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长城钻探测井公司蒙古项目部射孔1队应用跨隔测试与射孔联作技术,日前圆满完成蒙古塔木察格21-X井射孔任务,射开油层厚度6.2米/1层,射孔合格率100%。截至目前,这项技术已在4口井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浅海试油对试油周期要求严格的具体情况,研究出一套适合浅海浅层不易出砂地层的"射孔-排液-压力计测试"三联作工艺技术,该工艺采用一趟管柱即可完成射孔、排液、测试三道工序,提高试油速度,防止油层遭受二次污染,有效减少了地层流体在管柱中的渗流阻力.该三联作工艺目前主要应用在胜利浅海探区,通过5井层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精细试油是油气藏勘探中准确评价储层的一项重要手段,但在同一管柱内完成分层射孔、分层独立试油还难以实现.在陆上探井和海洋完井项目中,尤为重视针对不同井况采用不同策略进行一次性射孔测试联作完井,这项技术可缩短试采周期并节约作业成本.介绍了一种新型射孔测试联作技术,在不动管柱、不循环压井的条件下,利用一趟管柱实现了不同层位间的独立精细试油,试油周期短、成本低,测试信息准确,为油气田勘探精细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StimGun复合射孔技术的工艺原理、技术优势、配套器材及作业管柱.分析了StimGun与酸化测试联作工艺、与加砂压裂联作工艺.对井筒安全及地质参数对施工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高速电子压力计记录射孔、推进剂燃烧以及酸化等不同阶段的压力曲线.通过分析压力曲线,形成了1套适用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致密储层的复合射孔工艺技术.StimGun复合射孔作为酸化(加砂)压裂前的预处理措施,可降低破压,提高注入能力,改善压裂效果以实现油气增产.该技术在四川地区成功作业19井次,对比其他常规射孔,StirnGun复合射孔缩短了试油周期,节约试油成本,提高了完井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浅海试油对试油周期要求严格的具体情况,研究出一套适合浅海浅层不易出砂地层的“射孔-排液-压力计测试”三联作工艺技术,该工艺采用一趟管柱即可完成射孔、排液、测试三道工序,提高试油速度,防止油层遭受二次污染,有效减少了地层流体在管柱中的渗流阻力。该三联作工艺目前主要应用在胜利浅海探区,通过5井层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潘登  徐茂荣  黄船  温馨  卢齐 《钻采工艺》2014,37(1):8-10
利用射孔-酸化-测试-封堵及完井一体化工艺技术, 一趟管柱可实现5项功能。不仅有效解决测试后井漏及产层损害难题,同时还将试油测试作业与完井作业有效链接,实现一体化作业。大大提高试油及完井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并对储层形成了有效保护。文章还设计了3种管柱结构形式,满足不同的作业需求,可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规油管试油作业存在施工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等难题,结合连续管作业不动管柱、不压井、施工设备少、作业时间短、成本低等特点,研究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连续管试油工艺与配套,包括新井的井筒准备(试、探、洗、替、提),为后期作业提供清洁、安全的井筒环境;完井后固井质量检测,为射孔、压裂选层提供技术支持;直井精确定位射孔,沟通产层、水平井首段射孔,为压裂泵送提供通道;带压封闭已试油层,实现上返、下返试油或进行分层压裂改造;压裂完毕后进行复合桥塞钻除,还原井筒全通径,减小流动摩阻;并在生产过程中分层测试以获取各层段温度、压力、流量、含水等相关资料。经过现场试验应用,连续管试油工艺有效缩短了试油周期,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安全环保风险,促进了低渗透与非常规储层的勘探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往多个试油层需要分别试油时只能采用分层多趟管柱作业,存在施工周期长、作业成本高等问题,研发了一趟管柱分层射孔与水力泵排液联作技术。该技术利用压力起爆装置和安全投棒起爆装置的不同激发原理,用一体化管柱实现对两个试油层分别进行点火射孔,利用减震和泄压工具降低一级射孔枪射孔时产生的瞬间高压对二级射孔枪和安全投棒起爆装置的冲击,利用二级射孔枪起爆压力关闭第一试油层的过液通道,配合RTTS封隔器实现对第一试油层的暂闭。5口井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两级射孔枪能够进行分别点火射孔,第一试油层能够得到有效暂闭。该技术与分层多趟管柱作业相比,能够使单井缩短施工周期约244 h,节约作业费用约60万元,对实现控本增效和作业提速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成为试油测试求产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一趟管柱对多个层位分别进行移位射孔、试油,或利用一趟管柱对同一层位进行二次射孔、试油,研究试验了一趟管柱分层射孔-试油联作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在射孔管柱上加装泄压装置、两级减震装置,并将二级起爆装置的起爆方式由原来的常规投棒机械点火改变为投棒电起爆;同时,采用射孔管柱与APR全通径测试器串联并顺序下井的联作模式进行试油。将泄压装置和减震装置安装于射孔管柱,解决了射孔起爆时产生的高压和强烈震动对枪串二级起爆装置的冲击,电起爆的起爆形式使二次起爆更有保障。该联作技术在3口试验井进行了试验应用,施工均一次性成功,射孔发射率100%,试油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相符,油层投产顺利。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简化了下井工具和井口装置,操作简便,可使井下作业及射孔成本降低27%;提高了分层测试的准确性,缩短了试油周期,试油成功率提高37%。   相似文献   

10.
王忠 《油气井测试》2011,20(1):59-59
塔木察格盆地位于蒙古国东部向北延伸至中国,与海拉尔盆地属同一沉积盆地,盆地面积35400km2,是一个多断块、多储集类型油田,且储层物性差,地质结构复杂。试油井采用常规测试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防止地层污染,降低试油成本,缩短  相似文献   

11.
在多层需要测试的射孔井中,一般采用分层多趟管柱射孔测试联作或一趟管柱对几个临近的层进行射孔后多层混合测试,致使测试结果为多层混合数据,不利于对单个目的层准确认知,同时增加成本和造成工程事故的风险。给出一趟管柱分层射孔试油联作工艺的设计原理,从减震、压力释放、起爆等多种方式及安全性能进行全面分析。采用一趟管柱分层射孔试油联作,可实现对不同目的层进行一趟分层射孔和测试,提高试油准确性及缩短试油周期,降低工程事故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待射孔测试的油气层下部有已打开的油气层或较长空井筒的情况,研究出一种新型的射孔测试联作方法:射孔-跨隔测试-抽汲三联作工艺技术,实现了一趟管柱完成射孔、跨隔测试和抽汲三道工序。通过对射孔枪引爆瞬间对井下工具及仪器的破坏机理分析,完成了跨隔射孔-测试-抽汲三联作管柱设计、跨隔射孔封隔器设计、压力释放系统设计和压力计保护设计。现场应用表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提高了试油速度,实现了负压射孔,避免了射孔过程中对已试油气层的污染;井筒储集小,压力恢复快,提高了测试一次成功率和测试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新井常规试油投产工艺作业工序多、周期长、压井作业对油气层伤害大等问题,研究出一种射孔与电潜泵联作工艺技术。该技术利用"Y"接头将射孔管柱与电潜泵生产管柱有机组合在一起,优化管柱连接、射孔减震装置、起爆方式等配套技术,降低射孔震动对电泵电缆与传感器的震动影响,实现了射孔与投产一趟管柱下入,并在244. 5mm套管的大位移深井内成功应用。该技术与常规试油技术相比,简化了作业工序,节省了作业成本,保护油气层免遭二次伤害,降低井控安全风险。通过适用范围的拓展研究,该技术可成为试油完井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油管传输射孔技术仅限于单管柱传输射孔与MFE测试工具联作,通过上提下放管柱来实现井下测试阀的开关,不适合特殊井的施工,施工成功率低,安全可靠性差。旁通传压射孔与APR测试工具联作,通过环空加压引爆射孔和操作开关井,使射孔一测试联作工艺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增加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塔木察格油田地质构造特点及其特殊油水分布情况,应用脉冲中子氧活化技术在该区块进行注入剖面测井,分析该测井方法应用情况,通过对典型井测井解释成果图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注水井管柱完整性及有效性,为下一步作业提供指导性帮助。  相似文献   

16.
缅甸某区块探井气层埋藏浅、渗透率低,为缩短测试时间,降低测试作业成本,避免作业过程中的储层污染,将LPR-N测试阀、TST试压阀和气举阀有机组合,通过在管柱结构中加入射孔丢枪装置、倒置安装伸缩接头、3只伸缩接头组合使用、设计射孔枪点火头点火压力大于LPR-N测试阀的开启压力等措施,实现一趟管柱完成试压、射孔、负压诱喷、压裂、气举和测试等功能,井下管柱坐封后不动管柱完成多项作业。经3个层位现场应用表明,施工成功率100%,测试数据完整、准确,可对渤海及海外类似油(气)藏测试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跨隔射孔测试联作工艺技术的原理、管柱结构和现场应用情况。它的井下管柱采用双封隔器结构,射孔枪接在两个封隔器之间,用油管把测试工具和射孔枪送入井下并对准油层,负压射孔后立即进行地层测试,录取地层资料,实现射孔和测试的连续施工。应用这项技术能够解决油气井任意选层射孔测试联作的技术难题,减少打、钻桥塞作业,减少井筒储存影响,实现负压射孔,有效地防止井喷,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研制开发了双通道剪销封隔器、电子压力计保护托筒等一批新型井下工具。解决了射孔弹爆炸瞬间产生的巨大震动和压力波对井下工具及仪表的冲击破坏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油管输送射孔(TCP)与测试联作的多功能管柱结构以及该技术的施工工艺和原理。现场应用充分展示出其优点:施工作业紧凑,操作简单,实现负压射孔和生产测试,从多方面保护油气层。测试数据准确,施工质量可靠,作业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9.
海上大跨度下返跨隔联作测试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肖帆  郝云海 《油气井测试》2012,21(6):38-39,74,75
海上大跨度下返跨隔联作测试技术是利用双封隔器大跨度封堵已射开油气层,对目的层进行射孔测试的技术,它实现了下返跨隔、油管传输负压射孔、地层测试、排液等多项技术通过一趟管柱完成,解决了试油井无法任意选层射孔测试的难题,能够缩短试油周期,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在HN24-1井的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跨隔+TCP+MFE+JET四联作试油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隔 TCP MFE JET四联作试油新技术实现了跨隔、油管输送负压射孔、地层测试、水力喷射泵排液等多项先进技术为一体的研究与现场应用 ,该项技术的优点主要在于使跨隔、射孔、测试、排液等多工序一趟管柱完成 ,减少了注水泥塞封闭原试油层工作 ,避免了压井换管柱污染油层 ,排液及时 ,获取不同制度下的产能、压力资料 ,对于低压、低渗、低产、高凝、高粘油气层特别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