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胰岛功能逐渐衰退,而且长期口服降糖药存在继发性失效的问题,使很多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但多次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不易被老年患者接受,且存在低血糖的风险。甘精胰岛素为一种新型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作用持续24h,平稳降糖,无峰值,适合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情况.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佳59例;依从性差41例.依从性差的原因依次为注射胰岛素太麻烦(41.5%),没有不适症状可以随意减量胰岛素(22.0%),注射胰岛素是否成瘾(17.1%),经济上难以承受(7.3%),年纪大经常错过或忘记时间(7.3%),其他(4.9%).结论 医护人员对不同文化层次老年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于海芸 《吉林医学》2009,30(19):2337-2338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诺和龙合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甘精胰岛素与诺和龙联合治疗方案的4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5~84岁)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中有36例最终使用甘精胰岛素加诺和龙联合治疗方案,获得满意血糖控制,较少出现低血糖。结论:甘精胰岛素与诺和龙联合治疗的方案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高龄老年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方便的治疗方案,低血糖发生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4.
刘金锁 《海南医学》2007,18(12):78-79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适应症患者的治疗原则及疗效观察.方法 将80例有胰岛素治疗适应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将40例作胰岛素治疗组,另40例作口服降糖药治疗组,对照观察3个月.结果 对有胰岛素治疗适应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可显著减少临床并发症及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和单纯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既往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和单纯胰岛素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测定FBG、2hPBG、TG、TC和HbA1c。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在FBG、2hPBG和HbA1c方面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用量方面,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短期内可降低血糖,并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6.
杨彬 《广西医学》2003,25(12):2406-2408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老年糖尿病患服用控释片,对照组老年糖尿病患28例服用速释片,两组均测试服药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并进行组内、组间对比。结果:控释片及速释片均有较好的降糖效果,而控释片可以增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但不增加血胰岛素。结论:格列吡嗪控释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香 《当代医学》2010,16(13):94-9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方法对38例符合WHO诊断标准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占18.1%。以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未进食为主要诱因,占36.8%。低血糖有效平稳控制时间为(4.04±1.73)天。经及时正确处理未留后遗症。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多样。为了避免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要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病程转归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6月~2007年1月我院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用口服药物治疗,治疗两周后停药,观察分析病程转归。结果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时间短6.3±1.6天,普通组8.3±1.7天,治疗组停药后4周80%不用药物治疗。血糖控制良好,停药后8周75%不用药物治疗。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是对2型糖尿病前期者进行干预的新的治疗方案,可诱导长期的良好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是目前糖尿病治疗的研究热点,我们选择了血糖较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ultiple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MSⅡ)及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观察两种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63例患者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0%。2型糖尿病具有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缺陷的双重机制,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β细胞功能已丧失50%左右,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导致体内胰岛素不足,所以大部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需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目前,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并且每年以0.1%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首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的认识及焦虑情况调查,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56名首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问卷形式调查胰岛素治疗相关知识的认识,并用SPSSⅡ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焦虑总分与国内正常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付费间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焦虑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51%患者对胰岛素缺乏基本认识,认为胰岛素治疗意味着病情加重;63%患者不愿意一辈子都打针,对胰岛素注射表示担忧;近30%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影响社交.结论:首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充分认识到首次接受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影响,消除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误解,及早接受胰岛素治疗,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且空腹血糖(FBG)水平≥12.6mmol/L,拟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前后的健康教育及远期随访指导,分析接受健康教育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的认同性和顺应性。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认同性和顺应性明显有所改善,表明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将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进行诺和锐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A组,CSⅡ组)、诺和锐联合诺和灵N(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每天多次皮下注射治疗(B组,MSⅡ组)和诺和灵30R每天2次预混胰岛素注射治疗(C组),比较治疗3d后血糖达标率、2周后血糖控制水平、日均胰岛素用量、餐前胰岛素总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探讨3种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结果:A组患者治疗3d后血糖达标率,2周后血糖控制水平,餐前胰岛素用量均优于其余2组(P〈0.01)。提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快速、稳定、理想控制血糖的作用,且安全性好。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诺和锐可较快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抗炎症和保护β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对46例初诊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两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由HOMA模型计算的HOMA-β、HOMA-IR等。结果两周的强化治疗显示出确切的降糖效果,出现了明显增加的胰岛素、C肽分泌值,HOMA-β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HOMA-IR、胰岛素注射量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且以上现象在年龄小于35岁患者中更显著。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具有显著改善炎症状态和恢复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赵家慧  刘峰  薛颖  曹丽华  胡爱萍 《吉林医学》2011,(34):7239-7240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泵在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分为普通胰岛素组(治疗组)及口服降糖药组(对照组),对比观察了两组血糖变化、肺部感染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患者的有关生化指标,了解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结果:治疗组的血糖控制,肺部感染治愈率,肺部感染的有关生化结果,低血糖发生率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以老年人占多数,降血糖是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治疗的首要措施。胰岛素模拟了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更能平衡、快速降血糖,更适合于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吴晓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5):95-96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r12DM)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T2DM患者的资料,总结最佳治疗。结果:农村地区他DM发生率较大城市稍低,年龄较大起病,并发症多。治疗方案应加强糖尿病教育和基础胰岛素和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治疗方案较优。结论:农村地区他DM发生率较大城市稍低,起病年龄较大,诊断较晚胰腺功能差,并发症多。治疗方案以糖尿病教育和基础胰岛素加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治疗方案较优。  相似文献   

17.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某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慢性病。糖尿病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并称为世界三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于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分型标准,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或完全破坏,导致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常表现依赖或需要胰岛素的治疗。2型糖尿病其特点是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胰岛素相对不足及胰岛素缺陷,主要并发有胰岛素抵抗,大多数病人表现为肥胖,而肥胖又加重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一般不需要依赖胰岛素的治疗。糖尿病可归属中医消渴症范畴,消渴症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其病机主要是禀赋不足、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但多与血瘀密切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10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疗程均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参数,低血糖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达标,治疗组控制体重指数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检测到低血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较轻微,无1例退出临床观察。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较好地控制老年2型糖尿患者的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胰岛素不仅对治疗1型糖尿病治疗是必需的,而且对治疗2型糖尿病,越早使用胰岛素治疗亦显得十分重要。为观察人胰岛素诺和灵R和动物普通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我院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74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使用预混人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低血糖风险。方法将68例初诊的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预混人胰岛素组(B组),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B组采用预混人胰岛素2次/d,观察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的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在血糖达标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