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室温对家兔体温的影响。方法根据2000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热原实验规程对家兔体温进行测定。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室温的升高,家兔体温筛选合格率也随之升高,在20℃~21℃时家兔体温筛选合格率最低(43%),而在24℃~25℃时筛选合格率最高(71%);室温在22℃~25℃时,家兔体温在38.5℃~39.0℃这一组构成比均超50%。结论不同室温对家兔体温的变化有影响,在进行热原实验前的家兔筛选时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2.
热原检查用家兔正常体温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热原检查用家兔正常体温的动态变化。方法 按照有关规程对热原检查用家兔进行体温测定 ,并采用生物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热原检查用家兔一年中正常体温 5— 7月份与 2— 4月份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二次用兔的正常体温平均值明显高于新兔的正常体温平均值 ,二者温差为 0 0 7℃ ,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热原检查用家兔正常体温随时间和使用状态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药品及生物制品检定所和天津药品检验所的协助下,由我校电机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和仪器专业研制成功的“GJ-ZRE自动热原试验处理仪”成果鉴定会于 1988年12月14日在我校召开。 该仪器实质是一种完成药典热原检查程序要求的高准确度多路测温处理仪。利用家兔做试验,对注射剂药品等的热原(微生物的排泄物及其尸体等)进行测试,以判定药品是否合格。仪器能完成 40路热原试验的测温,比先进的丹麦同类仪器 APT 75的分辨率高一个数量级;准确度高一倍多;仪器软件丰富,是目前国内外同类仪器中功能最完善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仪器达到国…  相似文献   

4.
家兔性别与体温变化对热原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普通级家兔的体温变化范围、雌雄家兔间体温变化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家兔性别是否对热原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方法按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中对热原检测的规定,对实验家兔体温进行测定。结果预检体温结果显示雌性家兔平均体温较雄性家兔体温偏高约0.4℃,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检测实验中由雌性体温波动导致检测结果为复试的与由雄性体温波动引起需复试的比例约为6∶1。结论雌性家兔在基础体温和体温波动幅度上都高于雄性家兔,且稳定性较雄性差。雌性家兔更易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贵州省当前食品安全的整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21年贵州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抽检情况及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结果:2021年全省共完成各类食品监督抽检62897批次,检出1071批次不合格食品,总不合格率为1.70%。抽检涵盖33个食品类别,其中不合格率前三依次是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5.41%)、饮料(5.31%)和餐饮食品(4.08%)。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问题较为突出,不合格项目主要为过氧化值(以脂肪计)、酸价(以脂肪计)和霉菌。从抽检检出的不合格食品中发现,主要食品安全风险是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结论:2021年贵州省整体食品安全状况趋于良好,但也存在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风险,应加强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饮料和餐饮食品等的监督管理,此可作为下一年贵州省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C2S对硬硅钙石型硅酸钙保温材料质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天然石灰和天然粉石英为基本原料,添加了2CaO,SiO2对合成硬硅钙石型硅酸钙保温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2CaO,SiO2加入量的逐渐增多,硬硅钙石型硅酸钙保温材料的烘干收缩率逐渐降低,当添加量由0上升到5%时,制品的烘干收缩率由2.19%降低到0.92%,制品由不合格变为合格;烘干收缩率降低的原因是2CaO.SiO2的加入促进了二次粒子形成。  相似文献   

7.
长期担任我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检测制品质量控制机构负责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原所长李河民是当之无愧的世之大医。李河民是我国著名病毒学专家、疫苗专家,曾担任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艾滋病疫苗研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顾问、《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主编,在我国医药界作了长期具有贡献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PVC及其制品的发展 ,特别是硬制品比例提高 ,2 0 0 0年热稳定剂的消费量将达 7万~ 7.5万t,2 0 1 0年将达 1 1万~ 1 2万t。过去5年中热稳定剂以 7%~ 8%的速度增长。我国热稳定剂行业今后调整产品结构的任务仍相当繁重 :仍应以改造铅盐 ,解决粉尘污染 ,改善操作环境 ,发展无尘复合铅盐为重点 ;限制镉盐 ,保护环境 ;大力发展性能优良的复合型及有机锡类热稳定剂 ,增加其所占比例 ;发展稀土热稳定剂、有机助剂 ,使其结构趋于合理 ,又适合国情。同时要大力节能降耗 ,提高产品综合性能 ,加强管理 ,强化环保意识 ,加强推广应用 ,做…  相似文献   

9.
摘要: 研究了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厚1.8 mm的冷轧硼钢B1500HS的淬火组织、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定了B1500HS钢的奥氏体化加热规程,并采用带冷却流道的V型弯曲模具进行了B1500HS钢的热冲压和纯马氏体钢M1200的冷冲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B1500H钢的热冲压成形零件强度高达1.530 GPa,其型面精度较高且基本无回弹;而M1200钢冷冲压成形所需最大成形力约为750 kN,是热冲压成形所需最大成形力的2倍,且出现了明显的回弹现象,回弹角约为9°.  相似文献   

10.
不论是在人类医学还是在兽医学中,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和传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疫苗以及其他生物制品的生产是一个生物学过程,其本身具有可变性,因此,除了对所有生产程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稳定的生产程序外,还需要利用科学可靠的试验方法,包括动物试验,对其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疫苗的安全和有效。目前动物试验仍是主要质控方法之一,在我国生物制品规程以及欧洲药典和欧共体、WHO和国际兽疫局的指导方针中都以法规的形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家兔对细菌内毒素致热耐受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兔多次使用后是否对细菌内毒素致热产生耐受现象。方法 对家兔进行常规热原试验 ,间隔两天做一次 ,共做三次。每次对同一家兔注射同一剂量的内毒素 ,间隔 15min记录一次温度。结果 第三次家兔升温幅度明显低于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结果。结论 家兔多次使用后对细菌内毒素致热原产生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为考查体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原检测法对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适用性,选取不同厂家共10批供试品,使用体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原检测法,采用加样回收干扰实验考察供试品是否存在干扰。结果表明,大部分供试品在最大有效稀释倍数内,IL-6法干扰实验的回收率在50%~200%,且热原物质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均为合格样品。研究表明,体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原检测法可用于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热原检测。  相似文献   

13.
实验兔的使用次数对热原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实验兔的使用次数对热原敏感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使用次数的实验兔进行试验 ,对同一实验兔注射统一规定剂量的细菌内毒素 ,然后每间隔 30min测量实验兔体温一次 ,共 8次。结果 随着实验兔使用次数的增加 ,其体温升高幅度逐渐降低。结论 实验兔在多次使用后对热原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热原检查是药物注射剂及输注用品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家兔法和鲎试验法。由于两种方法都存在缺陷并受到资源的限制 ,寻找新的替代家兔热原试验方法势在必行。我们对用家兔血浆、人血浆以及THP 1检测热原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其原理是 :分别将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与从健康家兔取出的肝素抗凝全血、健康自愿者提供的人肝素抗凝全血以及THP 1细胞共同孵育后 ,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其产生的细胞因子TNF α和IL 6的释放量 ,作为内源性检测指标来判定内毒素的致热作用。结果表明 :无论兔全血、人全血还是THP 1…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7.4版本A1000S12数字程控交换机No.7信令系统的研究,提出一种实用No.7信令故障测试的方法--局内自环测试.其硬件采用高速率的IPTM(Integrate Package Trunk Module)模块,软件采用直接修改数据库的方法.局内自环测试法比以往使用的MMC(Man machine Command)法方便、省时、省内存,能在没有对方配合的情况下快速地对己方的No.7系统进行故障测试.在实际交换机上已通过验证,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供维护7.4版本的A1000S12数字程控交换机人员参考和直接使用.  相似文献   

16.
报告了稳定剂、螯合剂和活化剂等添加剂以及过氧漂白的基本参数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通过实验证明 ,在过氧漂白中 ,稳定剂、漂白活化剂、螯合剂是必不可少的添加剂 .2 .5 %~ 5 %的硅酸钠、0 .2 5 %~ 1%的硫酸镁、1%~ 2 .5 %的柠檬酸、1.5 %~ 2 .5 %的 OOBS对于过氧化氢释放活性氧起到稳定或活化的作用 ,达到较好的漂白效果 .温度、时间、浓度可以互相补偿 .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细菌致热原是否通过局部感受器——神经反射机制引起发热而进行下列实验:把细菌致热原注入去神经兔耳和完整神经兔耳皮下;把细菌致热原注入事先用奴弗卡因封闭的兔膝关节囊和事先注射生理盐液的兔膝关节囊;分别比较两组动物的发热效应。两部分的实验结果都显示,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表明兔耳去神经或膝关节囊用奴弗卡因封闭,都不影响细菌致热原注射后所引起的发热效应。等提出的“始动反射机制”,在这两部分的实验条件下均不存在。等认为膝关节囊的血液循环贫乏,吸收速度缓慢,但关节囊内注入致热原所引起的发热反应却较强,是神经反射机制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本文作者用同位素~(32)p分别注入兔膝关节囊内和兔耳皮下,比较它们吸收入血的速度,发现兔膝关节囊对~(32)p的吸收速度并不亚于兔耳皮下。作者认为致热原并不作用于局部感受器引起发热,而是致热原从局部或病灶吸收入血后,才通过一定机制发挥其致热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具有Hadamard缺项的特殊幂级数,研究了一类位于$\mathbb{R}^3 $中2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双曲型完备极小曲面族。首先得到如下结果:若$h(z) = \displaystyle\sum\limits_{j = 1}^\infty {{a_j}{z^{{n_j}}}}$是一个具有Hadamard缺项的幂级数,其中,$z \in {\mathbb{C}}$,$j = 1,2, \cdots $,且满足给定的3个特殊条件,则对于单位圆盘 $ \Delta $内的任意发散曲线$ \gamma $,有$\displaystyle\int_\gamma {{{\left| {h''(z)} \right|}^2}\left| {{\rm{d}}z} \right|} = \infty$。同时列举出了满足上述条件的具体的解析函数,其次通过选择适当的Weierstrass表示对,并利用上述结论,构造出了位于$\mathbb{R}^3 $中2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双曲型完备极小曲面族及其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