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远程实时健康监护系统呼叫中心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型传感器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远程实时监护已取得很大进展。当传感器获取用户生理数据并传输到远程数据中心时,针对异常的用户生理数据,如何通过呼叫中心迅速向用户及家属朋友发起主动呼叫,实现紧急报警,使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获得家属朋友的帮助和及时的医疗救助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提出了利用异常数据自动监控、消息通讯机制、设计新的主动呼叫流程等方法解决紧急情况下由呼叫中心向用户发出的主动呼叫问题。实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了呼叫中心在IT运维工作中的作用。呼叫中心的职能,呼叫中心与IT服务管理流程的关系,呼叫中心的技术构架,呼叫中心的运营。为有效运用呼叫中心做好IT运维服务提供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3.
呼叫中心系统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呼叫中心系统组成,并分析ACD、CTI、IVR、人工座席等呼叫中心主要部件的具体功能。结合系统工作原理,对比讨论了三种业界主流的呼叫中心系统实现技术:排队交换机呼叫中心、语音板卡呼叫中心、开源呼叫中心,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描述了呼叫中心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呼叫中心的运营评估对呼叫中心的优化运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是坐席人员排班的基础,而且能够对呼叫中心的战略化发展起支持作用。呼叫中心的大型化以及接待中心的出现,使得坐席人员的技能水平向多技能的方向发展,由于多技能的引入使得呼叫中心运营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原来支撑呼叫中心运营评价的理论无法继续在多技能的呼叫中心中应用。研究了使用仿真的方法对多技能的呼叫中心运营效能进行评估。给出了多技能呼叫中心的仿真模型,并使用某大型电信企业的多技能呼叫中心实际数据,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杨延嵩  张宁  郑举  郑颖 《计算机科学》2012,(Z2):119-122
在对云计算技术和呼叫中心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云计算呼叫中心系统,探讨了基于云计算的呼叫中心系统在高校中的应用。呼叫中心是利用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建立起来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云计算的出现,给呼叫中心领域带来了变革,突破了传统呼叫中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从呼叫中心数量看行业发展 呼叫中心的建立为客户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近年来呼叫中心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各地各行业的呼叫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如今国内呼叫中心的数量恐怕已很难统计,因为每天这个数字都在变化。从已统计出的数据不难看出,呼叫中心的建设与市场需求和服务要求是分不开的。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运作方式已逐步形成,作为企业与客户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手段就是呼叫中心,呼叫中心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企业重视、关注并接受。我国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让呼叫中心的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巨变。同时,势不可挡的云计算已经进入了呼叫中心领域。云计算不仅为呼叫中心的发展带来技术上的推进,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商务应用模式的创新,促进了IT服务和应用外包的步伐。同时IP化给呼叫中心带来巨大的发展市场,现如今IP呼叫中心成为呼叫产业的趋势。本文对基于云计算及IP化的呼叫中心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要介绍了呼叫中心的概念,构建呼叫中心的核心技术,实现呼叫中心的两种不同的体系结构以及北京新旅网呼叫中心使用的软硬件平台。  相似文献   

9.
呼叫中心系统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系统研究呼叫中心系统组成、功能及关键技术,并分析ACD、CTI、IVR等呼叫中心主要部件.结合系统工作原理,对比讨论了三种业界主流的呼叫中心实现技术:基于交换机的呼叫中心、基于板卡的呼叫中心、基于网络电话或网络交换机(IP-PBX)的呼叫中心.  相似文献   

10.
目前企业对呼叫中心的需求不断上升,据Frost&Sullivan(中国)咨询公司与CTI论坛预测,2003年中国呼叫中心市场规模为22.7亿元,增长率达46%。经过多年的发展,呼叫中心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技术以及服务领域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呼叫中心技术也经历了从传统PBX到CTI呼叫中心、IP呼叫中心的演进,面对众多的厂商和技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呼叫中心方案?事实上,目前呼叫中心的技术发  相似文献   

11.
小型变电站的监控软件功能是接收RTU的数据,图示变电站的各监控量数值,通过网络或使用RS232串行口控制调制解调器远程上传至监控中心,并可接收监控中心的指令操作变电站的电闸、预设值设定.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说明使用VB的控件数组和Excel表格,设计小型变电所监控程序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2.
车辆事故呼救中心能在车辆发生事故时及时接收和处理事故信息,为实施救援挽救生命提供保障.呼救中心系统的搭建包括建立基站和呼救中心软件平台的设计.利用现已完善的GSM网络作为基站,采用Delphi软件平台设计开发出呼救中心系统,达到紧急呼救、定位、接收信息的功能,为建立呼救中心提供了通信及软件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呼叫中心(Call Center)系统是综合利用先进的通信及计算机技术,集中实现沟通、服务的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小型呼叫中心系统的实现及在东华理工学院校园一卡通系统中的应用。本系统结合实际需求,采用板卡方案实现,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价格比,解决了呼叫中心在客户服务系统应用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中在分析了NetMeeting、Sametime等软件不足的基础上,阐述了面向呼叫中心的Web互动软件的基本实现原理,并深入探讨了系统的具体实现及其工作模式,该系统具有零客户端、与防火墙无关、既能与传统呼叫中心集成部署,也能独立应用等鲜明特点,并成功应用在多家企业的客户服务中心项目中。  相似文献   

15.
对一体化交换机呼叫中心平台产品BYUNICC4.0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BYUNICC4.0以ALL-IN-ONE的方式集成并固化了PBX/ACD/IVR/CTI/数字录音/语音信箱OIP/TTS/传真/人工座席软件/短信/统计报表软件/维护管理工具软件/智能自动外拔软件/CRM/易学易用的软件二次开发环境以及软件二次开发的模板程序源代码/运营管理等核心的呼叫中心功能模块.借助于BYUNICC4.0,呼叫中心项目的实施简化成为了数据库应用软件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呼叫中心系统项目软件开发的高度"平民化".最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该产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呼叫中心系统是综合利用先进的通信及计算机技术,对信息和物资流程优化处理和管理,集中实现沟通、服务和生产指挥的系统.详细介绍了小型呼叫中心系统的设计及在东华理工大学非接触式IC卡系统中的应用.系统结合实际需求,采用语音板卡实现方案,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价格比,解决了呼叫中心在客户服务系统应用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CTI的呼叫中心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呼叫中心在当今全球经济中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探讨了基于CTI的呼叫中心系统的设计思想,对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软件设计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同了中小型呼叫中心系统的一种实际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把各种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以指导企业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基于Asterisk的呼叫中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VoIP技术的发展,企业构造网络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呼叫中心系统的发展也不断改进.如何构建成本较低并且功能齐全的呼叫中心系统已成为企业的首选问题.Asterisk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Asterisk是开源VoIP-PBX软件,提供了先进的软交换平台和庞大的外部应用程序的接口.软交换平台使得呼叫中心系统建立的成本降低,大量的外部程序接口使系统功能更加完善.本文详细介绍了Asterisk平台及其功能结构,把Asterisk应用于呼叫中心系统的设计中,设计了基于Asterisk的呼叫中心系统.  相似文献   

19.
开发了一套基于GPRS和GPS的危急呼救定位及路径跟踪系统,包括移动式呼叫装置,服务中心接收器和软件。该系统是能够随时随地发送呼救信息的移动式呼叫装置,可以实现"一键式"呼救,能够立即将用户的位置信息以短信及互联网的形式发送到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即时显示呼救者的个人信息并进行路径跟踪以备及时展开救援。  相似文献   

20.
用CTI中间件实现呼叫中心的多媒体接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多媒体交互中心的主要设备CTI中间件,需要实现对电话渠道、Email渠道、Web互动渠道的统一管理,并能够根据用户信息和座席技能、工作状态等多种因素,将呼叫进行统一分配和路由,由最适合的座席进行应答和处理。论文论述了一个支持多媒体统一排队的CTI中间件的设计,对软件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该软件中实现多媒体统一接入的媒体服务器模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该软件已经投入到实际的应用中,实践证明,利用该软件可以提示呼叫中心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