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医证候以及营养不良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A组应用高通量透析,B组应用普通透析,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CM syndromes cores),及治疗后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中段肌肉周径(MAMC)等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4周、8周后,A组中医实证积分、虚证积分、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A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B组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P〈0.01)。(2)治疗12周时,A组Hb、Alb、PAB明显上升(P〈0.05),hs-CRP、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TSF升高(P〈0.01),MAMC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Hb、Alb、PAB、hs-CRP、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A组IL-6水平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HFHD可减少MHD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积分,改善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钙透析液联合高通量透析(HFHD)对尿毒症伴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患者钙磷代谢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23例,所有患者血钙处于正常高值或高钙血症或高钙磷乘积且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升高,观察前所有患者使用钙离子浓度为1.5mmol/L的透析液和FreseniusF6透析器。将2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2例,换用FreseniusF60高通量透析器;B组11例,继续使用FreseniusF6透析器。所有患者均换用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的透析液,共观察12周。比较2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和上臂中段肌肉周径(MAMC)。结果与观察前相比,A组观察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降低(P〈0.01),Hb、Alb、PAB升高(P〈0.05),hsCRP、IL-6、TNF-α降低(P〈0.01),TSF升高(P〈0.01),MAMC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钙降低(P〈0.01),其余各项指标无差异(P〉0.05)。观察后,A组血钙、钙磷乘积、iPTH低于B组(P〈0.01),血磷及IL-6亦低于B组(P〈0.05)。无一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及肌肉痉挛。结论低钙透析液联合HFHD可改善尿毒症伴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患者钙磷代谢及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MHD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low-flux hemodialysis,LFHD)组和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组,每组24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检测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等观察指标。结果 2组治疗前比较,Hb、Alb、TRF、MIS无统计学差异(P〉0.05);HFHD组治疗后Hb、Alb、TRF较其治疗前增高,MIS较其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HFHD组Hb、Alb、TRF较LF-HD组增高,MIS较LFHD组降低(P〈0.05)。结论 HFHD可有效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HP)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32例MHD患者,交叉对照设计,每例患者每隔4周随机接受LFHD、HFHD、HD+HP3种之一治疗,每种治疗持续12周,清洗期4周。治疗前、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比较3种治疗对血清hs-CRP、IL-6、TNF-α、β2-MG的影响。结果:(1)3种治疗方式治疗前hs-CRP、IL-6、TNF-α、β2-MG、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LFHD组hs-CRP、IL-6、TNF-α、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HFHD组及HD+HP组hs-CRP、IL-6、TNF-α、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0.01),HD+HP组较HFHD组下降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Al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次治疗前后,每两组之间相比hs-CRP、IL-6、TNF-α、β2-MG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D+HP组下降最明显。结论:HFHD、HD+HP可以降低MHD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β2-MG水平,改善微炎症状态,以HD+HP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HFHD)对尿毒症血透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A组)与低通量透析组(LFHD,B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分组治疗第一次透析前后1秒用力呼气量(FEV1.0)、最大呼吸中段流量(MMEF)、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F-V)中的V50三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变化;分组治疗时和治疗6个月后透析前血红蛋白(H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中臂肌围(MAMC)、FEV1.0、MMEF、V50变化。结果:(1)单次透析后两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6个月后A组Hb、Alb、PAB、MAMC明显上升(P<0.05),hs-CRP、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透前肺功能也有改善(P<0.05);B组患者各观察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可改善尿毒症患者肺功能,而长期应用HFHD较LFHD能更好的改善透析患者肺功能,可能与HFHD能清除一些不易被LFHD清除的大中分子物质(主要是细胞因子)、明显改善贫血、微炎症及营养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HFHD)对尿毒症血透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A组)与低通量透析组(LFHD,B组),每组各32例,入选时两组患者在临床指标和心功能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于初始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分别测定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及抽血检查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血磷(P3+)、B型利钠肽(BNP)、血浆白蛋白(Alb)等.结果:透析1年后,HFHD组对PTH、P3+清除明显高于LFHD组(P〈0.05),BNP水平明显低于LFHD组(P<0.05).HFHD组心功能较LFHD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HFHD能更好的改善透析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可能与HFHD能清除一些不易被LFHD清除的中大分子毒素、明显改善贫血、微炎症等有关.BNP水平可作为慢性肾衰竭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危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复方α酮酸配合低蛋白质饮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α酮酸加低蛋白质饮食;对照组给予碳酸钙,不限蛋白质饮食,共观察6个月。比较2组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及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上臂肌围(MAMC)。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血磷、血钙、钙磷乘积、iPTH呈升高趋势(P〈0.05或P〈0.01),观察组血磷呈降低趋势(P〈0.01),血钙、钙磷乘积呈升高趋势(P〈0.05),iPTH无变化(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BMI、Hb、Alb、MAMC均呈升高趋势(P〈0.05),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复方α酮酸配合低蛋白质饮食可在不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同时有效纠正患者钙磷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常规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常规透析(CHD)和高通量透析(HFHD)两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入组后首次透析(透析前)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的血浆白蛋白(Alb)、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TSF)、上臂围(MAC)和上臂肌围(MAMC)的变化.结果 CHD组治疗3个月后对IL-6、CRP清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Alb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治疗3个月后对IL-6、CRP清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lb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治疗3个月后TSF、MAC测量值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对BMI、MAMC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通量透析与常规透析相比对IL-6和CRP等微炎症细胞因子的清除能力更显著,对改善微炎症状态有积极作用;且与常规透析相比对营养状态的改善也有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LFHD组和HFHD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首次透析前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的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 MG)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LFHD组与HFHD组首次透析前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FHD组治疗前后比较对BUN、iPTH、IL-6、的清除无差异(P>0.05),对CRP、β2 MG清除有差异(P<0.01),对Hb提升有差异(P<0.01);HFHD组治疗前后比较对BUN清除无差异(P>0.05),对iPTH、IL-6、CRP、β2 MG的清除有差异(P<0.05),对Hb提升有显著差异(P<0.01);LFHD组与HFHD组之间治疗后比较对BUN清除无差异(P>0.05),对iPTH、IL-6、CRP、β2 MG的清除有差异(P<0.05),对Hb提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FHD能够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和微炎症细胞因子,改善透析患者的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动脉钙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胸部正位X线成像技术检测183例MHD患者主动脉钙化情况,将入选患者分为主动脉钙化组(A组)和主动脉无钙化组(B组),透析前抽血检测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并计算钙磷乘积,比较两组年龄、透析龄和血清学指标的差异,将上述指标与主动脉钙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筛选出来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组和B组在年龄、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和CRP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MHD患者主动脉钙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及CRP;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透析龄和血磷是主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MHD患者主动脉钙化相当常见,主动脉钙化与年龄、透析龄、钙磷代谢和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瘦素(Leptin)、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MHD患者60例,随机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组(A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B组),血液透析滤过组(C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D组),分析MHD患者血清瘦素、炎症水平及营养状况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统计参数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及透析相关参数:透析时间、透析剂量、超滤量、血红蛋白、体重指数、Leptin浓度、IL-6浓度、电解质水平、尿素氮清除率(Kt/V)等。结果:(1)MHD患者Leptin、CRP、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Alb、BMI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2)A组透析6个月后Leptin、CRP、IL-6、Alb,BMI无明显变化,B、C两组透析6个月后Leptin、CRP、IL-6水平降低,Alb、BMI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MHD患者Leptin与CRP、IL-6水平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CRP、IL-6与BMI,Alb呈负相关。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能够减轻高瘦素血症及炎症反应,改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透析充分性、微炎症和残存肾功能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4例入选。检测指标包括(1)整体营养状况:使用MQSGA评估表并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Hb、Alb。(2)人体指数学测定。(3)血液透析充分性:测定血清iPTH、β2-MG、BUN并计算Kt/V、nPCR。(4)残存肾功能:测量患者24h尿量。(5)微炎症:测定血清CRP、IL-6、TNF-α。结果(1)Kt/V、iPTH、β2-MG分别与测量握力(HGS)、上臂中部肌肉周径(MAMC)、无骨上臂肌肉面积(AMA)、Alb、Hb、nPCR、IGF-1相结合,MQSGA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和回归关系。(2)残存尿量在血透第1年内,与HGS、肱三头肌皮褶(TSF)、MAMC、Alb、nPCR、IGF-1呈显著相关和回归关系。(3)IL-6、TNF-α、CRP分别与HGS、MAMC、AMA、Alb、TSF、Hb、nPCR、IGF-1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和回归关系。(4)影响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因素分别是Kt/V、iPTH、IL-6、TNF—α、β2-MG、残存尿量,其中Kt/V、iFFH、IL-6、TNF—α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液透析中小分子毒素的透析不充分,微炎症可能是患者营养不良的关键因素之一。残存肾功能可能在透析第1年内对营养状况有显著影响。在上述诸因素中。Kt/V、iPTH、IL-6、TNF-α是影响营养状态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和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脂代谢紊乱的异同,探讨各自脂代谢紊乱的特征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09年10月门诊行MHD的124例患者和行CAPD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指标包括:(1)脂代谢指标:包括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2)营养指标:包括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中臂围(MAC)、中臂肌围(AMC)和血清白蛋白(Alb)。结果:(1)MHD患者高TG的发生率为25%,低HDL和低Apo-A发生率分别为72.58%和67%;CAPD组高TC、TG、LDL发生率分别为32.31%、38.46%和35.38%,低LDL、HDL和Apo-A发生率分别为43.08%、73.85%和55.38%;(2)CAPD组的TC、TG、LDL和Apo-A均高于M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HD组MIS低于CA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组MAC、MAMC和Alb高于CA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MHD组TG、HDL和Apo-A与MIS显著负相关(P〈0.05),与Alb和HDL显著正相关(P〈0.05)。PD组脂代谢指标与MIS和Alb等营养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脂代谢紊乱是MHD和CAP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MHD患者脂代谢紊乱的特征是高TG、低HDL和低Apo-A,而高TC却不常见。CAPD患者脂代谢紊乱特征是高TC、高TG和高LDL并存,低LDL、低HDL和低Apo-A并存。CAPD患者脂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较MHD患者严重。TG、HDL和Apo-A是可用来评价MHD患者营养状况的指标,而脂代谢指标不能放映PD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MHD治疗的76例老年患者,统计死亡原因;比较死亡组(研究组)和存活组(对照组)间的人口学资料、原发疾病、透析3个月时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钙、磷等相关临床指标;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血管疾病、感染、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出血是老年MH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P〈0.05);使用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多于使用动静脉内瘘的患者(P〈0.05);患者的透析龄、BMI、透析3个月时的Hb、Hct、Alb、TC、P3-、iPTH、Scr低于存活组患者(P〈0.05);CRP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CRP和低iPTH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老年MHD患者中,心血管疾病是首要的死亡原因;高CRP和低iPTH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含钙1.25mmol/L浓度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相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的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MHD6个月以上、病情稳定、连续2次血iPTH〈100pg/ml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含钙1.5mmol/L透析液)和治疗组(含钙1.25mmol/L透析液),每组各30例,观察时间6个月。观察并记录研究前、研究后l、3、6个月等不同时期患者血iPTH、血清校正钙、磷、钙磷乘积等指标的变化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另外,选择使用含钙浓度1.5mmol/L和1.25mmol/L透析液进行MHD的患者各20例,检测单次透析前、透析结束时以及下次透析前的血清校正钙、磷和iPTH浓度。结果:(1)治疗组单次透析后血清校正钙、磷和钙磷乘积均较透析前明显下降,iPTH浓度较透前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上述血钙和iPTH浓度无明显变化;(2)透析后治疗组血清校正钙和钙磷乘积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血iPTH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血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1个月后血清校正钙、磷和钙磷乘积较治疗前开始下降,3个月后进一步下降,P〈0.05,6个月后各项指标趋于稳定;iPTH水平1个月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1。(4)对照组治疗后1、3、6个月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血iPTH〈100pg/ml MHD患者应用含钙1.25mmol/L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能较好地控制其血清校正钙、磷、钙磷乘积水平,有效地改善被过度抑制的甲状旁腺功能,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常规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55例,分为治疗组(高通量血液透析,3次/周)29例;对照组(低通量血液透析2次/周+血液透析滤过1次/周)26例,随访6个月,进入试验前1周内(基线期)及开始治疗后3、6个月测定周中透析前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132微球蛋白(132一MG)、C反应蛋白(CRP),记录每次透析透前、透后血压。结果2组血常规、白蛋白、CRP、电解质、VI'H、血脂等指标各时期的组内及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5)。各时期每次透析前、后收缩压(SE|P)、舒张压(I)J妒)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治疗组自开始治疗后第1月起至第6月透析前SBP较基线期显著下降(P〈f).05)。2组各个时期血清胆一MG及血磷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第6个月的血磷值显著低于基线期(P〈0.01)。结论两种透析方式长期疗效可能是相当的,HFHD组血压的控制及血磷的清除更好,可能更有临床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HFHD)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13例患者随机分为HFHD组(n=7)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组(n=6),进行为期3月的研究,测定两组患者透析前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比较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的高通量透析(HFHD)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HFHD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改变,而MHD组较前降低,两组治疗前后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HD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周围神经病变进展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乌司他丁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MHD治疗的患者51例,随机分为MHD对照组(M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U组),U组患者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U,共12周。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C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①与C组相比,M组和U组治疗前hs—CRP、TNF-α、IL-6和MD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GSHPx水平下降(P〈0.01);②U组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hs—CRP、TNF-α、IL6和MD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GSHPx水平增高(P〈0.01);③在治疗12周后,U组hs—CRP、TNF-α、IL-6和MDA水平较M组降低(P〈0.05或P〈0.01),而GSHPx水平增高(P〈0.01)。结论以上结果提示乌司他丁可改善MHD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热休克蛋白70(HSP70)检测与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将MHD患者92例根据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为2组:非炎症组(hs-CRP〈3mg/L)58例;炎症组(hs-CRP≥3mg/L)34例。检测2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血白蛋白(Alb)、hs-CRP、血红蛋白(Hb)、HSP70、铁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HSP70与hs-CRP、IL-6、TNF-α、铁蛋白等炎症指标无明显相关性;与Hb、Alb、总胆固醇等营养指标也无相关性。非炎症组透析前HSP70水平较低,透析后迅速升高(P=0.013);而炎症组透析前后的HSP7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1)。结论炎症状态可能是导致炎症组HSP70升高的原因;但HSP70不能反映MHD患者是否存在慢性炎症状况,也不能反映其蛋白质营养状态。透析前、后HSP70水平检测可反映机体抗应激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纯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贫血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11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40例,入组前患者均每周3次行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eryhropoises stimulating agent,ESA)纠正贫血。按照随机数表法将MHD患者40例分为单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组(HD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组(HD+HP组),每组20例。HD组仍每周3次均行HD治疗;HD+HP组每周行2次HD治疗,1次HD+HP治疗,仍继续使用ESA;治疗12周。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ESA用量,计算ESA抵抗指数(ESA resistant index,ESARI)评价ESA治疗的反应,同时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铁、白蛋白(albumin,Alb)、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ism hormone,iPTH)水平及透析治疗的单室模型尿素清除指数(singlepool Kt/V,spKt/V)。结果40例患者均随访至第12周末。第12周时,HD+HP组患者Hb水平较基线时显著升高[(119.27±12.16)g/L比(106.59±6.51)g/L,(P〈0.01)],而ESA剂量低于基线时水平[(76.99±16.6)IU·W^-1·kg^-l比(128.96±33.47)IU·w^-1·kg^-1(P〈0.05)],ESARI亦低于基线时水平[(0.56±0.20)比(1.30±0.47),(P〈0.01)]。第12周时HD+HP组患者的iPTH水平较基线时显著降低[(161.09±63.70)ng/L比(256.23±56.77)ng/L,(P〈0.01)],CRP水平较基线时降低[(4.65±1.32)mg/L比(7.55±3.23)mg/L,(P〈0.05)];而第12周时HD组患者的Hb水平、ESA用量、ES—ARI值及iPTH、CRP水平与基线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D联合HP治疗较单纯HD治疗能更有效清除CRP、iPTH,提高MHD患者对ESA治疗的反应性,减少ESA使用剂量,改善MHD患者纠正贫血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