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练慧萍  刁淑华  谢乙明 《全科护理》2016,(29):3057-3059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留置PICC的病人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穿刺次数、制动时间及PICC置管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D-二聚体(DD)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血栓(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ICC置管病人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管理能够减少VT发生,延长PICC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集束化护理在脑炎颅内高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2例脑炎颅内高压需要PICC导管维护的病人进行集束化护理作为观察组,将28例PICC导管维护的脑炎颅内高压病人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问卷调查及使用统一PICC导管维护单记录分析导管感染、导管堵塞、血栓形成、穿刺局部皮肤过敏等并发症发生影响。[结果]PICC置管脑炎颅内高压病人接受集束化护理后导管感染、导管堵塞、血栓形成、穿刺局部皮肤过敏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集束化组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PICC置管脑炎颅内高压病人维护中有显著优势,降低导管感染及导管堵塞、血栓形成、穿刺局部皮肤过敏的发生率,增加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肺癌PICC相关性血栓高危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肿瘤内科2015年9月—2017年10月行PICC置管的76例肺癌相关性血栓高危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PICC症状性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肺癌相关性血栓高危病人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采用集束干预策略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后ICU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197例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同期实施常规护理的ICU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178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发生时间、不同部位置管率、病人住院时间及院内花费情况。[结果]观察组股静脉置管率低于对照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率高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感染发生时间迟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院内花费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延迟感染的发生,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套餐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与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套餐化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10月—2015年12月)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ICU病人100例为对照组,实施后(2016年1月—2016年3月)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ICU病人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护理,观察组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与维护套餐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和发生时间、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干预后CRBSI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CRBSI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推迟(P0.05)。[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与维护套餐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推迟发生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刘友花  彭莉贞  曾嫔嫔  熊艳 《全科护理》2012,10(19):1818-1819
[目的]探讨一对一视频指导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院外维护中的应用。[方法]将78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携带PICC出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一对一QQ视频指导方式进行PICC院外维护,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PICC院外维护。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和PICC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对一QQ视频指导方式进行PICC院外维护,可减少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性健康宣教在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方法]将274例PICC置管维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2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健康宣教后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宣教后PICC置管期间导管外移、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健康宣教可有效减少病人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集束干预策略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后ICU 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197例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同期实施常规护理的ICU 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178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发生时间、不同部位置管率、病人住院时间及院内花费情况.[结果]观察组股静脉置管率低于对照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率高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感染发生时间迟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院内花费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ICU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延迟感染的发生,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肿瘤科行PICC置管术并进行导管维护的病人2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PICC置管术后采用常规护理预防PICC相关血栓,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PICC相关血栓,观察两组病人PICC相关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相关血栓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16%)。两组共发生PICC相关血栓20例,其中7例(35%)出现明显血栓的临床症状,13例(65%)无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地预防PICC相关血栓,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王楠  翁莉 《全科护理》2014,(14):1261-1262
[目的]观察集束化干预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将85例行PICC置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集束化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异位率、堵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能有效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延长患儿置管时间、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血液肿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血液肿瘤病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12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病人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集束化干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留置导管时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在拔除管道时取导管末端进行细菌培养,了解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EBSI)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病人的 CEBSI 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4%、6.3%,20.3%、4.7%,两组的满意率分别为82.9%、9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血液肿瘤病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采用集束化干预后,减少了病人感染的几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控制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使病人能安全留置管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集束化管理预防肿瘤病人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效果。[方法]将肿瘤科的183例PICC置管病人按置管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行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0.11%,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可有效预防肿瘤病人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建立病人俱乐部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带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440例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病人俱乐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认知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两组病人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加入病人俱乐部后ESCA总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得分高于加入前(P0.05);观察组病人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置管病人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PICC置管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许妍 《全科护理》2014,(20):1882-1883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减少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120例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取循证护理,对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PIC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29%和48.27%,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金琳  许阳子  李泳  高琼  刘影霞  潘汝梅 《全科护理》2013,11(14):1288-129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9例行PICC置管及管道维护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09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PICC临床路径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结果]观察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临床路径应用在肿瘤病人PICC护理中可减少PICC并发症、提高PICC健康教育效果及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赵密桃 《全科护理》2011,(4):366-367
[目的]系统性健康宣教在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方法]将274例PICC置管维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2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健康宣教后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宣教后PICC置管期间导管外移、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健康宣教可有效减少病人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黄育玲  梁仁瑞  吴丽  王翠连 《全科护理》2012,10(29):2692-2694
[目的]探讨家庭自我护理应用于白血病病人化疗间歇期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白血病病人98例,均留置PICC,在化疗间歇期根据病人及家属自愿的原则分为家庭自我护理组(50例)和返院护理组(48例),对两组病人进行操作示范、培训及相关的教育,跟踪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PICC导管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两组导管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病人及家属进行规范培训后在化疗间歇期采用家庭自我护理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化疗间歇期肺癌病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两种护理方式的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的观察,明确病人出院后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居家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留置PICC导管的肺癌病人102例,在化疗间歇期采取居家护理和首诊医院护理两种护理方式,由病人自愿选择护理方式并进行相应分组,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教育及培训,跟踪观察5个月,比较两组PICC导管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两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出院后与医院沟通咨询问题及专职护士询问指导病人的电话次数亦无差异(P>0.05);PICC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病人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两种护理方式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均无差异.说明对病人及家属合理培训后,病人在化疗间歇期可以根据PICC导管护理要求自行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张华苑  简怡娜 《全科护理》2013,11(23):2162-2163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的循证护理措施。[方法]将150例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病人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置管病人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可以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为病人提供科学、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邵春燕 《全科护理》2013,(25):2366-236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38例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作为对照组,43例行PICC置管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后焦虑及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出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置管后焦虑及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减轻PICC置管病人焦虑、疼痛以及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