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借助OATOS私有云建立一套医疗信息共享系统。详细讨论了系统的应用需求,重点探讨系统的功能与实现方法。对实施后的效果经行了再研发评估,对系统的应用与未来的展望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实践,总结出应用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的途径和方法,解读电子病历系统评分标准256~270条的含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军队医院与体系医疗单位关系与数据交互需求,设计了两种协同医疗服务系统架构,探讨了两种系统架构的各自适用环境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尚辉  马瑾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1542+1544
本文阐述了现阶段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结构基础和应用,分析了该系统为人民生活带来的福利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以确保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促进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医疗物联网的应用,认知其给医院的管理模式带来的变革,从而有能力提升医院对新技术、新技能的应用水平。方法:医院可以小规模地对比应用医疗物联网集成平台系统,科学探索分析管理服务模式。结果:通过应用,转变对病人的服务模式,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为病人服务,提升医院对病人的医疗服务质量。结论:通过不断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促进医疗物联网产品在医院的广泛应用,全面提升医院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针对基层医院设备简陋、资金短缺,难以全面实现数字化的现状,研制了医疗图文信息数字化系统.该系统可将各种非数字化医疗图文信息(X光胶片、超声、心电图、病理等图文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并同步归档进入该系统内置的PACS系统,有助于医疗图文信息的整合和管理,实现基层医院远程医疗会诊,在基层医院数字化建设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我院多年对医疗设备管理所得经验,介绍了我院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构想和模块功能.该系统的应用给医院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快速查询和统计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基层医疗国际分类(ICPC)及其在全科/家庭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 概述1 1 在医疗卫生领域中 ,医疗服务管理部门为收集、统计和分析医疗相关信息 ,而研究和开发了多个便于数据收集的分类系统。最常用的分类系统是疾病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ICD)以及由ICD派生出来的各分类系统。该分类系统自 16 2 9年研究开发以来至今在世界上应用已达一百多年 ,为医疗管理者、保险公司、医疗研究人员和其他一些服务性的行业提供了许多便利和有用的信息[1] 。1 2  1972年世界全科 家庭医生组织(WONCA)成立 ,但其并未接受ICD这一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9.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在医院的移动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超  邓晓群  徐珂  金玮  吴韬 《中国医院》2012,16(2):9-11
移动医疗应用是医院实施数字化医院的重要探索。分析了在医院发展创新移动医疗应用的技术环境和业务环境,并以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基于移动应用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设计,并结合实践效果给出了发展移动医疗应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曾令志  庄伟雄  童志明 《中外医疗》2012,31(21):188+190-188,190
目的探讨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在医学影像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分析我院2010年下半年开始应用远程会诊系统的应用效果,明确远程医疗会诊的例数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分析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远程医疗会诊的病例数达到198例,其中共有146例患者通过会诊后得到确诊并进行有效治疗。总的会诊确诊率达到73.73%。通过远程医疗会诊,146例患者不用经过转院的奔波,为患者节约了一大笔开支,同时146例患者经过远程会诊后继续与我院进行治疗,为我院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93.67万元,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结论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是一项非常具有应用价值且前景十分广阔的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混沌的反控制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系统变量的脉冲反馈法控制离散和连续非线性系统,使系统由稳定的周期运动转变为不稳定的混沌运动。分别研究了一维逻辑映象和洛仑北系统,用三种方法判断数值模拟结果的性质。模拟结果表明,该控制法可以实现混沌的反控制。同时简略地讨论了混沌的反控制在神经病学、脑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立实验考核指标以及指标权重值,建立实验动物学实验考核指标体系,以期提高实验考核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基础课程自动考试系统是在WINDOWS环境下,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开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本文阐述了该系统的构成原理及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给出了系统在研制过程中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和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应用入手,着重研究依托医院网络信息资源,结合医院管理实际,按照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编制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实施步骤与指标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5.
齐建康 《四川医学》2012,33(1):160-162
目的 将医疗行为立足于《侵权责任法》背景下的医疗行为进行规范,使医患纠纷在事前做到充分注意,在事后做到公平处理,以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方法 客观分析现阶段医疗行为特征研究.结果 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应该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或者制度缓和服务者之间矛盾的方法,改变医疗纠纷的归责原则并非解决纠纷、缓和医患矛盾的根本方式,从而产生了研究缓和医患矛盾制度的想法.结论 在对医疗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监管模式,在事前做到预防或者减少不当损失的发生,事后对医患纠纷又能公平、公正地处理,应当是对医疗行为监管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6.
所提出的辨识新方法,以递推最小二乘(RLS)参数估计与非线性规划(BFGS)为主体。其测量数据的部分新息由RLS利用,而另一部分新息则通过BFGS加以采用。通常RLS只能递推地得到“粗略的”参数估计值,而BFGS则迭代地精确化参数的估计值。该辨识算法用于线性系统时,可以提高参数估计值的精度,改善收敛性。另外,该算法中的非线性迭代最优化过程可以克服非线性效应,参数估计值的精度和收敛性可以得到改进,这已由数字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医院门诊信息系统需求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如何在软件需求阶段应用用例驱动模式的分析方法,解决系统边界和模块划分的问题,以达到快速、简便地把整个系统及子系统从现实繁杂的混沌中清晰地勾划出来,以大大提高系统分析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导向,针对药学本科教育目前存在问题,提出在药学本科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校企联合培养创新模式"。通过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制度评价方法;建立人才定制或资助式的培养模式等以提高药学本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尝试在外科学后期临床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之目的。由于PBL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符合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改革思路,比较适合于外科学后期教学。作者从外科学后期教学目标、问题的设计及小组讨论方案各方面提出了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对PBL应用于外科学后期教学就必要性、优越性、缺陷性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其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andom allocation system used to perform precise and rapid treatment assignments in multi-institutional clinical trials.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sophisticated randomization procedures, according to Pocock and Simon's minimization method and Zelen's method for institution balancing. The major advantage of randomized treatment assignments with this system is to balance treatment numbers for each level of various prognostic factors over the entire trial and at the same time balance the allocation of treatments within an institution. Therefore, the randomized treatment assignments by this system can prevent degrading of the statistical power of a particular treatment factor. This system is designed to run on a small-sized notebook computer and therefore can be set up beside a telephone for registration, without occupying a large space. At present, this system is conveniently being used in two clinical t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