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外耳温计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解红外耳温计的临床应用情况,随机抽取普通组、100例(口温37 .5℃以下),观察口温、腋温及耳温变化;再随机抽取发热组50例(口温37.5℃以上),对其早,中,晚耳温,口温进行比较。结果:普通组耳温平均值均高于口温和腋温,符合体核温度高于体表温度的理论;发热组早,中,晚耳温均高于口温,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耳温能进一步反映体核温度,测温时间短,特别适用于不合作,昏迷,躁动及ICU术后病人。  相似文献   

2.
林林 《护理研究》2005,19(10):2023-2023
[目的]观察一日内不同时间口温和腋温测量值变化,并探讨两者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8名女生,测定一日内不同时间(06:00、13:00和21:00)口温和腋温。[结果]不同时间体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口温与腋温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45),口温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765,P〈0.01),口温与腋温间的差值相对恒定。一般腋温值加上0.30℃~0.36℃可相当于被测对象的口温值。[结论]人体体温在一日中有明显波动,口温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数量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3.
红外耳式体温计与玻璃体温计用于产妇测温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红外耳式体温计与玻璃体温计在体温测量中的差异,研究耳温、腋温和口温之间的关系。方珐随机抽取产科130例患者.其中体温正常者90例、发热者4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耳温、腋温和口温之间的差异。结果红外耳式体温计能反映正常体温变化,左、右耳的温度误差较小;发热组患者左、右耳温度无差异,但耳温、腋温和口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耳式体温计测温快速、安全,测量准确,使用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判断发热以测量体温升高为准。健康成年人腋温多在37℃以下;腋温低于口温0.3℃;而口温又低于肛温0.3℃;测量腋温时间不应少于10min。发热是指体温病理性升高。成年人腋下、口腔或直肠内温度分别超过37℃、37.3℃或37.6℃,昼夜波动超过1℃时,在除外各种生理性因素,如年龄、性别、活动量、情绪、月经周期、餐前餐后、代谢状态、季节变化等情况下,可以认为有发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外耳温仪和汞柱式体温计测温之间的关系,为红外耳温仪测温提供依据。方法测量204例住院患者的左右耳温和口温,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耳温和口温及左右耳温之间的差异。结果耳温高值、均值、低值与口温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8.703,-6.970,-4.111;(P〈0.01);左耳温(36.8897±0.36354)℃与右耳温(36.9275±0.350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2,P〈0.01);耳温的变异系数均小于口温,稳定性比口温好;耳温均值和口温的相关性最好(r=0.758,P〈0.01)。结论红外线耳温仪可广泛应用于住院患者体温测量,但需测量双耳取平均值,且耳温的结果判断标准与口温不同。  相似文献   

6.
不同测温方法测量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合理使用体温检测方法.寻找一种简单、准确、损伤小的测量体温方式。方法随机抽取正常人和门诊患者共计182例,分别用水银体温计测量口温和腋温;用红外线额温测量计测量前额和手心;用红外线耳温测量计测量耳温。结果红外线额温测量计测量结果与腋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红外线耳温测量结果与腋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测量计测量体温是可行的,红外线耳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同样有效,红外线额温测量计测量手心也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筛查发热患者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陆珉  袁秀珍 《现代护理》2008,14(4):489-490
目的探讨产妇肘温和腋温的差异性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身同侧肘、腋窝体温对照法。测温时,首先擦干腋窝和肘窝汗液,体温计甩至35℃以下,同一时间内将2支体温计水银端分别置于腋窝深部和肘窝靠近血管部,嘱产妇上臂内收,前臂向上屈曲(手指可搭在肩部)夹紧两处体温计,测量10min,然后同时取出,并记录。结果产妇的肘温和腋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产妇腋温平均比肘温高0.26℃,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产妇肘、腋温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人的肘温腋温平均值接近,故临床上可以以测量肘温用于因乳房胀而引起的腋窝体温升高,以保证体温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妇肘温和腋温的差异性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身同侧肘、腋窝体温对照法。测温时,首先擦干腋窝和肘窝汗液,体温计甩至35℃以下,同一时间内将2支体温计水银端分别置于腋窝深部和肘窝靠近血管部,嘱产妇上臂内收,前臂向上屈曲(手指可搭在肩部)夹紧两处体温计,测量10min,然后同时取出,并记录。结果产妇的肘温和腋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产妇腋温平均比肘温高0.26℃,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产妇肘、腋温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人的肘温腋温平均值接近,故临床上可以以测量肘温用于因乳房胀而引起的腋窝体温升高,以保证体温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小儿肛温和腋温测量值差异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肛温和腋温测量值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4~10岁的患儿105例对他们同时进行肛温和腋温测量.结果肛温比腋温至少高0.1℃,最大高2.5℃,平均高0.89℃,与目前临床上通常认为的肛温比腋温高0.5℃的观点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临床上通常在腋温基础上简单加0.5℃代表肛温的做法不正确,对小儿进行体温测量时不宜采用腋温测量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最佳的体温测量方法及水银体温计肛温测量的最佳时间,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对483例新生儿同时测量肛温(分别用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电子体温计)、背温(水银体温计)及耳温(耳温仪),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0.5min、1min、1.5min、2min、3min时肛温。结果肛温高于其他温度约0.2~0.3℃,腋温、背温及耳温相互之间的差异0.1℃,且腋温背温耳温;电子体温计测量的肛温与水银体温计测量的肛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in时的肛温与3min时的肛温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体温计可代替水银体温计;新生儿非侵入性测温方法中建议首选腋温测量法,水银体温计测肛温时间可缩短至2min。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产妇的腋温和口温差别,以便临床获取产妇正确体温.方法:选择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产妇各60例,120例产妇共测量体温1 200次,其中两组产妇口温和腋温各测量300次.结果:两组产妇之间的口温和腋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口温和腋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当产妇产后饮食无规律时,为其测量腋温,测得结果加0.1~0.4 ℃代替口温;产后奶胀哺乳造成腋温数据不稳定时,为其测量口温.  相似文献   

12.
对108名女生同一天三个时间(早上6时,下午1时及晚上9时)口温和腋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体温在一天中有明显波动,同一时间口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而且口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之间的差值相对恒定,一般腋温值加上0.30~0.36℃可相当于被测对象的口温值.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观察红外耳温仪测量耳温在重症患者中应用的准确性,以探讨其在ICU中的适用价值。 方法:对1000例次ICU重症患者采用红外耳温仪测量耳温,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和肛温,以肛温为标准分为2组:普通组817例,发热组183例,分别记录测量结果及不良事件。结果:普通组耳温平均值为(37.0±0.12)℃,腋温平均值为(36.8±0.13)℃;发热组耳温平均值为(38.1±0.53)℃,腋温平均值为(37.8±0.75)℃,2组和肛温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红外耳温仪与水银体温计同样准确和稳定,耳温测量在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更具有方便性,可以在ICU重症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一日内不同时间口温与腋温测量值变化及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林 《护理研究》2005,19(22):2023-2023
[目的]观察一日内不同时间口温和腋温测量值变化,并探讨两者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8名女生,测定一日内不同时间(06:00、13:00和21:00)口温和腋温.[结果]不同时间体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口温与腋温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45),口温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765,P<0.01),口温与腋温间的差值相对恒定,一般腋温值加上0.30℃~0.36℃可相当于被测对象的口温值.[结论]人体体温在一日中有明显波动,口温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数量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5.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体温测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使用红外线耳温计测量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体温的可行性。方法测量2009年9—12月神经内科316例住院患者的耳温、口温、腋温,对比同组患者左右耳的温度,比较耳温与口温、腋温的差异。结果患者左右两耳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耳温、口温和腋温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任何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耳温测量仪可以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测量体温,能较好反映患者体核温度,且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发热患儿肛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加0.6℃之间的差异。方法将101例发热患儿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同时测量肛温与腋温,对肛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加06℃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热患儿肛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加0.6℃之间的差值在0~1.7℃之间,发热患儿肛温测量值与腋温测量值加0.6℃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患儿测量肛温更准确。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体温不同测试方法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比较腋温、肛温、耳温三种不同方法在新生儿体温测试中的差异,以寻求简便而准确的新生儿体温测量方法。方法对我院450例新生儿出生后7 d内分别同时测量腋温、肛温、耳温。结果不同的产期和体重的新生儿中肛温、耳温高于腋温,相差约0.3~0.5℃,有显著性差异(P<0.05),肛温、耳温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体温与测量方式、新生儿的产期和体重有关,并认为耳温测量法是新生儿体温测量较简便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彩英  祝瑞琪  冯晓兰  濮怡  赵鑫 《护理研究》2023,(11):2061-2064
目的:评价耳温枪在筛查发热病人中的价值,并确认用于判断发热的最佳界值,为临床使用耳温枪测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月—5月外科病房病人1 106例,采用同期自身对照方法,同时使用水银体温计和耳温枪测量病人体温。结果:Bland-Altman结果显示耳温口温测量一致性较好。口温与耳温均值在总体组、非发热组和发热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口温为37.3℃~38.0℃发热截断值时,耳温枪精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以口温37.3℃、37.5℃、37.8℃、38.0℃为发热截断值时,相对应耳温的最佳界值为37.15℃、37.35℃、37.45℃、37.55℃。结论:耳温枪快速便捷、交叉感染风险低、灵敏性较高,可以替代水银体温计筛查发热病人,耳温枪筛查发热的最佳界值可根据口温判断发热的温度设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应用红外鼓膜体温计(简称耳温计)测量体温的可行性。方法按便利抽样法抽取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某院儿科住院患儿860例,用耳温计测量患儿耳温,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患儿腋温、肛温。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3种方法测量体温的数值及测量时间的差异,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患儿的耳温和腋温、肛温的随机区组间的方差分析比较,发现3种方法所测温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耳温与肛温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38,P〉0.05),但耳温与腋温、腋温与肛温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360,t3=-0.0498,均P〈0.05)。测量腋温、耳温、肛温所耗时间分别为10min、3s、3min。结论耳温计可以代替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且更省时、更安全。  相似文献   

20.
光疗新生儿体温测量最佳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光疗时体温测量的最佳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临床光疗新生儿49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同时测量颈温、腋温、背温和肛温。结果:颈温、腋温、背温、肛温的均数±标准差分别为36.851±0.223℃、36.722±0.309℃、37.095±0.250℃、37.202±0.224℃,颈温与肛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腋温与肛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背温与肛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背部测温简便、安全、准确,可作为新生儿光疗时体温测量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