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传统工科培养模式下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提出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改革总体框架,按照夯实学科基础、突出前沿交叉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介绍理论教学、实训及科创、毕业设计3类课程科教融合实践路径、课程思政融入实践路径和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最后说明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社会和技术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阐述如何在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的试点工作中,构建层次化、软硬协同的课程体系,建设软硬贯穿、虚实结合的实验实践体系,探索科教融合、产教结合的多维度协同育人方法,提出计算机软硬件协同贯穿式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培养目标和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拔尖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提出“夯实基础、探索前沿;软硬结合、虚实相融;中英对照,兼顾效率”的多维一体教学模式,介绍具体教学实施过程,最后通过量化分析说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CC2020前沿     
<正>随着“拔尖计划2.0”、教育部“101计划”等多项工作的全面开展,以及计算机专业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面向计算机专业学生可持续竞争力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等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021年3月ACM与IEEE联合在全球正式发布了新一版计算机学科规范ACM/IEEE CC2020,提出了融合知识、技能、品行的胜任力模型。2022年5月CC2020中译本也正式发布。CC2020项目组是由ACM和IEEE-CS联合来自全球20个国家的50位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有效培养网络空间安全拔尖人才的家国为先、创新进取、制胜出奇、逆向质疑等精英特质,针对网络空间安全拔尖人才培养存在的选拔考核难、创新能力培养手段不足、教学模式重个人轻协作等急迫问题,探索面向网络空间安全拔尖人才培养的“三能力”人才选拔考核机制、“三突出”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讲一练二考三”小班化教学模式创新、“课堂即战场”四阶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一生多导”特长能力培养机制,经我校10余届“网络安全实验班”的建设与实践,拔尖人才培养效益显著,可为其他领域与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建设的根基,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普通高校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成立,主要目标是培养一批有热情、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以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为例,就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主要思路、人才培养举措进行了分析,探讨适合普通高校的计算机拔尖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7.
分析新工科背景下信息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结合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的培养方案修订,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支持下,提出面向新工科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方案,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的修订促进专业课程内容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针对计算机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国际视野培养问题,分析拔尖创新人才国际视野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全过程,指出拔尖人才应从国际化角度接受计算机学科知识能力的定位。结合武汉大学的实例,说明在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9.
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在分析目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缺陷的基础上,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应用与领域相结合的原则,提出通过"理论体系构建、科研项目实践、科教融合、多学科交叉竞赛训练、产学紧密结合"的培养方法,构建交叉性学科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应用型、复合型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软件工程师》2017,(7):1-4
世界已进入科教融合日趋紧密的大科学时代。本文在多年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成功经验,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以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为目标,以科教融合、产学研结合为核心理念、提出人才培养的四项创新举措,并对两个案例分析展开论述,介绍了践行科教融合、贯穿产学研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在智能化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焦产业链发展和市场需求,以重构智能化教育需求引领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这一核心目标,以促进科教、产学、理实“三融合”为建设方案,构建了“一核心三融合”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在作者所在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开展的改革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兴应用型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提出以“师生结合、学科竞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与地方经济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物联网专业学生为依托,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新兴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改革作为切入点,探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改革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与专业、学科的协同发展,侧重于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结合科教融合和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以期改善我国本科教育中理论知识与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依托多维协同改革思路,紧密跟踪计算机学科发展前沿,顺应人才培养教育的时代需求,构建了"行业协同、校企协同、科教协同、学科交叉"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利用教学云平台将六个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整合为一体,并通过专业基础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三个层次的教学来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构建了一套能力评估与质量监控机制,形成了"三层次六平台一机制"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着力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计算机类新型"三强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职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保证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质量的拔尖人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 点问题。为了提高职业学校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更着力培养和激发他们的领导力、人文精神,以及创造、创新的能力, 我市率先对实施人才培养的路径举行了反复探讨,开展对这样的人才进行专项培养,从而形成创优、创新、创业的“三创”拔尖 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建立“三创”工作室,通过实施“三创”拔尖人才培养导师领衔的培养工程对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 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普通高中内涵发展向特色化办学转变,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本文基于信息技术课程探索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以期破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针对面向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仍存在的“简单叠加拼凑”问题,为提高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从科学概念的“断链”现象谈起,提出围绕“融合点概念”驾驭学科交叉融合,根据“胜任力模型”所包含的知识、技能与品行3个重要方面,阐述如何实现基于“融合点概念”的知识构建、面向“融合点概念”的能力培养和突破“融合点概念”的思维创新,并介绍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跨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培养不够重视的现状,在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平台基础上,提出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实验项目驱动为主导,倡导"做中学"实验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构建一个完整的虚实结合、科教融合,"课程实验+开放实验"双轨交叉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为同类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精神,培养计算机学科领域未来的领军人才,提出在本科生中成立"弘毅学堂"计算机小班,从人才培养定位、小班制培养模式、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尝试,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依据教育部文件指导,提出了校企融合协同育人模式。高校选择适合的企业合作伙伴,长期合作,深度融合,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建设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开展课内外教学,达成协同育人目标,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