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测量门静脉压力来评估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发生出血风险的可行性及判断出血风险的门静脉压力参考值、是否行预防性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的门静脉压力参考值。方法临床确诊的40例乙肝后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自发性出血患者在行 TIPSS 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中测量门静脉的压力;对临床确诊的40例乙肝后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未发生出血的患者在行预防性 TIPSS 及经皮经肝穿刺测量门静脉压力;对2组间的门静脉的压力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出血组门静脉压力为(41.97±5.12)cmH 2 O,未出血组压力为(33.44±7.79)cmH 2 O,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门静脉压力>37.45 cmH 2 O 可作为行预防性 TIPSS 的参考依据之一。结论通过经皮经肝穿刺测量门静脉的压力,可评估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出血的风险,通过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压力测量可作为是否对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尚未发生出血的患者行预防性 TIPSS 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经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食道胃底静脉、腹水的变化,观察术后肝性脑病、复发出血、支架再狭窄等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及即刻止血率100%,门静脉压力术前(44.7±3.5)cmH2O,术后(23.6±3.8)cmH2O(P<0.01),门静脉主干直径术前(1.64±0.035)cm,术后(1.27±0.047)cm(P<0.01),脾静脉直径术前(1.26±0.027)cm,术后(0.95±0.023)cm(P<0.01)。肝性脑病发生率13.6%(19/140),腹水好转率89%(65/73),术后12个月复发再出血8.6%(12/140),支架再狭窄15.7%(22/140)。结论 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有效方法,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3.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1,自引:10,他引:21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0例(24例为食管静脉套扎及硬化治疗术后再次出血;6例为消化道出血未行内镜治疗者)。电视透视下取右腋中线或剑突下方穿刺进入门静脉分支。用弹簧钢圈、无水乙醇和明胶海绵栓塞食管胃底静脉。2例栓塞后门静脉内留置导管-药盒系统行区域性药物灌注治疗。结果30例患者胃冠状静脉超选择插管、栓塞全部成功。胃短静脉超选择插管栓塞成功率90%。27例患者术后得到随访,随访2~18个月。17例患者术后胃镜复查显示胃底曲张静脉完全消失者13例,明显改善者4例。2例于栓塞术后1周、2个月再出血,再次栓塞后无再出血。2例门静脉留置药盒行区域性中西药物灌注者治疗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下降10cmH2O(1cmH2O=0.098kPa)和8cmH2O。结论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创伤小、止血效果肯定,在急诊止血方面更具优势,应该成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经留置药盒行门静脉区域性中西药物灌注治疗肝硬化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肝内门体内支架分流术与部分脾栓塞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的比较310013杭州解放军第117医院马炬明陈达伟陆雪华盛玉才吴锦章施红余秀华朱松英关键词高血压,门静脉;肝硬化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75.2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内支架分流术(TIPSS)与部分...  相似文献   

5.
经颈静脉行肝内门体分流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表现之一,可引起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及患者生命.经颈静脉行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与双囊三腔管压迫、药物及内窥镜下注射硬化剂等止血方法相比能降低门静脉压力,具有创伤小,适应症广、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颈静脉行肝内门体分流术围术期护理钟金莲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常见重症之一。临床上常采用双囊三腔管压迫,药物及内窥镜下注射硬化剂等方法止血,均不能降低门静脉压力,行外科手术如·断流或分流术)虽能使门静脉压力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portography,MSCTP)在门静脉高压症个体化治疗术前评估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8-01~2011-05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CT门静脉成像并手术治疗患者61例,手术治疗前均依据MSCTP检查并结合肝功、凝血功能等情况,分别进行了内镜下治疗、脾切除或介入脾栓塞术、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肝内门一腔静脉分流术、外科的断流、分流、联合断分流术。结果:61例全部显示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100%),伴胃冠状静脉曲张45例(73%)、伴脾肾静脉分流7例(11%)、伴胃肾分流15例(24%),分别经内镜、介入造影、外科手术中证实。结论:MSCTP可无创性地显示门静脉及其侧支循环的形态、分流方式和程度,对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入断流术后门静脉动力学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介入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方法:对106例介入断流术病人术中测门静脉压力,术前及术后检测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及相关指标。结果:术后自由门静脉压(32.98±7.20cmH2O)较术前(38.44±7.40cmH2O)明显降低,平均下降14.20%,术后1周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分别为797.11±309.55ml/min、643.40±304.58ml/min、737.18±258.00ml/min)较术前(分别为993.53±409.92ml/min、900.41±317.83ml/min、807.90±287.98ml/min)明显下降,而后逐渐回升,术后半年门静脉血流量(840.99±331.46ml/min)较术前无显著差异。结论:介入断流术即胃冠状静脉TH胶栓塞 部分脾动脉栓塞能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及门静脉血流量,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高海拔地区因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引起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08年12月对18例因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患者行急诊TIP治疗。结果:18例TIPS手术全部成功,治疗后门脉压力明显下降,止血效果显著。结论:TIPP治疗高原地区因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引起的大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肝癌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88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TIPS术病例中,36例术前伴有肝癌(4.06%),ChildA 级9例,B级11例,C级16例。31例患者术前已行至少2次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TACE),癌肿已被较好控制。5例患者为急诊TIPS。肝内肿块经由增强CT确认不在穿刺分流道33例,3例居常规穿刺分流道。前者采用经典TIPS方法,后者采用经腔静脉避绕法向门静脉分支穿刺。结果 36例合并肝癌的TIPS分流道建立均获成功。静脉曲张出血及腹水得到的有效地控制。27例肝癌患者用TACE及经皮无水乙醇病灶注射已有效控制,平均术后生存率4.5年。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同时伴原发性肝癌患者TIP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监测和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顽固性腹水患者TIPSS术前后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变化。材料与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行TIPSS术的56例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与33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前后的空腹外周静脉,门静脉及肝固有动脉血中AT-Ⅱ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 TIPSS术前的门静脉AT-Ⅱ水平为最高,依次高于肝静脉,外周静脉,对照组的外周静脉及肝固有动脉,P<0.01。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顽固性腹水患者TIPSS术前AT-Ⅱ水平较高,尤其TIPSS术中肝内门静脉穿刺所取血样AT-Ⅱ水平最高;而术后的AT-Ⅱ水平则明显降低。这可能是肝硬化门脉高压顽固性腹水患者行TIPSS术后腹水消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早已为人们熟知,近年来发现门脉高压致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也较高。收集经胃镜检出的门脉高压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78例及非门脉高压病人胃粘膜病变959例胃镜检查资料作对照性分析。以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与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治疗8例反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肝硬变门脉高压症(CPH),术中使用8~10mm金属内支架在门静脉和肝静脉之间形成人工通道,达到降低门脉压力、防止上消化道再出血、缩小脾脏、减少腹水的目的。TIPSS术后,症状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或明显改善。笔者认为:TIPSS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降低门脉压力的非手术疗法,具有疗效确切,创伤性小等优点,因此,应成为治疗CPH消化道大出血的首选方法、同时对Child分级较好的中早期CPH患者也可以起到预防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经颈内静脉置管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tentShuntTIPSS)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材料和方法:199308~199604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DopplerUltrasoundCDS)对14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TIPSS治疗患者,监测手术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X线门静脉造影、门静脉测压对照比较。结果:TIPSS术后支撑管通畅组和支撑管狭窄或栓塞组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均有明显改变。结果:应用CDS监测TIPSS术后门脉系和分流道血流动力学变化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院自1993年11月至1994年4月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5例。其中4例穿刺成功,1例失败,1例于术后2月余复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手术后出现一过性肝性脑病症状。门静脉压力从术前35.5±3.3cmH_2O降至术后的24.3±4.5cmH_2O,术后测压显示门腔静脉压力差为8.4±0.7cmH_2O。术后1个月食管钡餐随访,食管静脉曲张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作者认为: TIPS操作较外科手术简便,适应证广,降低门脉压力可靠,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此外,内支架的选择对防止TIPS术后分流道狭窄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14例,成功12例。术后食道静脉曲张明显减轻乃至消失、门脉主干血流速度显著增加、门脉压力平均下降1.48kPa、血小板有所升高、白细胞变化不大、脾脏体积缩小30-60%。本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TIPSS创伤性小,降低门脉压可靠,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此技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了解肝静脉与门静脉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 (TIPSS)术后肝脏血流灌注的变化.资料与方法 对15例行TIPSS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分别于手术前2天和术后1周行螺旋CT单层肝脏动态增强扫描,比较手术前后肝脏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 TIPSS术前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量(HAP)、总肝灌注量(TLP)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分别为(0.58±0.23) ml·min-1·ml-1、(0.14±0.13) ml·min-1·ml-1、(0.72±0.17) ml·min-1·ml-1和(24.0±10.2)%;TIPSS术后则分别为(0.15±0.04)ml·min-1·ml-1、(0.28±0.05) ml·min-1·ml-1、(0.43±0.07) ml·min-1·ml-1和(64.1±13.9)%;TIPSS术前后肝功能、血氨、门静脉自由压(PFP)等指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螺旋CT灌注成像能客观评价肝硬化门脉高压症TIPSS术前后肝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采用Fluency自膨胀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资料与方法 对20例患者采用Fluency自膨胀覆膜支架行TIPS及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18例成功建立分流道,2例因严重并发症未成功.结果 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术前平均门静脉压梯度(27.11±4.86)cm H2O,术后平均门静脉压梯度(17.13±3.81)cm H2O,控制出血近期有效率为100%,再出血率为16.7%.术后血像明显改善,上消化道出血停止,腹水吸收明显.结论 采用Fluency自膨胀覆膜支架行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电子束CT血管造影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电子束CT血管造影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3mm薄层连续容积扫描,使用MIP和SSD三维血管重建。结果:食道下端静脉曲张9例,胃底贲门静脉曲张13例,肝门静脉曲张6例,脾门处脾静脉扭曲扩张11例,2例脾肾静脉自发分流,3例附脐静脉开放,2例肝硬化合并肝癌。结论:电子束CT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重建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对TIPSS手术的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经颈内静脉置管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材料和方法:1993-08-1996-04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40例肝化门脉高压症行TIPRSS治疗患者,监测手术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X线门静脉造影,门静脉测压对照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