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葛露 《包装工程》2019,40(6):46-50
目的以北方蒙古族为例,探究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方法。方法首先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类别对蒙古族民俗文化进行归类和分析;然后筛选出一些蒙古族民俗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元素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分析法甄选和提炼出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四个民俗文化元素;最后结合消费者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分析,运用矩阵法从民俗文化元素和产品载体两个维度,探寻无穷设计点,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结论提出了一种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新方法,促进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丰富提供强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马振龙  赵鑫  张耀升 《包装工程》2017,38(18):109-113
目的研究我国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的发展,进而找寻国民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中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市场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结合天津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论证如何充分利用民俗艺术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风格的创新表现方法。结果深入挖掘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优势资源,并充分利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与科学技术是进行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表现的捷径。结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不断革新,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在创新设计中,不但要表现出民俗艺术形式美、个性美的民俗文化特点,而且更需要考虑到现代文创产品自身必备的特质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制作手段,进而为当今我国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陆琳  陈扬 《包装工程》2021,42(2):186-190, 194
目的基于民俗文化个性特征,探讨文化元素提取方法,研究民俗文化元素在城市品牌视觉形象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删繁就简法、临摹白描法、夸张变形法、元素重组等提取方法,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元素,提炼民俗文化元素的造型、色彩、文字等表现形式,将设计元素的思维理念应用于城市品牌形象视觉设计中,在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探寻一条视觉表现策略,分析两者结合有效路径及产生的价值。结论作为特定地域与历史时期所沉淀下的民俗文化,提炼元素并应用于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塑造,将地域文化元素精准传播,避免城市塑造趋同,提升城市形象,展现独特文化,宣传城市理念,从视觉设计传播角度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彰显城市基因魅力,塑造个性化城市品牌视觉形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潮汕民俗文化为研究元素,对潮汕民俗文化在特色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析,提升潮汕美食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探讨民俗元素融入包装设计的形式与方法。方法 分析当前潮汕美食产品的发展与其包装设计的现状,研究潮汕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包装中的设计策略。结论 潮汕民俗文化融入特色食品包装中有积极的意义,对提升市场竞争力与传承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海龙 《包装工程》2018,39(6):276-279
目的探究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及其发展方向。方法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谈起,结合现状引出平面设计对民俗文化的创新与借鉴的可行性,接着以民俗文化的内涵为基础,总结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再分别结合具体实例论述民俗文化在标志设计、招贴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平面设计领域的全新应用方式,总结未来民俗文化与平面设计融合的发展路径,并对相关的设计师提出要求。结论在现代平面设计当中创造性地应用民俗文化元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此既能够为优秀的民族文化开拓出更加广阔的传承路径,又能借助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更好地体现设计思想,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客家民俗文化为研究元素,探讨客家民俗文化在客家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致力为客家特产提高品牌价值挖掘新元素,拓展客家特产通过创新包装设计来提升地域特色的创新思路.方法-分析客家地区典型的民俗文化历史现状及其文化特质,探讨将客家民俗文化与特产包装设计进行整合创新的意义;将客家民俗文化与特产包装设计相融合,结合典型特...  相似文献   

7.
视障者无障碍产品的交互创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凌玉  刘天理 《包装工程》2017,38(24):108-113
目的根据视障者的特点与需求,提出现代交互设计理念指导下视障者无障碍产品的创新设计方法,解决视障者在产品使用交互时的障碍与问题,为视障者无障碍产品交互创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研分析典型视障者群体日常生活的问题及需求,研究当前无障碍产品的市场现状与问题,分析视障者与产品交互的行为特点,形成交互设计理念下视障者无障碍产品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结论视障者无障碍产品应该以交互设计理念为指导,从触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开展交互创新设计。以触觉交互设计实践为例,验证视障者无障碍产品交互创新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黄永健  陈曦 《包装工程》2022,43(22):272-277
目的 以东楮岛传统渔村文化为典型案例,详细剖析渔村文化元素如何应用于现代船木家具产品的设计思维,探索船木家具设计中应用渔村乡土民俗文化的策略。方法 基于山东荣成地区东楮岛渔村文化的田野调研,通过船木材质、民居陈设、木作工艺、创新创意等多方面考察及“渔村”文化元素汇集,结合胶东半岛沿海地区的风俗习惯,运用设计艺术学原理论证船木家具设计的创新理念和审美思维。结论 船木家具是海洋渔村文化的物质承载者,其设计思维注重船木材质特性、粗犷的结构方式、简约时尚的功能形式,并且显现出渔村生活文化元素的审美属性。现代船木家具产品的创新设计将对我国民族传统渔村文化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绍华 《包装工程》2017,38(12):218-222
目的探究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法以民俗文化的内涵为基础,总结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结合实例论述民俗文化在标志设计、招贴设计、网页设计、包装设计4种平面设计领域的全新应用方式。结论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创造性地应用民俗文化元素,能够更好地体现设计思想,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从而取得更为良好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0.
婚庆糖果包装设计中的民俗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林  梁黎 《中国包装》2008,28(4):30-32
婚礼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作为民众的观念载体,承载着某种寓意和内涵。民俗吉祥观念在婚庆糖果包装设计中传承和运用,说明了民俗元素在婚庆糖果包装设计运用中不仅需要继承,而且需要与时代相结合。本文正是从民俗元素这方面着手,探讨婚庆糖果包装的设计,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使婚庆糖果包装更能体现文化价值与内涵。  相似文献   

11.
王莉 《包装工程》2012,33(2):8-11
探讨了广西壮族旅游产品的应用设计,在基于刘三姐山歌文化的审美特质以及山歌唱片的旅游市场现状的前提下,挖掘壮族文化中的视觉元素与色彩信息,研究如何体现民族、现代及文化气息,并且结合旅游纪念品特点进行包装功能上的创新设计,展现了在现代包装视觉传达设计中如何融合民族文化元素,更好地通过设计来体现广西壮族地区山歌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陆泉 《包装工程》2018,39(10):101-105
目的从民俗信仰的文化特征研究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设计方法。方法从民俗信仰的文化意识形态性与文创产品载体的复杂性、民俗信仰文化对文创产品的功能落位、民俗信仰文化与设计创新的价值导向3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和创新设计方法。结论基于民俗信仰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是建立在自我文化认同基础之上的创新设计,不仅能够体现本土文化的价值理念、提升视觉语言的独创表达,推动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更为民俗信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宏儒  郑林禄 《包装工程》2021,42(24):321-326, 332
目的 畲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依靠本民族的服饰纹样、日常用品的图形符号、民俗民歌等方式来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很多畲族元素符号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探究畲族元素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既是对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与新时代接轨,促进现代文创产业的发展。方法 通过对具有畲族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梳理,运用元素重构、图案再生等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对具有畲族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内部解读和重组,并将其应用到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结论 通过对畲族元素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深入挖掘和梳理,借助相关美学理论和现代艺术设计手法,将畲族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提出畲族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策略与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凌秋月 《包装工程》2022,43(10):319-325
目的 用文创设计来开发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在传承中保护海南黎族传统民俗文化。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与个案比较研究,对黎族传统的物质、社会、口承和精神四大类民俗进行梳理、分析与提炼,对黎锦、黎族银饰等日常用品进行民俗文化的分析、提取和转换,探讨黎族传统民俗在文创设计和文化IP打造中的开发和创新设计途径。结论 黎族传统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富于民族特色和本土特色,结合新兴设计技术手段和文化IP理论探究,对其进行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是打造民族民俗特色文创产品的重要途径。通过IP打造和文创产品设计,不仅可以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而且可以促进本土旅游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对传承和弘扬黎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智勇  张懿隆 《包装工程》2017,38(2):184-187
目的研究云南大理喜州白族图形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寻求多元创新契合点。方法运用系统的科学思想和方法,通过实际案例,论述图形视觉元素的内涵再创造,使大理喜州白族的传统图形图案元素从本原设计的局限性中脱颖而出。结论设计了出既符合现代审美和受众需求,又能凸显民族传统文化面貌的产品,成为白族民族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与平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将传统的虎头鞋图案定量地分解成目标、方法、方案等层次,有效地把传统元素运用于未来设计中,实现传统图案的艺术化设计复活。方法 论述虎头鞋图案面临的困境及文化价值现状,在AHP-FCE(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决策分析原理下进行虎头鞋图案特征的定量和设计定性层次需求分析,参考汉声考工法则对虎头鞋图案构成元素解构、分类和重组。在此基础上,提出虎头鞋文化感情部分赋予文化内核的设计方向,以实现吉祥寓意和精美图形元素结合的创新设计理念。结论 虎头鞋图案作为乡村传统图案中的优秀代表,以其凝练的造型元素、吉祥的寓意和明艳活泼的表达方式,借助决策方法,可以实现现代产品的融合。通过虎头鞋图案创新艺术化复活实践,最大限度地让民艺结合产品,并再次回归民间,有效地提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张晓宇 《包装工程》2018,39(4):82-88
目的立足于江西本土文化,对当前江西土特产包装现状进行分析,挖掘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一方面通过带有浓郁客家文化特色的剪纸艺术美化产品,提升土特产品品牌形象,增强知名度与美誉度,推动本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土特产包装为载体,带动客家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方法在对国内外土特产包装设计现状进行比较与分析后,从江西土特产包装设计观念、内容、方法上如何融入地方文化特色来进行研究。以极具地方特色的赣南客家剪纸艺术为切入点,对客家剪纸的发展历史、艺术特色、构图形式、表现技法、文化内涵、图案寓意、民俗民风等内容进行梳理与归纳,力图实现地方文化特色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契合的设想。结论为赣南客家剪纸艺术与江西土特产包装设计契合提供解决方案,为现代土特产包装设计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