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白狄鲜虞族在太行山东麓地区建立的"千乘之国",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十分重要。这个国家在史书中的相关记载虽凤毛麟角,但在河北大地留下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厚。曹迎春博士的《中山国经济研究》一书(中华书局,2012年6月出版),充分利用近年来日益丰富的考古资料及相关古文字材料,再参考借鉴战国其他国家的相关史料记载,对中山国经济的各个部门,诸如人口、冶铁、农  相似文献   

2.
曹迎春博士的专著《中山国经济研究》对中山国的人口、铁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和论证,展现出白狄中山经济发展的全貌.通过与中原诸国进行比较,将中山国经济各个方面体现出的民族特色进行了深入挖掘.通过研究白狄中山的经济,从宏观上描绘出其从战国早期到战国中期民族融合的进程,从微观上剥离出诸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方法的进步,鲜虞中山国史的研究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鲜虞中山的族属、文化及其华夏化的进程等问题仍然值得讨论。探讨沉寂多年的中山国文化特色,揭开尘封已久的中山国史的神秘面纱,无疑会为整个战国史的研究增添新的活力。从整个古史研究的角度看来,研究资料的不断开拓与研究视角的不断创新,为有争议之传统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了新的出口。  相似文献   

4.
中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飞跃”与“同步”.所谓“飞跃”,是指从纵的角度看,中山国经济从战国早期到战国中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飞跃,这个变化是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背景下产生的,也是中山国历史演变的整体趋势在经济方面的一个重要表现;所谓“同步”,是指从横的角度看,中山国经济与同时期各诸侯国相比,在生产技术方面是同步的,这是战国时期中山国与中原诸国交流频繁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中山文化论     
中山之名,始于战国,或为国或为郡或为府,一直沿用千余年。中山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是完全河北地域内的一种文化。起于战国中山国、传承千年的中山文化博大精深:既有科技与艺术之美的中山之器、工艺与书法之妙的中山铭文,还有丰富的中山酒文化、科技、诗词歌赋、多元宗教、民间艺术等。中山文化造就了中山人文精神的传统精华:重信尚义,忠诚勇敢;开放包容,淳朴仁厚;慷慨悲歌,英雄大气。中山文化杂糅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多民族文化,对河北的文化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文化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16,(1):142-144
<正>王禹浪先生的《东亚视野下的东北史地研究》作为"清华东方文库"丛书的一种,于2015年10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近三十年来"对东北地区实地踏查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学术研究成果的选编",对于古代东北史地进行了多面向的探索研究。按照作者的研究旨趣,全书共分为四章即东北历史地理研究、东北古史文化研究、东北考古文化研究、东北古代筑城研究四个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7.
继孟世凯著《夏商史话》一书出版后,王宇信著《西周史话》增订本,现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作为《祖国丛书》出版。该书以文献为依据,考古材料(特别是金文)为旁证,全面反映了近年西周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全书集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为一体。与此同时,王贵民、杨升南、应永深著《春秋史话》和彭邦炯、谢济著《战国史话》也已发稿,一九八七年可望发行。以上四书,既适合中学文化程度读者了解先秦历史,也适合大学生、中学教师及文物考古工作者学习及教学参考用。  相似文献   

8.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是由具有近八十年历史的南开大学历史系发展而来。目前。学院下设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及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分别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与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均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基本上涵盖了史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学院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资助学科。  相似文献   

9.
武力 《教学与研究》2005,4(4):92-93
在重新认识党的历史方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一部中共党史,仍是一座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的富矿。以全新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党的历史,发掘其中的宝藏,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是党史工作者的重要历史责任。最近,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凌云教授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一书,就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 80 多年(1921—2002年)经济工作的历史过程、成就与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共党史研究中有关经济工作史的研究,是一部以史资政…  相似文献   

10.
朱志敏 《莆田学院学报》2014,(6):F0003-F0003
<正>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孟建煌教授主编的《妈祖文化传播导论》一书,2014年6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22.8万字,内容丰富,装帧精美,是迄今为止从传播学理论研究妈祖文化的第一本专著,具有开拓学科的重要意义。正如该书"前言"所说:"从传播角度研究妈祖文化,运用传播理论和人类传播规律解读妈祖文化传播现象,将开辟妈祖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和新天地。"妈祖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民俗、建筑、文献、文学艺术、体育、医学、军事、外交、航  相似文献   

11.
《邢台学院学报》2016,(2):98-100
随着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战国文字资料层出不穷,其中以兵器文字最为显著。从古文字学的角度出发,以1990年以后(截至2010年)新出土的战国燕系有銘文的兵器为研究对象,进而归纳战国时期燕国的军事特点,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燕地的政治军事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丝路文明》第一辑于2016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丝路文明》主要探讨中外文明交流,刊登相关历史文化研究、丝绸之路古遗址的考古发掘和考察新发现,从文明交流与互鉴的角度对丝路沿线出土文献与文物的解读以及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学术史、学术性书评等文章为主,每年出版一辑。主编刘进宝  相似文献   

13.
作为建构岭南历史记忆的重要源流,南越国及南越史一直是岭南文化发展的焦点所在。中国史界对岭南早期国家文明的认识一直建立在极其有限的历史文本基础之上。及至晚近,粤人学术活动活跃,积极搜寻,"考古"发掘出南越文明的物质和文化证据,才开启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南越历史研究。其中,20世纪30年代广州黄花考古学院的研究工作尤具开创意义,其代表人物谢英伯、胡肇椿等人的学术活动与地方展览会、本土博物馆、公立机构以及社会人士所开展的收藏、发掘和研究合力构成了当时南越文明研究的主导力量,展示了本地知识分子的乡土情怀和历史叙事方式,实现了从"边裔"到乡邦的转变,也对同时期广东文化研究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杨绪敏教授所著《敏学斋史学探研录》2012年8月由黄山书社出版。该书按照作者在不同时期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分为"第一编史学史和史学理论探研篇"、"第二编古籍辨伪探研篇"和"第三编明清学术思想探研篇"三部分,从作者在江苏师范大学任教以来先后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筛选了近50篇,约70万字。其中不少篇目曾在《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史学集  相似文献   

15.
<正>贾俊侠等所著的《两汉三辅研究:政区、职官与人口》(长安历史文化丛书)于2019年3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融合了历史地理与职官制度,对两汉时期三辅的政区、职官以及人口沿革史研究有重要意义。通览全书,笔者认为该书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作者把研究对象置于两汉三辅的立足点上意义重大。从《两汉三辅研究:政区、职官与人口》的书  相似文献   

16.
●您能先谈一下您的治学经历吗 ?■可以。我是从研究明治维新史开始的。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开始。我试图从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角度搞清楚中日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在日本明治维新研究中 ,我注意到了日本儒学在其中的作用。遂写有《日中儒学的比较》 ( 1 988年 )。该书主要探讨了前近代中日两国儒学的异同以及日本儒学的特质。该书对日本儒学特质的概括与“早期儒学”概念的提出 ,颇得中日学界的首肯。在该书的写作中 ,我注意到 ,在漫长的历史中 ,源自中国的儒学思想曾对日本文化的各个领域 (政治、法律、道德、宗教、 文学、史学等 …  相似文献   

17.
《清史纪事本末》一书从酝酿起笔到完稿整整历经3年时间,承担此项目的是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炳文、白新良教授为首的10位明清史专家。该书近日由上海大学出版社隆重出版。《清史纪事本末》一书共分10卷,每卷约30万字,涉及的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关  相似文献   

18.
聂付生教授煌煌50万言的《浙江戏剧史》近日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课题成果。浙江是中国戏剧发展的摇篮,学界曾有“中国戏剧半部在浙江”的说法,然而,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浙江戏剧发展史,目前还较为薄弱,《浙江戏剧史》的出版,无疑填补了这项空白。  相似文献   

19.
中山国是战国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立国于七雄之中而自存,中山国能够达到这样的辉煌,不仅仅与中山国是一个马上民族有关,更重要的是中山国本身堪称发达的经济。而其经济的发达也绝不仅仅止于农业和手工业方面,其商业方面也是非常发达的。在这里,我们从商人、商业和商业管理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战国时期中山国商业经济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辽海人文历史与生态环境变迁”是东北史、边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出于对辽宁史学与现实问题的强烈关怀,渤海大学政史学院承办了以此为主题的第二届“辽宁史学论坛”。与会学者围绕辽海历史与文化、辽海地区考古与文物保护、辽西人文历史与生态环境变迁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的学术交流,提出了诸多极具学术价值的观点和富有新意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