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磁共振弹性成像(MRE)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评估软组织弹性的功能MR诊断手段,在乳腺、脑、肌肉、软骨等方面的研究已逐步开展,在腹部的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就MRE的成像原理及在肝脏、前列腺等部位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触诊是指医生通过触摸感觉组织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反应来探测肿瘤或其他异常组织的存在.触诊的应用常局限于人体表面的器官,是一种定性、主观的检查方法,受医生个体触觉敏感性的限制,应用范围较局限.弹力成像技术自1991年由Ophir提出以来,在超声和MRI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并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医学成像的一个研究热点[1].目前,MR弹性成像(MRE)是在常规MR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一种机械化、定量化的触诊手段,具有客观、分辨率高、无创、不受诊断部位限制的优点,被称作"影像触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对主动脉壁弹性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制作血管模型的体模,采用离体猪主动脉、不同弹性的厚壁乳胶管和薄壁软胶管,三种血管模型包埋在弹性B-凝胶深部。三种血管模型内注入生理盐水。采用气动的驱动装置放置在体模表面,产生低频率机械波向体模内传播。采用MRE序列进行扫描,对体模内产生的机械波进行成像。结果机械波可以传播到体模深部血管模型的管腔中,三种不同血管模型内显示了机械波的良好传播。机械波沿着血管模型的长轴进行传播。在三种不同弹性的血管模型中机械波的波长变化明显,而且两种不同频率之间波长也相应变化。均与其物理特性相符,验证了成像的有效性。结论初步的探索显示MRE技术对主动脉壁弹性成像具有潜在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人脑磁共振弹性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弹性成像(MRE)在正常人脑的应用。方法研制用于人脑的激发装置,激发装置附加于头线圈上,并固定在志愿者头部,激发装置产生的低频率(f)振荡波经颅骨传至颅内,引起剪切波在脑组织内传播;设计成像脉冲序列,脉冲序列以梯度回波序列为基础,在X、Y或Z轴上施加运动敏感梯度(MSG)。剪切波导致的脑组织内周期性移位可使接收信号产生周期性相位位移,获得相位图像,从而显示脑组织内剪切波的传播。通过调整相位偏置,获得1个周期内剪切波的动态传播图像;相位图像经局部f估算法处理后获得局部剪切波的波长(γ),计算出剪切模量,获得弹性图像;激发f采用100、150和200Hz。结果MRE的相位图清楚显示了剪切波在脑组织内的传播,剪切波从脑表面向中心传播。剪切波γ随激发f而变化,γ与激发f呈反比。脑白质内剪切波γ大于脑灰质;弹性图像显示脑白质的剪切模量大于脑灰质的剪切模量。结论MRE的相位图可显示剪切波在脑组织内的传播,弹性图像显示了脑灰质与白质之间的弹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实时弹性成像(RTE)辨别良性和恶性睾丸病变的能力。方法对88例病人睾丸的超声检查中,用RTE辨识出144个病变,病变的弹性影像依照人工轻压后紧张度的分布情况赋予Itoh(放射学,2006)彩色编码评分。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R弹性成像(MRE)在脑肿瘤手术前评价其硬度的价值.方法 14例常规影像检查确定为实性脑肿瘤患者(男5例、女9例,年龄16~63岁),术前接受脑MRE检查,以脑白质为参照对肿瘤硬度进行评价.采用自行研制的用于脑MRE成像的激发装置,固定于头线圈上,并与患者头部固定,产生低频率振荡经颅骨传至颅内,引起剪切波在脑组织内传播;脉冲序列采用相位对比梯度回波序列,获得相位图像,从而显示脑组织内剪切波的传播.相位图像经局部频率估算法(LFE)处理后获得弹性图像;肿瘤的硬度在术中与正常脑白质对比,由术者判断分为偏软、中等和偏硬.将MRE的评价结果与手术结果作对照.结果 MRE检查结果显示,1例肿瘤的弹性模量低于正常脑白质、11例高于正常脑白质、2例与正常脑白质相似;术中检查1例肿瘤硬度偏软、11例偏硬,2例中等.14例由MRE评估的肿瘤弹性均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 MRE可以无创地显示脑肿瘤的弹性,在术前对脑肿瘤的硬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敏感性87.50%,特异性76.92%,准确性83.78%。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MR弹性成像评价肝肿瘤的特性黏弹性参数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94例肝肿瘤>1cm的病人按预期进行MR弹性成像,使用50Hz的机械波和一个完整的三维运动敏感序列。计算72个除外囊性、已处理的或组织病理学未确定的肿瘤病变的无模型弹性参数(复数切变模量和它的真实和虚数部分,即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结果观察到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相比有较高的绝对剪切模量和损耗模量[分别为(3.38±0.26)kPa、(2.41±0.15)kPa,P<0.01和(2.25±0.26)kPa、(1.05±0.13)kPa,P<0.001]。此外,肝细胞癌的损耗模量显著高于良性肝肿瘤。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的储能模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当恶性和良性病变进行比较时损耗模量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显著大于绝对剪切弹性模量和储能模量。结论损耗模量增加比储能模量或剪切模量绝对值的增加更有助于鉴别良性与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正摘要目的评价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诊断乳腺肿物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可重复性。方法观察者内的可重复性根据每名观察者对超声可见的758个肿物的连续3次SWE影像进行评价,其中144个(19%)为恶性;采用加权κ检验评估定性弹性影像特征的一致性,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定量测量  相似文献   

10.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二者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行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52例,共93个结节,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及弹性成像超声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诊断甲状腺癌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75.86%,特异性84.38%,准确性81.72%;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89.66%、特异性85.94%、准确性87.10%;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93.10%、特异性90.62%、准确性91.40%。同常规超声诊断相比,二者联合应用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应用可提高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陈国凤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11):1131-1133
慢性肝纤维化是肝病进展的重要过程,是机体对各种病因所致慢性肝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变化,也是肝硬化发展的中间环节.肝纤维化在早期乃至后期都可以发生逆转,越早确定肝纤维化的程度,越有利于临床治疗及患者的预后.目前,肝活检仍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因其为有创检查,患者不易接受.近年来,肝纤维化无创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诊断甲状腺恶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患者40例,42个甲状腺恶性肿块,术后不同超声类型检查结果分别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肿块的敏感性常规超声灵敏性78.6%,特异性71.4%,准确性76.2%;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灵敏性81.5%,特异性80.0%,准确性80.9%;联合二者灵敏性85.7%,特异性87.5%,准确性90.5%。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准确性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技术联合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与其中一种技术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运用,能够提高甲状腺恶性肿块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甲状腺、乳腺占位性病变日益增多,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其预后非常重要。超声检查在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超声从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超声造影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的出现,在甲状腺、乳腺肿瘤的良恶性及鉴别诊断中有了广泛的应用,其诊断价值得到了肯定。笔者就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弹性成像是一种能够无创地定量评估组织机械属性的检查手段,能够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近年来,磁共振弹性成像已逐步在临床中得到应用,现就磁共振弹性成像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前景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分析68例共116个甲状腺结节的纵、横切面超声弹性图,按弹性硬度将其分为5级,以0~II级作为判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标准,III~IV级作为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弹性图纵切面的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3.3%,准确性为76.8%;横切面的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2.3%,准确性为75.9%.纵、横切面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综合常规超声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张健  韩萍  邵清  纪冬  陈松海  王春艳  陈国凤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11):1134-1135,1142
目的 评估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解放军302医院2009年4-12月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肝纤维化的患者323例,其中141例患者行肝活检病理检查.全部患者临床检测肝功能、凝血指标、B超、血细胞计数,部分患者检测肝纤维化4项,患者均同时应用FibroScan进行肝脏硬度检测(LSM...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弹性成像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无创影像技术,能获得组织软硬度信息,弥补了传统成像的一些不足之处,日渐成为超声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将其与常规的超声检查结合,在腮腺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手术方案制定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就几种主要弹性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其对腮腺肿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腋窝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0月85例165个淋巴结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实时弹性成像评分采用5分法,所有淋巴结均经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转移性淋巴结弹性分值较高4~5分,占82.6%非转移性淋巴结弹性分值较低≤3分,占90.4%。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能为腋窝淋巴结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信息,弹性分级对鉴别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是一种全新的成像模式,能直接反映组织的弹性信息。自1991年Ophir[1]等提出这一概念以来,超声弹性成像得到了广泛关注并迅猛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成像方式,弹性成像已经成为医学超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结合三维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良恶性临床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125例接受诊治的乳腺肿块者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结合三维成像技术进行良恶性鉴别和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25例患者的139个病灶中恶性病灶19个,占13.67%;良性病灶120个,占86.33%。按照超声弹性成像评分3分以下(包括3分)为良性病灶标准,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评分在4分以上(包括4分)为恶性病灶标准,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评分鉴别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效能分析发现,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对良恶性鉴别诊断符合率为89.93%。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结合三维成像技术后,从形态结构、内部回声、与周边组织关系及肿块内血流情况,进一步判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结合三维成像技术诊断对良恶性鉴别诊断符合率为94.24%。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结合三维成像技术综合评价乳腺肿块的良、恶性,三维超声能提供更加丰富的三维空间信息,超声弹性成像可以有效发现微小病灶,二者互补,可以明显提高超声影像技术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