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京市主要传染病发病的季节分布特征,为传染病监测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对南京市2008—2013年10种主要传染病流行季节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有明显的季节性(M值为0.561);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痢疾、猩红热和手足口病有一定的季节性(M值分别为0.348、0.347、0.325、0.306)。用圆形分布法求得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的发病高峰日均在4月份,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发病高峰日分别在6、7和9月份,集中度M值和圆形分布R值呈高度正相关(r=0.999 8,P0.01)。结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痢疾、猩红热和手足口病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应据此及时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天津市滨海新区主要传染病的季节性分布规律,为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2010—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11种传染病的季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和风疹的集中度M值分别为0.390 7、0.610 4、0.572 6、0.665 6和0.680 4;圆形分布法求得细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和风疹的发病高峰日分别为8月5日、1月9日、7月8日、4月19日和5月3日。结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和风疹有明显的季节性,细菌性痢疾有一定的季节性;细菌性痢疾的季节性逐年减弱且发病高峰日呈逐年提前趋势。应据此及时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苏州市姑苏区主要传染病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方法采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苏州市姑苏区2012-2014年8种主要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M值和R值均在0.3~0.5),发病高峰日分别为2月6日和5月29日;痢疾、手足口病、乙肝、梅毒发病季节性较弱(M值和R值均<0.3);淋病、肺结核无明显季节性特征(P值均>0.05)。集中度M值和圆形分布R值呈高度正相关(r=0.99,P<0.01)。结论姑苏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分析2004- 2012年济南市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常见传染病发病的季节性特征,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集中度分析法和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结果 乙脑、甲流有较强季节性;风疹、菌痢、手足口病有明显季节性;百日咳、麻疹、布病有一定的季节性;肺结核、伤寒、疟疾、流脑等全年散在发病。结论 不同的传染病,其发病的季节性也有很大的差异,应根据其发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城市常见学生传染病发病的季节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盐城市2009-2013年8种学生常见传染病进行季节性分析。结果学生常见传染病中,腮腺炎、流感、猩红热、手足口病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其M值/r值均在0.3~0.5;而水痘、菌痢、肺结核、肝炎发病季节性差,其M值/r值均0.3。集中度M值和圆形分布r值呈高度正相关(R=0.999,P0.001)。腮腺炎的发病高峰日为5月16日,高峰期为2月28日-8月1日;流感的发病高峰日为1月9日,高峰期为10月25日-次年的3月25日;猩红热的发病高峰日为5月13日,高峰期为3月4日-7月23日;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日为6月11日,高峰期为3月21日-8月31日。结论应利用传染病的季节性分布特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预防控制学生传染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2010—2017年漯河市手足口病发病的季节性及发病高峰,为预防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0—2017年漯河市手足口病发病资料,采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漯河市手足口病发病的季节性特征和发病高峰。结果漯河市2010—2017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6474例,5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多,4 122例占25.02%;病例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年均1 572例,占95.43%。集中度M=0.56,表示手足口病发病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圆形分布集中趋势值为0.48,发病平均高峰日为5月18日,高峰期为3月9日—7月27日,平均角为135.468°,雷氏检验显示平均角存在(P0.05)。结论漯河市手足口病发病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3—7月为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7.
广西细菌性痢疾流行季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细菌性痢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对1990~2007年广西细菌性痢疾的流行季节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1990~1999年广西细菌性痢疾流行的集中度M值0.37,2000~2007年为0.27.两个时段间的发病高峰日、高峰期及时间跨度分别为6月17日、3月26日~9月7日、164 d及6月3日、2月27日~9月7日、192 d. [结论]广西细菌性痢疾流行的季节性在逐渐减弱,应做好全年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卢晶 《现代预防医学》2015,(4):735-736,747
目的 掌握通化市手足口病的季节分布规律,为传染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通化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的季节性进行分析。结果 集中度M值为0.674;圆形分布法显示:r=0.67,α=210.67°,s=51.28°,高峰期(α±s)=(159.39°,261.95°);经Raleigh’test检验,P<0.001。结论 通化市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9月下旬。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2004—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细菌性痢疾(菌痢)发病的季节性,为防控菌痢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传染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收集2004—2018年东城区菌痢病例资料。采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东城区菌痢发病的季节性和发病高峰。结果 2004—2018年东城区菌痢共发生19 497例,年发病例数呈逐年下降趋势。集中度法分析结果显示,菌痢各年发病集中度呈下降趋势,季节性逐年减弱。圆形分布法分析结果显示,东城区菌痢发病集中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菌痢每年均存在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P0.01),各年发病高峰日集中在7月或8月,高峰期为4—11月,有延长趋势。集中度法M值与圆形分布法r值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2=0.997 8),两者对东城区菌痢发病季节性分析结果非常接近。结论 2004—2018年东城区菌痢发病具有季节性,但季节性逐年减弱,4—11月为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10.
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分析细菌性痢疾的季节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宁波市江东区1990-1999年细菌性痢疾的季节性分布情况。方法 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分析。结果 集中度法分析,细菌性疾疾有一定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圆形分布法分析,细菌性疾疾的发病高峰时间为9月25日,高峰期为6月23日至12月25日。结论 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可作为分析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分布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济宁市2009-2016年肠道传染病疾病负担进行分析,确定该地区的流行趋势和高危人群,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法定传染病上报系统济宁市2009-2016年肠道传染病资料,计算总体发病率、伤残生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和YLDs强度。  结果  2009-2016年济宁市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8.81/10万,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74.74/10万)、手足口病(49.15/10万)、细菌性痢疾(3.65/10万)、戊型肝炎(0.57/10万)、急性出血性结膜炎(0.37/10万)和甲型肝炎(0.34/10万)。5~8月高发。总YLDs为593.04人年,男性372.31人年,女性220.73人年;依次为手足口病(326.88人年)、其他感染性腹泻(235.74人年)、戊型肝炎(10.65人年)、细菌性痢疾(10.09人年)、甲型肝炎(7.71人年)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97人年),对应YLDs强度为0.489、0.353、0.016、0.015、0.012和0.003人年/10万。  结论  2009-2016年济宁市肠道传染病以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为主,夏季高发,学龄前儿童和老年人是高发人群。提示疾病防控部门可根据人群和季节发病特点,采取措施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05-2010年浦东新区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分析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季节性规律,并探讨发病季节性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圆形分布法,比较和分析发病率不同的各时期细菌性痢疾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的情况.结果 2005-2010年浦东新区细菌性痢疾发病高峰日分别为9月10日、9月8日、8月18日、8月30日、7月20日和8月7日;高峰期分别为127 d、130 d、170 d、142 d、169 d和193 d;高峰期可受最高月病例构成的影响发生相应的改变.结论 细菌性痢疾的季节性和发病高峰不随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改变而变动;痢疾发病高峰与蝇类季节消长态势相吻合.圆形分布法分析单峰型有季节特征的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高峰特征,简明扼要、描述直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南昌市1998—2007年霍乱、甲肝、菌痢、肾综合征出血热、乙脑和狂犬病等疾病的发病季节性规律。方法应用集中度分析方法探讨疾病的季节性,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疾病发生的高峰时间分布。结果霍乱有严格的季节性,乙脑有很强的季节性,菌痢和狂犬病有一定的季节性,甲肝和出血热的季节性较差;以上疾病均存在高峰发病日;其中霍乱高峰发病月日是8月3日,乙脑为7月8日,95%可信时区分别为6月12日~8月24日和4月24日~9月21日。结论在疾病的高峰发病时间段,应加强卫生宣传和疾病监测,预防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连市气象因素对肠道传染病发病时间分布的影响,为有关部门制定肠道传染病防治对策及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肠道传染病中选择细菌性痢疾作为研究病种,气象因素与细菌性痢疾发生的关系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同时应用圆形分布法探讨肠道传染病发病的时间规律。结果分析1981-2010年大连市气象资料显示,30年间最高气温共上升0.80℃,最大风速共下降5.23m/s、日照时数共减少23.98h;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连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数主要由前3个月的日照时数、前1个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前3个月的最大风速和前1个月的平均气压所决定,回归系数分别为0.785、8.726、10.633和7.479;应用圆形分布法计算不同年代的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结果显示除2001-2005年外,30年间大连市细菌性痢疾每5年发病高峰时点逐渐前移,同时发病高峰期逐渐延长,共延长36d。结论大连市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与气象因素有关,且气象因素影响大连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的时间分布规律,表现为随着气温的升高、日照时数的减少和风速的下降,大连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高峰日前移,高峰期间也有所延长,因此大连市肠道门诊开放的时间应根据气象特点做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校大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探讨其流行规律,做好在校大学生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方法]收集某高校2008-2011年在校大学生传染病患病登记资料和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从流行概况、发病顺位、性别分布、月份分布和年级分布等方面分析预防的重点。[结果]2008~2011年某校学生传染病总发病率为19.23/万,190例传染病以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细菌性痢疾为主;传染病总发病率男生高于女生(P〈0.01);发病高峰为6月,占总病例数的21.58%;本科大一、大二学生的发病率均高于大三、大四和研究生的发病率(P〈0.01)。[结论]某校低年级大学生传染病的发病率高于高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2008至2015年托幼园所传染病的发病及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纵向比较方法对北京市托幼园所2008-2015年儿童传染病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8年间监测的儿童传染病中,手足口病呈波浪型起伏,以2008年最高,达到2344.67/10万,2015年最低为1044.55/10万;猩红热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12.893,P<0.05),2011年最高,达到222.46/10万。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痢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疹均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χ2值分别为866.009、23.821、123.108、104.622、4.460,均P<0.05),肝炎偶发。园所发病率城区高于郊区(χ2=40.496,P<0.05),园所暴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按传染病顺位排列,2008至2014年依次为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或猩红热,2015年为手足口病、猩红热、水痘。结论手足口病和水痘是托幼园所重点防控的疾病,猩红热不容忽视;郊区托幼园所应加大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西细菌性痢疾(菌痢)发病的时间特征和趋势,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用圆形分布法分析2004-2010年广西共报告菌痢81 094例,发病的季节性,并用趋势检验法分析菌痢发病的趋势。结果 2004-2010年广西共报告菌痢81 094例,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4月份发病人数开始增多,5~9月份达高峰,11月份以后开始下降。每年菌痢发病均存在明显的高峰日(P〈0.001),各年发病高峰日不相同或不全相同(F=114.09,P〈0.01),高峰日在7月13日~8月5日之间,高峰期在4月3日~11月2日之间,流行期超过12个月。7年间广西菌痢发病存在明显下降趋势(χ2=7697.76,P〈0.001)。结论广西菌痢发病季节性不明显,但存在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应根据发病时间特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1~2010年大连市肠道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1~2010年大连市累计报告422015例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63.28/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1981年为1253.25/10万,1991年为234.23/10万,2001年为254.54/10万,2010年为28.51/10万。422015例肠道传染病病例中,细菌性痢疾占66.80%,甲肝占32.29%,伤寒和副伤寒占0.79%,霍乱占0.11%,阿米巴痢疾占0.01%,脊髓灰质炎只有9例;7~10月发病的占55.52%,其中细菌性痢疾7~10月发病的占69.30%,甲肝1~6月发病的占59.06%;男性、女性分别占57.80%、42.20%;0~4、5~14、15~34、35~54岁分别占14.63%、14.36%、42.48%、19.29%。1981~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肠道传染病城区与郊县(市)分别为341.80、172.35(P〈0.01);其中细菌性痢疾城区、郊县(市)分别为243.70、97.34(P〈0.01),甲肝城区、郊县(市)分别为95.02、73.44(P〈0.01)。[结论]大连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细菌性痢疾与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19.
综合性医院1954例传染病网络直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传染病就诊状况,指导医院做好传染病预防治疗与上报工作。方法对医院2006年9月-2009年12月接诊的1954例传染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传染病居前5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水痘、梅毒、肺结核、细菌性痢疾,分别占33.11%、27.58%、8.34%、6.45%、6.04%;发病年龄7 d~84岁,平均16.71岁,1~9岁发病895例,占45.80%,其次是20~29岁,占17.45%。结论及时掌握当地传染病的发病情况,重视综合性医院传染性疾病规范化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护意识,加强消毒隔离管理,防止传染病在医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20.
喻群 《上海预防医学》2014,26(10):532-534
[目的]研究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细菌性痢疾发病季节特征,预测发病趋势,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集中度、圆形分布统计方法,对通州区2006—2013年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进行季节性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发病趋势。[结果]通州区细菌性痢疾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4月中旬至10月中旬。根据发病趋势预测方程,2014和2015年预测发病率分别为3.53/10万和4.49/10万。[结论]若无较大规模的疫情暴发,2014和2015年通州区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可能会略有上升,应以流行季节为重点,落实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