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行进间射击随机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车辆行驶动力学和火炮发射动力学理论为依据,利用随机振动理论,提出了在随机激励下非平稳随机响应的计算方法,并以某自行火炮为研究对象,用该方法探讨了该系统在随机路面上作行进间射击时的动力特性和动态响应,对该类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实际应用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车辆行驶动力学和火炮发射动力学理论为依据 ,利用随机振动理论 ,提出了在随机激励下非平稳随机响应的计算方法 ,并以某自行火炮为研究对象 ,用该方法探讨了该系统在随机路面上作行进间射击时的动力特性和动态响应 ,对该类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实际应用均有参考价值 .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了在导弹设计中考虑高频宽带随机激励(喷气噪声和湍流层引起的空气动力噪声均是这种性质的激励) 引起的声振问题的重要性,介绍了统计能量分析的基本概念以及应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预测在上述类型激励下导弹结构高频动力响应的方法。文章还简要介绍了国外导弹声振模拟技术——混响室法和行波管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得到导弹无依托发射时场坪的动态响应,基于ABAQUS大型有限元软件,采用塑性损伤本构建立发射场坪非线性精确数值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导弹发射状态下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导弹垂直待发射阶段,后支腿处的应力和沉降较大,发射平台将呈现前高后低姿态;在导弹垂直发射阶段,发射筒底部处场坪沉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导弹无依托随机发射场坪适应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申军 《兵工自动化》2018,37(4):28-30
针对常规导弹伺服机构动态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和动态测试需求,设计基于chirp信号测试的导弹伺服机构动态测试系统.系统由数据采集和信号发生功能模件、伺服放大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显示器、鼠标/键盘和打印机等组成.硬件采用研华IPC-610L工控机和PCI-1706U多功能数据采集卡,并用C#编程实现人机交互界面.系统具有系统自检、激励信号产生、测试数据的采集、数据处理和测试数据管理功能.在测试过程中,系统产生超低频信号,并同步采集输入激励和响应输出,采用 chirp 信号作为激励信号,充分激励模态,应用 FFT 变换,完成导弹伺服机构的动态性能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快速准确地获得系统频率特性,缩短测试时间.  相似文献   

6.
弹头在飞行过程中的振动主要是随机振动,计算随机激励下弹头的响应是弹头结构强度和环境分析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针对弹头随机激励的谱特点,给出了随机响应的近似解法及其误差估计,并推导了密集模态下随机响应的解析表达式。针对典型弹头,本文详细研究了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过程及简化处理方法,并用实验测量值对模型进行了修正,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是有效的、实用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导弹舵面在多物理场载荷作用下响应数值计算存在的困难和不准确性,通过将流场域离散化处理,与结构场有限单元节点耦合,再与声场边界元控制方程相互结合,推导出改进的耦合边界元/有限元(BEM/FEM)计算方法。通过此方法数值模拟导弹真实飞行环境,计算出了舵面危险点位置和不同飞行环境下舵面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的耦合BEM/FEM计算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反应导弹在真实飞行环境下舵面响应特性,为导弹舵面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舰载发射箱在水下爆炸载荷下的瞬态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考虑某舰载发射箱的较大长细比结构特征和冲击载荷的短历时特征的基础上,用显式动力学建立了发射箱(包含导弹)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采用大质量法将结构的基础加速度激励转换成了等效的节点力激励,实现了基础激励的模拟,最后利用ANSYS/LS-DYNA进行了轴向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发射箱的柔性结构特征使得不同位置的输出响应差距明显,响应曲线具有明显的震荡特征,分析结果为舰载发射装置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了导弹引信惯性闭合器在弹目交会时的动态响应特性,建立了动态响应数学模型。针对典型机构进行了仿真技术研究,并模拟交会环境进行了试验,取得了一批试验数据。可为该机构在导弹上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履带车辆行进间射击的随机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履带车辆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履带车辆动力学模型和火炮发射动力学模型,用该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随机路面和后坐载荷激励下车辆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该动力学模型及其仿真计算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履带车辆行进间的射击状态,为武器系统与底盘的匹配计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海浪作用下的水下弹道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随机波浪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线性假设,以运载器的流体动力系数和附加质量的基础,建立了运载器在波浪力作用下的水下弹道数学模型,并编写了计算程序,对模拟运载器在随机波浪作用下的一些典型弹道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当前舰舰导弹火控系统动态精度试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结合某型导弹火控系统动态精度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改进后的计算方法对计算结果影响的显著性进行了定量的计算,得出了显著性计算结果.该结果对舰舰导弹火控系统精度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缩比试验数据计算潜射导弹的载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即使潜射导弹缩比模型试验中弹道、弹体外形、空泡生成、发育、回射及溃灭规律满足缩比相似律,但由于模型的结构动力学特性相似关系难以满足,导致缩比试验数据难以直接计算原型载荷。提出了一种利用缩比模型试验弹体表面测压数据计算原型弹体横向动力响应的修正计算方法。该算法将测压数据分解为“空泡回射与溃灭” 水动力和与弹体结构振动有关的水动力两部分。通过对第一部分水动力建立确定的数学模型,对第二部分水动力用附加质量和附加阻尼进行表述,基于该算法计算得到了原型弹体的动力响应,并与水动力直接转化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的差别不可忽视。此方法可为潜射导弹载荷计算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周晓和  马大为  胡建国  仲建林 《兵工学报》2014,35(10):1595-1603
为得到某导弹无依托发射时场坪的动态响应,采用Hongnestad方程及改进后的Saenz单轴方程分别拟合混凝土在受压时的上升段及下降段应力-应变关系,构建了一条适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引入损伤因子并结合Sidiroff能量等价原理,建立了某导弹无依托发射场坪塑性损伤动态本构;基于含场坪的发射平台非线性结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导弹在发射状态下场坪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导弹垂直待发射阶段,后支腿处场坪比前支腿处场坪动态响应明显;在导弹垂直发射阶段,发射筒底部处场坪沉降较大,发射筒底部处场坪与后支腿处场坪交叉区域损伤严重。研究结果可为导弹无依托发射前场坪快速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可靠高效的战备作战保障,分析导弹技术准备流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及其装备维修性成因,基于使 用数据采用统计推论方法刻画不确定工序的随机维修分布。将维修性参数信息引入图示评审技术(graphical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GERT)随机网络逻辑计算过程,构建导弹技术准备流程的随机维修网络模型;采用 GERT 解析方法对某导弹技术准备流程时间进行求解,并通过调整部分维修性参数验证模型的灵敏度。仿真结果表 明,该模型算法能为遂行导弹保障任务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用统计能量法预示导弹仪器舱的动力学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某导弹驾驶仪舱为例 ,将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应用于导弹仪器舱的动力学环境预示。通过建立模型和确定各种参数 ,编程计算出驾驶仪舱的动响应 ,并将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应用研究表明 ,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在导弹仪器舱环境预示方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近程空舰导弹两种飞行方案的设计及弹道计算方法,并以某型导弹为例进行了计算,其结果可为机载反舰导弹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某导弹为例,从颤振和气动伺服弹性两方面对导弹气动弹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颤振分析中,开展了全弹结构动特性计算,采用超声速偶极子格网法计算了高超声速非定常气动力,对导弹部件和全弹进行颤振计算分析,对空气舵舵系统刚度设计提出了要求.在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分析中,建立了导弹俯仰通道气动伺服弹性运动方程,采用Nyquist方法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稳定裕度.  相似文献   

19.
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传递函数在不断变化,常规控制方法很难满足控制要求.复杂的控制方法往往因计算量大,耗时较多而不能满足响应的快速性.预测函数控制法计算量小,且能适应系统参数一定程度的变化,但系统参数变化较大时,控制效果将下降.对导弹运行过程进行了研究,将飞行时间分段,每段以对应的特征参数作为预测模型的参数,采用预测函数控制的方法进行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控制效果较好,且能满足快速性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靖  汪永波 《弹道学报》1996,8(4):46-51
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研究了具有双室三推力发动机的小型战术导弹在导弹方案设计阶段的初始质量计算方法。在分析影响导弹初始质量的各因素基础上,建立了计算导弹总体质量参数的解析数学模型和迭代计算模型,并通过实际算例进行了验证。计算机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导弹初始质量计算模型的精度较高,适用范围广,对小型战术导弹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