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定西地区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评价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使用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知晓率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结果合格调查问卷4485份。定西地区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0.69%.5条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47.40%。调查对象对结核病主要症状、传播途径和国家免费政策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7.96%、86.89%和85.40%。城镇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全部知晓率明显高于农村人群(P〈0.05);不同县、区之间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全部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西地区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但不同县、区知晓水平不平衡;边远山区农村人群知晓率低,是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番禺区结核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情况,为本区结核病健康教育及创建全国结核病防治示范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013年1—8月在番禺区登记治疗的肺结核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病防治信息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结核病患者783人,收回有效问卷760份,密切接触者1972人,收回有效问卷1905份。调查对象中结核病患者对防治核心信息总体知晓率为66.3%,男性总知晓率为68.锄,高于女性的63.1%(X^2=11.531,P〈0.01)。密切接触者的总体知晓率为69.9%,男性总知晓率为72.7%,高于女性的68.2%(X^2=21.263,P〈O.01)。结核病患者和密切接触者中,61-88岁组的知晓率分别为55.6%和60.5%,低于其他年龄组(X^2=16.488、28.197,P均〈O.01);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知晓率分别为53.3%和60.3%,低于其他组(X^2=36.967、115.504,P均〈O.01);农民及无业者的知晓率分别为61.3%和60.1%,低于其他组(X^2=21.760、128.625,P均〈0.01)。结论结核病患者和密切接触者中,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60岁以上者、农民及无业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最低,应成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程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对结核病患者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规范治疗完成率、治愈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结核一科和结核二科800例结核病患者分别作为教育组和传统组的研究对象。运用医院结核病门诊-住院-出院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结核病知识、治疗依从性、规范治疗完成率、治愈率、复发率进行评价和统计。结果:教育前两组患者结核病知识得分均较低。t值为2.49,P〉0.05.差异无显著性;教育后两组患者知识得分有明显提高,但教育组比传统组提高幅度更快,t值为16.39。P〈0.05。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随访半年后治疗依从性得分测定,教育组明显高于传统组,t值为9.64。P〈0.05;教育组和传统组化疗规范治疗完成率分别为97.6%、87.5%,治愈率分别为98.1%、88.0%,复发率分别为0.5%和4.7%。经统计学处理,Χ^2值分别为30.26、32.08、14.12。P〈0.01。结论:全程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结核病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是有效的,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愈率。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肺结核病人结核病知识的知晓现状及获取途径。方法2010年7—8月,运用全国第5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知晓率调查问卷,对南充市2个贫困县(仪陇县、嘉陵区)2010年1—6月登记的肺结核病人采用简单随机方法抽出75%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共调查了326例肺结核病人,得到有效问卷313份。313例肺结核病人平均年龄(44.2±16.7)岁,其中男性221人占70.6%,女性92人占29.4%;313例肺结核病人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5.2%(204/313);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占58.8%(184/313);262例(84.0%)肺结核病人接受过结核病的宣传教育,接受教育的首要途径为医生宣传(77.7%,206/313)。2个贫困县肺结核病人结核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1.1%(1335/1878),知晓率最高的知识点为“肺结核病人需服药时间”(93.2%,288/313),知晓率最低的知识点为“肺结核治愈可能性”(50.5%,158/313)。肺结核知识平均得分为(4.26±1.17)分,肺结核病人的文化水平、家庭居住面积、共同居住人口数、本人及家庭纯收入、共享经济收入的人口数与其结核病知识得分呈正相关,年龄与结核病知识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接受过结核病宣传教育比未接受者结核病知识得分高(P〈0.01)。结论贫困地区肺结核病人的知晓情况与国家有关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医务人员应加强对结核病人的宣传教育及注重提高人群的受教育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利用铁路站车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的效果,为实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_2015)》提出的全民知晓率达85%的目标服务。方法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选择进入铁路车站乘车的旅客,按旅客聚集场所分为列车和候车室开展调查。结果共调查旅客160人,男性113人,女性47人;年龄以20—39岁为主,占调查人数的69.3%。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调查人数的24.4%,工人、运输业占15.0%,无业人员占15.0%,商业服务占12.5%,农林业和学生各占11.3%。居住地为农村/乡镇的占35.0%,中小城市占24.4%,县城占23.8%,大城市16.8%。结核病防治5条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76.4%,比2010年全国第5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57%提高了19%(X^2=121.75,P〈0.01)。单条信息知晓率:对结核病症状的知晓率为84.3%,对能够治愈的知晓率为83.1%,结核病经呼吸道传播为73.1%,国家有免费政策知晓率为73.1%,各条知识知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P〈0.01)。怀疑自己得了结核病68.1%的旅客选择到结核病防治所/疾控中心就诊。在宣传活动中中有81.9%旅客听到广播播放的结核防治知识,72.5%的旅客看到了侯车室的宣传视频。47.5%的旅客看到并进行了阅读。结论利用铁路旅客旅行期间在候车、乘车时需要关注广播和视频节目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地开展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成效显著,应纳人结核病防治策略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甘肃省结核病患者健康与膳食营养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甘肃省定西市5个县结核病患者723例,由专业调查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核病患者健康与膳食营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5.6%。认知水平较高的核心题目为"检查结核病是否有免费政策、治疗时出现毒副反应应该如何去做"分别占96.5%和93.5%。营养核心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其中对"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知晓率仅为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全家年收入情况与知晓率有密切关系(OR值分别为0.552、2.209和0.642,P值均<0.05)。结论结核病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有上升趋势,但膳食营养相关知识仍然缺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现阶段不同目标人群(肺结核患者、社区居民、小学生、中学生、教师、外来劳务工、非结核专业医务人员)结核病知识、信念和行为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肺结核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现况调查。结果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二月末总知晓率分别为62.8%和88.4%,社区居民、小学生、中学生、教师、外来劳务工、非结核专业医务人员的总知晓率分别达78.9%、51.5%、51.0%、81.3%、64.7%和97.9%;单项知识知晓率差距较大;影响知晓率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77.4%肺结核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81.7%的患者了解房问通风可以预防结核病,但选择与周围肺结核患者减少来往的占了89.6%。结论通过社会动员和实施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策略,协调政府卫生、教育、财政、劳动等相关部门共同承担结核病防控的社会责任,共同开展广泛深入的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安徽省铜陵市实施社区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试点项目一年后城乡居民及城乡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等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干预试点前进行基线调查,项目结束完成评估。包括对城乡居民进行面对面的入户询问式调查、城乡小学生问卷调查;与有关部门人员、部分城乡居民和城乡小学生访谈。结果调查的1365人中,男性占54%,女性占46%;平均年龄(40.8±23.5)岁;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者占82%。干预前后,安徽省铜陵市居民和小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76.4%和88%(X^2=442.2,P=0.01),各单条知晓率也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安徽省铜陵市通过资源整合及多部门合作,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效果明显。今后还需要努力加强开发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材料,提高结核病患者和社区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南平市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抽样法调查2000例对象,调查使用统一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调查问卷随机对公众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结果调查人群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72.3%,其知晓率因其文化程度和职业的不同而异,文化程度与知晓率间存在正比关系,医务人员的总体知晓率最高,其次是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农村人口最低。结论加强对公众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增加公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同时结核病健康教育应结合特定目标人群进行,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山东省居民结核病知识认知现状,为更好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制定更加有效的结核病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抽取了35个调查点,采用全国统一的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现场知晓率调查问卷对抽样点15岁及以上人口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为结核病5条核心信息。共调查54279名居民,收回有效问卷54273份,问卷有效率99.99%。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分别统计各条结核病相关信息的知晓率、总知晓率,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山东省居民对结核病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53.63%,其中对肺结核诊疗费用减免政策知晓率最低,为29.84%,其次是治疗转归结果为50.55%。全部5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为18.28%。结核病知识知晓率随调查对象年龄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P〈0.01);城镇居民结核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农村居民(P〈0.01);男性居民结核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女性(P〈0.01);外来人口知晓率高于户籍人口(P〈0.01)。结论山东省居民对结核病知识认知总体水平偏低,应进一步积极探索针对不同人群的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居民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尤其应该关注对农村居民、高年龄组居民和女性居民结核病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医保外伤患者的收治情况,为该类患者的医保管理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调阅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2018年入住该院的1387例医保外伤患者临床数据,分析患者人群、受伤时间、受伤原因及损伤部位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医保外伤患者占医保患者比例2.84%,医保支付0.44亿,占医保支付总费用5.4%,人均费用31723元,是医保患者平均支付费用的1.9倍;医院审批发现不符合医保支付条件的有51人,涉及费用229.5万元;医保外伤患者男女比例为0.89∶1,女性的发生率高于男性;50岁以上患者占76.57%;城市和农村居民比例为1.06∶1;74.07%的患者能在意外发生后2天内就医;平均住院天数为12.48±9.87天;8月和9月发生率最高(9.66%);1254例(90.41%)为意外摔伤,入住科室主要为骨科、脊柱外科、神经外科、手外科、烧伤整形科。结论:南通地区医保外伤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受伤原因主要是意外摔伤,受伤部位主要是四肢伤、脊柱伤及颅脑伤,治疗费用较高。建议:①医院需要做好医保外伤患者的支付审批工作,防止不符合条件的该类患者进入医保支付范畴。②医保管理部门联合医院做好防跌倒、防摔伤相关医疗知识的基层宣传工作,尤其对中老年人群普及防意外摔伤相关医学知识及相关预防措施。③医保管理部门做好意外跌倒摔伤发生后及时就医理念宣传,提高社区医疗机构诊疗能力,能够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并进行处置或转诊。  相似文献   

12.
杨星  田爱  涂浪 《中国校医》2018,32(10):783-785
目的 了解贵阳市在校大学生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医疗保险服务效率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选取贵阳市4所高校的77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基本特征、医疗保险了解情况、利用情况和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等。对相关满意度进行描述和分析,对影响医保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利用率为27.37%,对医疗保障制度满意的比例为17.9%。年级越高、未使用过医保、对医保不了解的大学生不满意度的可能性更大,其OR>1(P<0.01)。结论 在校大学生对医保的满意度不高,且其满意度受到年级、医保认识和利用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非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医疗保障现状及疾病经济负担,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9年8月在东北、中部、东南沿海和西部地区分别选择一个地市,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在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随机抽取非耐药肺结核患者开展诊疗费用报销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结果不同地区的医疗保险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忽视门诊费用的报销,而是倾向于住院费用的报销,保障力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尽管住院费用报销的实际执行力度高于门诊费用报销,但两者的执行力度均较弱。肺结核患者住院费用中约有12%~33%,门诊费用中约有24%~56%应报销但却未报销。目前,医疗保险政策对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作用仍不明显。非耐药肺结核患者实际支付医疗费用占家庭非食品性支出的比例约为54%~74%。结论我国不同地区非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医疗保险政策的实际执行力度需要加强,以切实减轻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康复住院费用构成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脑卒中患者康复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江苏省某医院2015年1月—2019年5月出院的脑卒中康复住院病例1813例,采用描述性分析、非参数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脑卒中康复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患者康复住院费用为(14356.82±8732.83)元,占比最高是治疗费(61.45%),其次为西药费(16.47%)、床位费(9.15%)。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入院时ADL分值、有无糖尿病、有无肺部感染、支付方式是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住院费用中,治疗费占比最高,不同卒中类型住院费用无差别,缩短住院时间、控制血糖水平,防治肺部感染、改善患者入院时功能状况、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是控制脑卒中患者康复住院费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继兴  吴浩  谷璟  安向东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762-3763
[目的]了解我市居民接受结核病宣传教育和对结核病防治知识获取渠道情况。[方法]利用"3.24结核病防治日"在繁华街区开展大型义诊宣传活动的契机,于现场对行人进行结核病防治知晓率与获取渠道调查。[结果]在我们回收的302份有效问卷中,知道结核病有咳嗽,咯痰或咯血症状的占75.83%,认为痰菌阳性患者能传染的占40.40%,认为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占74.17%,了解结核病知识的渠道:通过广播、电视了解的占38.41%、卫生宣传了解的占16.89%、报刊、杂志上了解的占15.89%,学校教育了解的占14.9%。其他途径了解的占13.9%。[结论]我市居民结核病防治知晓率与国家规划目标要求还有差距,结核病防治知识获取渠道有多个方面,应通过不同渠道来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天津市城乡参保脑卒中住院患者费用构成及主要影响因子,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取天津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天津市三级医院就医的脑卒中城乡参保住院患者39500例,利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和因子分析法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患者男性18364人,占总人数的46.49%,女性21136人,占总人数的53.51%;总体住院费用504353997.50元,平均住院费用12768.46元,平均住院天数11.32天,日均住院费用1127.96元。住院费用构成中,药品费占49.54%,检查费占18.26%,治疗费占16.22%,手术费占1.31%,床位费占3.76%,材料费占10.17%,输血费占0.09%,其他费用占0.65%。实际自付总金额为325285295.10元,其中政策性自付金额占总自付金额的68.37%,自付金额占总自付金额的31.63%;因子分析共提取8个因子,其中前两个因子的药品费和检查费的贡献率分别为42.018%、15.057%,累计贡献率为57.075%。结果表明影响天津市城乡参保脑卒中住院患者费用主要因子为药品费和检查费;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影响参保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结论着力控制药品费,完善政策,缩小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农村肺结核患者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健康促进策略提出可行建议。方法采用定量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抽样地区189名农村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6名农村肺结核患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虽然72.48%的患者患病后首选基层医疗机构就医,但从医生处获得的知识不容乐观。聊天、看电视是患者获取知识的常用途径。结论应增强基层医务人员主观能动性,发挥基层医生在肺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定长期的健康教育促进计划,开展适宜农村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夷陵区肺结核病单病种定额支付标准和可行性及控制,为进一步完善结核病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间住院和门诊肺结核病患者医疗费结算信息,导入Execl进行患者类别、住院比例、医疗费分段、报销比例等信息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定额支付标准假设与现行支付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定点医院收治住院肺结核病患者444例,住院率占同期发现患者数的77.75%,总住院医疗费2 667 687.00元,医保农合报销1 600 815.30元,报销比例为60.00%,门诊结算肺结核病患者256人,总门诊医疗费用571 604.25元,医保农合报销457 283.40元,报销比例为80.00%。如将普通肺结核病患者住院比例提高到涂阳100.00%,涂阴30.00%以内,每例定额支付6 000.00元,患者自付比例保持涂阳10.00%,涂阴20.00%不变。门诊每例定额支付下降至每例3 000.00元,患者自付比例20.00%不变。与现行支付模式相比,总住院率降至34.23%,住院报销比例可提高到86.62%,门诊实际报销比例可提高到83.33%。患者负担明显降低,医保农合负担略有减轻,定点医院毛收入虽下降,但收入含金量明显提高。结论以公益为核心,转变医院管理理念,以工作质量为考核指标的绩效管理模式,才能实现真正的医保、医院、患者三方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医疗服务利用与费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及费用构成。方法 调查了上海市自费和享有社会医疗保险的 1395例患者 ,门诊和住院的利用情况及详细费用 ,并分析其医疗费用构成和年直接医疗费用。结果 在门诊和住院利用方面 ,自费组和社会医保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在医疗费用方面 ,社会医疗保险组比自费组增加了 30 %~ 5 0 % ;门诊费用构成分析发现 ,药品费用达 80 %以上 ,检查化验费达 15 %以上 ;分析住院费用构成 ,两组的药品费皆占总费用的 4 5 %~ 6 0 % ,检查化验费为 15 %~ 2 5 %。结论 社会医疗保险减轻了患者个人的经济负担 ,但显著增加了治疗费用。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关键是控制乙肝向肝硬化转化及控制住院药品费用和检查化验费的不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20.
医疗保险制度对降低我国居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2008年中国的医保制度已经覆盖87.9%的居民,接近全民医保覆盖的目标。然而,仍存在部分居民现金卫生支出比例过高的现象,导致家庭由于支付医疗卫生费用而陷入经济困境。本文通过计算中国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和致贫率,来探究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力度与水平。方法:本文利用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计算灾难性卫生支出和致贫率。结果: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为13.0%,且发生率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总体致贫率为7.5%;家庭中含有住院病人、慢性病人、肺结核病人及60岁以上老人,其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高。结论与建议:通过分析脆弱人群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设计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增强其对居民抵御疾病经济风险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