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肿瘤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社区居民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5个区485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肿瘤早期症状的知晓率超过70%;不同肿瘤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62.7%~86.6%;93.0%的调查对象知晓"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肿瘤的主要方式;预防肿瘤的生活方式知晓率超过8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男性、工人/农民、职员和离婚/丧偶是某些肿瘤防治知识不知晓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部分社区居民对于肿瘤防治知识某些知识点仍存在薄弱环节,今后要针对不同高危人群加强社区居民肿瘤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长沙市城乡居民健康知识与健康素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该市城乡人群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长沙市1000名18~69岁城乡居民进行相关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对象的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5.2%,其中城区居民为93.0%,乡镇居民为57.4%。城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乡镇社区,居民健康知识单项知晓率最高的是"出现结核症状即去看病"和"接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分别为93.0%和91.0%,不同文化层次、性别、年龄组之间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受到社会环境、文化教育、职业、性别、年龄等多因素影响,因此,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需要针对不同人群对象,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知识与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治疗率、控制率及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明确社区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为更有针对性地在社区内有效开展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大连市内部分社区400名居民的一般情况、患病情况、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等进行调查,进行血糖检测,并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结果调查社区居民年龄平均(55.30±11.36)岁。400名调查对象中,糖尿病患病率16.25%,其中已知自己有糖尿病的54人,知晓率83.08%。糖尿病患者治疗率为74.07%,采取的治疗措施:饮食24人,占60.00%,运动15人,占37.50%,药物38人,占95.00%,监测29人,占72.50%,4项均有12人,占30.00%。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12.96%;糖尿病患者有家族史占24.07%。糖尿病相关知识:糖尿病易患人群的知晓率为16.00%,其中患者和非患者分别是14.81%和16.18%(P>0.05);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知晓率为41.75%,其中,患者和非患者分别是46.30%和40.75%(P>0.05);糖尿病控制措施的知晓率为20.25%,其中,患者和非患者分别是18.52%和20.52%(P>0.05);糖尿病并发症的知晓率为22.00%,其中,患者和非患者分别是16.67%和22.83%(P>0.05);糖尿病临床症状的知晓率为62.00%,其中,患者和非患者分别是66.67%和61.27%(P>0.05)。血糖监测:患者主要是每周和每月监测,分别占33.96%和30.19%;非患者主要是一年、半年和偶尔监测,分别占28.82%、21.04%和18.44%。在糖尿病意识方面(易患人群、诊断标准、控制措施、并发症和临床症状),文化程度的高低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临床症状(P>0.05),在易患人群、诊断标准、控制措施和并发症方面,居民家庭收入的高低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大连市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以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特别是增强血糖监测、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合理开展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社区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1 174人居民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35.6%~78.9%,高血压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知晓率为17.2%~60.0%,总得分及格率50.7%。结论社区居民高血压知晓率偏低,相关知识水平不高,文化水平、婚姻状况、不同职业、适当的运动方式是影响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因素。应在社区开展高血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降低发病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健康教育试点地区包头市土右旗农村社区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现状,为在农村社区开展健康教育项目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试点村镇居民进行调查;采用访谈方式对乡村干部、卫生人员、村民3类人员进行调查。结果73.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一家人共用一条毛巾会传染疾病;68.2%的人认为饭前便后洗手能预防肠道传染病;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正确知晓率分别为血液传播63.9%、母婴传播44.7%、性传播63.6%;对日常饮食偏咸易患疾病的知晓率为28.5%。调查对象过去30天内每天至少吸1支烟的占34.4%;每周饮酒1次以上的占24.6%;不能做到1天刷牙2次的占61.9%;46.7%的调查居民家中不是一人一巾;近一年没有测量过血压的占52.3%;37.7%的人平时饮生水,67.2%的人家中做饭用的刀和菜板不是生熟分开;28.1%的人将病死禽类和猪牛羊扔到没人的地方或卖出去或自己吃;85.8%的人家使用的是土厕。访谈结果显示,多数居民知道吸烟、过量饮酒和食盐量大对健康的危害,很少人做到定期测血压、更换牙刷,案板生熟分开等;卫生人员对就诊者和社区居民卫生知识宣传不足;村镇领导认为危害当地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是行为方式,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结论项目试点地区居民部分健康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存在健康知识知晓率普遍高于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资兴市城市和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城乡居民2 458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4.4%,其中吸烟严重影响健康知晓率最高,达73.6%;重金属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1.9%,其中重金属铅的危害知晓率最高为57.1%。城市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重金属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乡镇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知识知晓率越高;女性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男性居民。结论资兴市城乡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及重金属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需加强对居民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进一步开展系列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对腹泻病知识的了解及患腹泻病相关态度、行为. [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万余名居民进行2次腹泻病疾病负担调查.从上述人群选取2 393人,以及腹泻病例的对照约880人,作为腹泻病知识态度调查对象. [结果]调查人群对腹泻病常见症状如腹痛(69.72%)、腹泻(62.45%)的知晓率较高.关于发病相关行为习惯及传播途径等知识,对"吃不洁食物"的知晓率为78.70%,63.83%的居民知道该病可经食物污染传播.但对于其他不良习惯行为及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则较低,农民、工人、商业及服务业人员以及家务待业人员、学生以及初中以下人群的知晓率较低.69.51%的居民患病后选择"自己买药吃",42.50%会看病.对于不看病的原因,63.37%的居民因为"病情不重",10.54%认为"医疗费用太贵";认为"医疗点太远"的农民占15.03%.农民、工人、商业及服务业人员以及家务、待业人员拥有医疗保险的比例仅为43.81%~57.92%. [结论]人群对腹泻病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不够全面.医疗费用高及医疗点距离远以及医疗保险覆盖率低仍然影响农村及低收入人群的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和平里居民社区卫生服务认知、需求、满意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认知、需求与满意情况,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随机抽取和平里社区20岁以上6475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居民中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为84.2%,社区站知晓率为75.1%.在需求方面,健康教育与咨询占71.2%,口腔医疗占51.2%,上门医疗服务占59.3%.对医务人员和服务设施的满意率分别为73.4%,66.2%.结论社区居民对健康保健服务的需求较大,对社区卫生服务较为满意与认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西省4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居民AIDS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社区的AIDS综合防控对策和措施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4个区的居民1289人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AIDS12个相关问题的总知晓率为81.4%,对AIDS所持积极态度率为56.2%,听过艾防知识宣传者占89.2%;居民获得艾防知识与喜欢的前4位宣传途径依次为:电视、报纸/杂志、招贴画/挂图、听医生说;不同社区居民知晓率与持积极态度率存在差别(P〈0.05)。结论通过键康教育,AIDS的相关知识得到普及,江西省4个社区居民对AIDS知识知晓率已达到国家要求的目标,但居民对AIDS知识掌握欠全面,持正确态度率不高,且4个社区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亟需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AIDS的认知教育。尤其是对非传播途径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普陀区社区居民在肿瘤早发现方面的知识和行为现状,为普陀区社区居民的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397名普陀区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普陀区社区居民对于不同肿瘤早发现知识的认知和行为水平参差不齐。在知识方面,乳腺癌体征知晓率最高为71.2%,肠镜检查知晓率最低为23.68%。在行为方面,乳腺自查率为66.49%,而肠镜检查率仅为2.02%。结论社区居民对肿瘤早发现的认知不足,通过向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肿瘤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肿瘤早发现知晓率,增强居民肿瘤早发现的行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宁波市海曙区居民饮食运动行为现状 ,为在社区范围内开展饮食营养和运动的教育和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海曙区 5个街道 2 0 43名 1 5岁以上常住居民 ,其中 ,92 9名男性 ,1 1 1 4名女性 ;3 5 0 %的人为初中文化 ,2 5 2 %的人为高中文化 ,并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海曙区居民人均每日盐摄入量是 1 4 8克 ,高脂饮食率为 9 3 % ,3 3 8%能基本保证每日奶制品摄入 ,规律运动仅占 1 6 7%。 66 4%的人不知道正确的每日摄盐量 ,3 0 9%的人不知道低盐食物能够预防高血压 ,3 6 7%的人不知道高脂、高糖饮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仅 5 4 7%的人知道肥胖是糖尿病危险因素之一。结论 食盐摄入过高与运动缺乏是海曙区居民最主要的问题 ,是今后海曙区开展慢性病控制行为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郭洪菊  陈华  罗磊  王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758-2760
目的:了解绵阳地区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及其家长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口腔健康相关态度和行为。方法:选取绵阳市游仙区、涪城区及江油市3个区(市)幼儿园的792名儿童家长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指标包括对象的一般情况,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等。结果:33.0%儿童使用含氟牙膏,24.3%每天刷牙两次,11.3%经常在睡前吃甜食;71.2%家长知道乳牙坏了也要治疗,42.8%知道含氟牙膏有益,仅22.4%知道窝沟封闭能预防儿童龋齿,有88.4%认同保护六龄齿的重要性。结论:对于口腔健康知识方面家长有较好的知晓,并且持有积极的态度,但知、行之间的差距较大,仍需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安徽省铜陵市居民有关结核病的知信行情况,为今后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对962名12~70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安徽省铜陵市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78.7%,全部知晓率为31.0%,有关肺结核"诊治免费政策"和"能否治愈"的信息知晓率低至43.8%和66.2%;而"是否传染""传播途径"及可疑症状等信息知晓率高达96.2%、90.9%和93.2%。多因素分析显示,与高中及以上文化组相比,小学及以下文化组(OR=1.894,95%CI:1.068~3.359)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组更容易得低分(OR=1.867,95%CI:1.134~3.073);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容易得低分(OR=1.897,95%CI:1.097~3.280)。认为肺结核"很严重"和"比较严重"的人分别占32.8%和54.1%。95.8%的人表示咳嗽、咳痰超过2周会去看病,其中50.0%首选到结防机构看病。结论安徽省铜陵市城乡居民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较高,防范结核病的意识较强,证明近年来的结核病健康促进实践是有效的,应继续针对薄弱环节深化工作,重视对低教育程度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并进一步总结经验,将有效的工作模式向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生关于营养的态度、营养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为有效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支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8所中小学1747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仅为58.70%,随学段升高知晓率明显提高;学生普遍认为营养知识很重要,对营养知识很感兴趣;有16.00%的学生不是每天吃早餐,学生早餐食物主要有米饭、面包等,蔬菜、水果较少。大部分的学生存在挑食、偏食的行为,37.70%的学生不喜欢吃猪肝,52.00%的学生喜欢吃煎炸食品,吃零食的时间多为"不定时"。近两成的学生喝老火汤不吃汤渣。50.70%小学生每天吃得最多的一餐是晚餐。结论南海区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对营养知识比较感兴趣,但是营养知识掌握不够,存在不合理的进餐行为。营养健康教育有必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以培养其健康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5.
夏国华  林丰 《中国健康教育》2010,26(6):414-416,419
目的了解广东省社区居民胃肠道疾病防治的生活习惯和相关行为现状,为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13个地级市参加胃肠道疾病防治咨询活动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社区居民1430人,有41.8%的被调查者患有胃肠道疾病,大部分被调查者嗜好食刺激性食物;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居住地区人群饮食习惯中"任食不限"的比例均高于"少食多餐"的比例。有42.6%左右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和非胃肠道疾病患者均在口渴时才饮水。13.7%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及9.6%的非胃肠道疾病患者人每天饮水量仅400 ml。非胃肠道疾病患者的饮水习惯好于胃肠道疾病患者。结论广东省部分社区居民普遍存在不利于胃肠健康的行为习惯。应加强对胃肠道疾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居民胃肠道疾病防治知识水平,降低不良行为发生率,更好地防控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中学生成年期疾病相关危险行为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福建省青少年学生与成年期疾病相关的危险行为存在情况及程度,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30所中学和中专技工学校的949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获有效问卷9426份,对其吸烟、饮酒、饮食行为、体育锻炼等健康相关行为进行调查。结果7.8%学生现在吸烟,23.1%学生现在饮酒,在调查前1周内,有24.7%的学生不能做到每天喝一杯牛奶,有19.3%学生每天喝汽水饮料1次以上,30.9%学生每天吃甜食1次以上,26.5%学生不吃早餐,36.4%的学生偏食。57.2%的学生不能保证每周3天,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结论与成年期疾病相关的吸烟、过量饮酒、饮食不合理、缺少体育锻炼等4类危险行为在福建省青少年中确实存在,应根据不同类别学校和不同性别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农村居民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提出切实可行的营养教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某地农村387名18~60岁农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知晓率为17.0%,对蔬菜水果、脂肪、肥肉、乳制品、豆制品营养价值的知晓率较高,对主食、多品种摄入食物等知识知晓率较低。农村居民的学习营养知识及应用态度较为积极,营养行为整体较差,各品种食物食用频次较低。结论:农村居民营养知识水平整体较低,对营养知识态度较为积极,营养行为较不合理。应针对农村居民特点制订营养教育方案,纠正农村居民膳食品种偏少、食用频次偏低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流动人口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办公室提供的调查问卷,在张家港市用工企业、建筑工地以及服务行业体检办证点等抽取流动人口,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张家港市流动人口乙肝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41.82%;在乙肝基本知识方面流动人口对“目前没有治疗乙型肝炎的特效药物知晓率”仅为19.79%;在乙肝传播途径方面,“纹身、修脚、穿耳洞等”知晓率最低,只有16.53%;在乙肝非传播途径方面,“一起吃饭,拥抱、握手”、“共用工作和学习用具”知晓率均在30%~40%左右;在预防知识方面,只有约50%的流动人口知道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最主要的方法。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影响流动人口乙肝相关知识得分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张家港市流动人口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应通过丰富多样的、多渠道的健康宣教,提高流动人口的乙肝相关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萍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910-912
[目的]了解柳州市中学生日常饮食行为、减肥相关行为和运动锻炼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3所不同类型学校的4800名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不健康饮食行为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过去7d内中学生每天喝汽水饮料和吃甜点1次以上率分别为:14.3%、22.6%,有6.6%的学生每周至少有3d或以上在西式快餐店用餐,18.3%的学生每周至少有3d或以上吃过路边摊提供的食品,65.8%的学生不能做到每天至少吃2次新鲜蔬菜,77.2%的学生每天不能做到喝1杯牛奶/豆奶,30.5%的学生不能做到每天吃早餐。部分中学生存在不合理减肥现象,33.0%的学生存在偏食;中学生每天运动1h以上者占57.8%;每天看电视/录像2h以上者占46.0%;每天做课外功课、补课4h以上者占18.4%;每天玩电子游戏4h以上者占14.2%。[结论]柳州市中学生存在多种不健康饮食行为,缺乏体育运动、静态活动较普遍,应尽快开展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干预措施,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初中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现况的调查,为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0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使用自编问卷以无记名自填方式对北京、重庆、黑龙江、湖北四地29所学校2 65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知识总平均分(9.54±1.866)分,知晓率为81.1%;97.2%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十分重要;73.6%的初中生坚持每天吃早餐,12.9%的初中生过去一周中每天都喝含糖饮料,31.1%的学生在购买食品时没有查看食品包装的习惯;多因素分析发现,接受学校健康教育的初中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更高。结论 初中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和行为亟待改善,而学校健康教育将是改善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