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出了评价和分析反应过程环境性能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用潜在环境影响效率εPEI表示距离环境最为友好的反应过程的相对大小,也表示为实现具有环境友好的反应过程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的完善程度;用潜在环境影响产生率(xPEI)i表示i反应对过程产生的潜在环境影响的贡献大小.该方法可以用来指导人们采取恰当的措施降低反应过程的潜在环境影响.本文以乙苯脱氢反应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得到钢材的环境负荷,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中国典型钢铁企业中不同流程中的各工序,系统、定量地分析评价环境负荷.采用GaBi 4.3软件提供的CML2001环境影响分类方法,将各工序的环境影响进行分类,并根据特征化因子,分析生产1 t钢材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长流程生产过程主要的环境影响是焦化、烧结、高炉炼铁和废钢回收环节产生的水生生态毒性、人体毒性、化石能源耗竭和矿产资源耗竭等.其中,长流程的炼钢过程对气候变化、人体毒性、水生生态毒性和固体废弃物的影响较大,分别约占该类型总环境影响值的30%,95%,50%和90%;短流程生产过程主要的环境影响为铁水和电炉炼钢过程产生的气候变化、酸化和光化学臭氧形成等.该研究结果可为钢铁企业调整两种不同流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准确发现生产过程中各环节节能降耗、降低环境负荷的潜力所在,从而有利于钢铁企业对生产流程进行改进或优化.  相似文献   

3.
含无损耗指数传输线网络的频域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求得无损耗指数线型非均匀传输线短路导纳参数的基础上,应用伴随网络法,推导出无损耗指数线型非均匀传输线的频域灵敏度公式,并通过实例与扰动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所提的方法和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非正交多址(NOMA)技术是一种多载波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稀疏码映射的非正交多址下行链路模型,用来增加用户的复用增益,并且提高基站分配功率较弱用户的安全性。在该模型下采用不同的功率域用户分配方案,包括随机用户分配方案、基于大尺度衰落的用户分配方案和基于贪婪算法的用户分配方案,并比较这几种分配方案的频谱效率,此外,探究了同一种用户分配方案下路径损耗指数对频谱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基于稀疏码映射的非正交多址下行链路模型中,与随机用户分配方案相比,基于大尺度衰落的用户分配方案具有频谱效率高、操作简单、便于实现的优点;基于贪婪算法的用户分配方案则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但计算的复杂程度较高,现阶段不便于实现;路径损耗指数的增加对系统频谱效率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指数样条函数的一般定义,在二级指数样条的基础上构造了二级负指数样条及三级指数样条,证明了三级指数样条解的存在及唯一性,并举例说甽对一类函数的逼近效果是很好的。在医药研究中,“药时曲线”是确定给药方案的基础。本文给出了用二级负指数样条拟合“药时曲线”的一种方法,用该法拟合“药时曲线”的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EC)作为一种电子数据交换(EDI)和INTERNET网上交易为基础的全新商务运作模式,它将对传统企业经营提出挑战。本文主要对宁波发展电子商务的现状、前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潮流追踪的输电网络功率损耗分摊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现有的各种输电网络功率损耗分摊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联营与双边(多边)贸易共存的市场框架下,基于潮流追踪的输电网络功率损耗分摊方案,对双边贸易模式下的功率损耗分摊机理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在联营与双边贸易共存的市场框架下的损耗分摊原则和计算方法.算例计算过程表明,该方案可根据潮流追踪结果方便地将系统功率损耗分配干每个双边贸易,且具有合理性,解决了已有基于潮流追踪方法不能处理的双边贸易问题.  相似文献   

8.
传统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定位算法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是由于环境的变化,使得路径损耗指数变化,导致定位精度大大降低。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动态路径损耗的定位算法,首先,计算出环境损耗指数,并将每个值与对应的信号强度损耗值记录在数据库中;其次,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指示选取路径损耗指数,利用三边定位测量算法,通过最小二乘法来计算获得待定位标签的坐标位置;最后,在MATLAB平台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9.
针对亚轨道可重复使用运载器(SRLV)再入过程中,强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对动力学建模和控制系统设计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用于SRLV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强度分析的方法。非线性指数是测量系统非线性强弱程度的重要指标。该方法首先对SRLV线性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出全飞行包线内静态和动态非线性指数大小,进而确定出全飞行包线内系统模型的非线性强弱程度,使得SRLV再入模型的非线性特性能被定性和定量的表现出来,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一种在粘结指数 (也称G指数 )测定中专用无烟煤的替代物 ,研究了几种无烟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结果 ,以及无烟煤的不同粒度组成、不同制样方法对测定G指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本次试验所选大峰矿无烟煤的基本性质稳定 ;G指数随所用无烟煤粒度的增大而有所提高 ;轮碾机所制无烟煤样品颗粒整备 ,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化工企业出现的异味问题,指出了其来源、产生环节及控制方式。通过大气环境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两种评价方法,比较了针对异味问题不同评价方法得出的不同结果,指出了现阶段异味评价存在的问题,建议出台常用嗅阈值标准与评价方法以指导项目的异味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煤田火区对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田火区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建立了煤田火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指标体系,包括5级32个指标。以内蒙古乌达煤田火区为实例,论述了煤火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实施过程。根据煤田火区特征,在一般指标体系框架内确定了23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指数法相结合,建立了火区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公式。评价结果表明,乌达煤田火区对环境的影响为较严重水平,与定性分析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3.
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城市总体规划与战略环评的结合,论述了开展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评的目的、重点、原则、程序和推荐分析工具,并阐述了公众参与在环评中的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指出城市总体规划环评是实现城市建设科学规划和决策的重要工具,应选择简单、可操作的工具,重点针对城市性质、发展目标、规模与布局等战略层次关键问题开展环境合理性评价,同时公众参与是城市总体规划环评的核心内容之一,应充分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主张.  相似文献   

14.
电去离子水处理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电去离子(EDI)”为核心的集成水处理过程正日益成为纯水生产技术的主流,将对未来工业水处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介绍了EDI过程的去离子原理,分析并提出了过程的传质强化途径,回顾了EDI技术的研究发展历程与应用近况.此外,根据EDI的本质特点,说明了其不仅在超纯水制备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且还可通过不同的膜与树脂的组合、以及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实现多方面的优越分离性能,由此对EDI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居住环境适宜性在房地产项目环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房地产类开发项目环境管理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了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筛选有关的评价因子、指标,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量化,提出了居住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期完善、充实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和方法,并指导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反应过程潜在环境影响转换过程的数学表述方法,该方法对工厂所在地各类环境影响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数学描述,用潜在环境影响转化速率方程和潜在环境影响平衡方程表述反应器内部潜在环境影响转化过程中的数量关系,并以丙烯热氯化反应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对规划和建设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规划的机关首次成为了与项目建设者同样重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主体。笔者在对编制规划的机关的范围、职责和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分析的基础上,就编制规划的机关成为环境影响评价主体提出了自己的法律思考,以期有助于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E IA)的质量和效果,从工效学的角度对现行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流程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在该流程中存在排错效果不显著和决策取向不平衡性等缺陷。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改进流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并对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及实际应用作了初步讨论及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环境影响经济分析在铁路绿色选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路建设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线路方案比选为目标,对铁路建设环境影响展开了经济分析,运用环境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选定适合铁路建设特点的环境影响经济分析方法,并对其货币化表示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铁路在选线过程中对景观、噪声、生态这三方面造成的影响,采用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用以评估线路方案环境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便于决策者更直观地认识到各个线路方案在环境影响方面的差别,最后在宣杭线增建第二线工程中进行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