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基于医院各信息系统之间的业务数据整合,实现提供统一协同服务的“114”预约挂号服务平台。方法:借助消息中间件技术实现数据整合,通过数据准备、导入解析、传输应用,达成准实时的业务平台,并通过主数据管理保障业务数据的逻辑准确、数据一致与连续管理。结果:基于数据整合应用的方法,可建成预约挂号服务平台。结论:统一协同服务的“114”预约挂号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方便,优化了医院工作流程,满足了医政部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解决医院内部各个业务系统因相互异构而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基于Web Service技术在交换协同平台的医院信息系统数据集成,使各个系统面向交换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建立院内集成平台,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及其衍生服务。  相似文献   

3.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为支撑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而设计,用于连接区域内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协同工作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在构建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间的业务协同有了基础保障.主要介绍了重庆市如何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发展业务协同合作,特别是对远程诊疗作重点阐述,对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新 《中国数字医学》2014,(12):102-104
通过存储虚拟化技术实现了对存储池的融合,建设关键业务的统一数据平台,通过高端存储平台的容灾复制,建设了医院的容灾保护平台,以统一数据平台为基础的大数据应用建设,逐步采用对象化平台和综合检索平台来实现.尤其内容索引不仅可以快速查找一些信息,还可以利用查找到的数据进行应用开发做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挖掘.通过对信息的索引、分析和挖掘可以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推进医疗信息智能化使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如何实现综合数据分析系统的业务数据整合与构建,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在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上实现医院各个系统的无缝链接,同时把协同办公和医院各种资源有效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各层管理者监督医院运行并及时决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HIS系统,构建以临床医师个案信息为粒度的主题数据集,满足医院管理者对临床医师工作质量、效率、效益等方面客观量化管理与评价应用需求。方法:通过对临床医师业务活动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现场调研和专家咨询,将临床医师在事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分散、过程化、实时的业务信息进行梳理、归纳、重组,构建主题数据集的框架和事实表,定义基本数据项,建立数据结构、与HIS系统后台数据关联和质量核查规则,实现动态数据的静态转储。结果:建立了基于ODS的包括临床医师基本信息、诊断信息、治疗信息、费用信息、手术信息、药品信息、检查检验等内容且能实时更新、长期在线的临床医师主题数据集,设计了包括监测、查询、报表、分析等内容的主题数据集综合应用方案。结论:基于HIS构建的ODS主题数据集,促进了海量事务数据在医院管理和决策过程中的方便、快捷、高效应用,提高了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为破解新医保部门赋予职责和传统管理手段的不匹配、医保基金监管高压和常态化监管手段的不匹配、医保精细化管理和改革落地保障手段的不匹配等问题,南京市医疗保障局建设全流程一站式的医保大数据平台,实现多源异构数据归集,对医保数据进行全面治理,提升数据质量,并基于业务应用需求进行数据加工和多跨协同共享,构建“一数一源”的中枢化数据资产体系和统一的数据分析指标体系,支撑医保数据分析应用和数据价值挖掘。南京医保大数据平台通过全领域数据汇聚、全方位分析展示、全流程监管服务,赋能集中采购、集中结算、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基金监管等业务,南京地区“群众享实惠、医保提效能、医院获发展、药企得成长”的多赢局面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儿科疾病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促进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与医院精细化管理决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面对面会议讨论等方法,采集平台试运行体验,对平台功能进行修正完善。结果 平台梳理了医院内业务数据库/系统6个,数据上报前置机系统3个,业务数据表合计9926张。集成2008年至今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放射科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等数据源,经治理形成院内儿科数据资源池。基于治理后的标准业务数据集,设置数据上报指标的自动质控功能,开发引用电子病历后结构化处理功能,完成12类病历文书共60个字段的电子病历解析与结构化,构建面向儿科的门诊/住院病案首页标签系统,支持用户自定义多维检索。结论 儿科疾病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可实现医院内部海量异构业务数据的集成治理与应用,支撑院内数据统计查询应用和多个项目课题的数据需求。  相似文献   

9.
黄影萍  黄畔  梁保华 《中国病案》2007,8(3):46-46,15
目的医疗数据深加工可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医疗质量更高层次的数据分析,有助于医疗资源的整合、流程优化、降低运行成本,使医院的工作流程和医疗资源以先进的网络技术得到有效结合。方法通过参照数据钻取和数据挖掘的实践和指南,描述重要数据的模型或预测未来的数据趋势,进行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统计,综合和推理,来发现医疗业务的相互关联。结果有助于医疗资源的整合,流程优化,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益和医疗管理水平,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我院质量均值达92%以上。结论可以发现其中的医学诊断规则和模式,提供对各种医疗业务及其管理的强有力支持,从而帮助制定医疗决策。  相似文献   

10.
在已经颁布的卫生信息标准指导下,探索中医药数据元的提取规则,按中医药的业务领域将数据元一级类目分为7类:医疗类数据元、科研类数据元、保健类数据元、中药类数据元、管理类数据元、文献类数据元、其他类数据元,并制定类目设置规则和代码。  相似文献   

11.
医院各信息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是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目前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现状,提出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医院服务总线(HSB)的集成方案,为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松耦合的集成提供平台。基于HL7、IHE、CDA、DICOM等标准建立各个系统与平台之间交互的消息机制,将系统的各种功能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最终用户或者其他服务,以实现医院各信息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居民全周期慢病防治的研究,掌握健康管理应用和慢病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明确慢病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达到覆盖三类管理人群,形成三大业务闭环,使用三种业务手段;设计思路是以闭环业务体系为主线,形成三条业务路线,并能够根据区域特点进行业务扩展;整体架构为基础数据平台、数据采集平台、慢病检测平台和慢病管理平台;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感知技术、数据集成平台、评估模型。以达到国家对于慢病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基于集成平台的完整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是目前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医院各系统之间的整合,建立患者主索引、标准字典库和临床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充分体现医院管理和业务特色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区域卫生数据中心的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国家卫生部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标准,建立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整合与共享,建立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业务协同信息体系,在区域内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条线管理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之间实现妇幼保健业务协同、出院病人社区随访、第三方临床检验中心、慢性病干预业务协同等信息化医疗服务,大力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深化区域卫生数据中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医院内部信息系统集成方面,传统点对点接口通信模式存在系统耦合度高,系统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难以预测和控制等隐患。不同业务系统之间难以实现数据交换与资源共享。如何打造一个稳定、高效、安全、可管理的集成平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将Ensemble集成平台技术引入到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进行研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在分析传统点对点接口通信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文章结合Ensemble集成平台技术,建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统一视图,实现了跨平台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结果:通过Ensemble集成平台技术建立了以患者就诊流程为核心的内部信息共享交互平台,实现了全院数据交换与共享,消除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新业务应用的快速部署。结论:Ensemble集成平台技术为医院业务变革提供了灵活的、快速实施和部署的系统架构,实现了医疗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医院运营效率,满足了医院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整合医院数量众多的异构信息系统,建立整体医疗协同环境,满足系统间的协同运作与信息共享要求,提出基于事件驱动与服务驱动相结合的EDA—SOA医院信息系统集成模式,然后以医院门诊业务与临床抗生素用药院外审批业务为例,阐述了此模式下的集成实现。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证明,此集成平台的应用可在保护原有系统投资的基础上实现敏捷高效集成。  相似文献   

17.
以新华医院医疗集成平台为案例,探讨在现有异源异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基于面向服务(SOA)的开放架构和国际标准,构建以临床数据仓库(CDR)为核心的大型医院统一集成平台,实现来自不同厂商的HIS、LIS、RIS、护理信息系统等的数据整合、信息共享、流程协同,并同步推进临床信息化建设,通过电子病历浏览器和医生门户实现全流程患者信息实时同步共享。结论:为新华医院信息化建设搭建起一个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安全性的基础平台架构,为医院集成平台建设提供了参考[1]。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基础,通过分析互联互通的需求,构建基于市-区县两级区域信息平台的卫生计生数据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模式,对应用效果进行阐述,表明该模式可有效提高公共卫生的服务质量和可及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协作医院范围的医疗影像协同需要,给出了基于IHEXDS/XDS—I集成模式的区域医疗影像协同平台的总体架构和业务应用设计,探讨了跨域构建协作医院范围共享域的实现方法及协同业务流程。经过平台初步功能测试,验证了平台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