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胸部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应用品管圈手段对影响胸部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相应对策,缩短胸部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胸部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由改善前的4.97 d缩短为改善后的2.03 d。[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缩短胸部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提升病人满意度,同时能够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采用护理质量管理工具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普外科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自制查检表调查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协助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并对品管圈应用前后病人术后卧床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之前提前(P0.01)。[结论]运用品管圈促进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了术后卧床时间,加快了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方曙静  刘梅  禹茜  王丽元  吴莉  朱静  杨菁  陈曦  尹春艳  金蕾 《全科护理》2020,18(15):1840-1842
[目的]加强对病人术后活动性疼痛的评估和管理,缓解病人活动时的疼痛,促进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早期下床。[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3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7月—2018年12月2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由疼痛管理小组予疼痛护理,观察组病人进行术后床上活动时和下床活动时疼痛评估和管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下床行走距离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5.44±26.28)h和(70.28±31.42)h(P<0.05),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首次下床行走距离分别为(2.64±0.57)m和(2.01±0.55)m(P>0.05);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术后床上活动时疼痛评分分别为(3.87±0.97)和(4.18±0.91)分(P>0.05);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术后下床活动时疼痛评分分别为(3.97±1.13)分和(7.89±1.38)分(P<0.05)。[结论]完善对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活动时的疼痛评估和管理,能够缓解病人活动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同时促进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4.
赵志华  高芸茹  李育玲 《全科护理》2016,(13):1364-1366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提高高血压病病人钠盐摄入达标率的实践。[方法]运用品管方法,对6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钠盐摄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采取措施提高高血压病病人钠盐摄入达标率。[结果]实施品管活动后,高血压病病人钠盐摄入达标率由活动前的44.62%提升至活动后的73.85%(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高血压病病人钠盐摄入达标率,推进高血压病病人自主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活动计划在腹腔镜胆总管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腹腔镜胆总管术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后早期活动计划干预。记录病人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自制调查问卷对病人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记录两组病人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排气时间19.44h±4.03h、首次下床时间12.54h±4.58h、住院天数7.54d±2.3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5.40h±6.82h,20.80h±5.05h,10.84d±3.22d),观察组病人非常满意18例,满意10例,满意度93.33%,对照组满意度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胆瘘1例,术后出血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活动计划能够显著改善腹腔镜胆总管术后病人的恢复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床上康复操在腹腔镜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床上康复操运动,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CO_2气腹后遗效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1.8h±5.6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3h±8.4h(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CO_2气腹后遗效应如恶心、呕吐、双肩痛、上腹饱胀、肠胀气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上康复操能促进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术后CO_2气腹后遗效应,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泌尿外科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提高泌尿外科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主题,查检108例病人,分析依从性低的原因,设定目标值,拟定对策。[结果]病人依从性从38.00%上升到67.76%。[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泌尿外科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强护士团队的协作能力及品管圈的应用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对肺癌病人术后急性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00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镇痛模式,观察组实施超前镇痛模式.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术后2 h、4 h、8 h、24 h、48 h疼痛程度;同时观察术后拔胸腔引流管、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拔胸腔引流管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超前镇痛能显著改善肺癌病人开胸术后急性疼痛,能提高镇痛质量,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对肺癌病人术后急性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00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镇痛模式,观察组实施超前镇痛模式。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术后2h、4h、8h、24h、48h疼痛程度;同时观察术后拔胸腔引流管、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拔胸腔引流管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超前镇痛能显著改善肺癌病人开胸术后急性疼痛,能提高镇痛质量,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按照品管圈十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影响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因素,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整改,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由改善前的54.8%提高至改善后的81.2%,圈员综合能力明显提升。[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手法可提高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心脏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建立QCC活动小组,以“提高心脏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为主题,对51例心脏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差的原因,设定改善目标值,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QCC活动后,心脏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较前提高(P<0.05)。结论:QCC活动提高了心脏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增强了圈员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围术期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行腹腔镜下择期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病人共96例,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中医特色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分别观察两组病人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PSQI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29.3±7.7)h、(2.4±1.4)d、(2.7±1.3)分、(12.6±3.9)d、(12 354.5±406.8)元,对照组为(36.5±8.2)h、(3.8±1.5)d、(4.8±2.4)分、(15.9±4.5)d、(15 689.5±496.6)元,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中医特色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模式有助于缩短腹腔镜下择期胆囊切除术术后病人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有效改善切口愈合状况,有助于术后睡眠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都得到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术后24h卧床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3月—2014年10月,我科确立了以"提高术后24h卧床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历经8个月,本活动展开调查研究、讨论分析、拟定并实施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术后24h卧床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89.05%提高到了活动后的94.9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既能提高术后24h卧床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还能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更新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观念,调整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提高肛肠病人术后采用自制不锈钢坐浴椅坐浴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行肛肠手术并需要术后坐浴的2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坐浴护理,观察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用自行设计的不锈钢坐浴椅进行坐浴护理,比较两组坐浴依从率、坐浴时间达标率、疗效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坐浴依从率(100%)、坐浴时间达标率(98%)、治疗总有效率(100%)、病人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5%),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肛肠术后病人采用自制不锈钢坐浴椅坐浴的依从性显著提高,促进病人创面部位的快速愈合,且可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肝胆胰肿瘤病人术后疼痛控制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9月肝胆胰外科手术病人123例为对照组(实施前),给予常规疼痛护理;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月手术病人121例为观察组(实施后),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术后病人疼痛控制进行现状分析、设立目标、制定与实施对策。对两组病人的术后疼痛评分、疼痛控制满意度及科室护士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疼痛知识与态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2h、24h、48h疼痛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科室护士对疼痛一般知识、疼痛评估知识、药物镇痛知识及综合应用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对术后病人疼痛进行管理,可提高疼痛控制效果和病人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及5S管理模式在产科病房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建立"品管圈",通过现况调查及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素养(shit-suke)的5S管理方式,进行要因分析、拟定对策,运用PDCA循环的原则进行对策的实施和效果确认、标准化处置等。[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病房5S管理达标率从72.37%上升至90.82%(P0.01);品管圈活动后病人的满意度由整改前的94.74%上升到99.05%(P0.05)。[结论]实行"品管圈"活动及5S管理模式可提高产科病房达标率和满意度,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降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率的效果。[方法]开展"降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现状进行分析,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实施,观察实施的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率由活动前的31.7%降至活动后的14.3%(P0.01);QCC目标达标率为113%;进行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的综合能力普遍得到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率方面效果显著,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参与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方案达标率中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运用此质量管理工具提高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问题进行改进,并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方案达标率明显提高(P<0.01),圈员在品管圈手法运用、专业知识、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及护患关系融洽程度等方面也都有显著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显著提高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方案达标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甲状腺切除日间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执行率的影响。方法 将183例行甲状腺切除日间手术患者按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115例采用品管圈活动中制定的对策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执行率与住院时间,观察试验组品管圈活动圈组成员在活动实施前后综合能力(包括创意激发、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QCC手法、责任心、工作成就感、服务理念)评分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执行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89.56%比58.82%,P<0.001),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1.76±0.06)d比(2.82±0.08)d,P<0.001]。试验组圈组成员综合能力各方面在活动实施后评分均较实施前显著升高(均P<0.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切除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执行率,促进患者恢复,并且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肠内营养集束化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认"提高住院病人肠内营养集束化安全护理达标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计划拟定、目标设定、解析、制定对策与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病人肠内营养集束化安全护理达标率由78.86%增加到95.00%(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住院病人肠内营养集束化安全护理达标率,保证肠内营养的正确实施,保障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