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论文以成矿地质背景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以成矿作用特征作为划分亚类的依据,并以含金地质建造来体现成矿地质背景,以不同成因热水流体与矿源层(岩)相互作用的特点来体现成矿作用特征,将研究区金矿床划分为6大类13个亚类。在金矿成矿历史演化过程中,太古宙和中生代是最重要的内生成矿期,元古宙和新生代是重要的外生成矿期,古生代为再生成矿期,不同时代金矿床特征迥异。  相似文献   

2.
胶东型金矿是指产于胶东地区,在同一大地构造背景控制下,由相同的热液成矿作用在断裂构造带的不同部位、不同围岩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成因相同、形成时代相近的一系列金矿自然类型组合,它不是单一的矿床类型,而是反映构造环境、成矿背景、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规律的金矿成因系统。胶东型金矿是与壳源重熔形成的层状岩浆岩和壳幔混合型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床类型的统称,具有独特的成矿条件和成矿作用,涵盖了构造破碎带蚀变交代型、裂隙充填石英脉型、裂隙充填富硫化物石英脉型、层间滑脱拆离带型、构造角砾岩型和碳酸盐岩中裂隙充填蚀变型等胶东所有金矿成因类型,由于成矿时所处构造位置和容矿空间不同而表现为不同金矿类型的集合体。胶东型金矿特征集中体现在3期成矿热事件、3个成矿系列和3期成矿作用上,与金矿关系密切的是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3个构造—岩浆热事件,即与胶北地区晚侏罗世玲珑花岗岩有关的钼(钨)—金矿成矿系列、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有关的金(银)矿成矿系列和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有关的铜—铅—锌—钼—金矿成矿系列,对应于胶东金矿的早成矿期、主成矿期和叠加成矿期。胶东型金矿表现形式为北东成串、东西成带,断裂是最主要的控矿形式,具有脆性断裂控矿、金矿床等间距性分布和侧伏特征等规律。胶东型金矿具有全新的金矿成因内涵,它反映的既有矿床类型的组合又有成因特征的鲜明特色,是对金矿成矿理论的提升和升华。  相似文献   

3.
花岗岩型铷矿是最具经济价值的铷矿资源,近年来取得了诸多的勘查和研究成果,但缺乏系统的总结和梳理,此外,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和关键金属的重要资源基地,青藏高原铷矿成矿潜力和勘查评价方向尚不明确。以花岗岩型铷矿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近年来重要的勘查和研究成果,从成矿时代、地质背景、控矿构造、含矿岩石类型、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结合青藏高原铷矿的勘查进展,揭示青藏高原铷矿的找矿前景和方向。研究表明:花岗岩型铷矿多产自中生代褶皱造山系中,伴随着大规模断裂,钠长石化、云英岩化和天河石化等蚀变与成矿紧密相关;青藏高原已发现多处具有大型—超大型资源前景的花岗岩型和伟晶岩型铷矿床或铷多金属矿床,有望在拉萨地体北缘和北喜马拉雅构造带中找到更多的铷矿床,为青藏高原和国家关键金属储备和开发提供重要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4.
关于雪峰山一带金成矿区的成矿时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雪峰金成矿区的矿床(点)均赋存在前寒武纪地层中,但武陵-雪峰期成矿作用并不重要,火山沉积-变质热液成矿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本区金矿床的形成.根据铅同位素资料分析和矿床构造地质研究,认为本区金的成矿时代与华南地区铀的成矿时代一样,主要为中新生代,金矿化可能主要与中新生代地壳拉张伸展作用所致的热水改造富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胶东中生代含有大量闪长质包休的中酸性花岗杂宕, 讨论了上地幔、地壳成分及岩浆演化过程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指出该地区成矿作用及区域成矿规律明显受到壳慢成矿体系制约。  相似文献   

6.
康家湾金银多金属矿床是水口山铅锌多金属矿田的重要代表性矿床,以金银矿化富集为突出特点。以矿相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研究为主要手段,探讨金银赋存状态及其与成矿演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在该矿床经历的毒砂-黄铁矿-石英、金银铅锌硫化物和石英-方解石3个成矿阶段的热液成矿作用演化过程中,Au、Ag富集于金银铅锌硫化物阶段,金银除以类质同像进入黄铁矿和方铅矿晶格之外,金主要形成Au-Ag系列独立矿物,少量为Au-Ag-Te系列矿物,银除少量构成Au-Ag系列和Au-Ag-Te系列矿物之外,主要形成Ag-Cu-Zn-Fe-Sb-As-S系列矿物,此外还有Ag-Sb-S系列和Ag-Cu-Sb-As-S系列矿物。  相似文献   

7.
萨热克矿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端,据其大地构造分析,属于中新生代继承性拉坳陷盆地,其中萨热克铜矿位于该盆地西缘。本文研究了萨热克铜矿区成矿的地质构造、矿床区域的矿体特征,同时结合近几年的工作报告,深入分析了萨热克铜矿的成矿成因及成矿作用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秦岭造山带东西绵延1 300km ,它以极具特色的“立交桥式”造山演化过程,形成了我国著名的多金属、贵金属成矿带。通过研究总结秦岭造山带区域成矿背景、Au 地层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造山带演化过程中的盆地成矿、热隆成矿、岩浆成矿等区域成矿作用,概括指出了秦岭造山带7 条区域找矿标志,并进行了金矿找矿靶区的预测探讨,认为8 条成矿构造带具有广泛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钨矿山深部的成矿预测,主要是预测被开采矿体往边深部延伸的变化情况和生产区段或已勘探范围边深部是否蕴藏有新的矿体或新的矿石类型。江西钨矿多属壳源花岗岩成矿系列,在空间分布上,往往是构造、岩体、矿床“三体同位”,有一定的矿床共生组合规律;矿床构造和成矿作用表现多阶段脉动性,矿床的形态分带和同一矿石沉淀阶段的成矿—地球化学分带在空间上呈有序地排列。因此,预测隐伏成矿花岗岩体的顶面形状和隐伏深度,建立矿床的立体综合分带模式,对矿山深部成矿预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东平度旧店金矿床1号脉深部成矿远景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军治  李绪俊  殷茜  杨言辰 《黄金》2004,25(12):10-13
旧店金矿床为山东省平度市重要金矿床之一,1号脉为该矿床主要矿脉,其矿化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成矿作用划分为:Ⅰ黄铁矿—石英,Ⅱ石英—磁黄铁矿—中粗粒黄铁矿,Ⅲ石英—黄铁矿—微细粒黄铁矿,Ⅳ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铁、锰碳酸盐及Ⅴ石英—碳酸盐等5个热液阶段,其中Ⅱ、Ⅲ、Ⅳ为金的主要富集成矿阶段。本文研究了1号脉原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根据元素垂向分带特点及因子分析结果,评价了该脉深部成矿远景,指出6—8号矿体区段—300m标高以下地段仍有较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科技部发布《"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根据《指南》,专项2016年第一批项目将重点围绕5个领域展开。一是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与控制要素。(1)华北克拉通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与成矿机理,将集中在辽东、胶东等矿集区开展研究。(2)华南陆内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与物质响应,将集中在钦杭、武夷、南岭和长江中下游区带等重点矿集区开展研究。(3)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将集中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和东部地区的重要成矿  相似文献   

12.
寨上金矿床勘查过程中,在南矿带中发现了一定规模的断层泥,其本身也含矿,个别工程品位达到2.78×10-6。从这一典型的地质现象入手,结合地震学研究的进展,探索断层泥与成矿的内在联系。文章简述了断层泥的地质特征,指出断层泥是在浅构造层次条件下发生脆性变形的产物,经历了褶皱—断裂—断层泥的演化过程。分析了断层泥的发育与成矿的关系,认为断层泥的形成贯穿于成矿的全过程,是构造作用—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断层泥对于热液成矿有封闭隔挡和促进含矿热液与围岩充分交代沉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矿床是地壳演化过程中的产物。世界著名的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多元素综合矿床,就是阴山大地构造演化过程中蕴育的一颗“明珠”。本文运用大地构造学家陈国达教授所创立的地洼学说观点,作为研究、分析这个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史的理论根据,从而揭示了其与白云鄂博铁矿床生成的内在联系,解释矿床成因类型,划分出了成矿阶段。 文章首先从研究区内地层沉积顺序、岩浆活动规律、构造旋迥入手,认为本区存在初  相似文献   

14.
西秦岭南亚带硅灰泥岩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南亚带硅灰泥岩型金矿床是我国新近突破的一种新型的很有发展远景的金矿类型.本文从后生成矿的宏观地质证据,金铀成矿关系,含金矿物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分析和~(39)Ar-~(40)Ar法年龄测定四个方面研究了金的成矿年龄,证明该类型矿床金成矿与成岩间存在一个很大的时差,金成矿作用发生很晚,在新生代新老第三纪的交替时期.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西藏矿产勘查评价创新团队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与中铝资源公司和西藏地勘局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勘查评价了我国首个千万吨级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铁格隆南铜(金银)矿床,预测铜远景资源量超过1 500万吨。此次勘查评价完善了青藏高原矿床成矿系列,创新了西藏斑岩—浅成低温热型矿床勘查模型,建立了班怒成矿带与早白垩世岛弧型中酸性  相似文献   

16.
矿区位于福建省大田汤泉-龙岩马坑重要铁矿成矿集中区边部,是中国东南部重要成矿集中区。在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以晚古生代准地台型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地层出露广泛。本文主要通过近些年来对矿区一些工作经验和认识,简要分析矿区的地质与成矿、构造与成矿、岩浆与成矿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矿体与伴共生矿体间的关系,认为矿床具有多成因类型相叠加,成矿具有多期次、多成因特征,铁矿床的形成应早于铅锌,且具有沉积改造特征,铅锌矿床则具有矽卡岩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17.
根据矿床特征及与邻区矿床的对比,论证了构造动力热液成矿作用在银山矿床形成过程中的意义;提出了矿区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新认识,即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与石英斑岩桨演化阶段关来更密切,矿化与深部大斑岩体有关,形成内带斑岩型Au、Cu矿化到外带脉型Au、Cu、Pb、Zn、Ag矿的成矿系列。根据两种成矿作用之间相互时空关系,认为银山矿床是构造动力热液与火山-岩浆热液双重机合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黑龙江省嘉荫县乌拉嘎盆地内各地层单元的岩石组合、生物化石组合与时代和沉积环境的系统研究与厘定,并与孙吴-嘉荫盆地其他断陷以及松辽盆地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乌拉嘎盆地中、新生代划分为3个构造层5个岩石地层单元,并对其空间展布与演化进行了恢复,填制区域地质图.乌拉嘎盆地表现为明显的3期不同性质的盆地叠合演化特点,其间由2个明显的不整合界面分隔,即上白垩统嘉荫群与下白垩统之间的不整合和上白垩统嘉荫群与新近系孙吴组之间的不整合,从而造就了乌拉嘎中、新生代盆地的3个不同性质盆地演化阶段:早白垩世大陆裂谷断陷盆地演化阶段、晚白垩世的大型内陆坳陷盆地演化阶段和新近纪内陆山间盆地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宝山矿区各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矿体产状,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矿石稳定同位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成矿温度等方面的研究,论证矿区的在矿历史分2个成矿期,4个成矿阶段,即中泥盆世多金属成矿期的铜铅锌银硫化物成矿阶段,菱铁矿成矿阶段,早白垩世铁钼钨成矿期的铁钨成矿阶段钼钨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20.
周德安 《黄金》1993,14(10):9-12,8
西秦岭南亚带硅灰泥岩型金矿床是我国新近突破的一种新型的很有发展远景的金矿类型。本文从后生成矿的宏观地质证据,金铀矿关系,含金矿物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分析和^39Ar-^40Ar法年龄测定四个方面研究了金的成矿年龄,证明该类型矿床金成矿与成岩间存在一个很大的时差,金成矿作用发生很晚,在新生代新老第三纪的交替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