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非线性力学和声学理论,建立轴承结构本身产生振动噪声的数学模型,分析轴承结构参数(径向游隙、沟道曲率半径、钢球个数)对轴承振动噪声的影响。研究表明:径向游隙对轴承振动噪声的影响最为显著,并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沟道曲率半径对振动噪声的影响复杂,它对轴承振动位移和速度最大幅值的影响各不相同,随着沟道曲率半径的增加,最大声压、最大声压级逐渐减小;从整体出发,在符合设计条件的前提下,减小钢球个数可以减小轴承的振动噪声。 x方向的振动噪声远大于y方向,由此,结构参数对x方向的振动噪声的影响更为显著。通过改变结构参数来减振降噪,比起传统方法简单、可行、有效,减少制造成本,为以后轴承减振降噪提供一种新的方向和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螺旋瓦楞横切机剪裁瓦楞纸板产生的机械振动,并通过减振减小上、下刀轴振动响应,使其达到生产所需剪裁精度要求。方法对螺旋瓦楞横切机进行了动力学建模,通过数学解析和Ansys仿真软件分别进行振动分析。结果将解析结果与Ansys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所建立的振动模型是正确的,通过分析横切机系统振动特性参数,提出降低振动响应方法,即采用碳纤维材料使上、下刀轴振动响应控制在0.07 mm范围内,使其达到横切机剪裁精度要求。结论建立的动力学数学解析模型和Ansys仿真对研究横切机振动特性,降低振动响应,改善横切机剪裁质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滚珠丝杠副是数控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返向器是提供滚珠循环的通道,滚珠进入返向器时的碰撞力会引起较大的噪声。通过分析影响滚珠丝杠副中滚珠与返向器碰撞力的因素,寻找降低该碰撞力的方法,对返向器结构进行改进,并对两种结构丝杠副进行噪声对比试验。研究表明通过减小返向器滚道与丝杠滚道切线的夹角,采用弹性模量较小的工程塑料制作返向器,可以达到降低滚珠与返向器的碰撞力,进而降低滚珠丝杠副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骨科手术自动化,研制了用于获取断骨位置和姿态信息的全自动C形臂X光机,但其结构形式决定了它是一种典型的大惯量、高柔性机构,易于产生残余振动.残余振动的存在不利于图像的连续拍摄,且影响拍摄质量.采用输入指令整形技术,针对系统的一、二阶模态,设计输入指令整形器,对系统的输入指令进行整形滤波后,有效地消除了残余振动,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输入指令整形方法本质上是设计一种滤波器,采用该方法抑制残余振动不需要对原有系统的结构和硬件作任何改动.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对于抑制大惯量、高柔性系统中存在的残余振动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振动功率流防振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好地对船舶结构噪声加以控制,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就必须确定振源位置、振动的传播途径,弄清个别机械在构成共同振动中所起地作用。因而采用了振动功率流的概念,提出了两种测量振动功率流的方法——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建立了两种测量方法的数学模型,并且对这两种测量方法加以详细的介绍,分析了这两种测量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最后用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点钞机结构和运行情况,用试验方法识别其主要噪声源和振动源,深入探讨了点钞机减振降噪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应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6204轴承钢球表面制备出CrC复合镀层,对CrC镀层钢球轴承和无镀层钢球轴承的振动性能进行试验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rC镀层钢球轴承明显降低了轴承的振动值,特别是在高速、高载荷工况情况下减振效果尤为显著;提高了轴承振动的平稳性能。  相似文献   

8.
钢箱提篮拱桥整桥模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大型柔性桥梁建设的迅速发展 ,其长期安全运行的健康监测的评估得到很大关注。通过试验模态分析对验证设计、建立结构的动力学模型以及桥梁安全运行状态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拱桥桥面主梁与拱结构耦合振动 ,其模态试验比斜拉桥更加困难。本文通过我国首座建成的云南小湾钢箱提篮拱桥模态试验和竣工试验 ,提出了一种节省试验成本的基于环境激励下桥梁模态试验方法 ,取得了拱桥整体振动的较为正确的模态频率、阻尼及较理想振型 ,与有限元计算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单面瓦楞机在成型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振动,为了分析振动的原因及减振,对单面瓦楞机的关键机构——光辊机构进行动力学建模,发现推杆刚度不足,造成光辊机构的非线性。进行振动测试,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得到单面瓦楞机振动的主要原因:单面瓦楞机在正常工作转速范围内,存在两个共振频率。最后对光辊机构提出改进方案,并仿真对比改进前后光辊机构在受迫振动下的振动位移,改进后的位移幅值降低了35.2%。研究结果为降低瓦楞机的振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舱段动力舱空间和提高其隐蔽性能,对辅机设备采用了侧挂式浮筏隔振设计。以带电机组的浮筏隔振装置的舱段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和理论计算的方法确定发电机组与实际工作状态一致的激励力,同时考虑浮筏隔振系统橡胶隔振器的非线性动刚度,采用有限元和边界元相结合的流固耦合理论,研究浮筏隔振系统的参数变化对舱段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舱段缩比模型水下试验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和侧挂式浮筏系统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钢丝绳隔振器是一种最常用的干摩擦隔振器。它具有强非线性,性能重复性很差,通常解析法很难为之建模。应用广义弹塑性模型对具有干摩擦特性的钢丝绳隔振器进行了力学建模。模型物理概念清晰,建模过程简单,可以很好地解释和描述钢丝绳隔振器的静刚度渐软特性和动刚度的振幅依赖性。以HGGS-1200钢丝绳隔振器为例,说明了建模过程及试验验证。证明这一模型同时符合静态、振动和冲击试验结果,能够较准确地描述钢丝绳隔振器的力学特性。该方法可从易于得到的静态试验结果直接获取钢丝绳隔振器振动和冲击特性,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爆炸式冲击试验台,对HGGS-200型钢丝绳隔振器的冲击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舰艇冲击环境下,钢丝绳隔振系统能有效的降低传递给负载压缩时的加速度幅值,但拉伸时的加速度幅值降低较少。其在承受冲击载荷时,在冲击载荷脉宽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冲击载荷幅值的增加,隔振器吸收的能量增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型变流机组的隔振设计说明了钢丝绳隔振器的非线性特点,以及选用时如何考虑它的非线性影响,并使隔振系统在振动和冲击两方面同时满足要求。指出只有恰当地选用才能使钢丝绳隔振器的优势体现出来。还讨论了隔振器的非线性给机组运行、起动和停机操作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爆破震动效应控制技术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爆破地震是工程爆破中的主要爆破危害之一,爆破震动的破坏强度随装药爆炸释放能量的增加而增大。本文从控制爆破能量源和爆破能量的传递过程两个主要方面分析探讨降低爆破震动作用,提出诸如合理选择炸药品种、严格控制同段起爆药量、采取分散微分装药并优化装药结构、延时爆破、以及开挖减震沟、边坡钻凿缓冲减震孔和采用预裂爆破技术等有效减震方法和措施。同时强调应加强现场震动的监测和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的研究,以确保安全爆破。  相似文献   

15.
《工程爆破》2022,(2):83-86
粉状乳化炸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环保型粉状炸药,由于其兼顾了膏状乳化炸药爆轰性能良好和粉状炸药使用方便的特点,组分中不含TNT,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产能大,得到民爆生产厂家和用户的好评。本文简述了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粉状乳化炸药生产线的安全技术与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抑制由质量不平衡引起的电主轴-刀具系统的不平衡振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的分块(FBLMS)自适应滤波的电主轴-刀具系统不平衡振动的主动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中用来抑制振动的力源于无轴承电机径向磁悬浮力产生的原理。本文首先研究了双绕组感应型电主轴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和径向控制力的模型,借助有限元法建立了感应型柔性电主轴-电主轴-刀具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以及研究了FBLMS自适应滤波控制算法,设计了感应型柔性电主轴-电主轴-刀具系统不平衡振动的主动控制系统,通过有限元法来确定径向控制力的系数以及单边磁拉力的系数,研究了经典PID控制器以及FBLMS自适应滤波控制器对刀具端的不平衡振动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FBLMS自适应滤波控制器对抑制电主轴-刀具系统端不平衡振动具有更佳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提出钢架"浮筑"隔振改造新技术,对设备实行隔振,支撑点为结构梁柱,有效避免传统隔振方法支撑点为楼面的缺陷并已有成功隔振案例。实际运行及实测结果均表明,该技术能有效地起到隔振降噪作用,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速机床进给机构及铣削系统振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高速机床目前应用对象主要为硬化模具钢及大型航天结构件的铣削加工,因此主要针对与此相关的加工技术。首先透过切削实验观察硬化模具钢的切削特性,探讨不同切削条件对铣削模具钢的刀具磨耗、表面粗糙度以及铣削力的影响。一般的航天结构件多为薄件,其结构刚性低,此外所采用的线性马达为推力较小的马达,其伺服刚性低,此类低刚性结构在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振动,因此另一研究重点为低刚性结构铣削加工时之最佳加工条件,以减少切削振动,提升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9.
手持打磨工具振动大,存在多个振动峰,且不同工况振动峰对应的频率不同.动力吸振器是控制窄带振动峰的有效方法,传统的"弹簧—质量"形式动力吸振器频率不易调节,且不能同时对多个频率进行动力吸振.为适应实际工程应用,以频率可调、可多频减振为目标,首先从结构阻抗角度阐述动力吸振器减振原理,然后设计一种适用于手持打磨工具的频率可调...  相似文献   

20.
张义方  肖彪  闫晓强 《工程力学》2022,39(2):235-243
某厂1550冷连轧机在轧制薄规格带钢时F5轧机发生强烈振动,现场测试发现振动谱图中存在144 Hz的优势频率,经分析与F5轧机固有频率接近,同时发现带钢激励谱图与压下系统伺服阀输出油压谱图中存在多个激励频率.为探索振源并抑制振动,依据工业现场实验得出振动是由带钢与液压压下系统共同激励诱发产生.通过求解带钢-液压压下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