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院校合作在医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接收2010/2011级两届学生作为实验组,在医院完成临床理论课程,进行毕业实习,培养临床专业技能及全科适宜技术,在社区完成岗位技能训练,转年进行6门专业课程(临床诊断、临床内科、临床外科、临床儿科、临床妇产科、预防医学)的考核测试。抽取2009级相同班级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对比考核成绩。结果 2010级核心课程妇产科学、外科学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2011级核心课程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外科学的考试成绩对照组。结论院校合作是高等职业医学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1+2m"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我校针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虽然突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毕业生诚信教育方面相对薄弱。笔者充分研究"1+2m"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毕业生诚信教育"三级水平,分层提升"体系构想,以期进一步完善"1+2m"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施"1+2m"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该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构建医学生诚信教育的"三级水平,分层提升"体系,并提出实施策略和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学生学业综合评价"5+1"模式效果;方法:对2006 2008级护理专业学生学业综合评价分别实行不同模式,比较各组学生CLEN通过率,对各组学业综合成绩与CLEN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LEN通过率B1组高于A组(P<0.05),B2组高于A组(P<0.01)。B1组及B2组考试成绩均高于A组(P<0.05)。A组、B1组和B2组学业综合评价成绩与CLEN成绩相关系数(r)分别是0.299、0.586和0.598。结论:学生学业综合评价推行"5+1"模式,体现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提高CLEN通过率,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较好地反映高职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信效堂  王鹏  兰海  陈聪  刘博  李杰  刘晓星 《吉林医学》2013,(33):7104-7104
目的:评价"多媒体+教师扮演标准化患者+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ing,PBL)"整合模式在本科生骨科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对120例骨科临床实习同学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多媒体+教师扮演标准化患者+PBL"整合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入科及出科时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结果:入科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践操作考试成绩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多媒体+教师扮演标准化患者+PBL"整合模式能提高骨科实习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医卫类高职院校采用“1+1+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发挥教学医院的作用,使理论教学与岗位服务“零距离”,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使其成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阐述在“1+1+1”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医院如何投入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及学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64人为对照组、2019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64人为试验组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对2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进行比较,并采用调查问卷对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组学生的平时成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育改革体制的发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法 通过2009年该院实行的护理专业"1+1"教学实践活动,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结果 "1+1"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结论 "1+1"教学模式改革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解决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选取的40名毕业生两个阶段的跟踪调查,以及对用人单位和学校、教学医院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在"1+2m"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生诚信教育尚未有效跟进,亟待加强,以使临床医学专业"1+2m"人才培养模式更趋完善,促进毕业生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案例教学在"3+3"护理专业护用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校2016级和2017级"3+3"护理专业护用药理学教学中,分别实施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分别抽取25名学生的护用药理学课程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案例教学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P<0.01)。结论案例教学比传统教学更适应现代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高职外科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级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100人,分为试验组50人,采用翻转课堂实训教学法教学,对照组50人,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法教学.通过实训考核和学生问卷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实训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高职外科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显著提升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传统教学查房模式和具有放疗科特色的实践操作点评式教学查房模式学习效果的比较,探索适合肿瘤放射治疗学的教学查房模式.方法将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进入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实习的昆明医科大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生82名,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模式进行实习教学,试验组采用具有放疗科特色的实践操作点评性教学查房模式进行实习教学.实习出科时,对2组学生查房效果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表、放疗科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结果经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对比,试验组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具有肿瘤放射治疗学特色的实践操作点评性教学查房模式有效提高了实习生的临床思维、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调动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教学查房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及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整体评价结合SP+OSCE考核方法的临床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同一班级本科毕业实习生36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8人)和对照组(18人)。招聘和培训20名标准化病人(SP),制定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内容。采用相同教材、相同教师、相同方法(SP+OSCE)考核。试验组采用"整体评价"的考核方法,对照组采用"个体评价"的考核方法。比较两组实习生中医四诊技能和病历书写考试成绩。结果:中医内科临床教学整体评价结合SP+OSCE考核方法优于个体评价结合SP+OSCE考核方法(P<0.01)。结论:整体评价结合SP+OSCE考核方法可提高临床技能和病历书写水平。  相似文献   

14.
《西北医学教育》2021,(1):159-162
目的探讨"雨课堂+工作坊"在本科5年制临床医学生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6月,在我科参加临床见习的本校2015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7班和8班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0人。实验组应用"雨课堂+工作坊"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则应用传统骨科教学模式授课。结果 "雨课堂+工作坊"的参与式教学实验组在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及总成绩上显著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满意度评价上,实验组6项指标评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雨课堂+工作坊"的参与式教学应用于本科5年制临床医学生骨科临床见习中,有助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可为今后骨科临床教学模式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应用"1+1+1"的组合签约模式下对患者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对其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东莞市寮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管理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1+1+1"的组合签约模式为患者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指标、自我管理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值(FBG)水平均有改善,研究组两项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976、2.798,P=0.004、0.007);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血糖监测、运动、足部护理、饮食、药物服用等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6.968、12.167、6.158、4.538、6.048,P=0.000);对护理的满意度两组差异显著(χ~2=8.23,P=0.0041)。结论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应用"1+1+1"的组合签约模式下对患者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积极进行自我管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在社区管理中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高职护理专业校院合作"1+1"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方法:从大二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组成教改班,后一年半专业课的教学场所从学校转移到医院。结果:此模式在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效果明显。结论:校院合作"1+1"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高端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三年制医学高职教育"2+1"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五年制医学本科教育"4+1"模式同期产生的,学校学习2年,医院实习1年,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职医学教育的需要.MGU(1+2m)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我校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职教理念指导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对三年教学进行全程设计、分段实施,在校学习1年,医院学习2年,其中第3年实习期间到乡镇卫生院实习1个月(mouth,简写"m"),适合面向基层(Meet the Grass-roots Units,简称"MGU")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简称"MGU(1+2m)"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互动式实践教学法对医学生骨科学临床见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校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2名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56人)和实验组(5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互动式实践教学法,比较见习前后两组学生的基础理论考试成绩及见习结束后的技能考核成绩,并通过"教学效果评价表"调查两组学生对见习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两组学生见习前基础理论考试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习结束后,实验组基础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见习教学效果各项目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实践教学法可明显提高医学生骨科学临床见习效果,是一种有效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吸收理论知识并落实到临床信息化实践。方法/过程 探究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手段,设计“理论+实践+问题导向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混合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选取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理论+实践+PBL”教学模式,后者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结果/结论 实验组成绩统计学分析优于对照组。“理论+实践+PBL”教学模式可显著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收获良好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4+4"临床医学专业模式的实施过程和初步成效.为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改革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对"4+4"八年制学生生源情况、课程设置、考试成绩和毕业生流向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4+4"八年制学生生源质量好,医学主干课程的理论授课学时数减少30%,综合考试成绩总体上显著高于五年制(P<0.05),毕业生专业思想稳定,流向合理.结论 "4+4"八年制医学教育项目多渠道、多方位推行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在探索医学教育模式、更新医学教育观念、改革医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