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目的:观察麦冬注射液对实验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影响,探讨麦冬注射液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建立大鼠左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前给药干预1周,实验末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及肺泡损伤数(IAR),检测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W/D和肺组织IAR值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血浆TNF-α、MDA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模型组大鼠血浆SOD活力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给予麦冬注射液干预后,肺组织W/D和IAR值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麦冬注射液组大鼠血浆TNF-α、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麦冬注射液组大鼠血浆SOD活力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麦冬注射液能够降低实验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组织W/D和IAR值以及血浆TNF-α、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对肺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在大鼠肾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肾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含量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参附组MDA、SOD、GSH.Px与再灌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NO含量与缺血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与再灌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肾组织病变较再灌组减轻。结论参附注射液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对cNOS来源的NO活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灌时参附注射液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心脏缺血后再灌注同时给予参附注射液,观察大鼠心脏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和心率(HR),以及心肌组织中的ATP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含量的变化。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参附注射液30 ml/L组和60 ml/L组。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ATP含量和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和CK含量明显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参附注射液60 ml/L组心肌MDA值减少,SOD值升高,ATP含量增加,冠脉流出液CK含量减少;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复灌时参附注射液处理可提高心肌组织ATP含量和SOD活性,减少MDA生成,减少CK含量,保护缺血/再灌注后的大鼠心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Lipo-PGE1注射液对无心跳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各8只,肝素化后处死,2 h后对照组以LPD液灌注及保存,实验组将Lipo-PGE1注射液(20μg·L^-1)加入LPD液灌注及保存。两组在4℃保存2 h后再灌注1 h,测定经肺氧合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气道峰压(PawP)。于再灌注结束后取右上肺组织,测其湿质量(W)与干质量(D),计算湿干质量比(W/D),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并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再灌注后肺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再灌注30 min后,两组的PaO2逐渐降低、PawP逐渐升高,实验组PaO2降低程度及PawP的升高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DA含量及肺组织NF-κB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肺组织的病理变化较对照组轻。结论Lipo-PGE1注射液能减轻无心跳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肺功能,具有肺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家兔心功能、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01))活性的影响。方法18只家免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6只)。监测家兔缺血及再灌注时左室内压峰值(LVSP)、±dp/dtmax和再灌注后血清中MDA含量及SOD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及缺血后处理组LVSP及左室±dp/dtmax再灌注后的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果表明缺血后处理与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能减轻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选择性钠/氢离子(Na^+/H^+)交换阻断剂卡立泊来德(Cariporide)对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 建立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18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采用含5%羟乙基淀粉的KHHB(Krebs-Henseleit hydroxyethylamylopectine buffer)灌注液持续平衡灌注、通气120 min;缺血再灌注组:平衡30 min后,缺血60 min、再灌注30 min;Cariporide组:平衡15 min,给予Cariporide预处理15 min,缺血60 min、再灌注30 min。持续监测并记录肺动脉压(PAP);留取再灌注末灌注液,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再灌注结束,测肺湿/干重比(W/D);光、电镜观察肺病理学改变。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PAP、MDA含量、SOD活性和W/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Cariporide能明显减少PAP、MDA和W/D的增加,提高SOD活性(P〈0.05),显微、超微结构证实Caripo-ride组肺血管内皮及肺泡上皮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Cariporide能降低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注射液(Osthole injection)在心肺联合移植中对供肺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犬2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4℃低钾右旋糖酐(Low—Potassium Dextran LPD)液灌注及保存供肺,实验组以4℃含蛇床子素注射液(40mg/kg)的LPD液灌注及保存供肺。分别监测受体麻醉后和心肺移植后主动脉开放5min和主动脉开放30min的血气分析(PaO2、PaCO2),测定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肺组织的湿/干重比(W/D),并观察移植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动物PaO2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主动脉开放5min 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组织中sOD的含量较对照组增高(P〈0,01),MDA的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的W/D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镜检查实验组的肺组织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蛇床子素注射液可改善移植肺的肺功能,减轻供肺损伤,增加心肺联合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参麦注射液对肠缺血再灌注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肠缺血再灌注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②方法 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方法复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血浆和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二胺氧化酶(DAO)以及肺组织SOD、MDA的影响,同时观察肠、肺组织水肿和病理损害.③结果 参麦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肠、肺组织损伤,降低肠及肺组织湿/干比值、MDA含量、血浆DAO和MDA水平(P〈0.01),同时升高血浆、肠及肺组织SOD以及肠组织DAO水平(P〈0.01).④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对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对肠I/R后肠、肺组织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模型,观察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ASA)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5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术中仅气管插管,开胸,机械通气;缺血再灌注加溶媒组(IR+溶媒组):行缺血处理(左肺门夹闭)前30min,腹腔注射无水乙醇1.0ml/kg,左肺门夹闭45min,松开阻断夹再灌注2h;缺血再灌注加阿司匹林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ASA 50组、ASA 100组、ASA 200组):行缺血再灌处理前30min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各组处理完毕后,心脏采血并处死动物,取左肺组织制作组织匀浆,测定肺组织匀浆中SOD活性、MDA含量、NO活性、NOS活性、MPO活性。结果左肺缺血45min,再灌注2h的IR+溶媒组大鼠肺组织SOD活性低于假手术组(P〈0.05),MDA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NO和NOS活性低于假手术组(P〈0.05),MPO活性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缺血再灌注加阿司匹林各剂量组SOD活性高于IR+溶媒组,MDA含量低于IR+溶媒组,NO和NOS活性高于IR+溶媒组,MPO活性低于IR+溶媒组。结论阿司匹林能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硫酸锌诱导金属硫蛋白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硫酸锌+缺血/再灌注组(MT组)。对比观察各组肺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的含量,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的变化;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I/R组与C组相比,肺组织中MT的含量显著下降,MDA含量、MPO活力明显升高,SOD活力明显下降(P〈0.05或P〈0.01),肺组织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示I/R组凋亡指数(AI)显著高于C组,肺组织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MT组与I/R组相比肺组织中M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MPO活力明显下降,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或P〈0.01),AI显著低于I/R组,肺组织超微结构异常改变有所减轻。结论:金属硫蛋白能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及中性粒细胞聚集,使肺组织细胞凋亡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渐处理"作为一种改良的后处理方式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研究。将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缺血后渐处理组(IGR组)。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检测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光镜下见肺组织病变明显加重,肺组织W/D明显增加,肺组织中SOD活力明显降低,MDA的浓度明显增高(P〈0.01);与I/R组比较,IPO组及IGR组肺组织病变减轻,肺组织W/D明显降低,肺组织中SOD活力明显升高,MDA的浓度明显降低(P〈0.01);IGR组与IPO组比较,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所减轻,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处理"对大鼠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与缺血后处理比较,是一种更有效的、更适合临床应用的、减轻再灌注损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I-post C)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致肺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肠缺血后处理(II-post C)组和肢体缺血后处理(LI-post C)组,以无创动脉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2 h建立肠I/R模型,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肺系数判定组织水肿情况,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试剂盒测定血浆和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I/R组比较,II-post C组和LI-post C组PaO2升高而PaCO2降低(P〈0.05),肺系数减小(P〈0.01)且肺组织病理变化减轻;II-post C和LI-post C均可抑制肠I/R所致的血浆和肺组织SOD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升高(P〈0.05或P〈0.01)。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肠I/R大鼠肺损伤,其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张桂武  刘志勇 《现代医学》2012,40(3):305-309
目的:通过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异丙酚( Propofol)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IR)肺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n=10,左侧开胸后不阻断肺门)、肺缺血再灌注组(n=10,开胸后左侧肺门阻断45 min再灌注120 min)和异丙酚组(n=10,开胸后左肺门钳闭前30 min时股静脉注射异丙酚5mg·kg-1,继用微量泵以50 mg·kg-1·h-1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左侧肺门阻断45 min再灌注120 min).3组在开胸前均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再灌注结束时抽取左心室血检测动脉血氧分压( PaO2);获取左肺组织,光镜下观察左肺组织和细胞损伤情况,计算左肺湿干重比,评价肺水肿程度;制作肺组织匀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其中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肺缺血再灌注组及异丙酚组大鼠肺W/D值、肺组织中的MDA、TNF-α、IL-6含量明显增高(均P<0.05);PaO2明显下降,SOD活性减弱明显降低(均P<0.05).异丙酚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大鼠的PaO2升高(P<0.05),肺组织中的MDA、TNF-α、IL-6含量及肺W/D值下降(P<0.05),SOD活性增强(P<0.05).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假手术组损伤轻微,肺缺血再灌注组损伤严重,异丙酚组损伤重于假手术组但轻于肺缺血再灌注组.结论: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SD大鼠的肺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异丙酚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因子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group,IIR)诱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10~260g,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肠缺血预处理组(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组)和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phyrin,ZnPP)+肠缺血预处理组(ZnPP组)。通过结扎/放松肠系膜上动脉的方法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结束后,检测肺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活性、肺组织湿干重比、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结构变化。结果与IIR组比较,IPC组肺组织HO-1活性增强,肺组织湿干重比、MDA含量和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降低,SOD活性增加,肺组织损伤较轻(P〈0.01),ZnPP组HO-1活性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MDA含量和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增加,肺组织损伤较重(P〈0.05或0.01),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PC组比较,ZnPP组肺组织HO-1活性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MDA含量和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增加,SOD活性降低,肺组织损伤较重(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诱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是通过诱导HO-1活性增加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在体肺热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①假手术组(A组),仅作开胸处理,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mL/kg;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左肺接受45min的缺血,然后接受120min的再灌注,缺血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mL/kg;③依达拉奉不同剂量治疗组(C1、C2、C3组),缺血前5min静脉注射稀释剂量的依达拉奉,左肺接受45min的缺血后再接受120min的灌注。实验结束时,留取各组动物的血液样本及左肺组织,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及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肺组织的湿/干比(w/D)。结果IR组与假手术组相比W/D、MDA含量、iNOS活性均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依达拉奉组与IR组相比,C2、C3组W/D、iNOS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C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的过氧化、抑制iNOS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细胞毒性作用而减轻炎症反应,对大鼠原位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内吗啡肽-1(EM-1)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EM-1对IRI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复灌组(I/R)、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和EM-1后处理组(EM组).S组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线不结扎维持150 min;I/R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IPO组和EM组分别于再灌注前5 min,静脉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0.5 ml和EM-1 20μg/kg,再灌注120 min.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再灌注结束后取动脉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光学显微镜检查心肌细胞形态.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血压乘积均显著降低(P<0.05~P<0.01);形态学显示心肌细胞损伤明显;血浆MDA含量增高,SOD活性下降(P<0.01).与I/R组比较,除EM组再灌注120 min 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增高外,IPO组和EM组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血压乘积均有所增高(P<0.05~P<0.01);形态学显示IPO组和EM组心肌细胞损伤减轻;IPO组和EM组血浆MDA含量均降低,SOD活性增加(P<0.01).结论: EM-1后处理对心肌IRI产生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造模成功以后给予"参附注射液"腹腔注射进行各组大鼠血清MDA、SOD、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肺组织的湿干质量比(W/D)含量变化的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肺匀浆中MDA、MPO、W/D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SO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在给药治疗以后,参附注射液各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及肺匀浆中MDA、MPO、W/D含量显著降低,SOD水平均明显增高。结论:参附注射液提高血清和肺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显著,能够明显抵御肺细胞的过氧化和氧应激,避免损伤肺细胞,以达到保护肺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外源性硫化氢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油酸组(OA,n=6)、OA+硫氢化钠(NaHS)组(n=6)。OA组鼠尾静脉注射油酸0.1ml/kg;OA+NaHS组先腹腔注射NaHS56umol/kg,30min后再尾静脉注射油酸0.1ml/kg。对照组鼠尾静脉注射0.1ml/Kg生理盐水。以上3组观察6h后处死动物。观察指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沉渣行白细胞分类计数;肺损伤的组织学半定量评分;测定肺组织匀浆中H2S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OA组与对照组比,光镜下肺组织明显受损,中性粒细胞(PMN)计数和肺损伤评分明显增高(P〈0.05或〈0.01);肺组织匀浆中H2S明显降低(P〈0.01);MDA显著增加(P〈0.05);SOD显著降低(P〈0.05);OA+NaHS组肺损伤程度减轻;与OA组比肺组织匀浆中H2S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SOD含量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补充H2S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对急性肺损伤大鼠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