四大有利条件:一是发育继承性的七个泉—红柳泉、砂西—跃进、扎哈泉—乌南三大稳定的古斜坡,利于油气聚集成藏;二是临近红狮和扎哈泉两个生烃中心,油源条件优越;三是咸化湖盆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广覆式分布的滨浅湖滩坝砂及藻席—灰云坪沉积,形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种互补型的储集体;四是发育多种疏导体系,纵向上可以形成多套含油层系。受古构造、沉积、成岩等多因素控制,柴西南区发育砂岩上倾尖灭型、砂岩透镜体型、物性封堵型和白云石化成岩圈闭四种类型岩性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受古构造、优质源岩和有效储层三因素控制。古构造决定岩性圈闭的类型和油气运移方向;优质烃源岩控制岩性油气藏的分布及规模;有效储层控制岩性油气藏的富集。综合评价指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是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勘探的有利区,主要分布在砂西...  相似文献   

3.
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非构造油气藏勘探潜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湖斜坡带一直是西湖凹陷近年来勘探的主要区域,该区成藏条件有利,但断层发育,发现的均为小型断块油气田,从而认为该带单个油气藏规模小,勘探潜力有限,制约了该区的深化勘探。立足于研究区地质特点,以非构造圈闭为着眼点,通过地震、沉积等综合地质分析,前瞻性的预测并探讨了研究区可能存在的几类非构造油气藏类型,认为该区大断层下降盘控制形成的大型扇三角洲构造—岩性圈闭、古潜山之上的滩坝等岩性圈闭以及潮间带岩性上倾尖灭圈闭等,是未来平湖斜坡带非构造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类型,有望通过非构造圈闭的勘探发现大中型油气田,提升了该带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濮卫洼陷带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较为复杂。洼陷自身广泛分布的成熟烃源岩是油气成藏丰富的物质基础;物源多、沉积体系类型多、岩性变化快的沉积特点,控制了岩性圈闭的发育分布;多套厚层盐岩的发育、相变,形成了良好的油气遮挡层及盖层,是洼陷带岩性油气藏多层系发育,呈现高压、高充注特点的主要原因;频繁间互发育的非常规储层,多期次油气成藏等地质因素的存在,则使岩性油气藏成藏更为复杂。针对该区发育的砂岩上倾尖灭型圈闭油气藏、砂岩尖灭与断层配置的构造-岩性圈闭油气藏、上倾物性遮挡型圈闭油气藏、透镜状岩性圈闭油气藏等4种主要类型岩性油气藏,通过深入研究生烃层系、岩性相变、非常规储层发育、断裂活动等成藏主控因素,明确成藏规律,对该区下步勘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西湖凹陷西斜坡全面进入了岩性圈闭勘探阶段,西斜坡主要勘探层系始新统经历了强烈的断陷-断拗转换期,断层相关的断层-岩性圈闭为主要的岩性圈闭类型,为了寻找规模岩性油气藏富集区,需要认识到断层-岩性圈闭的形成条件。此文通过针对断层-岩性圈闭的构造沉积演化及控砂模式研究,认为斜坡带西高东低的地貌背景造成物源自西向东推进,形成的潮坪-潮控三角洲共生的沉积环境下发育的 三角洲分支河道、潮坪砂和潮道等多种类型的砂体,在断裂和地貌的控制下形成顺向主断裂下降盘陡坡砂岩上倾尖灭-断层侧翼封堵圈闭、多级顺向断层下降盘断层上倾封堵-砂岩侧翼尖灭圈闭、反向断层下降盘砂岩上倾尖灭-断层侧翼封堵圈闭、反向断层上升盘断层上倾封堵-砂岩侧翼尖灭圈闭四种类型的断层-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质认识的逐步加深和勘探技术手段的进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斜坡带的勘探领域逐步从构造油气藏转向岩性油气藏。通过系统分析平北斜坡带海陆过渡型沉积体系的层序构成样式、砂体展布特征和油气藏发育模式,指出平北斜坡带存在断裂陡坡型、对向断阶型、反向断阶型和同向断阶型4种层序地层发育样式,对应发育断裂陡坡型潮控三角洲潮道砂岩油气藏、对向断阶型潮控三角洲前缘潮滩砂岩油气藏、反向断阶型河控三角洲前缘水道砂岩油气藏和同向断阶型河控三角洲前缘水道砂岩油气藏4种类型。结合砂体展布规律和油气藏成藏模式预测,对平北斜坡带不同区带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进行总结,并指出团结亭区断裂陡坡型潮控三角洲潮道砂岩油气藏和孔雀亭区同向断阶型河控三角洲前缘水道砂岩油气藏是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重点领域。在该岩性油气藏发育模式指导下,近期针对宝云亭低隆与反向断阶带控制下的宁波19区岩性圈闭钻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针对准噶尔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但成藏规律非常复杂的情况,在回顾其隐蔽油气藏勘探历程基础上,把已发现的隐蔽油气藏划分为岩性类、地层类、复合类和(准)连续型4大类及17个亚类。其成藏特点为:多沉积体系控制;多圈闭类型展布、构造—岩性—地层复合;多层系含油气;多期充注、多期成藏;多成藏组合型式。隐蔽油气藏有利勘探区带为盆地西缘车排子斜坡带沙湾组成藏组合、车—莫古隆起周缘侏罗系成藏组合、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成藏组合和北天山山前坳陷深层致密砂岩侏罗系成藏组合。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工作,已由以寻找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到大力寻找非构造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阶段。本文针对地震方法能否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问题,分析和论述了该盆地地震勘探地层岩性油气圈闭的地质基础。指出了盆地的多期构造运动和多种类型的砂体是形成地层岩性油气圈闭的基础;盆地内砂、泥岩声学特性的差异,决定了用地震方法寻找砂岩体圈闭和直接检测油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试论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及勘探思路   总被引:52,自引:8,他引:44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据圈闭的隐蔽性、圈闭的成因及形成圈闭的主导因素、圈闭的剖面形态,提出了一个新的隐蔽(圈闭)油气藏分类方案。方案不仅包括了常见的地层岩性油气藏,也包括了古构造油气藏、向斜油气藏、易伤害低渗透油气藏等多种特殊类型。这有利于勘探工作者开阔视野,并在勘探实践中根据不同的隐蔽油气藏类型,采取不同的勘探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深洼区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断陷盆地深洼区岩性圈闭成因类型分析和成藏过程的研究,指出深洼区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主要为隐蔽输导和幕式置换。由此引申,深洼区岩性圈闭是油气运聚过程中的小型油气集输站:油源断层将众多岩性油气藏中的油气水幕式汇聚到中浅层大中型构造圈闭,同时,砂岩透镜体等岩性圈闭的地层水不断被排出,造成早期油气聚集在盆地外部、晚期油气聚集在盆地内部的环状分布。该成果无疑有利于指导断陷盆地的隐蔽油气藏勘探。  相似文献   

11.
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松辽盆地中浅层大型坳陷湖盆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沉积地质背景决定了其具有形成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纵向上,由于各时期基准面升降造成可容空间在不同时期差别较大,因此发育的砂体类型也有一定的差别;同时由于储层埋藏深度以及与烃源岩的相对位置不同,各含油组合岩性油藏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平面上,岩性油藏的类型受构造部位和砂岩的发育程度控制。凹陷中三角洲外前缘相带主要形成岩性油藏,凹陷周边是各种隐蔽油气藏发育的主要地区。针对三角洲前缘相带砂泥岩薄互层岩性油藏的实际情况,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对松辽盆地北部姚家组一段葡萄花油层展开了精细地质研究,认识到油气藏具有成带分布的特点,并划分出构造油气藏分布带、构造—岩性油气藏分布带和岩性油气藏分布带,为隐蔽油气藏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扶余油层中央坳陷区发育大面积岩性油藏,储层主要为薄层河道砂,岩性圈闭的有效识别是勘探部署的瓶颈。为了解决扶余油层薄砂岩储层岩性圈闭识别难题,应用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形成了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细分层沉积微相划分、地震资料保幅处理、精细地震解释、大比例尺沉积微相制图、岩性圈闭识别与评价等6项关键技术。通过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划分沉积微相,井震结合砂体预测,研究大比例尺沉积微相,认清了扶余油层沉积演化与砂体展布特征,有效地识别了岩性圈闭,大幅提升了钻探成功率,新发现石油储量1亿吨。应用实践证明,地震沉积学是薄砂岩储层岩性油藏勘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岩性油藏形成背景与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松辽盆地岩性油藏非均质性强,以薄互层为主的储层变化快,成藏条件较为复杂,隐蔽性强,不易发现。因此,应用板块构造、层序地层学以及成藏系统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深入开展构造、沉积及油气成藏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对岩性油藏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有了新认识:提出了长期稳定的构造沉降是形成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基础;湖平面频繁波动、湖岸线进退交替变化,导致纵向上砂泥岩交互沉积,形成了多套含油组合,在三角洲前缘的砂泥岩交互沉积带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岩性圈闭;下、中、上3个成藏系统岩性油藏的成藏条件与控制因素又各不相同。在这些认识指导下进行了有利区预测,指出了勘探方向,对于松辽盆地以及类似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北部卫星油田多类型油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卫星油田是松辽盆地北部除大庆长垣以外葡萄花油层储量丰度、单井产量最高的油田。通过对油田内探井和开发井的研究分析,从生油条件、构造和断裂的形态及演化史、沉积相展布、储层特征及各开发区块油水分布特征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卫星地区的油水分布规律和油藏类型,并分析了成藏控制因素。卫星油田构造、断层、砂体的不同配置关系形成了多种油藏类型,以断层一构造油藏为主,其次是断层一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5.
东营凹陷岩性油藏成藏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东营凹陷已进入以岩性油藏为重要目标的勘探阶段,必须深化岩性油藏成藏机制研究。东营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具有异常高流体压力,处于其内的透镜状砂体能否形成岩性油藏,取决于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的相对大小。烃源岩的剩余围岩压力是成藏动力,砂体周缘的突破压力是成藏阻力,将前者除以后者的商作为成藏指数,可用于评价岩性圈闭的成藏条件。东营凹陷岩性油藏的勘探证实,成藏指数与砂体的含油程度具有正相关性,用成藏指数评价岩性圈闭的成藏条件,比分别用剩余围岩压力或突破压力评价更科学,评价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6.
马达班湾盆地东部上新统砂体比较发育,且紧邻生气凹陷,具有油气成藏的优越条件。文章对马达班湾盆地东部上新统岩性气藏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斜坡带与凹陷带岩性气藏的成藏模式。研究认为,研究区新构造运动为该区岩性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背景,优越的区域位置和良好的烃源岩为该区岩性气藏的形成与富集奠定了基础,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控制了岩性圈闭的发育与分布,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与保存条件,骨架砂体与断层等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结合国内外岩性气藏的研究现状,该区岩性气藏可划分为砂岩上倾尖灭气藏、断层-岩性气藏2种,且以断层-岩性气藏为主。研究区斜坡带下部与凹陷带的成藏条件优越,为岩性气藏的有利发育带。  相似文献   

17.
南苏丹Melut盆地北部地区经过十多年的勘探部署,目前剩余构造圈闭少、面积小,难以满足勘探需求,勘探领域需向岩性油藏领域转移。以近200口探井的测井、录井、岩心,以及4 000多km2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开展了Melut盆地烃源岩、沉积相及断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①北部地区发育Jamous凹陷、Abyat凹陷、Moleeta凹陷和Ruman凹陷4个生油凹陷,油源条件优越; ②白垩系Galhak组和古近系Yabus组上段发育三角洲前缘砂泥岩互层沉积,其岩性组合特征有利于岩性圈闭的形成; ③断裂为Galhak组源内及Yabus组源上岩性油藏的形成提供了油气运移通道。Melut盆地北部地区具备形成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该认识指导了Ruman地区Galhak组上倾尖灭、Gasab地区Yabus组构造-岩性等一批岩性油藏的勘探发现,推动了Melut盆地岩性油藏的勘探进程。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油气分布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情字井地区是松辽盆地南部近几年发现的、具有超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大型含油区.经构造、沉积、储层、成藏模式等研究证实,有效烃源岩与砂体的叠合范围宏观上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范围;油气分布主要受控于三角洲前缘相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型砂体,岩性控制油气分布,储层物性、断层、低幅度构造控制油气富集高产.保康三角洲前缘砂体与大情字井地区向斜型的构造背景配置形成多种类型油气藏,使该区成为叠加连片、复合型的岩性油藏含油区.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形成机制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在研究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岩性油藏形成的3种机制,在毛细管力作用下油气进入位于烃源岩内部的岩性圈闭;在超压和浮力作用下油气沿断层向上进入位于烃源岩之上的岩性圈闭;在超压作用下油气沿断层向下倒灌进入位于烃源岩之下的岩性圈闭。三角洲前缘相带及古河道是松辽盆地北部岩性圈闭形成的主要场所,断层是烃源岩外岩性圈闭油气运聚的唯一通道,位于烃源区内是岩性油藏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岩性气层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多以特殊岩性储集层为主,其孔隙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形成机理复杂,给气层的识别带来许多技术上的难题。因此,首先从特殊岩性储层识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测井响应特征和综合气测资料,优选对气层、水层反映敏感的测井参数,有针对性地建立了直观的气层定性分析、电阻率-密度交会图分析和数量化理论识别气层、水层和干层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特殊岩性储层的气层、水层识别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