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损伤并截瘫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并截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及功能康复不甚理想,这是骨科临床棘手的问题。笔者借鉴国内外对脊髓损伤的病理、生化方面的研究结果和内科治疗脑血栓的经验,采用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及术后使用精制蝮蛇抗栓酶并配合中药等为主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并截瘫72例,总有效率85.9%。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脊髓损伤且行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rankel分级、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Frankel分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rankel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FIM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FI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脊柱外伤性截瘫临床治疗仍较困难,大部分病历虽经椎板减压、脊髓探查松解,预后恢复还是不满意。我院自1976年以来。对收治的98例外伤性截瘫病人中的46例作椎板减压、脊髓探查术,术后配合应用蒙药三普勒敖力布治疗,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其结果疗效满意。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例1:包某某,男,38岁,蒙古族,摔跤运动员。1983年摔跤比赛中不慎将头部着地,当即四肢完全不能活动,二便失禁,抬送到医院,拍片诊断为颈椎5~6椎体压缩骨折并脱位Ⅱ°,四肢完全性截瘫,行颈椎椎板切除、脊髓探查、牵引复位。术后常规卧硬板床,给神经营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督脉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的疗效。方法:将57例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督脉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治疗6月后进行Barthel指数及改良Ashworth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55.17%,有效率为8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督脉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下肢活动能力,可明显改善患者肌肉痉挛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2例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术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得到有效缓解,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64%。结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扩大了颈椎管的容积,使颈脊髓获得向后移行的空间,使脊髓前后方均得以减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并分析椎管形态改变与脊髓损伤的关系。方法:均行切开复位AF钉内固定术,并在早、中、后期根据辨证予以中药汤剂治疗。治疗后进行CT、X线检查,测量椎管矢状径、横径、椎管面积和Cobb角,计算椎管狭窄率、椎管侵占率及矢状径与横径之比,并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对不同神经功能状况的椎管形态进行比较。结果:76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未出现驼背畸形及腰痛后遗症,48例不全脊髓损伤患者均恢复正常。脊髓损伤组矢径-横径比值明显小于无脊髓损伤组,横径大于无脊髓损伤组(均P<0.05);脊髓损伤患者中低运动评分组(<25分)与高运动评分组(≥25分)的横径、矢径/横径、Cobb角、椎管狭窄率及椎管侵占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脊髓损伤组椎管狭窄率及椎管侵占率与A-SIA损伤分级及运动评分呈负相关(P<0.01),Cobb角与ASIA损伤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满意;该骨折椎管狭窄率、侵占率及后凸畸形与脊髓损伤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手术在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治疗疗效。方法对45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使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同时进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并进行6个月-2年的随访。结果椎体形态恢复满意,椎管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恢复好,无严重合并症。结论使用椎弓根螺钉能安全有效的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配合椎管彻底减压,使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术后5周Cobb’s角、伤椎高度及运动觉和触觉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植骨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可有效促进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截瘫是指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且脊髓损伤水平以下完全失去功能者。这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伤 ,目前治疗上尚无有效的方法。因为这类患者需长期卧床 ,且并发症多 ,所以做好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至关重要。自 1996年以来 ,我们对 86例外伤性截瘫患者术后进行综合性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五痿汤加减配合针灸对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五痿汤加减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五痿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未出现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传统的中草药(中草药自配制品,简称F.S药)对老鼠脊柱损伤、脊髓横切断并截瘫后的治疗。方法:人为使实验动物脊柱骨折脊髓被横切断后造成外伤性截瘫(一般横断都在T8-12的脊髓组织中),用自行研制传统的F.S药物灌胃治疗。结果:用F.S药物灌胃治疗后截瘫老鼠双后肢恢复行走功能。结论:传统的F.S药物具有治愈外伤性截瘫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并截瘫的治疗。方法:人为的使实验鼠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并截瘫后,用自行研制的传统的F.S药物伤处即手术处皮下肌注治疗。结果:用F.S药物治疗后,截瘫鼠已被横切断的神经再次衔接并恢复其功能,后肢又恢复其跳跃行走活动。结论:传统F.S药物具有传统所说的能治愈外伤性截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一期胸、腰椎结核植骨融合内固定、矫正脊髓前方畸形、脊髓减压、清除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一期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两组术前均进行14d三联化疗药物疗法,观察组进行植骨融合内固定、矫正脊髓前方畸形、脊髓减压、清除病灶疗法,对照组行前后路联合疗法,即后路内固定、前路清除病灶,植骨融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各手术参数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沉变化情况、Cobb角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手术参数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期胸、腰椎结核进行清除病灶前方钛网支撑矫正畸形,可有效避免治疗中内固定及支撑物的并发情况,临床疗效确切,是一期胸、腰椎结核治疗的首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的住院病人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颅骨牵引,甲泼尼龙、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奥美拉唑静脉滴注等对症治疗,根据牵引复位情况及手术耐受情况尽早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同时根据辨证情况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制定的ASIA评分标准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段进行评估,采用SPSS17.0对治疗前后ASIA、FIM评分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时间段评分均有增高,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在急性颈髓损伤的治疗中,能促进脊髓功能恢复,提高病人ASIA、FIM评分,改善临床症状,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椎弓根发育与外伤性胸腰椎骨折的关系及处理。方法:选取外伤性胸腰椎骨折女性患者26例,测量伤椎及其上下各一个椎体的椎弓根横径,行手术治疗21例,前路治疗4例,后路治疗17例,椎管减压13例。结果:所有病例椎体高度恢复率>95%,神经症状恢复率87.5%,治疗恢复率93%。结论:对于女性外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遵循常规疗法即可,但是,通过对此组女性患者的治疗,我们观察到女性椎体及椎弓根的发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on motor function of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METHODS: Fifty-one standard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with paraplegi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n experimental or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CM comprehensive thera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modern Western Medicine(WM) treatment for 4 weeks. The motor score(MS), Barthel Index(BI) and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 grading were measured in both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MS and BI scores of the TCM comprehensive therapy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P 0.01),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SIA grading(P 0.05).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not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 Early TCM comprehensive therap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mproving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介入溶通加脉冲电场等综合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13例患者均进行介入溶通及脉冲电场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前脊髓功能A级患者恢复为C级 ,B级者分别恢复为C和D级 ,C级者分别恢复为D和E级。结论 介入溶通及脉冲电场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技术对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和专科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25例,为实验组.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系统排便康复护理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未行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排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伤后首次排便时间、伤口一个月每次排便所需时间和排便功能Barthel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康复组直肠排便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系统排便康复训练,能促进直肠排便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治疗脊柱失稳相关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66例脊柱失稳相关疾病患者分别应用以下方法治疗:(1)椎间盘切除文登型椎间融合器(WDFC)植入治疗颈椎失稳性伤病。(2)侧前方减压植骨双凤尾钢板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弧轨自锁椎弓根矫形固定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4)单钉-沟槽柱翼钢板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5)经棘突截骨节段减压后稳定结构重建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6)充气式弹性脊柱固定牵引系统治疗屈曲型胸腰椎骨折。并随访。结果:随访10个月-9年。损伤椎骨的愈合、椎间高度恢复、脊柱序列恢复、神经功能的恢复均达到良好效果。结论:我们创新设计的中医内外固定器械和手术等治疗脊柱失稳性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