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改善时分多址蜂窝系统抗快衰落的能力,提出了采用宽带调制的设想,仿真结果表明,宽带调制时接收信号的衰落情况随着带宽的增加而减小,衰听分布不是瑞利分布面是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对于跳频及非跳频的TDMA系统,宽带调制都能使载波干扰比的随机变化趋缓,从而使所需的衰落储备减小,宽度调制更适合非跳频的系统。  相似文献   

2.
利用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低空小目标检测时,传统被动检测算法无法实现单接收通道下参考信号接收对比,提出一种基于干扰信号重构的直达波抑制算法,用于对低空小目标的检测.首先通过移动通信系统感知信道传输环境;在此基础上,利用OFDM时频特性重新构建直达波信号及多径信号等干扰信号,最后通过扩展相消算法对单接收通道中的直达波干扰进行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在移动通信系统单接收通道情况下提高回波检测性能,提高低空小目标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卫星和带阵列天线的移动体之间视距链路被遮挡时的信道特性,综合考虑信号到达方向分布的三维非均匀、非全向来波情形,建立了一个基于几何圆柱散射模型的三维信道概率统计模型.分别以拉普拉斯分布与Parsons模型中改进的截尾余弦分布来描述电波到达方向的方位角和仰角的角谱分布,得到了接收信号的时间自相关函数和空间互相关函数的表达式.利用正弦波叠加法建立了理论分析模型的仿真模型,并用等面积法进行修正后用来确定了仿真模型的参数.通过Aulin模型对建立的理论分析模型及其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瑞利衰落信道中突发模式的空时网格编码的多电平连续相位调制(STTC-MCPM)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辅助的符号定时估计算法.在每根发射天线传输突发包前同时插入一段相同的、已知的训练序列,每根接收天线根据各自接收信号计算出相应的训练信号,将得到的信号进行相隔一个码元的差分、求相位后,对其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符号定时偏差可以从DFT的一次谐波分量的相位中估算得到.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在准静态的平坦瑞利衰落信道中,定时估计误差的方差和非理想同步情况下误帧率(FER)性能的下降都非常小,该算法能快速准确地估计出初始定时偏差.  相似文献   

5.
在浅海的工作环境下,船舶或海上作业平台的动力定位噪声严重地干扰全景扫描声呐的声图。目前的各种干扰抵消技术实际效果不理想,动力定位状态下其对全景扫描声呐的信号检测能力提高有限。本文具体计算了动力定位螺旋桨噪声干扰的直达波和海底反射波到达接收阵的入射角;仿真分析了接收阵入水深度对螺旋桨噪声干扰的直达波和多途影响,以及引起的盲区方位变化情况;提出通过收放全景扫描声呐的铠装电缆恢复被掩盖了的目标信号的方法,可提高全景扫描声呐的探测能力。系统仿真结果为全景扫描声呐设计者采取相应的信号处理算法来抑制动力定位噪声的干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多孔径接收技术是应对大气湍流引发信号衰落的有效手段。多孔径接收技术中,接收孔径间距离受限带来的衰落相关性造成系统性能损失,分析了弱大气湍流干扰下多孔径接收系统的特性,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一种基于六角晶格分布的接收阵列布局。在此基础上对所设计阵列的性能增益进行分析,得到了接收孔径数量取值的较优范围。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方阵布局相比,在有限面积内,所设计的基于六角晶格分布的接收阵列布局方式具有优势,能够有效降低系统误码率,获得较大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7.
Turbo码译码算法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的修正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分析了宽带DS/CDMA系统在多径瑞利信道中的性能,针对多径频率选择性信道对Turbo码译码提出了修正算法——由Rake接收输出经最大比例合并等处理后的信号,除以信道幅度参数αmi的平方之和,以高斯分布计算Turbo码译码的γ函数,并进行Turbo码译码.系统仿真显示,该修正算法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阶段对具有宽带信号接收能力相控阵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最优宽带性能的阵列设计方法。首先总结出均匀型子阵系统子阵数与阵列宽带特性之间的规律,然后在充分考虑子阵数、延时器及移相器量化精度、旁瓣电平及主瓣偏移和工程实用性的条件下,对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于阵列不均匀划分的优化中,得到了一种最优宽带性能的子阵划分方式。仿真验证表明,与均匀划分阵列相比,相控阵采用优化后的子阵划分方式并结合子阵级实时延时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阵列瞬时工作带宽。最后总结文章方法和均匀型子阵系统实现阵列宽带扫描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在浅海的工作环境下,船舶或海上作业平台的动力定位噪声严重地干扰全景扫描声呐的声图。目前的各种干扰抵消技术实际效果不理想,动力定位状态下其对全景扫描声呐的信号检测能力提高有限。本文提出通过收放全景扫描声呐的铠装电缆恢复被掩盖了的目标信号的方法,计算了动力定位螺旋桨噪声干扰的直达波和海底反射波到达接收阵的入射角;仿真分析了接收阵入水深度对螺旋桨噪声干扰的直达波和多途影响,以及引起的盲区方位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可提高全景扫描声呐的探测能力,为全景扫描声呐设计者采取相应的信号处理算法来抑制动力定位噪声的干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宋聪  黎杨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21,43(3):338-343
针对外辐射源雷达中散射波信号波达方向(DOA)难以估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距离多普勒域阵列信号处理方法。首先计算直达波信号和接收阵列信号的互模糊函数;然后在互模糊函数上抽取特定时差和多普勒的数据构建单个采样点虚拟阵列信号;将单个采样点的虚拟阵列信号扩展为多个采样点的虚拟阵列信号;通过频率扫描的方式,用MUSIC算法进行空间谱估计得到二维DOA-多普勒图,最终可获得散射波的DOA,及其对应的多普勒频率。从理论上推导了虚拟阵列信号的构造过程及散射波增强的原理,并通过仿真实验评估了所提出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用宽带k分布模型的传统模型和改进模型计算了CO2要辐射带的g-k分布并与逐线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气体的吸收系数增大,并且由改进模型计算的结果相对较好,与逐线计算的结果更为接近.分别用指数宽谱带模型、宽带k分布的传统模型与改进模型计算了CO2各谱带在不同温度、不同行程长度下的发射率,并与逐线计算结果比...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二维有限元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了一个新的隧道预报机理:震源在隧道壁激发的面波在隧道掌子面上转换成横波继续向前传播,横波遇到界面产生反射,反射回来的面波在掌子面转换成面波沿隧道壁传播,这些波称为RSSR波。  相似文献   

13.
瑞利波法野外实测的结果究竟对应理论频散曲线的哪一个导波模式,这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判定的。通过比较各导波模式在地表垂直位移大小可知,可假定野外接收到的信号为位移最大的那个导波模式,从而可得与野外实测结果相对应的理论频散曲线。通过实测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说明了正演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模拟涌潮、水跃、溃坝波、浅水变形后的波浪、闸门突然开启形成的涌浪等浅水间断流动,应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浅水方程,界面通量采用基于Boltzmann模型的动力学流矢量分裂(KFVS)格式,建立基于无结构三角形网格的二维浅水间断流动数值模型,模型在空间上具有二阶精度.在钱塘江两次涌潮实测资料验证的基础上,模型预测了钱塘江河口治理设想方案实施后的潮位、潮差、流速和涌潮等水动力因素的变化.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涌潮到达时刻潮位急剧抬高、流速迅速从落潮转为涨潮并达到极值的间断现象.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格式健全、稳定,可以广泛应用于浅水间断流动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5.
通过求解铌酸锂晶体反常声光衍射的Dixon方程,给出了不同入射光情况下超声波方向和衍射光方向关于超声频率变化的关系曲线,确定了铌酸锂反常声光偏转器宽带设计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宽带工作模式的具体设计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入射光方向和超声主方向可以有效扩大声光偏转器的布拉格带宽.  相似文献   

16.
依据疲劳裂纹扩展模型及严格的数学推导,引入了一种新的等效应力幅概念。提出了依据宽带随机谱功率密度函数求解等效应力幅的半解析公式。作为应用,建立了万向接轴叉头在宽带随机谱作用下,疲劳寿命快速评定模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市郊移动通信环境,在三维空间域信道模型中分析和研究线阵列和环阵列多入多出多天线系统. 采用荷叶状空间信道模型,在计算波达信号概率密度函数的基础上,着重从天线阵列导向矢量和信道自相关函数两方面导出线阵列和环阵列天线阵元间的信号衰落相关性的表达式,阐明天线阵元间距和角度参数对信号衰落相关性的影响机理. 分析结果与实际信道测量结果相比较,信道容量与实际信道测量结果较为吻合. 天线阵元间距和波达信号角度扩展对多入多出多天线系统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基体损伤与界面脱粘理论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剪切滞后法,给出一种新的基体损伤模型;利用J积分理论,给出一种新的由基体裂纹导致的纤维/基体界面脱粘裂纹损伤模型。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得到了一些关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强度和损伤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并对复合材料中一些常见的损伤破坏形式进行了定性的解释,由此表明本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20.
宽带测向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带测向是雷达与电子对抗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宽带信号相对带宽大的特点,当它入射到阵列的各个传感器上,其复包络就不能假设为恒定.因此,与窄带测向相比,宽带测向不能在时域进行,处理起来也就困难得多.介绍了与宽带测向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数学模型、影响波达方向估计结果的因素和性能参数,叙述了它的研究现状,对现有各种宽带测向算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宽带测向技术当前面临的难题,并且对其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以期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