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柱状玄武岩     
玄武岩是一种常见的岩浆喷出岩或火山熔岩.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峨眉山就是主要由这种岩石构成的.玄武岩的成因有海底喷发的和大陆喷发的两种,前者多具枕状构造,即象一个个枕头一样堆砌在一起;后者多为气孔状、杏仁状和柱状构造.气孔、杏仁状玄武岩甚为常见,而柱状玄武岩出露极少.北爱尔兰的“巨人台阶”是世界闻名的柱状玄武岩,也是以往的地质书中常见的唯一岩例,它象一根根岩柱一样排砌在一起,极为壮观.一般认为柱状玄武岩是这样形成的,即喷溢在地而上的玄武岩浆,在逐渐散热、冷凝、固结时,平坦的熔岩的表而便形成无数个收缩中心;如果岩石的成分、结构较均匀,则这些收缩中心也将均匀地分布于岩石中,随着熔岩的继续冷凝收缩,在收缩中心周围就产生了六边形裂缝,其横截面上有一个个六边形图案,形成柱状玄武岩.  相似文献   

2.
王义忠  孟凡伟  余钢 《科技信息》2012,(30):454-455
研究区位于西乡盆地东北缘塔儿山地区,属扬子准地台龙门一大巴台缘隆褶带汉南-米仓台拱东缘汉南凸起,测区内金、铅矿化受地层和岩性控制。区内铅一金矿(化)体均有规律的赋存在三花石群凝灰岩及侵位于辉长岩的二长花岗斑岩蚀变带中。沿断块边沿深大断裂,以裂隙式喷发为主形成的火山一沉积建造,以及与其同期构造形成的浅成一超浅成侵入岩,从地壳深部带来了丰富的金、铜、铅、锌等金属矿物质,在后期多期次区域动力变质及侵入接触热变质作用下,岩浆沿断裂上升,岩浆多次释气,舍矿热液在构造破碎带及岩体接触带微裂隙中,经多次蚀变、成矿叠加,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火山物质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从火山物质的沉积地质背景和分布特征人手,通过岩石化学组分分析,系统探讨了火山物质与油气成藏条件之间的关系.认为火山物质主要形成于盆地初始发展和持续拗陷阶段,分布在长7、长6和长4 5油组中,以中酸性安山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玻屑凝灰岩为主,赋存状态有火山岩碎屑颗粒和沉凝灰岩薄层两种方式.盆内延长组火山物质与东缘铜川组火山喷发凝灰岩具有相同的沉积特点,说明物源来自盆地东部吕梁山方向.成岩中,位于湖盆中心长7油组烃源岩之上大范围沉积的火山物质加速了有效烃源岩的形成,火山物质的易溶和蚀变有利于次生孔隙形成.  相似文献   

4.
架底金矿为产于茅口组与玄武岩组第一段之间的构造蚀变体(Sbt)中和峨眉山玄武岩第二段凝灰质玄武岩内的原生金矿床,是贵州西南部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特殊的卡林型金矿床.通过野外观察和光薄片镜下鉴定,对架底金矿的矿石类型、矿石矿物组合、矿石结构构造及围岩蚀变特征的研究表明:呈半自形-他形结构、浸染状构造的黄铁矿与金矿的关系最为密切;硅化、黄铁矿化及毒砂化是寻找金矿的主要蚀变标志;凝灰岩和构造蚀变体(Sbt)是该区金的主要找矿标志.本文系统总结了矿石的基本特征及蚀变标志,以期对其周边区域找寻同类型金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探讨位于传统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之外的YS-1井玄武岩的特征及其与邻区峨眉山玄武岩的联系,为区域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提供参考。YS-1井玄武岩总厚度达258 m,下与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呈火山喷发不整合接触,可见灰岩大理岩化;上与上二叠统龙潭组呈假整合接触。依据岩石组合及层序特征,共划分出16个韵律,归为3个旋回。岩相以溢流-喷溢相为主;初步研究显示玄武质多孔熔岩为主要的储层岩石类型,第三旋回上部为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属亚碱性-碱性过渡的高钛玄武岩,具洋岛玄武岩(OIB)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稀土配分模式呈右倾平滑型,与峨眉山玄武岩相似。轻、重稀土分异程度揭示其岩浆起源于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区的低度熔融;强不相容元素特征显示其源区受到陆壳或岩石圈地幔轻微混染。岩相特征、构造环境判别结果为板内玄武岩,属裂隙式喷发。该套玄武岩属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即YS-1井玄武岩的发现将峨眉山玄武岩分布范围扩大到了成都一带。  相似文献   

6.
粤东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形成了遍及全区的火山-侵入杂岩。作者根据区域火山-侵入杂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和西太平洋板块构造格局的研究成果,认为粤东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大地构造背景不同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具有大陆板内向活动大陆边缘过渡的特征,构造变动和相应的岩浆活动是在中生代全球构造运动背景之下.亚洲大陆板块与南半球洋中脊体系和库拉-太平洋板块三者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峨眉山玄武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锶、钕同位素特征,并与不同构造环境火成岩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峨眉山玄武岩显示了次大陆地幔富集的特征和地幔部分熔融、分异结晶的成因特点,喷发在大陆边缘裂谷构造环境。这一结论与其他地质研究成果的一致性,说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提供基性岩浆喷发构造环境的重要信息。本文还提出了玄武岩浆喷发、裂谷作用可能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8.
酒西玄武岩的岩性特征及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西玄武岩属陆相喷发,以裂隙式喷溢为主,在岩石分类上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定名为火山角砾岩、碱性橄榄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碱性粒玄岩、碱性辉绿岩、粗面玄武岩、粗面岩及凝灰岩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喷发旋迥.据野外观察和室内 K—Ar 法绝对年令测定,玄武岩的活动时间为第三纪,其活动基本上为古新世和始新世两期,但每期中又有多次的喷溢活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伸展应力体制的岩石学标志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在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时期(J2-K2),发育着大规模岩墙群、广泛的岩浆混合作用(包括侵入杂岩中的岩浆混合和火山岩中的复合岩流/双峰式火山岩)、大范围玄武岩浆的底侵、巨型链状火山岩带、晶洞花岗岩-A型花岗岩带、变质核杂岩,以及玄武岩的无斑隐晶-细粒结构和花岗岩的均匀块状结构。对它们的研究表明,它们形成于伸展应力体制,是伸展构造的岩石学标志,发生在晚中生代整个地质时期,并认为这一伸展构造由古太平洋库拉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消减作用诱发。  相似文献   

10.
一、北西向构造概述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中之济阳拗陷南缘之邹平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是一个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形成的断陷盆地,北西向断裂是组成该盆地构造格架的基础构造,它控制了盆地内的火山活动、岩浆侵入,使其盆地的火山岩系,侵入杂岩及相应的脉岩,矿化蚀变带在总体上是北西走向展布,串珠状分布的火山口也大致呈北西向排列;在地貌上,主要山脉亦呈北西——南东走向延伸。燕山运动晚期,由于沂沭断裂带强烈左行压扭活动、迁就和改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清远—连州公路岩质边坡结构面特征及其组合关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普遍测网法实测该公路沿线边坡结构面,分析结构面的组合关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赤平投影结构数据分析软件包”对结构面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结构面二维网络模拟程序进行模拟。结果得到结构面产状和边坡坡面产状关系的统计图和二维网络模拟图。结论清连公路结构面组合关系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结构面参数研究对边坡稳定性评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四川锦屏Ⅰ级水电站坝区岩体结构弱面(带)实地调查、测绘资料,对结构面类型,主要结构面分布特征、形态特征及结构面隙间物质结构和物理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为坝区岩体分类、质量评价、各类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坝区高陡边坡变形破坏及稳定性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受应力约束的平面弹性体的拓扑优化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研究在给定外载和支承的条件下平面弹性体的拓扑优化,要求得到厚度均匀、使用材料最省且每一点都满足应力约束的弹性膜。在分析拓扑优化的特殊困难后,提出修改的满应力方法求解这一问题,使得设计空间在迭代过程中不变。文中的数值结果说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算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结构面发育程度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的影响,以甘肃北山算井子地段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地表岩体节理和断层几何特征,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获得节理产状、密度、间距、迹长和断层产状、断裂带宽度和断层泥厚度等统计数据,提出多尺度结构面综合评价指标来评价岩体结构面发育程度。结果表明:BS22和BS23钻孔周围分别发育4个和5个节理优势组,节理产状服从正态分布;BS22和BS23钻孔周围岩体节理平均中点面密度分别为0.037 m-2和0.035 m-2,平均迹长分别为20.38 m和17.39 m;解译出断层F1产状为35°∠85°,延伸长度为4.49 km; BS22钻孔周围岩体结构面发育程度更低,更适合作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建造场址。  相似文献   

15.
岩体由岩石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结构面强度模型对岩体稳定性分析起着决定性影响。本文详细探讨了Barton-Bandis准则在岩体结构破坏模式判断中的应用。首先,推导了当结构面服从Barton-Bandis准则时,结构面屈服时倾角的取值范围,提出了结构面屈服的判据,并采用数值模拟法验证了理论推导结果的正确性;基于理论推导的结果,并假定岩石服从Mohr-Coulomb准则,提出了一种岩体结构破坏模式的快速识别方法,将岩体结构破坏分为“不发生破坏”、“沿结构面发生破坏”、“沿岩石发生破坏”和“同时沿岩石和结构面发生破坏”四种模式,并验证了该识别方法的正确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工程实践的岩体结构破坏识别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结构面特性对于岩体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锯齿型结构面的强度和变形特征,利用数值计算软件建立了三维结构面岩体试样的计算模型,采用界面单元模拟结构面特性,得到结构面在正应力和剪应力作用下,结构面剪切强度与起伏角的关系、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剪胀效应.结果表明,结构面起伏角对内摩擦角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黏结力的影响程度;相对法向位移与相对切向位移关系曲线明显地随法向应力大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的起伏角和正应力状态下,法向位移和剪切位移之间均符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南堡沙河街组硬脆性泥页岩是典型的井壁易失稳地层,钻井过程中,井壁垮塌、漏失现象频发。目前,针对页岩井壁失稳现象,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面影响下的井壁垮塌。然而,实际钻井过程中,由于泥页岩层理、裂缝等结构面发育,导致地层漏失明显,严重制约了安全高效钻井。因此,本文基于室内力学实验,考虑页岩结构面发育特征,融合页岩沿基体破裂、沿层理或裂缝破裂及沿裂缝扩展等多类漏失机制,构建了一种新的硬脆性泥页岩地层漏失压力预测方法,明确了地层漏失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层理与天然裂缝作为典型弱结构面,是硬脆性泥页岩地层漏失的主要控制因素。相比较均质地层,结构面发育的页岩地层漏失压力明显降低,安全井眼轨迹方位减少,钻井难度增大。此外,受弱结构面影响,难见沿基体的破裂漏失现象。漏失优先出现在天然裂缝面,天然裂缝对漏失影响强于层理面。研究成果可为硬脆性页岩地层钻井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对实现页岩地层安全高效钻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剪切实验,分析讨论了锯齿状结构面剪切破坏后,在其残余剪切力卸载过程中法向压应力的变化规律,并根据结构面受剪前初始法向压应力的不同而将剪应力—残余法向应力曲线(即τ—Δσ_n曲线)分为Ⅰ型、Ⅱ型两类,从而进一步揭示了结构面在约束剪胀条件下的剪切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桥结合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张恒平(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南京210018)60年代初,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根据当时国内经济情况与施工技术水平,提出了具有造价低、用钢量省、预制程度高、施工简便等优点的少筋微弯板工字型组合梁桥,一度时...  相似文献   

20.
含有软弱结构面的岩体非线性边界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符合莫尔库仑准则的Goodman节理单元模拟岩体中的软弱结构面,给出了非线性分析方法,并针对多子域问题,采用了一种有效的分块求解技术,使得大型复杂的工程问题可用微机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