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动性疲劳包括运动性生理疲劳和运动性心理疲劳,通过分析其产生的机理,采用适当的、针对性的恢复措施,消除运动性疲劳,从而提高运动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医学研究发现,肝脏与运动性疲劳紧密相关。已有诸多学者指出,运动性疲劳的整体功能状态改变.有赖于五脏的共同调节,在五脏中肝居于核心位置。五脏中与运动性疲劳有直接与间接关系较密切者,当首推肝脏,疲劳产生的根本在肝的调节功能失常。本文较全面的综述了中医肝脏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旨在为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以及提高机体运动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据运动的特点,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措施进行阐述,为全面系统地认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筛选出一些对消除运动性疲劳较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4.
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思想,对优秀冰雪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症候进行调查、分析,制订出一套“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方法,并提出各型疲劳症候的诊断标准,以及“运动性疲劳”、“虚劳”与“脏腑虚劳”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运动性疲劳及消除疲劳的特殊营养补充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动性疲劳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以及特殊营养补充品对快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和加速机体的恢复,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操运动员疲劳的诊断和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前人的科研成果,从竞技体操产生疲劳的特点入手,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并找到有效地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研究运动性疲劳是我国的特色,但由于中西医在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上的迥异,一直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基因芯片技术作为现代科学的产物,使现代医学的思维模式从还原论跃进到整体论和系统论,中西医思维模式第1次实现统一。展望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运动性疲劳的前景,可能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进展:研究和校正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中药复方的疗效,开发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中药单方和复方;研究不同中医证侯型运动性疲劳的基因表达谱,开发诊断运动性疲劳的基因芯片;制定消除运动疲劳的个性化中药组方,等等。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体能的恢复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进行深入地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疲劳与pH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兴裕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4):34-35,42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众多研究表明,pH的下降与运动性疲劳具有很高的相关性。PH值的下降可通过影响骨骼肌、脑、心脏、呼吸、肝脏等器官系统而促发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健脾生血中药促进运动性疲劳消除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探讨了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状态下血浆心钠素的变化,研究了健脾生血中药在改善类脾虚、促进运动性疲劳消除的同时,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选用1.5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约160g,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组(E)、自然复健组(NR)、药物复健组(MR),每组15只。采血测血乳酸、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进行血浆心钠素的放免测定。研究表明,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状态下,血浆心钠素含量显著下降,表明对心脏内分泌功能产生了不良影响。健脾生血中药能促进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的消除,能显著降低由于运动性疲劳引起的升高的血乳酸浓度,并显著增加由于疲劳造成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的减少。健脾生血中药在补脾生血、改善运动性疲劳的同时,能显著增加血浆心钠素的含量,从而有利于心肌营养与代谢,促进心脏内分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李岳进 《体育科技》2011,32(1):77-78,90
搜集资料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就七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以学校为依托,社区体育发展的相关研究;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关系的探讨;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如何资源共享的研究;高校建立社区俱乐部和学区体育模式的相关研究;个别省市有关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探讨;国外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共同发展现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体育强国的软实力及提升路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体育强国应该是各项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一流,并且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国家。体育强国的软实力就是体育文化吸引力、体育 价值观吸引力、体育体制吸引力、塑造体育国际规则和国际形象等的体育软实力,它对内影响体育发展潜力、对外具有国际影响力。体育强国软 实力提升路径:提升包括体育价值观、体育文化精神在内的我国体育文化实力、通过国际、国内的重大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来提升我国体育软实 力、统筹规划,逐步提升我国体育整体软实力、塑造国际体坛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谢雪峰 《体育科学》2004,24(9):1-3,18
体育分为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的模式存在不少可质疑之处。其主要问题在于:体育的核心部分是体育活动,而将体育分为这三类缺乏核心区分要素和标准。因而就其本质而言,体育三类模式不应是体育。尤其是体育活动的划分,之前所认为的三种类型体育实质是三种不同的体育理念。目前的体育三类模式将逐渐且必然走向“大体育”的整合,因为“大体育”是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深切呼唤。是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匡正体育三分模式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4.
体育运动的全球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主要从现代体育的起源、传播和发展的角度,对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全球化进行探讨,并分析了现代体育全球化的原因。结论是:体育运动全球化的初期,体育运动主要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国际体育合作新格局是现代竞技体育全球化的体现;现代奥运会是现代竞技体育全球化的缩影;受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大众体育全球化趋势正在加速进行:体育运动全球化与体育产业全球化相互促进;体育运动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发展、政治对立、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体育传播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邓星华 《体育科学》2005,25(10):23-31
以现代体育传播的兴起为出发点,探讨了现代社会为体育传播提供的基本条件,以及现代体育传播发展下,现代体育与媒体的结合形成了具有大众文化特征的文化形式——视觉文化;现代大众媒体所表现出的体育,集中体现了体育与媒体的狂欢,同时,大众媒体所推崇的锦标主义,忽视了对大众的关注,也影响到体育的形式和内容,使体育都是经过一定强化了的仪式表现出来。体育与大众传媒联姻而形成的体育传播的商业化,在促进体育发展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体育的发展。体育全球化进程中有着体育现代化的深深印记,而传媒在体育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体育传播促进了世界体育的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体育交流。中国体育要成为世界体育的主流,必须主动融入到体育全球化大潮中,在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话语体系,形成自我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体育法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查阅了1000余篇期刊论文和硕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以对体育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为中心,按照体育与人格权、体育与知识产权、体育与伤害、体育与工作、体育与不当行为、体育纠纷解决6个领域,总结了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我国当前体育法学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中国都市群众体育现状与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杭州、南京7个都市群众体育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体育人口、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消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价值观念等都市群众体育现状,以及体育经营主体多元化、体育需求产品个性化、体育活动内容复合化、体育管理组织网络化、体育运作方式社会化的都市群众体育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在新时期社会大变革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也将发生诸多变化;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在新时期不断融入社会多元文化,与多种思想交流和融合,增加了新的元素,使得大学生体育行为以体育锻炼行为为主,不断衍生出体育健身行为、体育消费行为、体育经营行为、体育志愿行为、体育实践行为、体育学习行为、体育教育行为、体育休闲行为、体育娱乐行为、体育保健行为、体育饮食行为、体育传播行为、体育社会交往行为、体育攻击行为、体育道德行为、体育择业行为等,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引介法国的体育管理体制、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旅游与体育领袖等,从中获得启示:政府组织政策与资金支持,社会组织民意运行;开展符合民众需求的体育项目,时尚健身与传统相结合;营造体育旅游氛围,引导民众参与休闲体育旅游;学校体育由校长负责,课程设置主修与选修相结合;传承传统强势体育项目,避免盲目追求竞技体育项目多而全;寻求跨国界体育领袖,争取国际体育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浅析现代体育传媒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传媒是现代体育管理专业中至关重要的新兴体育学科,随着体育产业的飞速发展,体育传媒在信息时代下实现了体育在大众生活中的"软着陆",是见证体育事业发展的窗口,也是体育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体育传媒的逐渐兴起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