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4PH不锈钢,可以通过不同工艺对其进行热处理,在热处理之后,钢材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冲击断口都需要加以观察、分析,进而研究热处理工艺对17-4PH不锈钢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在480℃~650℃范围时效,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强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但在固溶处理和480℃时效处理之间增加810℃调整处理,就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没有经过调整处理的材料,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其强度下降,塑、韧性提高,冲击断口均为典型的准解理脆性断裂。强度和温度之间成反比。以当前热处理工艺、17-4PH不锈钢力学性能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对热处理工艺会对17-4PH不锈钢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17-7PH不锈钢在海洋大气环境下接触腐蚀的防护问题,将不同表面状态的17-7PH不锈钢板状试样在青岛团岛和海南万宁进行1年的大气暴晒试验,对其宏观腐蚀形貌对比,并测定其疲劳寿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暴晒试样表面腐蚀形貌,用光学显微镜比较腐蚀坑深度,分析海洋大气腐蚀对17-7PH不锈钢疲劳性能的影响,最后得出了17-7PH不锈钢的腐蚀防护措施。结果表明:在青岛暴晒的不涂漆17-7PH不锈钢试样表面色泽变暗,有均匀的细小点蚀,而海南的试样表面有大面积较均匀的褐色锈层,特别是17-7PH不锈钢与TC18钛合金连接处腐蚀较为集中,但腐蚀并没有降低其疲劳寿命;从暴晒试样的表面微观腐蚀形貌比较,无论涂漆与否,17-7PH不锈钢表面都有轻微腐蚀,但只局限于表层,点蚀不深,并且趋向均匀腐蚀;17-7PH不锈钢抗大气腐蚀性能很好,经钝化后可不涂漆直接在海洋大气环境中使用1年,而不会对其疲劳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成富  金泽光 《特殊钢》1990,11(6):37-41,45
对非真空感应炉熔炼直接成锭的经锻造成棒的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作了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影响规律的研究,证明该合金经1200℃×30min水淬+480℃×1h时效处理和经1050℃×30min+450℃×1h时效处理后,强度和硬度指标达到最高值。17—4PH是通过ε-Cu相沉淀而得到强化的。在过高温度固溶处理时,相界铜薄膜的形成,是引起力学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17—4PH不锈钢的金属注射成形工艺及其流变学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采用65%PW-30%EVA-5%SA粘结剂组成的注射料具有最好的综合流变学性能。在1380℃保温90min的烧结条件下,注射成形17—4PH不锈钢的力学性能最佳,孔隙分布均匀,晶粒尺寸适中。而保温60和120min则分别表现出烧结不完全和过烧现象。1380℃保温90min烧结所得到的力学性能为P=7.70g/cm^3,σb=1275MPa,δ=5%,硬度36HRC。注射成形17—4PH不锈钢的密度、抗拉强度、硬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伸长率则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下降。17—4PH不锈钢的耐蚀性好,腐蚀期长,具有活化-化金属极化曲线的特征,但钝化电位范围较窄,耐点蚀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0Cr17Ni7Al不锈钢洛氏硬度的影响。将0Cr17Ni7Al不锈钢调整处理后冷却到15℃以下进行深冷处理,并保证调整处理和深冷处理的时间间隔小于1 h,可以降低组织的奥氏体稳定化程度,使其转变为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材料的洛氏硬度。经固溶处理—调整处理—深冷处理—时效处理,可以明显提高0Cr17Ni7Al不锈钢的洛氏硬度,为44~47,符合稳定使用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使用热脱粘-真空烧结连续工艺制取金属注射成形(MIM)17—4PH不锈钢。观察分析了MIMl7—4PH试样烧结态和时效态的显微组织,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使用粉末装载量(体积分数)为65%的注射料,采用热脱粘-真空烧结连续工艺,在1360℃下烧结2h的MIM17—4PH经热处理后达到的综合性能为p=7.72g/cm^3,σb=1100MPa,σ0.2=1053MPa,δ=14%,αkv=630kJ/m^2,HRC=37。  相似文献   

7.
作为马氏体不锈钢的 17 4PH不锈钢不仅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 ,其耐腐蚀性能也接近于奥氏体 30 2或 30 4不锈钢 ,现已被大规模投入生产 ,以粉末冶金方法生产的 17 4PH不锈钢未来可望占据部分不锈钢零件市场。 17 4PH不锈钢是经烧结和一个后续时效热处理制成。时效后 ,17 4PH不锈钢的基体中会出现一个铜富集区 ,时效的温度和时间要根据材料的用途确定。本次试验制备了两种断裂试样 ,试样压坯的密度都是 6 3g/cm3,烧结温度都是 12 5 0℃ ,烧结后取部分试样在不同的温度、时间进行时效 ,测试结果表明试验样品时效后的所有力学性能均优于烧…  相似文献   

8.
肇轶 《钢铁》1993,(9):75-75
日本白立金属公司开发了抗张强度比现有高强度不锈钢17-4PH、15-5PH高,耐蚀性比超高强度锕1340,300M优异与17-4PH钢相当且韧性高。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具有一次成形、节省原材料、可成形任意复杂结构工件及性能优良等特点,是17–4PH不锈钢成形研究的新方向。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选择性激光熔化制备17–4PH不锈钢研究现状,包括工艺参数对17–4PH不锈钢性能的影响,热处理和热等静压对17–4PH不锈钢力学性能的改善,不同成形方式和不同后处理17–4PH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变化,以及在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17–4PH不锈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冶金》2021,43(5)
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加,12Cr17Ni7不锈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升高,屈服强度上升较抗拉强度快,延伸率下降,硬度HV升高。12Cr17Ni7不锈钢强度和硬度升高主要是钢板受冷轧变形时发生应变诱发相变,产生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α'马氏体和具有密集六方结构的ε马氏体导致。对硬化的12Cr17Ni7进行370℃下时效处理:强度随热处理时间变化不大,硬度和塑性变化趋势一致,先呈增加趋势,随后减小,时效硬度HV在热处理2 h达到峰值。通过对12Cr17Ni7表面硬度研究,钢板硬度范围在HV290~460之间,轧机压下率一般控制到12%~35%,针对硬度不符合客户要求的钢卷,可以通过平整或低温、高温时效处理满足客户的硬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EAF -VOD工艺冶炼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0.04C、16.20~16.50Cr、4.50~4.70Ni、3.30~3.40Cu、0.25~0.40Nb),铁模下铸Φ320 mm电极,并电渣重熔(ESR)成2.5 t(Φ510~550 mm)锭,经800 t液压机或5 t蒸汽锻锤生产17-4PH钢Φ350 mm大规格锻材成品.工艺实践表明,控制停锻温度(蒸气锤980 ℃;液压机1050 ℃),将锻成的Φ350 mm 17-4PH钢成品材返回至室式加热炉(1130~1150 ℃)均热,缓冷至(1050±10)℃均热后,炉冷至420 ℃,并及时在650 ℃退火,有效地消除了该钢锻后炸裂现象.  相似文献   

12.
固溶处理和时效对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莉萍  杨慧  李慧琴 《特殊钢》2003,24(4):24-25
试验得出O.053C-16.0Cr-4.5Ni-3.1Cu(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1040℃1h油冷,固溶处理,470~490℃时效2h的组织和性能最佳,硬度可达HRC50。  相似文献   

13.
17-4PH钢的合金化及强化机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毅 《四川冶金》2012,34(2):56-58
本文从17 -4PH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化学成分设计、热加工和热处理、金相组织及其性能进行了分析,阐述了17 - 4PH钢的强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7 - 4PH钢的强化机制特点是通过钢中各元素有效合金化,通过热处理手段使其产生热力学和动力学反应达到强化作用,使钢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14.
用失重法测定了沉淀硬化不锈钢17-4PH在硫酸、石英砂固液两相介质中的腐蚀磨损速率,研究了介质浓度、冲刷速度和冲刷时间对17-4PH耐蚀抗磨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介质浓度越高、冲刷速度越大,17-4PH腐蚀磨损失重越大;而随着冲刷时间间隔的延长,腐蚀磨损失重越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7-4PH不锈铜的化学成分、高低倍金相组织及硬度检验,对其钢材破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知17—4PH不锈钢材质由于其硬度偏高韧性较差及其键槽设计欠妥是造成17—4PH不锈铜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17-4PH马氏体不锈钢具有高强高韧以及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核能和民用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增材制造技术通过离散堆积的制备方法,能够实现复杂异形零部件的成形,满足装备迭代的需求。综述了国内外增材制造17-4PH的研究成果,针对增材制造微小熔池、快速熔凝、复杂热历史冶金特点,介绍影响增材制造17-4PH试样致密度的因素,阐述其相构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简述后处理对17-4PH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对增材制造17-4PH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透射电镜(TEM)等试验技术,分别对2205双相不锈钢在700、750℃时效处理0.5、12、h后组织中的析出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700℃时效处理的条件下,2205双相不锈钢的析出相主要是Cr2N和χ相;750℃时效处理的条件下,析出相主要由Cr2N、χ相以及σ相组成。结合室温冲击功的测量结果,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该钢的冲击功明显降低;在相同时效时间条件下,与700℃时效处理相比,经750℃时效处理后的2205双相不锈钢冲击功较低,这主要是由于组织中σ相的析出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良好抗衰减性能、抗腐蚀和抗空蚀性能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在核能、海洋和航天等工业领域有广泛应用。由于长期服役于高温、腐蚀、冲击和摩擦的复杂环境中,17-4PH零部件表面受到水蚀、空蚀、腐蚀和摩擦磨损等严重破坏,亟需开展针对性防护研究。为此综述了目前17-4PH不锈钢表面防护的研究进展,主要从表面强化、表面改性和表面涂敷3个角度分析其优缺点、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17-4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良好抗衰减性能、抗腐蚀和抗空蚀性能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在核能、海洋和航天等工业领域有广泛应用。由于长期服役于高温、腐蚀、冲击和摩擦的复杂环境中,17-4PH零部件表面受到水蚀、空蚀、腐蚀和摩擦磨损等严重破坏,亟需开展针对性防护研究。为此综述了目前17-4PH不锈钢表面防护的研究进展,主要从表面强化、表面改性和表面涂敷3个角度分析其优缺点、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17—4PH 钢是属於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它是美国 ARMCO 钢公司在1949年发表的,其特点是强度高,耐蚀性好,易焊接,热处理工艺简单,缺点是延韧性和切削性能差,这种马氏体不锈钢与靠间隙元素碳强化的马氏体钢不同,它除靠马氏体相变外并在它的基体上通过时效处理析出金属间化合物来强化。正因为如此而获得了强度高的优点,但延韧性却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