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林海坤 《机电技术》2014,(5):145-147
运用Visual Basic 6.0、Pro-E、ADAMS、ANSYS等软件开发了一套可进行同类型、不同尺寸参数检测的门式起重机仿真检测分析系统,该系统包含满载检测系统、有限元检测分析系统、仿真分析系统等3个模块。结合物理样机对检测系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将质量检测系统评估应用于火车转向架的质量检测系统中,利用其分析结果保证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利用偏倚、稳定性、线性、重复性和再现性等参数评估检测系统的误差。使用%RR(表征量具好坏的特征数在总变差中所占的百分比)评估了检测系统的状态,并提出了基于%RR的质量检测系统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3.
高春芳 《装备制造技术》2023,(7):227-229+237
在卷烟包装工艺中,受到烟支来料、卷烟包装材料、设备零部件磨损或胶垢等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烟支类、烟包类产品质量缺陷,传统卷烟包装机中的缺陷检测系统采用如光电开关等简单的检测元件,存在检测精度低、故障率高、维护困难等缺点,不能保证好烟包产品质量。基于对智能传感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设计一种卷烟包装质量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包含烟支质量检测系统、盒内质量检测系统和小盒外观检测系统三个子系统。其中,烟支质量检测系统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对烟支空头、缺支、断支等烟支缺陷进行检测,盒内质量检测系统和小盒外观检测系统采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对烟包内的内衬纸、内框纸以及烟包外观存在的缺陷进行检测。各子系统将检测到的缺陷信息传送给包装机的PLC控制器,PLC发出控制指令给包装机原有的烟包剔除机构,从而剔除缺陷烟包。卷烟包装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安装应用后,能有效识别烟支、内框纸、内衬纸和烟包外表面存在的缺陷,缺陷识别剔除率达99%以上,检测精度较高,提升了烟包产品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ARM9内核的嵌入式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数据检测系统是集计算机、通信及电子技术、工业控制为一体的综合测控系统。为提高检测系统的实时响应性能和多任务处理能力。设计了基于嵌入式数据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在硬件上采用ARM9微处理器技术,同时移植uC/OS-Ⅱ实时操作系统,使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得以提高。将嵌入式数据检测系统引入微生物发酵过程环境参量的检测中,实际使用证明,与传统的基于PCI卡数据采集系统相比,检测数据更可靠、现场施工更简单,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实现了检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钢化玻璃弯曲度塞尺检测方法不易操作,检测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问题。设计了基于光电传感技术的小长度检测系统,用于钢化玻璃弯曲度检测。该检测系统应用AVR ATtiny48为核心处理器,采用ADNS5090作为测距传感器,通过检测动尺微小移动来测取物体微小长度,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采用多点检测方法来判断钢化玻璃最大弯曲度。系统检测数据精度高,设备小易于检测人员操作和数据记录。给出了系统软硬件组成、光电测距基本原理、系统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POS系统是移动测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姿态精度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结合全站仪、激光跟踪仪、GNSS授时装置等传感器,设计了动态精度检测系统,开展了POS系统动态精度检测方法研究。主要采用单次测量时间统计、平滑曲线拟合等方法探测检测系统的测量误差,并在误差剔除的基础上,结合ICP算法,利用跟踪仪高精度测量数据,对全站仪数据进行修正,提高检测系统整体测量精度。最后,在某实验区,进行车载POS系统动态跟踪实验,分别采用整体轨迹对比和实时点位对比方法进行POS系统事后处理精度检测和实时导航精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种检测方法,动态检测系统能检测出POS实时和事后处理的动态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轮毂跳动量检测设备系统复杂、检测结果精度低的缺点,对传统轮毂跳动量检测机的机械结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基于谐波分析法实现轮毂跳动量检测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DSP控制技术的轮毂跳动量检测系统。根据检测原理设计了以DSP芯片为核心的检测系统的测试平台,并利用该测试平台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P的新型轮毂跳动量检测机简化了系统,实现检测系统集成化,同时提高了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为进一步实现自动化检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信息获取是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的基础。装备系统可用于测试的、开放式的对外接口缺乏,需要将检测系统或其一部分嵌入装备系统内部,获取信息。文章在分析武器装备检测诊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嵌入交互式检测的思想,给出嵌入交互式系统级检测和电路板级检测的检测系统结构,说明了嵌入交互式检测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根据电机换向器的在线检测要求,研制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机换向器参数检测系统,实现了对电机换向器不合格零件进行自动识别与快速抓取。该检测系统硬件由传输装置、图像测量系统、片间电压检测装置、废品抓取装置等组成。图像测量系统获取零件的尺寸参数,片间电压检测装置获取片间电压参数,送入计算机,由控制系统执行检测结果,从而达到抓取不合格产品的目的。经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检测速度快、精度高,有效地提高了零件在线质量检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通用零件几何参数图像检测,采用光学镜头、工业数字摄像机和微型计算机构成基本检测系统,包括测试准备、测试系统调整、图像获取、预处理、边界确定、参数求取和系统标定等检测工作环节.阐述各检测环节的作用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检测应用软件设计.通过所构建的检测系统,对典型零件进行对比测试表明,给出的通用零件几何参数图像检测系统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LabVIEW的摆线齿轮误差虚拟测量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摆线齿轮误差检测的评定指标,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平台,开发摆线齿轮误差检测的虚拟仪器,介绍仪器测试系统的构成及其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2.
设计以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的农产品水分近红外检测仪,将光源与分光系统合二为一,摒弃一般光谱仪器中复杂的分光系统,提高仪器的稳定性;样品在积分球内采用体吸收工作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样品粒度造成的散射现象对检测精度的影响,经3种物料的水分检测试验证明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能满足一般生产和流动行业对农产品和食品的水分快速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具有较高的探测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文章通过对高空探测中影响探测的重放球、迟放球原因的分析,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雷达、计算机、基测箱、探空仪等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实践证明运行效果显著,为业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钢丝绳直径测量系统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由ATmega16L单片机构成的检测仪表,并且利用该单片机硬件和软件的优点来提高该系统的处理速度,简化外围电路的设计和提高性价比的设计方法。该检测仪表误差可以达到0.01mm,用户可以通过人机接口来设置报警的上下限的检测数值。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瞬时温度测量系统.主要应用于色斑治疗仪。介绍了其软硬件组成,对数据采集、处理、存储、错误分析报告和错误处理模块进行设计。试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以飞机燃油系统为对象,采用虚拟仪器技术来实现油压的采集和分析,进而判断燃油系统的故障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虚拟仪器技术不仅为燃油系统的故障监控提供了演示验证的手段,更充分证明了半物理演示验证实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的实时检测与分析对于电能质量的监测、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在检测控制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LabVIEW可以实现电力设备运行参数在线监测与分析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电力设备实时检测与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流量信号是液压系统故障检测中的重要特征信号.提出了一种使用虚拟仪器对流量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的方法,通过虚拟仪器完成了液压系统流量信号的采集、处理、结果显示及存储等.实验证明采用虚拟仪器对流量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是可行的,同时也使针对液压系统的故障检测变得简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滚珠丝杠激光动态测量系统的设计,包括动态测量原理,激光测量系统的布局,主轴伺服电动机的控制等;并制定了滚珠丝杠激光动态测量仪的检定规程,对该测量仪进行动态测量,给出了测量数据与结果统计分析。该系统检测效率高,操作性强,性能可靠,已在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差分式中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隋越  董明  郑传涛  王一丁 《仪器仪表学报》2016,37(10):2282-2289
根据CO分子在中红外波段的吸收特性,利用红外热辐射光源(IR55)和双通道热释电探测器(LM244),研制了一种差分式CO检测仪。通过双通道锁相放大器对探测器输出的两路信号进行处理,有效地抑制了系统噪声,提高了仪器的检测精度。介绍了系统的检测原理,给出了光学系统和双通道锁相放大器的实现方案,该锁相放大器能提取的最小标准信号幅度为1 m V,移相误差小于0.2%。利用配备的体积分数为0~1×10~(-3)的CO样品,开展了气体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检测下限为1×10~(-5),相对测量误差小于15%。当气体体积分数为0×10~(-6)时,测得浓度的波动范围为-5.2×10~(-6)~6.2×10~(-6)。考虑静态配气时气体在气室中扩散的时间,仪器的响应时间约为58~62 s。同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和分布反馈激光器的CO检测仪相比,所研制的仪器具有结构简单、性价比高等优势,在煤矿、环保等场合的CO检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