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生命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在医学领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生物化学理论抽象,代谢反应复杂,使它成为医学科目中较难学的课程之一。如何将深奥难懂的代谢机制、抽象复杂的生化反应转化成浅显易懂、形象具体的生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每...  相似文献   

2.
Liu D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1):807-80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以核酸、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与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为研究核心,其理论与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诸多领域,尤其是遗传、进化、发育、神经及免疫等。医学分子生物学即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进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揭晓生命奥秘的一门学科,是目前飞速发展的,且最具活力的生命学科之一[1]。其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各个领域,并且成为现代医学技术和医学理论发展的基石[2-3]。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技能的操作为目标,为  相似文献   

4.
杜宏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2):148-149
随着近代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逐步深入,医学的各分支学科已愈来愈多地把他们的理论建立在精确的物理学基础及物理学的技术和方法上,在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5.
生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广大生命科学工作从整体、系统、细胞和分子水平深人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在不同研究水平上都取得了可喜进展,而生理学恰恰是阐述生命现象特别是从机能整合的角度来探讨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节的基本理论学科,这就决定了她在生命科学中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生理学知识是生命科学领域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那么,如何发挥生理学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现就以下几点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对300多种疾病有效果,对100多种疾病有特效.针灸开创了非药物治疗的先河.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物理学是研究物体、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精密科学,是人们深入认识生命现象的理论基础学科.医学已从宏观进入到微观研究,而物理学的技术、方法是推动医学入微观察的强大动力.现在就针尖下的场在物质进行生物、物理学探要.  相似文献   

7.
生物化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及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揭示生命现象和本质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包括医学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理论与实验技术与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与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1]。其内容十分丰富,发展非常迅速,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因而成为医学等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课程具有内容琐碎、记忆点多、知识抽象、相对枯燥等特点,这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带来较大难度。生物化学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课程,老师努力教了,但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  相似文献   

9.
《西北医学教育》2017,(6):889-892
基因组学是目前在生命科学中最年轻、最活跃、进展最快的领域。基因组学课程已被越来越多的院校列为生物学和医学专业本科或研究生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西安交通大学于2004年始,培养学生形成从整体上研究生命现象、发现生命现象本质的思想,奠定医学研究基础的目的出发,开设了基因组学课程,供已具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的医学研究生选修。本文就医学研究生的基因组学课程建设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对促进基因组学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是以医学物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研究和解决与医学诊断、治疗以及人体基础研究等相关问题的交叉学科。其教学任务是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医学影像的物理学基础,为医学图像诊断提供物理学依据。针对医学高专  相似文献   

11.
提高医用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越来越广泛地采用物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光学显微镜、放射性同位索、电子显微镜、激光、超声波、红外技术等在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都说明:物理学对阐明生命现象和医学研究、诊断和治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医用物理学是医学的一门主要基础课,而物理实验是学好医用物理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医学物理学理论是医学生认识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基础。物理学所提供的理论、技术、仪器为医学的研究、疾病的预防及诊断治疗等提供了技术服务,所以物理学是生命医学的基础课。  相似文献   

13.
在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愈来愈广泛地采用物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光学显微镜、放射性同位素、电子显微镜、激光、超声波、红外线技术等在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都说明:物理学对阐明生命现象和医学研究、诊断和治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医用物理学是医学的一门主要基础课。而物理实验是学好医用物理学的重要环节,如何上好物理实验课,我体会到:  相似文献   

14.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生物化学越来越多地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也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1]。生物化学是医学教育的一门理论与技术紧密结合的重要基础课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的理论是深入认识生理过程和病理过程等生命运动的基础,物理学所提供的理论、技术、仪器为医学的研究、疾病的预防及诊断治疗等提供了技术服务,这是物理学与医学的密切关系。所以物理学是生命医学的基础,这就确定了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所以在教学中,不但教师要明确物理学的作用所在,还要让学生明确医护专业人员学习物理学的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医用物理学的教学改革作了如下尝试。1授课计划的改革授课计划制约着课程的进度。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问题,因此在计划中应避免平均主义。对于在物理学中起…  相似文献   

16.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前沿学科,更是医学和生物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它所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包括生物的分子结构特点、物质代谢的规律和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和该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等[1]。随着生命科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生物化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中进展迅速的重要学科之一,其理论和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各学科领域,成为推动各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2]。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和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来华学习医学的外国留学生日益增多,我校自2007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至今已有五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来自巴基斯坦。他们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均与我国不同,这使得其个体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与我们有所差异。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对留学生教学不同于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都具有极大的探索价值[3,4]。  相似文献   

17.
医学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科学-21世纪的中心科学,而解剖学是医学院校的重点公共课之一,他的教学改革对培养高质量的医教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从学科角度来看,医学解剖学兼有承前启后的作用[2]。医学与其他生命科学的发展已经全面进入分子水平,许多生命现象、发病机理及药物作用都从分子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基础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命现象有关的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医学与物理的联系日益密切,对医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但是物理学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物理课程的设置上也有分歧意见。有必要展开讨论,逐步求得一致。  相似文献   

19.
医学生物化学是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并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与技术已经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呈现迅猛发展的局面,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生物化学实践教学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也对生物化学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化学的实践教学不仅验证生化的基本理论,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还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20.
陈锦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54-55
成人教育临床、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开设医用物理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医学生提供系统的物理学知识,使其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规律、研究方法,为学习现代医学做必要的知识准备。本文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指出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