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曹迎春博士的专著《中山国经济研究》对中山国的人口、铁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和论证,展现出白狄中山经济发展的全貌.通过与中原诸国进行比较,将中山国经济各个方面体现出的民族特色进行了深入挖掘.通过研究白狄中山的经济,从宏观上描绘出其从战国早期到战国中期民族融合的进程,从微观上剥离出诸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方法的进步,鲜虞中山国史的研究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鲜虞中山的族属、文化及其华夏化的进程等问题仍然值得讨论。探讨沉寂多年的中山国文化特色,揭开尘封已久的中山国史的神秘面纱,无疑会为整个战国史的研究增添新的活力。从整个古史研究的角度看来,研究资料的不断开拓与研究视角的不断创新,为有争议之传统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了新的出口。  相似文献   

3.
东周时期,"北方文化圈"中的中山、赵北和北部的方国部族不可和"燕文化"合并,更不能用"燕文化圈"来代替"北方文化圈",燕文化圈与北方文化圈是两个内涵和外延都不同的概念。自西周中期到战国,燕文化已经和中原文化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燕文化应该属于北方文化圈中的一支独立文化。相反,中山国文化与中原文化有趋同的趋势。这个问题长期存在分歧的原因是受到华夷观念的影响,华夷观念和华夷关系具有主观性,这两种观念都不适合作为现代历史学、考古学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白狄鲜虞族在太行山东麓地区建立的"千乘之国",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十分重要。这个国家在史书中的相关记载虽凤毛麟角,但在河北大地留下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厚。曹迎春博士的《中山国经济研究》一书(中华书局,2012年6月出版),充分利用近年来日益丰富的考古资料及相关古文字材料,再参考借鉴战国其他国家的相关史料记载,对中山国经济的各个部门,诸如人口、冶铁、农  相似文献   

5.
中山国是春秋末期白狄鲜虞族建立的国家,是战国"千乘之国"中的佼佼者,在河北大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对中山国经济进行研究,无论是从战国史、民族史角度,还是从地方史、经济史角度都有着重要意义。2012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山国经济研究》一书,是河北省社会科学重要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成果,是衡水学院法政系曹迎春博士多年研究的结晶(该书系作者在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该书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了历史与考古的整合。这里的"历史"指狭义的历史研究,即依靠传世文献对历史进行的研究。它与依靠考古资料,亦即依靠古代的遗迹遗物对历史进行的研究,是整个历史研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有个小国叫中山。一次,中山的国君设宴款待国都名士。正巧羊肉羹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喝到。有个叫司马子期的人,就没有喝到羊肉羹,他因此耿耿于怀,便跑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中山火炬开发区服务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要求,将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使其成为高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发展成新的支柱产业。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山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提出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古中山国虽然是战国时期由白狄所建的国家,其文化思想却带有深刻的儒、墨色彩,而考古所见的种种器物又表明其带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这种杂糅的文化面貌为我们研究民族融合对于文化的影响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中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飞跃”与“同步”.所谓“飞跃”,是指从纵的角度看,中山国经济从战国早期到战国中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飞跃,这个变化是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背景下产生的,也是中山国历史演变的整体趋势在经济方面的一个重要表现;所谓“同步”,是指从横的角度看,中山国经济与同时期各诸侯国相比,在生产技术方面是同步的,这是战国时期中山国与中原诸国交流频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刘松 《江西教育》2014,(7):34-38
战国时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中山君宴请都邑里的头面人物,好酒好菜招待宾客,大夫司马子期也是座上客。据说中山君宴客有道名菜,叫羊羹,在上这道羊羹时,分到司马子期时刚好没了。司马子期没有吃到传说中的一杯羊羹,非常失望,感觉受到了羞辱,于是愤然拂袖而去,投奔了楚国,并且说动楚王攻伐中山,中山君仓惶出逃。中山君狼狈逃窜时,有两个年轻人手执长戈紧随左右,不离不弃,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庞博悠远,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和借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的文化应该能够很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阐述了孙中山的文化思想体系的基本观点,它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有着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南京文化是多元的文化,纵向考察钟山文化的历史源流和内涵,横向比较其他文化,钟山文化堪称是南京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天平文化是在奈良时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背景下,“以唐为师”,推行文化奖励政策而形成的。天平文化主要表现为:佛教在日的传播,巩固了以孝谦女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日本的建筑、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医学空前繁荣。天平文化对日本民俗、国风的形成发挥了奠基作用,是日本民族文化形成的里程碑。日本文化的许多特点在天平时期建立了雏形。天平文化促进了平安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燕赵文化是燕赵地域文化遗产的全部积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燕赵文化源于黄色农耕文化、绿色游牧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燕赵文化以其富有历史意义的内涵和精神特质,积累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燕赵文化是“河北精神”的文化底色,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对燕赵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能够增强燕赵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河北文化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的进行,作为南宁市地方特色的代表——中山路夜市正面临着存与废的困境。通过论述中山路夜市的社会功能以及民间和政府对其存与废的看法,探寻中山路夜市所具有的文化象征意义,为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个案参考。  相似文献   

16.
昆曲艺术在明代传入湖南,在与湖南地方戏曲的长期交流中,逐步形成了带有较浓郁的楚文化风格,变苏昆为湘昆,创造了戏剧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7.
文化使一个民族保持其独特性并使其成员保持着特有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与思维情感,其所具有的巨大凝聚力往往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是抽象的符号,同时又是通过实物承载进而发挥影响的,武强年画蕴涵着人们对自然界、群体生活和社会发展最本质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反应,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反映出燕赵大地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武强年画历史悠久,享誉中外,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从档案资料来看,武强年画表现出鲜明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文化符号:反映传统农耕社会气息的民俗文化、表现燕赵文化风骨的地域文化、记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时代文化。这种文化符号浓缩在一幅幅的武强年画中,用图片的特殊方式展现着历史的发展轨迹,呈现了社会历史变迁与思想文化传承的多重面相。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涵化和播化中形成自身的文化圈;中国文学艺术受中国文化的浸润和熏染,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学艺术走向也受到中国文化和民族感情的制约。民族性是文学艺术繁荣的根,民族的差异性是本,外来先进文化思想是固土强本的养分。  相似文献   

19.
民初,晋江人吴钟善旅台三年,创作诗集《东宁诗草》两卷、《寄鸿吟社诗草》一卷。旅台是他诗歌创作的丰收期。其旅台诗歌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写景状物诗艺术手法更为成熟;抒情诗思想内容更加深刻;加入诗社后诗歌创作更为多样化。可以说,吴钟善的旅台诗歌使得他在民初台湾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时代,互动媒介艺术与其他学科如科技、生物等相交叉,帮助越来越多需要被帮助的人。互动媒介艺术传递的双向性,使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社交具备了可能性。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都是前沿领域,对自闭症儿童治疗也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它不仅与科技、生物等领域相结合,甚至将医学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目前的理论指导为未来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做理论基础,说明互动媒介艺术在人类医疗健康领域也有着研究和实践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