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药,观察其对脑卒中恢复期的治疗疗效.方法 6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包括降压,降糖,改善脑循环,控制脑水肿,保护脑细胞及脱水和进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加用益气活血汤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MMSE、CSS、MBI评分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效率96.7%(31/32),对照组显效率78.3%(25/32),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药,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40例)和常规卒中单元组(40例),21 d相关治疗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及常规组治疗21 d后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治疗21 d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优于常规组(10.58±4.36 vs 13.71±4.81,P<0.05).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判定,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高于常规组(25.6% vs 12.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能够促进急性期出血性中风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且疗效优于常规卒中单元治疗.  相似文献   

3.
黄国煌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1):1288-1289
目的:评估丹拂尔心脑健胶囊对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药“尼莫地平”、“维乐生”,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丹拂尔心脑健胶囊每日3次,每次2片,共6个月,每月随诊1次,以巴氏指数(BI),神经功能量表(NFDS)和痴呆量表(HDS)作为疗效评估指标。结果:巴氏指数在治疗后1、3、6个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在治疗1、6个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痴呆量表(HDS)治疗1、3个月无显著差异,6个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丹拂尔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收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入院后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抗抑郁药物及心理干预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评定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过4周治疗对照组抑郁情况未改善,治疗组抑郁症状明显好转;两组的神经缺损程度均降低,但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积极的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加快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的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12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和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观察整体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症状积分改变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要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巨刺联合常规针刺交替使用治疗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成交替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2组均予以脑血管病常规及对症治疗,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交替针刺组予以巨刺法+常规针刺法,隔日交替针刺,常规针刺组仅予以常规针刺瘫痪一侧穴位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并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合疗效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且交替针刺组各项评分的改善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交替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偏瘫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12500 u,腹部皮下注射,2次/d,连用10 d;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对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92±2.12),对照组(11.65±2.36),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测定均无异常,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无1例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能显著改善进展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常虹 《河北医学》2012,18(1):91-93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患者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对比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化检测结果,分析导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治疗3个月后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A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B组),比较两组入院时一般资料、伴随疾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化检验结果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小学及以下学历的患者比例、复发患者比例、入院时神经功能评分、高血压倒数、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生长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性别比、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年龄大、复发次数多、入院神经功能评分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低胰岛素生长因子-1等均是老年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改善急性脑卒中运动障碍及神经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8例,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NHSS与Fugl-Meye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N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运动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0.
余清超 《吉林医学》2013,34(15):2928-2929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脑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62例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同诊断应用内科保守治疗的78例老年脑血栓患者为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显效21例,占33.87%,总有效57例,占91.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即可显著改善老年脑血栓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宁涛  周宏图 《重庆医学》2006,35(19):1739-1740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高压氧组)和对照组(氟西汀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抑郁评分(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 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HAMD评分和MESSS评分降低,MBI评分增加(P<0.05);组间比较,3个月时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治疗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能够改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美媚 《吉林医学》2011,(17):3446-3447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住院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疏血通注射液,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可改善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应双 《吉林医学》2010,31(14):1975-1976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形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脑血栓形成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脑血栓形成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h、治疗后7d、治疗后1个月采用欧洲卒中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3个月后,采用生活能力量表(BI)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能力评分;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6h、治疗7d、治疗1个月欧洲卒中量表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期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血栓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尼麦角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干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常规治疗组57例,联合用药组59例).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案,联合用药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以及尼麦角林.两组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在入院1周内及6个月后分别进行临床评估. 结果 6个月后量表评分常规治疗组远低于联合用药组(21.24 ±4.21比25.62±3.29,P<0.05).常规治疗组6个月后评分低于入院时评分(21.24±4.21比25.09 ±4.64,P<0.05). 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高.尼麦角林联合尼莫地平早期干预能明显延缓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盐酸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认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及认知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盐酸帕罗两汀治疗。治疗前、后24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价抑郁状况,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验(MoCA)、社会功能调查表(FAQ)、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评价患者的认知和神经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后24周时治疗组HRSD、SSS评分总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MMSE、MoCA、FAQ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认知及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化痰通络汤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将11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变、日常生活能力改变和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achinski缺血量表评分[(6.5±1.0)分]低于对照组[(6.9士1.0)分],ADL评分[(62.9士16.8)分]高于对照组[(50.0±17.0)分],MMSE评分[(25.7±1.4)分]高于对照组[(24.9±1.1)分],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7.1%(4/56)]低于对照组[20.7%(12/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有效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级康复疗法在青年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青年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三级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康复疗法可有效改善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可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具体治疗方案,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60例对照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66例观察组患者在早期康复基础上接受帕罗西汀口服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及脑卒中影响量表(SIS 310)评估患者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HAMD评分、NIHSS评分、改良Barthel及SIS310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及川芎嗪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并对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作一简单评估。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及川芎嗪联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分别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8%(28/33),对照组63.6%(2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小板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及川芎嗪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血小板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与常规治疗有协同作用,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 )联合心理干预对治疗颅脑损伤术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颅脑损伤术后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和功能康复指导,观察组在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高压氧与心理干预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得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及认知能力评分(MMSE)。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均降低,MMSE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O5)。结论高压氧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术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减轻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