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人文奥运"理念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我国办2008奥运会时所提出的三个理念,它反映了奥林匹克宗旨,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人文奥运精神和理念倡导体育运动的人文文化,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人文奥运"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内涵与功能进行阐述,分析"人文奥运',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及对实施"科技、人文、绿色"奥运的特殊意义,并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再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全球化影响下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1)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契机主要表现在:后工业社会即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社会对和谐价值观的需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人文危机"对和谐价值观的需求;专家学者对人文奥运理论缺陷的清醒认识;全球化时代世界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呼唤.2)发展要与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遵循以人为本、大众参与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原则、加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技术的创新、加强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创自主的传统体育文化品牌、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力度、加强媒体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是全球化语境下走向一种中国本土化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体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2008北京奥运的人文理念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文奥运的内涵以及其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进行阐述.提出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理念,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五千年文化精髓相融合,从内容、设施、精神、制度等方面促进了中国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并阐述了“人文奥运”在中国体育文化变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人文奥运”在中国体育文化变迁中具有弱化体育的工具理性、提高公民素质等多种价值,并提出践行“人文奥运”应该从身边做起。  相似文献   

6.
"人文奥运"与中国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文奥运”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文化矛盾的分析,传统文化境况的剖析以及奥运会与文化相互作用的阐述,提出了中国文化发展应以“人文奥运”为契机,创新文化模式,并使“人文奥运”得到更全面诠释的主张。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以旨在加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之间的联系,推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将“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研究引向深入,中国“人文体育”高级论坛,将于2005年5月下旬在深圳市举行。为了提高本次论坛的水平、多方位展示中国学者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学术底蕴,论坛将采用专家主讲与学者研讨的形式进行。主讲专家将以“北京奥运会与人文奥运”、“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奥运”以及“中国体育发展战略与人文奥运”为演讲主题。本次论坛同时诚邀各界有志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与会,凡有意与会者,欢迎提供相关论文研讨…  相似文献   

8.
从人文奥运视角看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重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人文奥运的角度,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科学发展观与现代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探析重构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意义;揭示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重构规律;丰富人文奥运内涵,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文化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当代形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人文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口号,何谓“人文奥运”?我们通过查阅史料,从我国传统体育, 习俗文化,物质文化等不同角度出发,结合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历史根源,揭示“人文奥运”的特殊内涵,现撰成文,陈述己见。  相似文献   

10.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开启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奥运之旅;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使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有了进一步的"亲密接触"。面对新的奥运机遇——青奥会,能否实现两者新的跨越?从青奥会的由来作为论述起点,认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理念是促进奥运会人文精神及青少年文化回归的重要方法;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取向符合青奥会理念的内在需求;青奥会的举办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在青奥会文化教育活动上的运用将成为区别于新加坡青奥会的显著特色,能丰富青奥会的文化内涵,并为武术运动跻身奥运正式项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浅谈"时机"与"时机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良好的时机和时机感是比赛获胜的保证,阐述了什么是时机与时机感以及时机和时机感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超量恢复理论是指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恢复到负荷前水平的过程中,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爆胎”训练理论描述负荷刺激超过运动员机体极限承受能力时机体能力突然为零的现象.把爆胎训练理论与超量恢复理论进行组合,必将弥补超量恢复理论的不足,并且填补了训练学一理论空缺,使机体机能能力的动态发展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对应,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吴荣清 《收藏》2013,(3):132-137
中国的石佛造像,早年流失海外者甚多,内中不乏精品,有些代表性的作品,在王昶《金石萃编》、罗振玉《海外贞珉录》、阮元《山左金石志》、端方《陶斋藏石记》等亦有著录。流落到日本的佛像,在大村西崖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和松原三郎著《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水野清一著《中国的佛教美术》等书中亦多有图版揭载。虽然国内石佛像遗存尚多,但这些流失海外的石像有些颇具学术价值,今择其重要的数尊介绍如下。较早期的石佛像有北魏太安元年(455年)张永造石佛坐像,现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此像为砂岩质,  相似文献   

15.
"撑船"     
一、游戏目的 1.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自尊、自信能力. 2.锻炼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 3.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力量.  相似文献   

16.
"传电"     
一、游戏目的 1.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机智和灵敏素质.  相似文献   

17.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8.
从狩猎之射到文化之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射礼的文化分析,考察了中国人对狩猎之射的文化.一方面,透视了西周将"射"转化为"国家大事"--成为天子、诸侯及贵族的政治生活,融入社会秩序的再生产的政治化过程;另一方面,分析了射之新技术、新项目、新的文化意向的种种生产以及射之活动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出版发行。在该书中作者阐明,社会分工既能导致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也是职业形成的缘由。"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  相似文献   

20.
"增强体质"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差异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体质和健康的内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对“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形成背景、包含范畴、实现途径等的深入认识,指出“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应在“健康第一”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增强体质”指导思想的内涵,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