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骨关节疾病应用薄层CT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203例骨关节疾病患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薄层CT以及关节镜检查.分析骨关节疾病CT表现,薄层CT与关节镜诊断骨关节疾病以及薄层CT诊断骨关节疾病诊断价值.结果 薄层CT可以清楚显示骨关节肿瘤、肿瘤样、强直以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X线和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和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多层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98.28%、96.55%、98.28%,明显高于X线诊断(81.03%、82.76%、79.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运用到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的检查和诊断中,可提高可疑的隐匿性骨折、四肢骨折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骨科医师诊治四肢骨折提供更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在骨关节损伤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检查方式进行诊断,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骨关节损伤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的案例,全部62例病人都给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回顾分析其临床信息资料,探究在骨关节损伤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检查方式进行诊断,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对62例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的回顾分析可发现,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能够清晰的呈现出骨折线的长度,及对骨折部位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其对于骨折线的走向及形状等,也能够予以清晰显示。结论:在骨关节损伤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检查方式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其对于指导疾病的后续有效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粟滨  刘利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9):822-823
关节结核是常见慢性骨关节疾患,骶髂关节结核并不多见,临床上骶髂关节结核约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8%,常规X线平片对病灶显示有限,CT能很好地显示骶髂关节的复杂解剖结构以及邻近软组织情况,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文献已有报道。笔者收集到10例经过手术治疗后,病理上确诊的骶髂关节结核,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CT检查应作为骶髂关节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CT检查是一种能较可靠诊断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5.
传统X线平片检查骨关节创伤,患者因疼痛及畸形不能以标准体位投照,某些不规则骨或周围解剖关系复杂的部位如颅底、脊柱、骨盆等影像重叠较多,导致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关节创伤提供可靠而准确性较高的诊断方法,它不仅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立体形态,而且能够多角度、精确地详细了解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本组回顾性分析56例骨关节刨伤患者的CT检查资料,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刨伤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CT与MRI检查,将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结果 MRI诊断确诊率明显高于CT诊断(P0.05)。结论 MRI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能够获取较高的准确率,是理想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将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31日期间就诊的90例骨关节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X线平片检查和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具体诊断结果。结果 CT三维重建检查诊断上肢、骨盆以及脊柱骨折的准确率均为100.00%,而X线平片检查的准确率依次为72.00%、36.00%、52.50%,明显是CT三维重建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CT检查技术对骨关节结核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例骨关节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2例患者使用CT检查技术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在这22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被检查出患有脊柱结核,有5例患者被检查出患有肘关节结核,有3例患者被检查出患有骶髂关节结核,有4例患者被检查出患有关节结核,有4例患者被检查出患有膝关节结核。通过CT检查,可以发现这22例患者的骨质破坏范围、骨质损害程度、骨质损坏处是否存在冷脓肿、是否有死骨形成等情况。结论:使用CT检查技术对骨关节结核患者进行诊断,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CT和MRI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常见的骨关节疾患,早期诊断对于该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作者对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3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廖富春 《吉林医学》2012,33(12):2493-2494
目的:探讨CT诊断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采用CT图像诊断技术治疗的骨关节创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中,CT图像显示病例中有81处骨折,而采取X线平片检查显示病例中有65处骨折,两种检查技术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技术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查出X线照射检查中的可疑骨折点,不仅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支持,另外还可检查出患者术后骨折对位、脱位的纠正情况以及术中内固定物的准确位置,并且还能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到预防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子计算机体层(CT)扫描技术,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人体各脏器疾患的诊断。但在儿科的应用还受到一定限制,诊断经验有待进一步积累。本文收集我院腹部CT技术建立以来,儿童肝脏CT检查资料63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任大旺 《中外医疗》2013,(36):170-17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9例骨关节外伤的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并应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两项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所有病例均进行DR平片检查,检查结果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9例骨关节外伤中:①采用DR平片检查确诊64例,检出率71.91%;②采用16层螺旋CT后处理图技术检查确诊83例,检出率93.26%.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结论 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骨关节外伤的诊断极具优势,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准确率可达90%以上,它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减少了误诊、漏诊率,对医生提出有效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临床诊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对骨关节外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56例骨关节外伤患者,对其进行分别进行X线检查以及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并将检查结果分别作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析两组检查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率100%,对照组诊断准确率81.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关节外伤通过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检查检验结果更加清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骨关节外伤诊断中运用128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关节外伤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X线和128层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与X线检查相比,128层螺旋CT检查的骨关节外伤检出率较高,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显著(P0.05);相比较X线检查而言,128层螺旋CT检查的关节内碎片检出率高,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两种检查方法在骨折塌陷诊断率方面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128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骨关节外伤进行诊断,不仅可以提高检出率,还可以将病变部位的立体形态精确显示出来,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四肢骨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128例疑似四肢骨关节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常规X线检查后再次进行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检查,对比前后2次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漏诊率。结果与常规X线检查相比,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较高,而漏诊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进行检查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度,降低发生漏诊、误诊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滕虹 《中外健康文摘》2008,(24):128-129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作为四肢骨关节、肌肉和软组织病变的一种成像技术,已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优点.CT简便易行,已相当广泛地应用于四肢的诊断,本文的目的是研究CT在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检查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卓恩德  史林  陈业平  罗逸林 《中国CT和MRI杂志》2020,(3):135-137,146,F0002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四肢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治疗的62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以手术诊断为标准,总结不同检查方法对四肢骨关节骨折的诊断正确性,分析不同骨关节骨折在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的图像特征。结果整理临床病例资料可知,X线平片和MSCT后技术处理检查对四肢骨关节骨折检出率分别为83.87%和96.77%,比较差异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SCT后技术处理对四肢骨关节骨折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检查,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资料可知,经X线平片检查符合诊断48例,其余14例显示为可疑及未见异常但是实际上存在着隐匿性骨折,而X线检查中,多数均表现为骨皮质不连续,呈现中断。由于X线平片检查中对于髋臼、髌骨、踝关节后踝、肱骨内上髁、第4、5掌骨基底部中细小骨折线因影像的重叠未能明显显示,故易发生误诊,而在MSCT后处理技术检查中,行MSCT扫描后,再经MPR SSD VRT多方面重建,其中MPR轴位可明显见掌骨基底存在细小骨折线,且对于肱骨内上髁游离的细小骨碎片也可清晰显示。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四肢骨关节骨折的正确符合率更高,对于实际在但未能明显表现的隐匿性骨折、骨折部位、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更能清晰立体的显现,进而更有利于临床医生进行观察和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名骨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SCT扫描,比较患者的DR片、SCT平扫图像及运用后处理技术生成的图像,从而显示各种检查对骨关节损伤诊断的意义及价值.结果 DR诊断出11例,MPR诊断13例,SSD诊断13例.DR片是骨科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对疑难复杂的骨折易漏诊率;SCT扫描能清晰的显示骨折的部位、范围,不易漏诊,但对病变了解不够全面;而这些不足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的运用得到了弥补,更全面、直观的显示骨关节的损伤情况.结论 16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骨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损伤临床诊断中的方法与价值。方法以时间段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所收治的骨关节损伤患者共计71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例患者均行X线摄片检查,为进一步明确骨关节损伤分型,制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对本组71例患者在X线以及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两种诊断方法下对骨关节内、关节外损伤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方法下,对骨关节内、关节外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摄片,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关节损伤进行诊断时,应用多排螺旋CT三维扫描的诊断价值确切,对骨关节内、关节外损伤的检出率高,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对骨关节损伤患者用螺旋CT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2016年至2018年收治骨关节损伤患者,在该群体中随机抽取120例,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并对骨关节三维图像进行重建方式诊断,对患者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并归纳该诊断技术对骨关节损伤患者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通过多平面重建、3D reformat技术后,得到清晰的三维重建图像,对病情有准确的判断。结论对骨关节损伤患者用螺旋CT重建技术方式进行诊断,能够帮助医生对病情有更加直观、清晰、立体和全面的了解,对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及保障预后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