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煤矿地面作业场所噪声危害现状。[方法]2010年3月对高平市11家煤矿地面工作噪声现场进行噪声强度测试,并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检测噪声作业点105个,超标率50.48%,共为1614人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听力损伤314人,检出率为19.45%。[结论]本次对煤矿企业地面工作场所噪声危害及防护情况的调查,提示在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狠抓煤矿防尘工作的同时,应充分重视煤矿地面工作场所噪声的危害,加强噪声的治理与防护,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噪声强度,同时应进行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钱青俊  刘其才 《职业与健康》2014,(19):2792-2793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山煤矿噪声危害和在职职工听力损伤情况。方法调查3家煤矿数个工作面噪声强度,对在岗工人进行煤尘和噪声作业的职业健康检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煤矿井下作业条件差,检测噪声作业点56个,超标率为51.79%;检测井下作业人员10 200人,听力损伤发生率为12.75%;煤矿噪声聋检出较多的年龄组为20-30岁,工龄为5-10 a,并有随年龄和工龄延长发病率增加的趋势。结论该3家煤矿井下作业噪声危害严重,工人听力损伤发生率高,应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井下噪声危害程度,并且为噪声措施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11月,选择四川省13个典型煤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 203个点位、609个工种进行噪声暴露情况调查,并对工作场所噪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量结果中噪声强度P75>80 dB(A)。其中打眼工、放炮工、支护工和司机等工种测量值>80 dB...  相似文献   

4.
煤矿井下生产性噪声对心血管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利于开展噪声防治工作,作者于1985年12月对某煤矿井下生产性噪声对矿工心血管的危害进行了调查。籍以阐明心血管损害与井下噪声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煤矿噪声危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平顶山地区16 个国有煤矿进行了噪声危害调查,测定538 个噪声点, 1 614 点次, 超标率为66.85 % 。另对857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 高频听力损伤阳性率为40.37 % , 语频听力损伤检出率为15.40 % 。  相似文献   

6.
1987年至1991年,对平顶山市辖区内的钢铁厂、纺织厂、煤矿等66个厂矿的136个工种的生产噪声污染状况及其危害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共监测2434个作业点,噪声范围在52至135分贝(A)之间。噪声监测结果见附表。  相似文献   

7.
煤矿凿岩作业噪声对工人听力影响的探讨孙志杰伴随工业发展,生产性噪声危害日趋严重,积极开展噪声性耳聋防治工作的调查研究,对促进工人作业环境的改善,保证工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作者对某矿务局六处煤矿凿岩作业噪声危害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煤矿噪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评价生产性噪声危害分级的实际应用。方法将传统的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计算出煤矿噪声的风险分值,参照评语集得出该煤矿噪声的风险等级。结果建立的煤矿噪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项一级指标和24项二级指标,以某煤矿为实例评估得该煤矿的噪声风险等级为三级(具有一定风险),与实际情况一致。结论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估煤矿噪声风险等级是可行、有效的,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伴随工业发展,生产性噪声危害日趋严重。积极进行噪声性耳聋防治工作的调查研究,对促进工人作业环境的改善,保护工人健康具有现实意义。为此作者于1984年4~11月对×矿务局六处煤矿的凿岩作业噪声危害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前高频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影响的研究报道大多数是关于纺织、运输、石油钻井、煤矿方面的,石化企业空分车间噪声对工人听力的影响报道甚少。为探讨石化企业空分车间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作者于1995年4月至10月对燕山石化公司某空分车间进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 1 一般情况及方法 1.1 接触组为某空分车间直接接触噪声的空压机、氧压机、氮压机岗位工人61名,男37名,女24名;每天接触噪声时间约2h,年龄19至43岁,平均年龄29.9岁;工龄1至21年,平均工龄10.6年。对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煤矿井下五个工种201名工龄在10年以上的接噪工人进行血压、心电图及视网膜血管的调查,调查结果,噪声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文章结合了井下特殊生产环境,分析了噪声对井下工人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煤矿井下作业噪声危害现状,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对肥城矿业集团的4家煤矿井下作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对320名井下作业人员(观察组)和136名行政后勤人员(对照组)进行健康检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煤矿井下作业条件差,噪声超标较严重,噪声超标点率为55.9%。井下作业人员听力损伤发生率高,320人中听力损伤观察对象有120人,轻、中、重度听力损伤有46人,噪声聋5人;与煤矿行政人员比较,其血压增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腰背酸痛、乏力等主诉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煤矿井下作业噪声危害严重,应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陕西省某煤矿井下噪声危害程度,探讨噪声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检测噪声点19个,14个检测点噪声强度超过85 dB(A),占比73.7%。各岗位人员接触噪声L_(EX.8 h)结果在67.2~96.2 dB(A)之间,超标岗位11个,超标率61.1%。结论该煤矿井下噪声危害突出,需通过采取相应的隔声降噪工程控制措施,加强噪声危害岗位的个体防护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防控噪声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煤炭开采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确定其关键控制点.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对河南省某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和检测,分析煤矿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结果 16个粉尘作业点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占69%,18个工种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占67%;检测35个噪声作业点,合格率为80%;4种有毒物质的测试结果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该煤矿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应加强有关作业工人的防护.  相似文献   

15.
某煤矿井下噪声危害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煤矿井下噪声危害情况。方法测定煤矿井下主要噪声源的噪声强度以及矿工整个工作班噪声接触剂量,对1822名接触噪声人员进行听力测定。结果煤矿井下噪声源多,噪声强度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卫生标准,岩石掘进工、采煤工、运输司机整个工作班接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噪声的时间分别占57.3%、42.7%和55.4%。1882名接触噪声人员听力检查结果显示,噪声性听力损害的检出率高达48.2%。结论煤矿井下噪声危害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危害,保护煤矿工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4年陕西省煤矿工人听力损失的分布特点,发现规律,为该省煤矿企业噪声危害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职业健康检查中的纯音听力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个矿区共2 243名工人中有听力损失者174人,异常率为7.8%。其平均年龄3个矿分别为41.7、42.7、45.9岁,平均工龄分别为8.0、20.7、20.8 a;检出率随年龄和工龄增加而增加,31岁以上年龄组高于30岁以下者(χ2=5.787,P0.05)。结论该省煤矿企业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及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规范性应得到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噪声危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煤矿井下作业噪声危害现状,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对4家煤矿井下作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现场测定,结合健康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结果煤矿井下作业条件差,噪声超标较严重,井下作业人员听力损伤发生率高;与煤矿行政人员比较,其血压增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腰背酸痛、乏力等主诉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煤矿井下作业噪声危害严重,应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对煤矿井下接触噪声15年工龄以上的工人201人进行调查,非噪声职员52人为对照组,症状以耳聋、耳鸣、耳痛、神经衰弱综合症、记忆减退、头昏、多梦出现率较多。语频听力损失在壮年及老年噪声组分别为38.3%和40.6%。噪声组高血压总检出率为13.9%,眼底动脉硬化捡出率为28.4%,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分析表明:异常临床表现和疾病与接触噪声的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马英华    张放  陈学磊  邵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5,(11):1956-1958
摘要:目的 分析山东省某煤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况和作业人员健康检查状况,为其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4年连续4年对该矿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并对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2011年和2013年工人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该矿118个定点采样和139个个体采样检测显示煤尘定点采样最大超限倍数为7.7倍,个体检测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CTWA)最大值达5.11 mg/m3,均超于国家标准限值;噪声作业岗位定点采样检测显示,达标率为52.9%,而超标最严重的是打眼工岗位。手传振动检测结果是打眼工接振强度(8.2 m/s2)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5 m/s2。毒物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合格率为100%。2011年和2013年健康体检结果显示,工人电测听异常率有升高。结论 粉尘和噪声是该煤矿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煤矿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措施基本可行,但职业病危害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2016年北京市某煤矿职业病危害现状展开调查。结果显示,该煤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煤矿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及噪声等。掘进工作面打眼工、回采工作面的采煤司机、接车工8 h等效噪声不合格,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该煤矿总体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较好,少数岗位煤尘及噪声的危害控制效果较差,需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体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