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跟骨骨折的CT分类及疗效评估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跗骨骨折占60%,致残率高达20%-30%。跟骨骨折85%-90%为跟骨关节内骨折。由于其解剖构及功能的特殊性,对其治疗一直令人不满意,正如Magnuson指出:没有一种骨折象跟骨骨折那样带来30%-70%的功能障碍。跟骨是难以治疗的骨折之一,又被称为不可思议的骨折。  相似文献   

2.
跟骨骨折的CT分类和疗效评定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跗骨骨折占60%,致残率高达20%~30%。跟骨骨折中85%-90%为跟骨关节内骨折闭。由于其解剖构及其功能的特殊性,对其治疗一直令人不满意,正如Magnusom所指出:没有一种骨折象跟骨骨折那样带来30%-70%的功能障碍。跟骨是难以治疗的骨折之一,又被称为不可思议的骨折。  相似文献   

3.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足跗骨,其骨折的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足部骨折的80%,而其中80%~90%为关节内骨折。跟骨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近十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对跟骨骨折的解剖特点的了解,我们对跟骨骨折逐渐趋向于手术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席银辉 《实用骨科杂志》2007,13(12):749-751
跟骨骨折是跗骨中最常见的骨折,其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足部骨折的80%,而其中85%~90%为关节内骨折。波及关节面的骨折,其后关节面最易塌陷,造成足跟变宽.跟骨内翻,关节的正常关系发生改变,如治疗不当,常遗留足部畸形和行走负重时疼痛,最终导致创伤性关节炎。随着跟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不断提高,切开复位内固定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接受。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6年11月,采用跟骨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2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新鲜跟骨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跟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约75%累及距下关节。跟骨在人体负重和运动功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跟骨骨折处理不当,常遗留足部疼痛和畸形,严重影响肢体功能。为提高疗效,需要在骨折早期进行合理的治疗,尽可能避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等后遗症发生。对绝大多数的跟骨骨折,3周内均可手术治疗,若超过3周,手术的难度将明显增加,并可增加软组织的损伤。我们将不超过3周的跟骨骨折归为新鲜跟骨骨折,本文即主要讨论3周内跟骨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AO跟骨钢板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用AO跟骨钢板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15例18足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用AO跟骨钢板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Kerr设计的跟骨骨折百分评分系统作为疗效评定标准。结果 18足骨折术后全部得到随访,时间7~39个月,平均11.6个月,优良率83.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以前期为主,主要是皮缘坏死。结论 开放复位AO跟骨钢板内固定是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良好方法。临床治疗效果与跟骨后距下关节面、跟骨的Bohler氏角、Gissane角以及跟骨的长、宽、高等的复位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三元  杨辉  付海鹰  詹鹏  张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4):1869-1872,I0003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便于临床选择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001年1月~2005年8月间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38例(42足),骨折类型:按Essex—Lopresti分类方法:Ⅰ型,舌形骨折6足,Ⅱ型,压缩骨折28足,Ⅲ型,严重粉碎骨折8足,手术方式均为钢板内固定(AO跟骨钢板,国产仿AO跟骨钢板),手术入路均为外侧“L”形扩大入路,术后不用石膏固定,2~3d后即行不负重功能锻炼,6~8周后逐渐负重锻炼。并与40例(42足)采用非手术方法(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骨牵引后石膏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所有病例随访10~36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并以每足为基数,手术治疗组:优良率93%,其中Ⅰ型骨折优良率为100%,Ⅱ型骨折优良率为96%,Ⅲ型骨折优良率为75%。非手术治疗组:优良率67%,其中Ⅰ型骨折优良率为92%,Ⅱ型骨折优良率为77%,Ⅲ型骨折无优良患者。[结论]跟骨骨折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恢复跟距、跟骰关节面的平整和跟骨的正常解剖形态。对跟骨Essex—Lopresti分类Ⅱ型和Ⅲ型骨折者,应积极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并应恰当地选择手术入路,掌握正确地骨折复位方法和术后处理。对跟骨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应据患者的个体状况、骨折类型等综合考虑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15,自引:0,他引:115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约75%为关节内骨折,20%-45%伴有跟骰关节损伤。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故治疗困难,且后遗症多,预后较差。近20年来,随着抗生素、影像技术、内固定和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后足部生物力学及跟骨骨折认识的深入,其临床疗效不断提高。目前,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很多,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损伤程度、骨折类型、全身及局部情况和科室的技术条件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2%。足部骨折80%,其中75%为关节内骨折。本院自1999年4月至2004年7月,采用重建钛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23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跟骨骨折是足跗骨中最常见的骨折,约占跗骨骨折的60%。经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多为粉碎型骨折,骨折线的方向错综复杂,手法整复有一些病例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我们从2002年以来采用跟骨重建钢板治疗26例跟骨经关节粉碎型骨折,术中经拍摄跟骨侧位、轴位X片检查,达到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利用跟骨外板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运用跟骨外板原位植骨对23例25侧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术后功能评价,本组25侧骨折中,优22侧,良2侧,差1侧,优良率96%。结论跟骨外板植骨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跟骨整复固定器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跟骨整复固定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36例4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按paley分型,剪力骨折8足,舌型骨折13足.中央塌陷型11足.粉碎型10足。对36例42足跟骨骨折用撬拨复位跟骨整复固定器固定治疗,随访33例38足,随访时间3~39个月.平均18.4个月。结果按Margland足部评分系统(Margland Foot Score)评价术后功能,本组38足优良率84.2%。结论撬拨复位跟骨整复固定器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可塑性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锋  王敏  叶湛  徐红野 《中国骨伤》2005,18(8):496-497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约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75%骨折涉及距下关节。自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我院行切开复位可塑性钛钢板固定加人工骨或自体骨植入治疗36例(45足)跟骨粉碎性骨折,经平均10个月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跟骨解剖板治疗累及跟距关节的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9,自引:11,他引:58  
目的 研究应用特制跟骨解剖板治疗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1999年1月~2001年8月,应用跟骨解剖板治疗严重粉碎的跟骨骨折14例,术前、术后采用静脉泵消除肿胀,配合抗真菌治疗。术中注意关节面、Bohlei角及临界角的复位,同时采用跟骨解剖板及松质骨螺钉进行牢固固定。结果 14例病人平均随诊23个月,病人主观症状满意率85.7%,足部外形优92.9%,足及踝关节活动优71.4%,Btihler角优78.6%。总体优良率98.3%。结论 跟骨解剖板治疗严重粉碎的跟骨骨折,固定牢固,允许术后早期功能练习,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骨折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AO跟骨板在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 评价AO跟骨板治疗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1例29足严重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Ⅲ型18足;Ⅳ型11足,采用AO跟骨板及髂骨(或人工骨)植骨进行有限坚强内固定。对年老、骨质疏松严重的Ⅲ型和Ⅳ型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不能达到解剖复位,整复跟骨外形后,AO跟骨板固定,同时一期行距下关节融合术。结果 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29足Ⅲ、Ⅳ型跟骨骨折行AO跟骨板固定总体优良率为82.8%。结论 AO跟骨板治疗Ⅲ、Ⅳ型跟骨骨折疗效肯定,术后早期功能练习.减少骨折并发症,是一种治疗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2%,占跗骨骨折60%。对于波及关节面的骨折治疗方法较多。但总体疗效欠佳.本科自2000年3月至2005年12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髂骨块植骨加多枚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跟骨波及关节面骨折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应用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足外侧入路,骨折及关节面复位后人工骨植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32例,比较不同骨折类型的骨折愈合后的复位丢失率和治疗效果,评价手术治疗病例并发症情况。结果 参照Maryland提出的评分系统临床治疗效果优良率为81.2%,Ⅱ型优良率93.3%,Ⅲ型优良率75%,Ⅳ型优良率60%。骨折复位丢失率Ⅱ型3.3%,Ⅲ型5.4%,Ⅳ型1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1%。结论 切开复位人工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能减轻患者自身植骨造成的损伤及痛苦。  相似文献   

18.
跟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跟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12例,并对这种手术方法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和观察。结果方法笔者收治跟骨骨折22例,其中采用跟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本组随访2~19个月,平均7.6个月。术后效果评定优良率为66%。跟骨外固定支架有效恢复跟骨的Bohler角,无外固定支架松脱,无骨折再移位、骨折不愈合。结论跟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骨折手术简便、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9.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损伤。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约75%为关节内骨折。20世纪30年代Bohler L等首先倡导了跟骨骨折的切开复位治疗技术,主张骨折解剖复位.此后手术治疗不断有所报道。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对29例30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了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跟骨骨折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的观察。方法: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215例300足跟骨骨折。结果:在随访中,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骨折,跟骨骨折治疗优良率可达84.33%。结论:目前我科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后遗症及并发症较少,疗效满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跟骨骨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