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泌尿外科非感染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尿白细胞(WBC)水平,探讨该类患者行尿常规WBC计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7例非感染性泌尿系疾病(如尿石症、泌尿系肿瘤、前列腺增生症等)患者及57例合并有泌尿系疾病尿路感染患者清晨中段尿液,利用AVE-766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其尿WBC进行检测。以同期体检的127名无任何泌尿生殖系疾病的健康成人清晨中段尿WBC计数为正常对照组,对各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感染性泌尿系疾病组及泌尿系疾病合并尿路感染组尿常规WBC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合并尿路感染组尿常规WBC计数显著高于非感染性泌尿系疾病组(P0.01)。结论除尿路感染外,非感染性泌尿系疾病也可致尿常规WBC计数增高。单纯尿中WBC升高对于非感染性泌尿系疾病患者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判断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免疫功能、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咸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尿路感染患者200例为观察组,收集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0例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免疫球蛋白(Ig)A、IgM、IgG、HO-1及PC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液标本共检测出病原微生物1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9株(68.99%),以大肠埃希菌76株(48.10%)为主;革兰阳性菌41株(25.95%),以屎肠球菌25株(15.82%)为主;真菌8株(5.06%)。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gA、IgM、Ig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HO-1、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广泛,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尿路感染可导致患者出现免疫功能下降及炎症状态,临床治疗时应加强对上述指标的检测及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在诊断乙型肝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如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观察组WBC、RBC、HG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Y、MCV、R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APTT、FIB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乙型肝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在诊断乙型肝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如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国际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观察组WBC、RBC、HGB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Y、MCV、RDW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和纤维蛋白原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乙型肝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WBC)在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者13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研究组及对照组Hcy、PCT、WBC水平。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标准把研究组分为预后良好组(n=89)和预后不良组(n=41),比较各组Hcy、PCT和WBC差异。同时对Hcy、PCT、WBC水平与脑梗死预后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Hcy、PCT及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Hcy、PCT及WBC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PCT及WBC是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y、PCT及WBC在脑梗死临床诊断、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尿微量白蛋白(u-mAlb)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尿培养确诊的T2DM合并尿路感染患者80例(感染组)、单纯T2DM患者80例(对照组),收集时间2016年1月-2017年1月,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尿培养前的血清CRP、u-mAlb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二者鉴别诊断尿路感染的最佳临界值及诊断学相关指标。结果 80例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出革兰阴性菌47株(58.75%)、革兰阳性菌32株(40.00%)、真菌感染1株(1.25%);感染组患者的血清CRP、u-mAlb、外周血WBC、尿液中WBC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鉴别诊断T2DM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界值为6.81mg/L,诊断灵敏度为86.74%、特异度为91.32%、AUC值为0.873;u-mAlb诊断T2DM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界值为220.9mg/L,诊断灵敏度为89.63%、特异度为94.75%、AUC值为0.911;血清CRP联合u-mAlb诊断T2DM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灵敏度为94.25%、特异度为97.66%、AUC值为0.947。结论检测血清CRP、u-mAlb水平对于早期诊断T2DM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665-3667
研究三金排石饮制剂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45例。对照组实施ESWL治疗,观察组则加以三金排石饮制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石排净率与治疗前后尿常规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水平。观察组结石排出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RBC、WB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RBC、WB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金排石饮制剂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确切,可显著提升结石清除率,降低尿RBC、WBC水平,可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水平变化与尿路感染及早期肾脏损伤的关系。方法一共将6周岁以下儿童120例纳入研究,其中确诊为尿路感染的患儿80例作为尿路感染组,包括40例初次确诊和40例治疗后复发的尿路感染患者,40例未发生急慢性尿路感染的健康儿童。采用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入组儿童尿液标本中IL-8和NAGL的浓度,分析两者在不同临床分组中的表达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GL、IL-8在尿路感染组中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初次诊断组的水平明显高于复发组(P0.05);同时,伴有合并症的尿路感染患儿NAGL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尿路感染的患儿(P0.05)。结论 IL-8可作为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候选指标,NAGL可作为尿路感染伴早期肾脏损伤的特征性指标,为快速诊断儿童尿路感染提供实验依据,并用于开发快速、简单、低成本的儿童尿路感染诊断方法和临床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AVE764B尿沉渣分析仪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65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尿液培养和AVE764B尿沉渣分析仪的检测,对用该仪器检测白细胞(WBC)来进行诊断和通过尿液细菌培养进行诊断做比较,做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作用的大小。结果 AVE764B尿沉渣分析仪的WBC计数结果用于尿路感染诊断的ROC曲线分析显示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35,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00%、62.50%,且诊断界值设定为7.5/μL时诊断效率达到最大。结论 与尿液培养相比较,AVE764B尿沉渣分析仪的WBC参数具有中等诊断价值,其WBC参数可作为筛查尿路感染的快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数量的精子对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白细胞(WBC)和红细胞(RBC)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健康体检者尿液标本、脓尿液标本和血尿液标本中加入精液,制备成含不同数量的精子尿液,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标本中的WBC和RBC,同时镜检每份尿液标本。结果健康体检者尿液标本精子数量为240个/μL时尿WBC呈假阳性,升至480个/μL时尿RBC呈假阳性;对病理性尿液标本精子数量为480个/μL时脓尿液标本WBC定量检测结果呈显著假性增高,升至960个/μL时血尿液标本RBC定量检测结果呈显著假性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定数量的精子对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WBC和RBC均有干扰,可致尿WBC和RBC检测结果假阳性。为消除精子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应重视尿液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457-1458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8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依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n=31)与非细菌感染组(n=53),并选取同期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各组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并比较其诊断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及WBC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应用血清PCT、CRP及WBC单一检测,特异性高于CRP及WB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测,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呼吸道感染的准确率,有效鉴别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初治肺结核患者(包括痰涂片检测阴性、痰涂片检测阳性患者)及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血小板(PL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特点,为临床工作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9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87例纳入初治肺结核组,其中痰涂片检测阳性患者41例,痰涂片检测阴性患者146例;肺部感染组100例;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WBC、NE、PLT、ESR及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初治肺结核组和肺部感染组WBC、NE、ESR、PLT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肺结核组WBC、NE、ESR和CRP明显低于肺部感染组,PL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肺结核组中,痰涂片检测阳性患者WBC、NE、ESR、CRP及PLT水平均明显高于痰涂片检测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治肺结核患者和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WBC、NE、ESR、PLT和CRP都有一定特点,肺结核患者PLT明显高于肺部感染患者,临床工作中对这些检测指标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采血方式对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血常规检测患者中选取1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末梢采血与肘静脉采血,末梢采血检验数据记为对照组,肘静脉采血检测数据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RBC、HB、MCHC、MCV和PLT均较高,WBC观察组较低,各项对比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采用静脉采血方式血常规检测中RBC、HB、MCHC、MCV和PLT均较高,WBC较低,相对老说检测结果更加精确与稳定,因此在实际临床常规采血中建议采用静脉采血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联合白细胞计数(WBC)对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0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肺炎组120例,非细菌性肺炎组80例,选择8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测定比较各组血清PCT、CRP、BNP、WBC水平及阳性率,同时比较不同分级与不同预后细菌性肺炎患者之间各指标的差异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菌性肺炎组、非细菌性肺炎组血清PCT、CRP、BNP、WB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细菌性肺炎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细菌性肺炎组PCT、CRP、BNP及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不同分级细菌性肺炎患者之间血清PCT、CRP、BNP、WBC水平差异显著(P0.05)。细菌性肺炎患者中,存活者血清PCT、CRP、BNP、WBC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者(P0.05)。结论血清PCT、CRP、BNP、WBC水平对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及其严重程度判断、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敏感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及合并感染时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鉴别贫血类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贫血合并感染患者76例,其中缺铁性贫血41例设为A组,地中海贫血35例设为B组,另从我院体检中心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血常规等临床资料。结果:(1)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的RBC、MCV、MCHC、MCH和Hb水平明显低于B组,RDW水平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的各项红系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A、B两组WBC、中性粒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在早期鉴别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及合并感染中具有重要价值,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是一种可靠的检验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肝癌患者化疗后细菌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化疗治疗的肝癌患者96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细菌学的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观察组)和非感染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41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同时检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WBC)水平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D64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Neu%、CRP、WBC、PCT水平也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以1为CD64指数表达的临界值,分析ROC曲线发现观察组患者CD64的灵敏度大于Neu%、WBC、CRP和PC,特异度也明显高于Neu%、WBC、CRP和P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可作为肝癌患者化疗后细菌感染的可靠诊断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尿液同型半胱氨酸(Hcy)、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在肾功能早期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于该院接受诊疗的肾功能早期损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尿液Hcy、RBP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Hcy、RBP单独及两者联合检测在观察组患者中的阳性率。此外,根据尿微量蛋白(mAlb)/肌酐(Cr)值不同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9例)、微量蛋白尿组(22例)及大量蛋白尿组(19例),分别对比3组的Hcy、RBP水平,并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尿液Hcy、RB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联合RBP检测肾功能早期损伤的阳性率为78.75%(63/80),明显高于单独Hcy与单独RBP检测的56.25%(45/80)、43.75%(35/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蛋白尿组患者尿液Hcy、RB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与微量蛋白尿组,而微量蛋白尿组又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蛋白尿与尿液Hcy、RBP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检测尿液Hcy、RBP水平可有效评价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罗密娥  毛小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16):2408-2411+2415
目的 探讨血小板聚集率(PAgT)及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联合检测对孕早期自然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接收的有自然流产危险因素的孕妇142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135例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PAgT及血清FIB、D-D、孕酮、β-HCG水平。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和孕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率;将观察组孕早期自然流产者纳入发生组,否则纳入未发生组,比较两亚组上述指标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价PAgT、血清FIB、D-D、孕酮、β-HCG水平单独与联合检测对有自然流产危险因素的孕妇发生孕早期自然流产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PAgT、血清FIB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孕酮和β-HC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率为32.39%(46/142),高于对照组的2.22%(3/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PAgT、血清FIB和D-D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血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性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并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对比观察,分别检测患者的CRP、PCT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比较并分析各种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RP、PCT、WBC水平及阳性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菌感染组(观察组)内比较,CRP和PCT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WBC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WBC相比较,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灵敏度更高,有助于患者的及时治疗和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TNF-α、IL-6、TAP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血清、尿液中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早期预测重症胰腺炎提供有临床价值的指标。方法:61例AP患者分为重症AP(30例)和轻症AP(38例)两组,另选择3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TNF-α、IL-6及血清、尿液TAP水平。结果:入院时AP患者血浆TNF-α、IL-6及血清、尿液TA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重症AP组患者TNF-α、IL-6及血清、尿液TAP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AP组(P均<0.05)。结论:TNF-α、IL-6及血清、尿液TAP水平变化与AP病情变化密切相关,病程早期检测TNF-α、IL-6及血清、尿液TAP水平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