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晓昕  陈娟 《东北水利水电》2021,39(8):34-36,42
水库的生态补水泄放在保障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需求、改善河道水环境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以伊通河流域为例,根据流域特点,搜集并整理主要控制断面及生态环境需水量.根据生态环境用水需求,确定新立城水库为伊通河流域参与应急补水的水库,并根据水库生态补水调度原则,制定水库生态补水泄放方案,为伊通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河道水环境的改善提供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2.
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模式研究Ⅰ——修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量不足、水质恶化及河流天然形态遭到破坏,海河流域大多数平原河流生态健康受到相当程度破坏.因而,对它们进行生态修复,需要建立相应生态修复模式体系对其进行指导.文中总结了现有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从中筛选出13种适宜于海河流域的修复技术.依据功能不同,将其分为水量调整技术、水质净化技术和生境改善技术3类.在此基础上,从影响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健康的关键因素--水量入手,综合考虑河流水质与生境现状,提出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模式体系.该体系包括4种修复类型(即管理保护、直接修复、补水修复和生态系统替代)和9种修复模式.  相似文献   

3.
普化水库是漆水河流域上游规划拟建水库,是麟北矿区开发建设及麟游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水源工程,位于流域已成羊毛湾水库的上游,水库建设会对羊毛湾水库造成一定影响。从羊毛湾水库入库水量、城镇生活、农业灌溉供水量及保证程度变化情况等方面分析,拟定三种方案,从不同角度分析普化水库建设对羊毛湾水库供水影响,提出冯家山水库向羊毛湾补水的解决途径。为下一步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调控方法和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调控的系统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影响下的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及水华监测、模拟及调控方法及关键技术,包括流域水环境监测评估与水华预警系列技术,大型水库多维、多场耦合富营养化模拟系统,以及改善河道型水库支流库湾水温层化进而抑制水华暴发的调控方法等,以期为抑制河道型水库支流库湾水华暴发、改善水库水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十三陵水库流域降雨与水库补水、水质、防渗措施以及当前水库水政执法和工程管理措施等现状,分析了水库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了采取工程手段加大天然来水入库水量、通过补水改善水质、实施滩地整治、加强对库区内经营户管理以及与地方政府协作管理水库等措施,为进一步提升水库水环境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筑坝河流域人类活动与库区水质的响应关系,以平寨水库为例,选取子流域、河流缓冲区及监测点圆形缓冲区三种尺度,基于2017年Landsat8 OLI遥感影像解译结果所反映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结合实测监测点水质指标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及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筑坝河流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库区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三种尺度上,土地利用结构与库区水质都有显著相关性,河流缓冲区和子流域尺度相关规律基本一致,但与圆形缓冲区尺度相关规律差异较大;(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对水质的影响存在尺度效应,不同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源"与"汇";(3)土地利用相对合理指数R与水质指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地利用结构越合理,越有利于减少土壤侵蚀,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就越低。  相似文献   

7.
招远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60余条,共分11条流域,其中属渤海水系的10个流域,属黄海水系的一个流域。建国以来,该市共兴建水库、塘坝1418座,总库容2.5亿m~3,兴利库容1.6亿m~3,防洪库容0.9亿m~3,控制流域面积1250km~2。其中,中型水库3座,分别是城子水库、金岭水库和勾山水库。小(一)型水库30座,小(二)型水库193座,塘坝1192座。小水库的数量在全省各县(市)位居第一。这些工程遍及全市,星罗棋布,在防洪、灌溉、城乡供水和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态需水不足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有效保障河流生态需水,构建了基于多水源的河道月尺度生态补水目标优化模型,并以滇池流域的宝象河为例,开展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宝象河生态需水量为0.37亿m~3/a,以基本生态需水量为主,占比为94.3%,且具有显著的年内变化特征,因此生态补水应当考虑到比年更小的时间尺度;②在无补给和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两种情景下,宝象河无法满足生态需水的水量和水质要求,必须配合外流域调水;③多水源优化后,最优的再生水补给量和调水量分别为0.24亿m~3/a和1.37亿m~3/a,当前再生水补给在部分月份过剩(10月份),不利于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④河流水质达标能够降低98.6%的生态补水,水质是影响生态补水优化配置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基于和谐理念水库调度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水库调度方式对河流健康的环境影响主要有:改变河道形态、拦水拦沙影响上游与河口环境、阻隔河流系统的空间联系、影响流域陆地水文条件、库岸滑塌、影响地下水和流域的水质、改变流态影响水温和加剧污染等。对河流健康的生态影响主要有:减少流域生态物种、威胁河口湿地上的生态物种、阻隔鱼类洄游路线、影响水生物的生命周期等。提出了和谐理念水库调度措施:实施水位优化调度、分层分段泄水保障水质、结合防洪适时适量泄水改善库内水质、分层放水以消除水库下游水温异常、人造小洪峰以满足下游生物繁衍需求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饮马河流域石头口门水库还原计算,组成天然径流系列,采用不同方法对石头口门水库生态流量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各个月份生态环境需水量,提出了河流生态补水方案及水库的补水方案。分析成果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河流进行生态补水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相似流域确定生态环境流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新疆皮山河流域自然地理、气候、水系、河流概况、降雨、径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年内分配、年际变化、洪水特征、泥沙、水质等进行了分析,以找出本流域频发生洪水(包括水库溃坝型洪水)灾害的原因,研究皮山河流域的水文特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青狮潭水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青狮潭乡,是一座以城乡供水、农业灌溉、防洪、漓江旅游补水和发电等功能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总库容6亿m~3,水库流域集雨面积474km~2。青狮潭水库灌区于1960年7月建成投入运行,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79km~2,总土地面积984km~2。青狮潭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城市高度建成区河道水质改善方法,以深圳市宝安区铁排河为研究对象,基于各河段的特征差异,计算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水库最小下泄生态流量及再生水和雨水的潜力资源,在保障水量及水质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生态补水措施。研究表明:在以铁岗水库最小下泄水量为基础的前提下,铁排河各河段的降雨不能满足生态环境需水量,只能作为间歇补水,固戍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可作为常态性水源;城市高度建成区的河段雨水补水宜采用人工调蓄及物化处理,在可利用空间较大的河段可采用生态调蓄净化雨水,以此削减入河污染浓度。生态砾石床、生态浮岛及水下森林的构建均能改善水环境生态系统,保障生态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高湖是浙江浦阳江流域重要的蓄滞洪区,改造后将形成面积359.28万m2、容积606.8万m3的中型城市湖泊。但建成后的高湖湖区清水量不足,在生态系统构建初期有必要采取补水活水方式来保持高湖水质。生态补水方案根据不同水源水量、水质的特点,提出由浦阳东江和开化江联合补水,石壁水库、陈蔡水库作为应急水源;并充分利用水源的水位和水质情况,提出自流与加压、预处理与直引多种组合补水方式;生态补水采用环湖管网的方式配送到沿湖8个补水点,实现定点精准补水。通过多水源、多工况的生态补水方案,可有效减少死水区,提升湖区水质,并节约了大量的运营能耗和净水费用。高湖水质在运行初期可保证大部分区域水质达到Ⅳ类及以上。  相似文献   

15.
筑坝的河流生态效应及生态调度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大坝建造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通道阻隔、水库淹没、径流调节、水温变化等,探讨了大坝建造对河流水文特性、化学特性、通道作用等生态功能的影响方式,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对于已建工程可通过水库运行调度方式的调整,减缓其生态影响。主要措施包括:结合河道及流域的生态保护目标采取不同的调度措施,保证合理的下泄生态流量;采取联合调度方式保持水库及下游水质;采取人造洪峰保护水生生物及鱼类资源;对湿地、湖泊进行人工补水等。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河道水质改善的方法,以淮安市渠北运西片区为例,统筹分析流域内水文、地形、地貌、人口等因素,分析计算流域内6条主要河道COD_(Cr)及NH_3-N产生量及入河量,利用水质模型分析计算了流域内水质关键点,结果基本能够模拟渠北运西片区内河道水质演变规律。针对不达水质目标要求的4条河道进行生态补水方案调度研究,确定最优生态补水流量等关键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关城大沟补水流量1.5 m~3/s,团结河补水流量6.5 m~3/s,古盐河补水流量5 m~3/s,沿总排河补水流量1.5 m~3/s。计算结果表明:可满足淮安市渠北运西片区水质目标要求,进而实现河道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7.
1 基本概况 产芝水库位于胶东地区最大河流大沽河的中上游,控制流域面积879km。 该库1959年9月建成,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城市供水、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 流域内已建的中小蓄水工程共有99座,其中中型水库两座(勾山、城子),小(一)型水库有14座,小(二)型水库有83座。勾山、城子水库与产芝水库之间还建有小(一)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54座,总控制流域面积147.73km。 产芝水库于1959年5月设立水文站,自1961年  相似文献   

18.
杨家水库供水范围内城市、农村生活、生态和农业总用水量超出了水库坝址处河流的来水量,需要从“引大济湟”北干渠一期工程补水,实施调节后才能保证水库的供水量.根据上水磨沟流域水资源状况,就北干渠一期工程向杨家水库补水进行了水源论证.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唐山市水环境保护范围包括滦河流域,沙、陡河流域,还乡河流域,北三河流域,共有河流70多条,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152座。全市正常年份可用水量31.86亿m^3,2006年污水排放量3.8909亿m^3.其中工业污水2.8473亿m^3.生活污水1.0436亿m^3.近年来.该市不断加大水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滦河、还乡河、沙河、陡河、蓟运河等主要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汾河流域是山西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重要农业产区,也是全国的主要能源基地分布区域,该流域目前面临严重的水生态问题,而生态补水是改善水生态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定量评价生态补水对流域水质与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本文构建了汾河水质水量联合模拟平台,以污染源负荷和生态补水配置情景为基础,考虑2种不同补水方案,评价了汾河干流30个主要断面的水质状况与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现状水资源条件下汾河COD和氨氮容量分别为2.67万和0.14万t/a;生态补水方案可有效改善水质,低生态补水方案补水2.5亿m3,由于考虑了生态需水,对水环境容量影响不大;高补水方案补水3.9亿m3,可相应提高汾河干流COD8%和氨氮12%的水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