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灵莉  蒋娟  兰花  高丽  刘晓玲  皮远萍 《重庆医学》2015,44(13):1784-1787
目的 探讨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药物治疗方案不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饮食宣教,干预组采用糖尿病饮食控制软件个体化饮食管理、定期远程随访、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大课堂等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饮食控制,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3、6、12个月的饮食控制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干预后12个月,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1个月后FBG明显降低(P<0.01),其余各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3、6、12个月糖尿病患者FBG、2 h PBG、HbA1c、BM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能改变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干预实施时间越长临床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阮华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203-5205
目的 观察规律性饮食及行为习惯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42例)和对照组(n=42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医院宣教,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及行为方面的干预.干预半年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血脂含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BMI、FBG、PBG、HbA1c、TC、TG、HDL-C及LDL-C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BMI、FBG、PBG、HbA1c、TC、TG及LDL-C较干预前明显降低,HDL-C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BMI、FBG、PBG、HbA1C、TC、TG及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干预组HDL-C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律性饮食及行为习惯干预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有效控制体重,缓解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营养饮食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饮食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营养饮食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FBG、2 h PBG及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饮食运动干预的基础上实施营养饮食干预,有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对学田社区糖尿病患者有计划地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并随访1年,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依从性和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通过1年的社区干预,干预组依从性明显提高达70.5%,FBG、PBG、HbA1c亦有显著性下降。结论社区干预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住院期间进行常规的糖尿病教育,出院时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对观察组患者每月1次电话随访,每3个月1次强化个体指导;对照组不予出院后干预.结果 1年后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FBG、2h PB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背景 我国糖尿病人群多,血糖达标率低,患者血糖监测意识薄弱,且目前对血糖监测与血糖控制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争议。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强化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以期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合理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社区糖尿病管理水平。方法 选取2018年7-12月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随访的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软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监测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每3个月按其意愿自己在家或者来本中心检测1次血糖,持续6个月;监测组患者每周来家庭医生工作室检测1次血糖,家庭医生需及时做好血糖记录,收集患者提供的饮食与运动记录资料,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持续6个月。分别记录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结果 干预方法与时间在BMI、HDL-C、T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FBG、2 hPBG、HbA1c、LDL-C、TG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在BMI、HDL-C、T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干预方法在FBG、2 hPBG、HbA1c、LDL-C、TG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BMI、T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FBG、2 hPBG、HbA1c、LDL-C、HDL-C、TG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后6个月监测组FBG、2 hPBG、HbA1c、LDL-C、TG低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干预后6个月FBG、2 hPBG、HbA1c、LDL-C、TG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结论 家庭医生强化血糖监测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降低血脂水平,值得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予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指导的护理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选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并采用均等双盲划分法将其中49例纳入对照组(按常规开展护理),剩余49例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与心理指导),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FBG、2hPG及HbA1c水平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FBG、2hPG及HbA1c水平比对照组更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予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指导能控制其血糖水平,提升其自护能力和满意度,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对2型糖尿病配合运动疗法的影响因素和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对瑞金医院内分泌门诊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指导配合运动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营养治疗干预,干预3年后比较2组患者每年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人口学指标作为自变量(性别、组别、年份、学历、居住地和病龄),以FBG、PBG和HbA1c分别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 2015年、2016年试验组和对照组FBG、PBG和HbA1c数值与2014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014—2016年试验组的FBG、PBG和HbA1c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干预措施、年份、学历、居住地及病龄均为FBG、PBG和HbA1c的影响因素。试验组血糖数值相关指标下降趋势比对照组显著,证明对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患者进行营养干预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指标。 结论 营养干预对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进行社区干预的效果,为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社区干预组)和对照组(非社区干预组)各90例,随访观察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FBG、PBG、HbAlc、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干预可以改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延续护理干预对出院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健康教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就诊后出院的糖尿病患者共计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家庭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三位一体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糖变化(包括FBG、2 h PBG及HbA1c水平),评估两组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包括合理饮食,按医嘱服药,适当运动及定期复诊)。结果:两组患者接受1年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BG、2 h PBG及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按医嘱服药,适当运动及定期复诊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出院糖尿病患者实施三位一体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对患者的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运用价值,值得临床实践与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黏度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发生和发展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0名正常人对照进行FBG、2hPBG、HbAlc、血液流变学检测,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FundusAngiography,FFA)进行DR的诊断、分期。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retinopathyRetinopathy,NDR)组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mvRetinopathy,NPDR)组,NPDR组进一步分为DR—I、DR—Ⅱ、DR—Ⅲ组。结果NPDR组2hPBG、HbAlc高于NDR组(P〈0.01)。FBG水平NPDR组与NDR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变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及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沉K值、红细胞变性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NPDR组、NDR组与对照组(正常人)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但NPDR组之间及NPDR组、NDR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R的程度和进展与2hPBG、HbAlc水平、血流变学密切相关,FBG并不是一个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理想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朱青 《中国现代医生》2012,(32):107-109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因素,探讨饮食教育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评价和分析1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有针对的进行强化饮食教育,对比干预前后依从性和代谢指标变化。结果 180例患者饮食依从性评分为(8.23±2.04)分,性别、病程、社会支持、教育程度、月收入都是影响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饮食治疗依从性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干预后患者FBG、2 hPBG、HbA1c、TG、TC、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不高,性别、病程、社会支持、教育程度、月收入是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有针对性的饮食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饮食知识及饮食依从性,有助血糖和血脂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联合使用磺脲类、双胍类而血糖控制不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97例联合使用磺脲类、双胍类而血糖控制不好的老年患者分为罗格列酮+磺脲类+双胍类组(A组)、罗格列酮+胰岛素组(B组)及胰岛素组(C组),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空腹、餐后2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体重指数。结果治疗后3组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显著下降(P〈0.01)、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空腹胰岛素降低,A、B两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P〈0.05)。结论对联合使用磺脲类、双胍类而疗效不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罗格列酮可显著降低血糖,是抗拒使用胰岛素者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不同血糖水平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以及对老年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意义。方法:150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A(FBG〈7.0mmol/L,PBG〈10mmol/L,HbAlc〈7%)、B(FBG〈7.0mmol/L,PBG≥10mmol/L,HbAlc〈7%)、C(FBG≥7.0 mmol/L,PBG〈10 mmol/L,HbAlc≥7%)、D(FBG〈7.0 mmol/L,PBG≥10mmol/L,HbAlc≥7%)4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人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5组人群血清Cys C水平,分析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与血清Cys C水平的相关性;并根据老年T2DM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与非早期糖尿病肾病组(非EDN组),对比两组血清Cys C水平,并分析老年T2DM患者UAER与血清Cys 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4组老年T2DM患者血清Cys 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B、C组明显低于D组,A、B组低于C组,A组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 C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724,P〈0.01);EDN组UAER及血清Cys C均高于非ED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 C与UAER呈正相关(r=0.337,P〈0.05)。结论:随着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增高,血清Cys C的表达逐渐增加,同时通过血清Cys C的检测,能够对患者发生EDN的风险或可能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糖尿病预防效果。方法:2型DM患者一级亲属(子代或同胞)共86例,随机分为中药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时间为1年。所有观察对象均参加我院糖尿病俱乐部开展的宣传教育课程,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饮食及运动方案。对照组每月进行电话随访,重复宣教饮食、运动干预的意义。中药干预组每月按时发放药物活血降糖饮。所有观察者在干预前和干预结束后进行OGTT(75g葡萄糖)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FINS),OGTT后2 h血糖(2hPG)和胰岛素(2hINS);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体重指数(BMI)。结果:(1)对照组和中药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OGTT 2 h后血糖和胰岛素、BMI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2)对照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HOMA-IR降低,ISI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HOMA-β无明显变化(P〉0.05)。(3)中药干预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HOMA-IR降低,HOMA-β和ISI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4)干预后,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HOMA-IR降低,HOMA-β和ISI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5)观察期1 h结束,对照组糖耐量异常占23.3%。中药干预组占11.2%。2组干预后糖耐量异常转化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3.09,P〉0.05)。结论:早期实施生活方式干预是预防糖尿病最基本的干预措施,养阴活血中药干预可恢复胰岛素敏感性,阻止和(或)修复β细胞的损伤,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西洋参降糖丸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80例2型糖疗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0例给予西洋参降糖丸,对照组90例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2组的总有效率,用药前后的Hb A1c(糖化血红蛋白)、2 h PBG(餐后2 h血糖)、FBG(空腹血糖)指标。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检验结果较实验组差,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Hb A1c(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明显提高,2 h PBG(餐后2 h血糖)、FBG(空腹血糖)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西洋参降糖丸能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高血糖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上海市2型糖尿病(T2DM)患者社区管理下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上海市T2DM管理的1 671例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对象分为管理1组(血糖控制不佳组,n=725)和管理2组(血糖控制良好组,n=946)。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中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PBG)的影响因素。结果管理1组中T2DM患者FBG和PBG的平均浓度为(8.62±2.93)mmol/L和(11.51±3.95)mmol/L,管理2组中分别为(6.77±2.24)mmol/L和(9.22±2.88)mmol/L,两组与参考标准(FBG为7 mmol/L,PBG为10 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除病程外,管理1组FBG或PBG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频率、制定运动方案、根据血糖调整饮食和运动;管理2组FBG或PBG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医院转诊和执行饮食方案。结论 T2DM患者社区管理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重点加强对T2DM患者饮食、运动的干预和指导,加强对血糖控制较差患者的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18.
王宏  叶丹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25-2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500 mg,3次/d,连用l2周;观察组同时给予吡格列酮30 mg,1次/d,早餐前15 min服用,连用12周。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的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内皮素(E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显效率达40.63%、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的显效率达31.25%、总有效率达71.88%,两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FBG达(6.43±1.16)mmol/L,PBG达(9.24±1.38)mmol/L,HbA1c达(6.67±1.17)%。对照组治疗12周后FBG达(7.95±1.21)mmol/L,PBG达(10.89±1.52)mmol/L,HbA1c达(7.29±1.02)%,两组上述指标分别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BG、PBG、HbA1c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ET含量为(83.12±12.64)ng/L,HOMA-IR(为2.29±0.12),对照组患者的ET含量为(89.23±11.35)ng/L,HOMA-IR为(3.28±0.7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ET、HOMA-I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T2DM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T2DM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仿真食物模型对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进行饮食教育(Diabeteshealtheduca.tion,DHE)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已确诊的20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3例)和对照组(103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饮食教育和出院指导,实验组采用常规方法加仿真食物模型进行相同内容的教育,通过饮食知识测试及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早餐后2小时血糖(Postprandialtwo—hourbloodglucose,P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lc,HbA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监测观察教育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教育前后各种监测指标均有下降,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饮食知识测试得分分别为35—87分(平均65分)、78~94分(平均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仿真食物模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教育有利于患者掌握饮食控制的原则和方法,达到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